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剂的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726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喷射剂的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经由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向气溶胶容器内填充喷射剂的填充作业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向气溶胶容器加压填充喷射剂时,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其与气溶胶容器的芯杆侧连接,并且用于经由芯杆的喷射孔向气溶胶容器内的袋填充喷射剂。在这样的填充装置中,采用一般的连通阀(through valve)方式作为喷射剂的填充方式的填充装置的一种,以往使用如图8所示的填充装置。该填充装置如图8所示,在预先将芯杆51的下端组装于气溶胶容器50的阀门机构55的壳体内的、一般的气溶胶容器50 中使用,该填充装置与预先填充有由原液和喷射剂构成的气溶胶容纳物的气溶胶容器50 的芯杆51的突出侧连接,并且从与供给部(未图示)连通的供给路径52向气溶胶容器50 侧注入加压后的喷射剂。由此,借助该喷射剂的压力按压芯杆51,并且使芯杆垫片54向内侧弹性变形,经由芯杆51的喷射孔53和芯杆垫片54向气溶胶容器50内填充喷射剂。在这样的填充装置中,在供给部侧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50内的压力高出一定压力以上的情况下,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按压芯杆51,从而能够使气溶胶容器50的阀门机构55打开以使喷射剂从供给部侧向气溶胶容器50侧流入。此外,在气溶胶容器50内的压力变得比供给部侧的压力高的情况下,由于难以利用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按压芯杆 51,因此气溶胶容器50的阀门机构55关闭,能够阻止喷射剂从气溶胶容器50侧向供给部侧逆流。因此,这样的现有的填充装置在向预先预压填充有喷射剂和原液的气溶胶容器50 内填充喷射剂的情况下,能够防止预先填充于气溶胶容器50内的气溶胶容纳物逆流。并且,在将主要是水或者醇基质(alcohol base)的粘度比较低的原液收纳到气溶胶容器50内的情况下,由于原液的流动性良好,因此通过摇动气溶胶容器50,喷射剂与原液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喷射剂容易溶于原液中,能够有效地通过上述填充装置填充喷射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表2007-5303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将泡沫剂等粘度比较高的原液预先收纳于气溶胶容器50内的情况下,由于原液的流动性较差,因此在向气溶胶容器50内填充喷射剂时,即使摇动气溶胶容器50也难以使原液流动。由此,即使如上所述地进行摇动作业也不能增大喷射剂与原液的接触面积,难以促进填充喷射剂时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此外,在使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填充装置将喷射剂填充到收纳有这样的流动性差的原液的气溶胶容器中的情况下,由于是通过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的压力克服弹簧57的作用力而按压气溶胶容器50的芯杆51,因此流入的喷射剂的压力因该弹簧57和芯杆垫片54的阻力而在到达气溶胶容器50内的原液的液面时显著降低。由此,与上述摇动作业的情况同样地,也难以利用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因此,在使用上述现有的喷射装置将喷射剂填充到预先收纳有粘度比较高的原液的气溶胶容器50内的情况下,与收纳有粘度比较低的原液的情况相比,喷射剂难以溶入原液,在喷射剂的填充时未溶入原液的喷射剂原样不变地充满气溶胶容器50的顶部空间 (head space) 56,气溶胶容器50内的压力比收纳有粘度低的原液的情况高。此外,按压芯杆51所需的压力对于每个气溶胶容器50是不同的,不过平均约在 0. 6MPa以上。因此,为了通过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按压芯杆51,需要使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50内的压力至少高大约0. 6MPa以上。因此,在供给部侧的压力低于气溶胶容器50内的压力加上大约0. 6MPa的情况下,难以通过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按压芯杆51,阀门机构55关闭,从而无法向气溶胶容器50内填充喷射剂。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填充装置中,用于填充喷射剂的供给部侧的压力必须高于气溶胶容器50内的高压力加上按压芯杆51所需的压力。因此,在预先将预定量的喷射剂收纳于供给部后进行的碰撞填充的情况下,收纳于供给部的喷射剂的收纳量随着对气溶胶容器50的填充作业而逐渐减少,在填充作业的最终阶段,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比上述气溶胶容器50内的高压力加上按压芯杆51所需的压力要低。因此,由于此时气溶胶容器50的阀门机构55关闭,所以在供给部侧残留有压力比上述气溶胶容器50内的高压力加上按压芯杆51所需的压力稍低的喷射剂,在该状态下,填充作业结束。因而,难以将预定量的喷射剂可靠地填充到气溶胶容器50内。此外,在一边使气溶胶容器50摇动以使喷射剂溶入内部的原液、一边以平衡压力向气溶胶容器50内填充喷射剂的平衡压力填充中,与上述碰撞填充同样地,用于填充喷射剂的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必须比气溶胶容器50内的高压力加上按压芯杆51所需的压力高,因此难以可靠地向气溶胶容器50内填充预定量的喷射剂。此外,以往,由于对芯杆51向上方施力的弹簧57的作用力的差异和组装状态的差异等原因,每个气溶胶容器50中按压芯杆51所需的按压力不同。因此,在填充喷射剂时供给部侧的喷射剂使阀门机构55打开所需的压力、即气溶胶容器50内的压力加上按压芯杆 51所需的压力在每个气溶胶容器50中都是不同的。