卷绕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971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绕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绕平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织造帘子布的锦纶、涤纶长丝在倍 捻机加捻时的卷绕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工业用长丝运用倍捻技术加捻生产时,其已加捻的纱线经“超喂轮”这一 送纱装置后直接输出到达卷绕点,卷绕筒管在摩擦辊的驱动下,并由移丝杆作往复移丝运 动,完成纱线的螺旋线卷绕。其缺点是超喂轮输出点和移丝运动的两拐点构成一个三角 形,在卷绕过程中纱线由三角形的一边摆动至另一边。一方面纱线张力时刻在变化,成形中 点张力最小,到拐点时逐渐增大到最大值,不利于纱线成型。另一方面,由于纱线从中点至 两拐点,其纱线的长度是不同的,但超喂轮自身供纱量是相同的,且卷绕过程线速度相同, 因此纱线由中点至拐点的往复过程中,纱线被迫从超喂轮上滑移拉出,造成周期性的捻不 勻,并且动程越大,上述质量问题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纱线的螺旋线卷绕过程中可以保证纱 线的张力不变的卷绕平衡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卷绕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 机梁上的张力平衡架,张力平衡架上设置有补差芯轴以及至少一个分布在补差芯轴周围的 插孔,补差芯轴上活动套装有补差摆杆和扭簧,扭簧的一端抵靠在补差摆杆上,扭簧的另一 端插在其中的一个插孔中,补差摆杆的端部设置有支承轴,支承轴上设置有摆动过丝导轮。所述的补差芯轴与补差摆杆和扭簧的具体设置方式为补差摆杆的尾部设置有旋 转套,旋转套活动套装在补差芯轴上,扭簧活动套装在旋转套上。所述的张力平衡架上在所述的摆动过丝导轮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上过丝导轮和 下过丝导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卷绕点与输纱装置之间设置了卷绕平衡装置,使得 纱线在由三角形的一边摆动至另一边的过程中,补差摆杆在扭簧的作用下上下摆动,保证 了从输纱装置的输出点至卷绕点之间纱线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避免了纱线在输纱装置上 被迫强行滑移,使得输纱装置的线速度恒定不变,纱线的张力保持不变,有效地避免了周期 性的捻不勻,大大提高了成型后的纱线质量。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方向放大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纱线螺旋线卷绕在筒管上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1、机梁,2、托架梁,3、气圈止动杆,4、张力平衡架,41、插孔,51、补 差芯轴,52、补差摆杆,521、旋转套,522、支承轴,53、摆动过丝导轮,54、扭簧,541、活动端, 542、固定端,6、输纱罗拉,7、皮辊,8、皮辊托架,11、卷绕移丝杆,12、卷绕移丝器,13、导丝瓷 件,14、筒管,15、摩擦辊,17、前过丝导轮,18、下过丝导轮,19、上过丝导轮,20、纱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卷绕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梁1上的张力平衡架4 和补差摆杆52,所述的张力平衡架4上设置有补差芯轴51以及八个分布在补差芯轴51周 围的插孔41,补差芯轴51上活动套装有补差摆杆52和扭簧54,如图2所示,其具体设置方 式为补差摆杆52的尾部设置有旋转套521,旋转套521活动套装在补差芯轴51上,扭簧 54活动套装在旋转套521上;扭簧54的一端即活动端541抵靠在补差摆杆52上,扭簧54 的另一端即固定端542插在其中的一个插孔41中——参见图2和图3所示,使得扭簧54 与纱线20的张力相适应,补差摆杆52的端部设置有支承轴522,支承轴522上设置有摆动 过丝导轮5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张力平衡架4上在摆动过丝导轮53的上、下侧分别设 置有上过丝导轮19和下过丝导轮18。实际应用时,所述的机梁1上还设置有托架梁2,托架梁2上设置有皮辊托架8,皮 辊托架8上活动设置有皮辊7,皮辊7的下方活动设置有勻速转动的输纱罗拉6,皮辊7的 上方还设置有主要由筒管14、勻速转动的摩擦辊15和卷绕移丝机构组成的卷绕装置,卷绕 移丝机构主要由卷绕移丝杆11和活动设置在卷绕移丝杆11上的卷绕移丝器12以及设置 在卷绕移丝器12端部的开有导丝槽的导丝瓷件13组成。实际工作时,在输纱罗拉6和皮辊7的牵引下,纱线20源源不断地经过气圈止动 杆3、前过丝导轮17、输纱罗拉6和皮辊7向前输送,经过下过丝导轮18、摆动过丝导轮53 和上过丝导轮19,再经过在卷绕移丝杆11带动下作往复运动的卷绕移丝器12,螺旋线卷绕 在筒管14上。卷绕过程中,如图4所示,纱线20在由三角形的一边摆动至另一边的过程中, 上过丝导轮19至卷绕点的纱线20的长度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变化,与此同时,补差摆杆52 在扭簧54的作用下上下摆动,使得上过丝导轮19与下过丝导轮18之间的纱线20的长度 由短到长再由长到短变化,从而保证了从输纱装置的输出点即皮辊7的输出点至卷绕点之 间纱线20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即纱线20的长短差异由补差摆杆52的往复摆动进行补差 而得到平衡。
权利要求
卷绕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梁上的张力平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平衡架上设置有补差芯轴以及至少一个分布在补差芯轴周围的插孔,补差芯轴上活动套装有补差摆杆和扭簧,扭簧的一端抵靠在补差摆杆上,扭簧的另一端插在其中的一个插孔中,补差摆杆的端部设置有支承轴,支承轴上设置有摆动过丝导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差芯轴与补差摆杆和扭 簧的具体设置方式为补差摆杆的尾部设置有旋转套,旋转套活动套装在补差芯轴上,扭簧 活动套装在旋转套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绕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平衡架上在所述 的摆动过丝导轮的上、下侧分别设置有上过丝导轮和下过丝导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纱线的螺旋线卷绕过程中可以保证纱线的张力不变的卷绕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梁上的张力平衡架,张力平衡架上设置有补差芯轴以及至少一个分布在补差芯轴周围的插孔,补差芯轴上活动套装有补差摆杆和扭簧,扭簧的一端抵靠在补差摆杆上,扭簧的另一端插在插孔中,补差摆杆的端部设置有支承轴,支承轴上设置有摆动过丝导轮。在纱线的螺旋线卷绕过程中,补差摆杆在扭簧的作用下上下摆动,保证了从输纱装置的输出点至卷绕点之间纱线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得输纱装置的线速度恒定不变,纱线的张力保持不变,有效地避免了周期性的捻不匀,大大提高了成形后的纱线质量。
文档编号B65H59/36GK101920873SQ20101025833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0日
发明者戈惠娟, 钱建忠, 韩国华 申请人:张家港市攀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