因此,像这样在向使阀门机构55打开所需的压力不同的气溶胶容器50分别填充喷射剂的时候,由于填充作业结束时的阀门机构55关闭时的供给部侧的压力在每个气溶胶容器50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如下情况即使是在填充作业前在供给部收纳有相同量的喷射剂的情况下,对于每个气溶胶容器50,阀门机构55关闭时的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余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填充到气溶胶容器50内的喷射剂的填充量发生偏差,还存在各气溶胶容器50中的喷射剂的填充量相差10%以上的情况。因此,本发明要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得到一种喷射剂的填充装置,不仅是粘度比较低的原液,即使是在使用粘度高的原液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填充预定量的喷射剂,喷射剂的填充量不会发生偏差,并且即使是在气溶胶容器内的压力比供给部侧的压力高的情况下,也能够阻止喷射剂从气溶胶容器侧向供给部侧逆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剂的填充装置,该填充装置经由设于预先填充有原液和喷射剂的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向该气溶胶容器内填充喷射剂。另夕卜,作为气溶胶容器的喷射剂的一般的填充方法,可以举出如下方法预先向气溶胶容器内仅填充原液,然后一次性地填充喷射剂的方法;以及在预先向气溶胶容器内填充原液和预定量以下的喷射剂后,再次仅填充喷射剂直到气溶胶容器内的喷射剂达到预定量为止的方法,本发明是以后者的填充方法为前提的。此外,在该填充装置的下端侧配置有开阀部件,该开阀部件与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相面对并始终按压该阀门机构的阀门部件,从而打开该阀门机构,在该开阀部件形成有在上述阀门机构打开时能够与气溶胶容器内部连通的连通孔。这样,通过配置始终按压阀门机构的阀门部件以打开该阀门机构的开阀部件,能够在使用时利用该开阀部件机械地按压芯杆,保持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的打开状态。因此,相对于在现有的填充装置中利用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的压力使阀门机构打开,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地机械地使阀门机构打开,因此,能够在利用机械作用预先在气溶胶容器确保喷射剂的通路的状态下进行喷射剂的加压填充作业。因此,基本不会受到装配于芯杆的弹簧和芯杆垫片的阻力,能够将由供给部供给的预定量的喷射剂可靠地加压填充到气溶胶容器内。此外,如上所述,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能够不受阻力地在上述喷射剂的通路流通,因此不会使供给时的压力显著降低,能够在良好地保持供给时的压力的状态下使喷射剂流入气溶胶容器内并与气溶胶容器内的原液相碰。因此,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的压力直接传递到原液,能够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此外,在开阀部件的上端侧配置有经由供给路径而与喷射剂的供给部连通的流通管,并在该流通管配置有阀部件,所述阀部件在使喷射剂从供给部向气溶胶容器加压流通时能够借助该喷射剂的压力使上述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开口,并且,在使喷射剂从气溶胶容器向供给部侧加压流通时能够借助气溶胶容器内的压力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在此,如上所述,在借助开阀部件的按压机械地使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打开时, 在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比供给部侧的压力高的情况下,预先填充于气溶胶容器内的喷射剂和原液向供给部侧逆流,有可能因该逆流而使原液附着到供给路径内。并且,在将气溶胶容器从填充装置卸下时,有可能产生这样附着到供给路径内的原液飞溅而附着到气溶胶容器的盖体等、或者附着到周围等不良情况。然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如上所述地配置阀部件,因此在阀门机构刚刚打开之后等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借助气溶胶容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 阀部件将形成于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密闭,因此,能够可靠地通过阀部件阻止喷射剂向供给部侧的逆流。因此,能够防止因气溶胶容纳物的逆流引起的原液附着于供给路径内、原液飞溅等不良情况。并且,通过利用开阀部件始终按压气溶胶容器的阀门部件,从而将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保持在打开状态,在该打开状态下,当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上述阀部件阻止气溶胶容纳物从气溶胶容器内向供给部侧逆流,并且, 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使喷射剂从上述供给部经由阀部件、阀门机构流入气溶胶容器内。此外,本发明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为,经由设于预先填充有原液和喷射剂的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向该气溶胶容器内填充喷射剂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其可以形成为,设有环状的密闭部件,该环状的密闭部件配置于在气溶胶容器的盖体开口形成的芯杆贯穿插入口的外周,并且隔开配置间隔地包覆从该气溶胶容器向外侧突出的芯杆突出部的外周, 在该密闭部件的上端侧配置有能够按压作为本发明的阀门部件的芯杆的开阀部件,并且在该开阀部件形成有与气溶胶容器内连通的连通孔,在上述开阀部件的上端侧配置有经由供给路径而与喷射剂的供给部连通且在内周面设有阀座的流通管,在该流通管内配置有阀部件,该阀部件在使喷射剂从供给部向气溶胶容器加压流通时,能够借助该喷射剂的压力向与流通管的阀座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开口,并且,在使喷射剂从气溶胶容器向供给部侧的加压流通时,能够借助喷射剂的压力紧贴于流通管的阀座,从而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通过将上述密闭部件配置在芯杆贯穿插入口的外周,从而利用该密闭部件将上述开阀部件与芯杆贯穿插入口之间气密地连接,并且,上述开阀部件按压芯杆而将气溶胶容器内的阀门机构保持在打开状态,在该打开状态下,当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上述阀部件阻止气溶胶容纳物从气溶胶容器内向供给部侧逆流,并且,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使喷射剂从上述供给部经由阀部件、阀门机构流入气溶胶容器内。此外,本发明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为,经由设于雌阀式的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向该气溶胶容器内填充喷射剂,在所述雌阀式的气溶胶容器内预先填充有原液和喷射剂并且未从芯杆垫片向外侧突出配置喷射剂的导出筒,该填充装置可以形成为,设有环状的密闭部件,该环状的密闭部件能够配置于在气溶胶容器的盖体开口形成的芯杆贯穿插入口的外周,在该密闭部件的隔开配置间隔的内侧贯穿插入配置有形成为杆状的开阀部件,通过该开阀部件能够经由芯杆贯穿插入口按压上述阀门机构的阀门部件,并且在该开阀部件形成有在上述阀门机构打开时能够与气溶胶容器内部连通的连通孔,在该开阀部件的上端侧配置有经由供给路径而与喷射剂的供给部连通且在内周面设有阀座的流通管,在该流通管内配置有阀部件,该阀部件在使喷射剂从供给部向气溶胶容器加压流通时,借助该喷射剂的压力向与流通管的阀座分离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开口,并且在使喷射剂从气溶胶容器向供给部侧加压流通时,该阀部件借助喷射剂的压力紧贴于流通路径的阀座,从而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通过将上述密闭部件配置在气溶胶容器的芯杆贯穿插入口的外周,从而利用该密闭部件将上述开阀部件与芯杆贯穿插入口之间气密地连接,并且上述开阀部件按压阀部件而将气溶胶容器内的阀门机构保持在打开状态,在该打开状态下,当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上述阀部件阻止气溶胶容纳物从气溶胶容器内向供给部侧逆流,并且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使喷射剂从上述供给部经由阀部件、开阀部件的连通孔以及阀门机构流入气溶胶容器内。此外,也可以形成为,在流通管的与内周面隔开间隔的内侧配置有流通小管,并且能够经由该流通小管将流通管的流通路径与开阀部件的连通孔连通,在该流通小管的侧壁形成有与上述流通路径连通的连通口,并且,通过利用阀部件包覆该流通小管的末端开口部,从而在使喷射剂从供给部向气溶胶容器内填充时,当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借助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使阀部件紧贴在设于流通管的内表面的阀座上而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从而阻止喷射剂和气溶胶容纳物向供给部侧逆流,另一方面,当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借助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使阀部件向流通小管侧移动,从而在流通管的内周面与阀部件之间形成喷射剂的连通路径,使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经由上述阀部件和连通口流通到气溶胶容器侧。此外,也可以形成为,阀部件由形成为碗形的弹性部件构成,在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部件能够紧贴于流通管的阀座而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并且,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部件能够向流通小管侧弹性变形,从而在流通管的内周面与阀部件之间形成喷射剂的连通路径。这样,利用弹性部件形成阀部件,而不像气溶胶容器的芯杆机构那样使用弹簧,因此,即使供给部侧的压力仅稍稍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也能够使阀部件打开,使喷射剂流入气溶胶容器内。因此,与为了按压芯杆至少需要大约0.6MI^的压力的上述现有的填充装置相比,能够将填充时供给部侧的喷射剂所需最低限度的压力限制得较低,因此,无须高于必要的压力,即使供给部侧的压力稍高也能够使阀门机构打开。这样,由于供给部侧的喷射剂无须较高的压力就能够使阀部件打开,因此,能够可靠地向气溶胶容器内填充供给部侧的预定量的喷射剂。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填充喷射剂时阀部件的阻力极低,因此,在供给时,能够在良好地保持经由芯杆的气溶胶容器侧的喷射剂的加压力而不会使其显著降低的状态下,将喷射剂从供给部侧填充到气溶胶容器内。因此,能够有效地填充喷射剂,并且不会因装配于芯杆的弹簧、芯杆垫片而使填充压力降低,使喷射剂在良好地保持供给时的压力的状态下到达气溶胶容器内的原液,因此,利用该喷射剂的填充压力能够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此外,也可以是,阀部件形成为平板状,在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部件能够紧贴于流通管的阀座而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并且,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部件能够向流通小管侧移动,从而在流通管的内周面与阀部件的外周之间形成喷射剂的连通路径。发明效果本发明如上所述地构成,通过利用开阀部件按压芯杆,从而将气溶胶容器内的阀门机构保持在打开状态,因此,能够在预先在气溶胶容器确保喷射剂的通路的状态下进行喷射剂的加压填充作业。因此,基本不会像现有的填充装置那样受到装配于芯杆的弹簧和芯杆垫片的阻力,能够将由供给部加压供给的预定量的喷射剂可靠地填充到气溶胶容器内。此外,如上所述,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在保持供给时的压力的状态下流入气溶胶容器内并与气溶胶容器内的原液相碰,因此,该喷射剂的压力直接传递到原液,能够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填充到原液。此外,能够在使喷射剂从供给部向气溶胶容器加压流通时,通过上述喷射剂的压力使阀部件移动而使流通路径开口,并在从气溶胶容器向供给部侧加压流通时封闭流通路径。因此,即使在气溶胶容器内的气溶胶容纳物逆流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逆流的喷射剂的压力使阀部件密闭流通路径,通过该阀部件能够阻止气溶胶容纳物向供给部侧逆流。因此,不易发生逆流的原液附着于供给路径内的情况,能够防止将气溶胶容器从填充装置卸下时,附着于供给路径内的原液附着到气溶胶容器的盖体等、或者飞溅到填充装置的周围这样的不良情况。


图1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例1、2和其他不同实施例的开阀部件的仰视图。图3是示出在实施例1中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示出在实施例3中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3的开阀部件的按压体的仰视图。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8是示出现有的填充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图1 图3中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标号1是形成为圆筒状的密闭部件,在该密闭部件1内贯穿插入配置有从形成于气溶胶容器2的盖体25中央的芯杆贯穿插入口 35向外侧突出的芯杆突出部3,由此能够包覆芯杆突出部3的外周。此外,该密闭部件1在贯穿插入配置有芯杆突出部3时,与芯杆突出部3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配置间隔9。 通过这样地配置密闭部件1,能够将开阀部件4与形成于气溶胶容器2的盖体25中央的平坦面沈之间密闭。并且,在该密闭部件1的上端连接有剖面形成为二字型的开阀部件4的下端,并以该开阀部件4的顶面19作为按压面5。并且,在该开阀部件4的中央部贯通形成与作为本发明的阀门部件的芯杆6的喷射孔7连通的连通孔8,并且与该连通孔8连续地在开阀部件 4的顶面19凹陷设置有两个如图2(a)所示的连通凹部10,所述连通凹部10沿顶面19的直径方向呈十字形地交差设置。另外,本实施例的连通凹部10如图2(a)所示沿顶面19的直径方向形成有两个,而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如图2(b)所示地沿顶面19的直径方向形成一个,或者如图2(c)所示地使形成于顶面19的四个部位的圆形的按压面5以外的部分凹陷设置来作为连通凹部10。并且,在该开阀部件4的上表面连接配置有筒状的流通管11,并且在该流通管11 内,沿与该流通管11同轴的方向配置有流通小管12。该流通小管12的基端侧与流通管11 的内周面一体地形成,并且形成为能够将流通小管12内与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连通。此夕卜,使该流通小管12的末端侧与流通管11的内周面隔开间隔地沿流通管11内的轴向突出配置,在该突出部分形成两处连通口 13,经由所述连通口 13能够将形成于流通管11的上端侧的流通路径14与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连通。此外,在上述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包覆有由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材料形成的阀部件16。该阀部件16为由底壁17和从该底壁17呈锥状地扩展的锥形部18形成的碗形,在上述底壁17的内表面中央突出形成有倒圆锥状的卡合突起20。并且,以该卡合突起20插入配置于上述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内的状态将阀部件16配置于流通小管 12的末端开口部15。由此,上述阀部件16的锥形部18位于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的外周。此夕卜,由于如上所述将阀部件16的卡合突起20配置于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内,因此能够通过该卡合突起20进行定位以使阀部件16的中央部始终位于末端开口部15。因此, 能够防止阀部件16的位置偏移,能够始终保持阀部件16的功能正常。并且,如上所述,阀部件16由橡胶材料形成,因此,即使借助喷射剂的微小的压力也能够使阀部件16弹性变形。此外,在流通管11的内周面,在上述流通小管12的上方呈环状地突出形成阀部件 16的阀座21。由此,在气溶胶容器2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阀部件16借助喷射剂向供给部侧的压力而向阀座21侧移动并弹性变形,如图1所示,阀部件16紧贴于阀座21。由此,能够借助该阀部件16将流通管11的流通路径14密闭。此外,在上述密闭部件1、开阀部件4以及流通管11的外周配置有筒状的供给管 22。S卩,在该供给管22的下端分别插入配置密闭部件1、开阀部件4以及流通管11,并且在流通管11的上方形成与供给部连通的供给路径23。并且,在如上所述地形成的供给管22 的外周包覆配置筒状的罩部件观。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填充装置中,对用于填充预定量的喷射剂的填充机构在以下进行说明。首先,使芯杆突出部3贯穿插入于密闭部件1,将气溶胶容器2与本发明的填充装置连接,并将密闭部件1的下端面M与位于芯杆突出部3的外周的盖体25的平坦面沈抵接配置。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气溶胶容器2内已经填充有一定量的喷射剂和原液。此外, 在供给部(未图示)中预先收纳有用于填充到上述气溶胶容器2内的预定量的填充剂。另夕卜,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通过碰撞填充(P ‘”卜充填)向气溶胶容器2内填充喷射剂,但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一边摇动气溶胶容器2—边利用平衡压力向气溶胶容器2内填充喷射剂的、所谓平衡压力填充来填充喷射剂。并且,通过如上所述地将气溶胶容器2与填充装置连接,从而设于密闭部件1的上端侧的开阀部件4按压气溶胶容器2的芯杆6。另外,通过如上所述地使气溶胶容器2的平坦面沈与密闭部件1的下端面M抵接,从而预先调节密闭部件1的轴向的长度以利用开阀部件4的按压面5按压芯杆6。并且,通过如上所述地使开阀部件4的按压面5按压芯杆 6,从而如图1所示,由气溶胶容器2的芯杆垫片31封闭的芯杆6的节流孔30通过芯杆垫片31的弹性变形而敞开,使得气溶胶容器2的阀门机构打开。通过如上所述地将本实施例的填充装置与气溶胶容器2连接,能够利用开阀部件 4通过机械作用按压芯杆6,因此与仅通过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的压力按压芯杆6而使阀门机构打开的现有的填充装置不同,即使是在气溶胶容器2内填充有流动性差的原液的情况下,也能够与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以及针对每个气溶胶容器2不同的按压芯杆6所需的压力无关地,在机械地保持阀门机构的打开状态的状态下,将来自供给部的预定量的喷射剂可靠地加压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因此,在填充喷射剂后,能够防止气溶胶容器2内的喷射剂的填充量的偏差。此外,如上所述地通过机械作用使阀门机构打开,因此能够将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而基本不受弹簧32、芯杆垫片31的阻力。因此,不会使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显著降低,能够使喷射剂与气溶胶容器2内的原液接触,因而能够通过该喷射剂的压力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在此,向气溶胶容器2内预先填充了一定量的喷射剂和原液,因此在该阀门机构刚刚打开之后,气溶胶容器2内的压力暂时地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气溶胶容器2内的喷射剂和原液向供给部侧逆流。然而,如图1所示,在该逆流时,设于流通管11内的阀部件16 因来自气溶胶容器2侧的喷射剂的压力而被向阀座21侧按压,阀部件16的锥形部18弹性变形而与阀座21紧贴。因此,流通路径14由阀部件16密闭,因此能够防止喷射剂和原液从流通路径14向供给部侧逆流。因此,在未像本实施例那样设有阀部件16的情况下,会因喷射剂和原液的逆流而使原液附着到供给路径23或流通路径14内,在将气溶胶容器2从填充装置卸下时,附着于供给路径23内的原液飞溅,容易发生原液附着于盖体25等、或者污染周围等不良情况,而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上述阀部件16,因此不易产生这样的不良情况。并且,在从供给部经由供给路径23向气溶胶容器2侧供给喷射剂的情况下,供给部侧的喷射剂通过流通路径14并抵于阀部件16。此时,在供给部侧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2 内的压力高至少0. 02MPa以上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阀部件16的锥形部18借助供给部侧的压力而向流通小管12侧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在流通管11和阀部件16之间形成连通路径27。由此,通过了流通路径14后的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经由阀部件16通过连通路径27,并从流通小管12的连通口 13流入到流通小管12内。接着,流入流通小管12内的喷射剂通过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和连通凹部10,并流入芯杆6的喷射孔7内。接着,流入到芯杆6的喷射孔7内的喷射剂经由芯杆6的节流孔30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此外,对于流入到开阀部件4的连通凹部10的喷射剂,从连通凹部10经由形成于芯杆6与密闭部件 1之间的配置间隔9以及形成于芯杆6和芯杆贯穿插入口 35之间的连通间隔40,借助喷射剂的压力使芯杆垫片31扩开,从而该喷射剂通过该芯杆垫片31与芯杆6的间隔而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如上所述,在供给部侧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2侧的压力高0. 02MPa以上的情况下, 能够使喷射剂流入气溶胶容器2内。因此,与在填充喷射剂时为了按压芯杆51而需要使供给部侧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50侧的压力至少高大约0. 6MPa以上的现有的填充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填充时供给部侧的喷射剂所需最低限度的压力抑制得较低。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填充喷射剂时阀部件16的阻力极低,因此,不会使通过了阀部件16的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显著降低,能够在良好地保持喷射剂的压力的状态下, 将喷射剂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因而,能够将预定量的喷射剂有效地填充到气溶胶容器 2内。此外,由于能够使喷射剂以较高的压力与气溶胶容器2内的原液相碰,因此,即使在使用流动性差的原液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上述喷射剂的压力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由此,能够防止因喷射剂的溶入不足引起的气溶胶容器2内的压力的显著上升,能够在保持气溶胶容器2内的压力为适度的压力的同时填充喷射剂。
实施例2此外,上述实施例1的阀部件16由底壁17和从该底壁17呈锥状地扩开的锥形部 18形成为碗形,而在本实施例2中,如图4所示,阀部件16利用平板状的平板壁33形成。 此外,在上述平板壁33的底面中央部突出形成嵌合突部34,能够将该嵌合突部34嵌合于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由此,通过该嵌合突部34,能够以使阀部件16的中央部始终位于末端开口部15的方式进行定位。并且,在从供给部经由供给路径23向气溶胶容器2侧供给喷射剂的情况下,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经由流通路径14抵于阀部件16。此时,在供给部侧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2内的压力高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阀部件16借助供给部侧的压力向流通小管12侧移动,在流通管11和阀部件16之间形成连通路径27。由此,通过了流通路径14的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经由阀部件16通过连通路径 27,并从流通小管12的连通口 13流入到流通小管12内。因此,只要供给部侧的压力稍稍高于气溶胶容器2侧的压力,则不必像实施例1那样使阀部件16弹性变形,就能够通过阀部件16的移动在流通管11和阀部件16之间形成连通路径27,使喷射剂流入气溶胶容器2 内。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无须用于使阀部件16弹性变形的多余的压力,因此能够将填充喷射剂所需的压力抑制到最低限度。如上所述,由于填充喷射剂时阀部件16的阻力基本不存在,因此,不会使通过了阀部件16的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显著降低,能够在良好地保持喷射剂的压力状态下将喷射剂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能够将预定量的喷射剂有效地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此夕卜,由于能够使喷射剂以较高的压力与气溶胶容器2内的原液相碰,因此,即使是在使用了流动性差的原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上述喷射剂的压力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 能够在将气溶胶容器2内的压力保持为适度的压力而不必提高得过高的同时填充喷射剂。此外,在气溶胶容器2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阀部件16由来自气溶胶容器2侧的喷射剂的压力向阀座21侧按压,阀部件16的平板壁33的外周紧贴于阀座21。由此,流通路径14由阀部件16密闭,因此能够防止喷射剂和原液从流通路径14向供给部侧逆流。实施例3上述实施例1、2中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均将芯杆6的下端侧插入配置在设于气溶胶容器2内的壳体中,并且在将芯杆6的上端侧从芯杆贯穿插入口 35向外侧突出配置的气溶胶容器2中使用,然而本实施例3和下述实施例4中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未预先在气溶胶容器2组装芯杆6,而是在原液和喷射剂的填充结束后,将与按钮一体形成的芯杆6连接于气溶胶容器2的芯杆贯穿插入口 35来使用,S卩,在设有所谓的雌阀(^ 7型KX)的气溶胶容器2中使用。在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3,如图5所示,标号1是形成为圆筒状的密闭部件1, 将该密闭部件1配置于在气溶胶容器2的盖体25的中央形成的芯杆贯穿插入口 35的外周。 并且,在该密闭部件1的上端连接有截面呈大致T字形的开阀部件4。该开阀部件4由形成为杆状的按压体36和呈环状地形成于该按压体36的上端的环状凸缘37构成。并且,在使该开阀部件4的按压体36隔着配置间隔9贯穿插入于密闭部件1的内侧的状态下,使上述环状凸缘37的下端面沿周向紧贴配置于密闭部件1的上端面。
11
如上所述,通过将密闭部件1与开阀部件4连接,能够利用密闭部件1将开阀部件 4的环状凸缘37与气溶胶容器2的芯杆贯穿插入口 35之间密闭。此外,在上述开阀部件 4,从上端中央部到下端沿开阀部件4的轴向贯通形成一个连通孔8。此外,如图5、6所示, 在上述开阀部件4的按压体36的末端面38,在与连通孔8垂直的方向凹陷设置有能够与该连通孔8连通的连通凹部10。此外,在该开阀部件4的上表面连接配置有筒状的流通管11,并且在该流通管11 内,沿与该流通管11同轴的方向配置有流通小管12。该流通小管12的基端侧与流通管11 一体地形成,并且形成为能够将流通小管12内与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连通。此外,使该流通小管12的末端侧与流通管11的内周面隔开间隔地沿流通管11内的轴向突出配置,在该突出部分形成两处连通口 13,经由所述连通口 13能够将形成于流通管11的上端侧的流通路径14与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连通。此外,在上述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包覆有由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材料形成的阀部件16。该阀部件16为由底壁17和从该底壁17呈锥状地扩展的锥形部18形成的碗形,在上述底壁17的内表面突出形成倒圆锥状的卡合突起20。并且,以该卡合突起20 插入配置于上述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内的状态将阀部件16配置于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由此,上述阀部件16的锥形部18位于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的外周。此夕卜,由于如上所述地将阀部件16的卡合突起20配置于流通小管12的末端开口部15内,因此能够通过该卡合突起20进行定位以使阀部件16的中央部始终位于末端开口部15。由此,能够防止阀部件16的位置偏移,能够始终保持阀部件16的功能正常。并且,由于如上所述,阀部件16由橡胶材料形成,因此即使供给部侧的压力仅稍稍高出也能够使阀部件16 打开。此外,在流通管11的内周面,向上述流通小管12的上方呈环状地突出形成阀部件 16的阀座21。由此,在气溶胶容器2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时候,阀部件16借助喷射剂向供给部侧的压力而向阀座21侧移动并弹性变形,如图5所示,阀部件16紧贴于阀座21。因此,能够借助该阀部件16将流通管11的流通路径14密闭。此外,在上述密闭部件1、开阀部件4以及流通管11的外周配置有筒状的供给管 22。S卩,在该供给管22的下端分别插入配置密闭部件1、开阀部件4以及流通管11,并且在流通管11的上方形成与供给部连通的供给路径23。并且,在如上所述地形成的供给管22 的外周包覆配置筒状的罩部件观。在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实施例的填充装置中,对用于填充预定量的喷射剂的填充机构在以下进行说明。首先,在将设于填充装置的密闭部件1的下端面M抵接配置在形成于芯杆贯穿插入口 35的外周的盖体25的平坦面沈的状态下,将气溶胶容器2连接于填充装置。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气溶胶容器2内已经填充有一定量的喷射剂和原液。此外,在供给部(未图示)中预先收纳有用于填充到上述气溶胶容器2内的预定量的填充剂。另外,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通过碰撞填充向气溶胶容器2内填充喷射剂,但在其他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一边摇动气溶胶容器2 —边以平衡压力向气溶胶容器2内填充喷射剂的、所谓平衡压力填充来填充喷射剂。并且,通过如上所述将气溶胶容器2与填充装置连接,如图5所示,设于填充装置的开阀部件4的按压体36的末端侧从芯杆贯穿插入口 35进入气溶胶容器2的内侧。由此, 通过开阀部件4的按压体36的末端面38向下方按压气溶胶容器2的构成阀门机构的阀门部件44。另外,使开阀部件4的按压体36的外径比芯杆贯穿插入口 35的内径小,以便能够如上所述使按压体36贯穿插入于芯杆贯穿插入口 35。此外,预先调节开阀部件4的按压体36的形成长度,以便在使密闭部件1的下端面M与气溶胶容器2的平坦面沈抵接的时刻,利用开阀部件4的末端面38按压阀门部件 44。并且,如上所述,通过开阀部件4的末端面38按压阀门部件44,由此,通过阀门部件44 向下方的移动和芯杆垫片31的弹性变形,使由气溶胶容器2的芯杆垫片31和阀门部件44 封闭的芯杆贯穿插入口 35敞开。由此,如图5所示,气溶胶容器2的阀门机构打开,并且流通路径14和气溶胶容器2内经由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和连通凹部10连通。通过如上所述地将气溶胶容器2连接于本实施例的填充装置,能够通过开阀部件 4的机械作用使阀门机构打开,因此,与仅通过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的压力使阀门机构打开的现有的填充装置不同,能够与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及针对每个气溶胶容器2不同的按压芯杆6所需的压力无关地,在保持阀门机构的打开状态的状态下,将来自供给部的预定量的喷射剂可靠地加压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因此,在填充喷射剂后,能够防止气溶胶容器2内的喷射剂的填充量的偏差。此外,由于如上所述地通过机械作用使阀门机构打开,因此能够使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基本不受弹簧32、芯杆垫片31的阻力而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因此,能够使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与气溶胶容器O)内的原液接触而不会使该喷射剂的压力显著降低,因而,即使在气溶胶容器2内填充有流动性差的原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该喷射剂的压力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在此,向气溶胶容器2内预先填充了一定量的喷射剂和原液,因此在该阀门机构刚刚打开之后,气溶胶容器2内的压力暂时地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气溶胶容器2内的喷射剂和原液向供给部侧逆流。然而,如图5所示,在该逆流时,设于流通管11内的阀部件16 因来自气溶胶容器2侧的喷射剂的压力而被向阀座21侧按压,阀部件16的锥形部18弹性变形而与阀座21紧贴。由此,流通路径14由阀部件16密闭,因此,能够防止喷射剂和原液从流通路径14向供给部侧逆流。因此,在未像本实施例那样设有阀部件16的情况下,会因喷射剂和原液的逆流而使原液附着到供给路径23和流通路径14内,在将气溶胶容器2从填充装置卸下时附着于供给路径23内的原液飞溅,容易发生原液附着于盖体25等、或者污染周围等不良情况,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了上述阀部件16,因此不易产生这样的不良情况。并且,在从供给部经由供给路径23向气溶胶容器2侧供给喷射剂的情况下,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经由流通路径14抵于阀部件16。此时,在供给部侧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2内的压力高至少0. 02MPa以上的情况下,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阀部件16的锥形部18借助供给部侧的压力而向流通小管12侧弹性变形,通过该弹性变形,在流通管11和阀部件16 之间形成连通路径27。由此,通过了流通路径14的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经由阀部件16通过连通路径 27,并从流通小管12的连通口 13流入到流通小管12内。接着,流入流通小管12内的喷射剂通过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和连通凹部10,并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
如上所述,在供给部侧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2侧的压力高0. 02MPa以上的情况下, 能够使喷射剂流入气溶胶容器2内。因此,在填充喷射剂时,与为了按压芯杆41而需要使供给部侧的压力比气溶胶容器40侧的压力至少高大约0. 6MPa以上的现有的填充装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填充时供给部侧的喷射剂所需最低限度的压力抑制得较低。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填充喷射剂时阀部件16的阻力极低,因此能够在良好地保持通过了阀部件16的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而不会使其显著降低的状态下,将喷射剂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因而,能够将预定量的喷射剂有效地填充到气溶胶容器2内。此夕卜,由于能够使喷射剂以较高的压力与气溶胶容器2内的原液相碰,因此,即使是在使用流动性差的原液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上述喷射剂的压力促进喷射剂相对于原液的溶入,能够在将气溶胶容器2内的压力保持为适度的压力而不必提高得过高的同时填充喷射剂。实施例4此外,在上述实施例3中,在开阀部件4的外周配置密闭部件1,但在如上所述采用实施例3的开阀部件4的情况下,仅利用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和连通凹部10进行气溶胶容器2内与流通路径14的连通。因此,在上述实施例1、2中,除了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 8和连通凹部10之外,在形成于开阀部件4与芯杆贯穿插入口 35之间的连通间隔40处也进行气溶胶容器2内与流通路径14之间的气溶胶容纳物的流通,而在上述实施例3中,成为并未进行连通间隔40处的气溶胶容纳物的流通的结构。因此,在组装了上述实施例3的开阀部件4的情况下,并不一定要设置能够将开阀部件4与气溶胶容器2的芯杆贯穿插入口 35之间密闭的密闭部件1。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并未设置密闭部件1,而是如图7所示,在开阀部件4的环状凸缘37的底面,将环状的固定部件45固定配置于供给管22的下端侧。这样,通过将固定部件45隔着环状凸缘37固定配置于供给管22,从而在流通管11与固定部件45之间将开阀部件4的环状凸缘37连接固定在供给管22的内周。此外,为了避免上述固定部件45的底部与在气溶胶容器2的盖体25中央形成的立起部41的抵接,在该固定部件45的底部形成有内径比立起部41的外径大的底侧凹部42。并且,在将气溶胶容器2与本实施例的填充装置连接,使气溶胶容器2的盖体25 外周与在罩部件观的下端侧呈锥状地扩开形成的扩开部43的内周面抵接的时刻,设于填充装置的开阀部件4的按压体36的末端侧从芯杆贯穿插入口 35进入气溶胶容器2的内侧。 因此,通过图7所示的开阀部件4的按压体36的末端面38向下方按压气溶胶容器2的构成阀门机构的阀门部件44。并且,通过如上所述地使开阀部件4的末端面38按压阀门部件 44,与上述实施例3同样地,由气溶胶容器2的芯杆垫片31和阀门部件44封闭的芯杆贯穿插入口 35通过阀门部件44向下方的移动和芯杆垫片31的弹性变形而被敞开,使得气溶胶容器2的阀门机构打开。并且,通过如上所述地使阀门机构打开,气溶胶容器2内部与流通管11的流通路径14经由开阀部件4的连通孔8和连通凹部10连通。并且,能够使气溶胶容纳物从流通路径14向气溶胶容器2内流通,或者从气溶胶容器2内向流通路径14流通,能够有效地进行喷射剂的填充作业。标号说明2 气溶胶容器;
4 开阀部件;8 连通孔;11 流通管;12 流通小管;13:连通口;14 流通路径;15:末端开口部;16:阀部件;21:阀座;23 供给路径;27 连通路径。
权利要求
1.一种喷射剂的填充装置,该填充装置经由设于预先填充有原液和喷射剂的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向该气溶胶容器内填充喷射剂,其特征在于,在该填充装置的下端侧配置有开阀部件,该开阀部件与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相面对并始终按压该阀门机构的阀门部件,从而打开该阀门机构,在该开阀部件形成有在上述阀门机构打开时能够与气溶胶容器内部连通的连通孔,在该开阀部件的上端侧配置有经由供给路径而与喷射剂的供给部连通的流通管,在该流通管配置有阀部件,该阀部件在使喷射剂从供给部向气溶胶容器加压流通时,能够借助该喷射剂的压力使上述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开口,并且,在使喷射剂从气溶胶容器向供给部侧加压流通时,能够借助气溶胶容器内的压力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通过利用上述开阀部件始终按压气溶胶容器的阀门部件,从而将气溶胶容器的阀门机构保持在打开状态,在该打开状态下,当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上述阀部件阻止气溶胶容纳物从气溶胶容器内向供给部侧逆流,并且,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使喷射剂从上述供给部经由阀部件、阀门机构流入气溶胶容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流通管的与内周面隔开间隔的内侧配置有流通小管,能够经由该流通小管将流通管的流通路径与开阀部件的连通孔连通,在该流通小管的侧壁形成有与上述流通路径连通的连通口,并且,通过利用阀部件包覆该流通小管的末端开口部,从而在使喷射剂从供给部向气溶胶容器内填充时,当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借助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使阀部件紧贴在设于流通管的内表面的阀座上,从而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阻止喷射剂和气溶胶容纳物向供给部侧逆流,另一方面,当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借助来自供给部侧的喷射剂的压力使阀部件向流通小管侧移动,从而在流通管的内周面与阀部件之间形成喷射剂的连通路径,使来自供给部的喷射剂经由上述阀部件和连通口流通到气溶胶容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阀部件由形成为碗形的弹性部件构成,在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部件能够紧贴于流通管的阀座上而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并且,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部件能够向流通小管侧弹性变形,从而在流通管的内周面与阀部件之间形成喷射剂的连通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阀部件形成为平板状,在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部件能够紧贴于流通管的阀座上而封闭流通管的流通路径,并且,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所述阀部件能够向流通小管侧移动,从而在流通管的内周面与阀部件的外周之间形成喷射剂的连通路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得到一种喷射剂的填充装置,其能够可靠地填充预定量的喷射剂,喷射剂的填充量不会发生偏差,并且即使是在气溶胶容器内的压力比供给部侧的压力高的情况下,也能够阻止喷射剂从气溶胶容器侧向供给部侧逆流。在向预先填充有原液和喷射剂的气溶胶容器(2)内填充喷射剂的喷射剂的填充装置中,配置形成有连通孔(8)并且始终按压阀门部件(44)以打开阀门部件(44)的开阀部件(4)。并且,在该开阀部件(4)的上端侧配置流通管(11),并配置能够封闭该流通管(11)的流通路径(14)的阀部件(16)。并且,将上述阀门机构保持在打开状态,在气溶胶容器(2)侧的压力高于供给部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气溶胶容纳物的逆流,在供给部侧的压力高于气溶胶容器(2)侧的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使喷射剂流入气溶胶容器(2)内。
文档编号B65B31/00GK102470938SQ20108003114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井内芳一, 柴田拓生, 细田孝文, 花井信行 申请人:东洋喷雾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