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022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转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菌物料的转运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出料时操作人员直接面对出料桶,在无任何隔离的情况下,极容易造成污染,防范措施复杂,费工费时。尤其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无菌物料搬运时,需要无菌物料与人员严格隔离,所以原转运方法不适合当前法规要求,因此应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无菌物料不受污染、占用空间面积小,节省洁净风量的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包括层流车,所述层流车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滚轮,所述层流车内设有四道门将层流车的下部分割为三个层流舱,所述三个层流舱分别为层流舱I、层流舱II和层流舱III,所述4道门分别为门I、门II、门III和门IV,所述层流舱的下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置有无菌料桶。本发明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无菌料桶的转运完全实现自动化,可减少人为搬运对物料的污染。层流车内设有四道门将层流车的下部分割为三个层流舱,三个层流舱的组成结构可分别自净,确保无菌料桶开盖操作前、中、后不受污染,且该装置占用空间面积小,节省洁净风量。本发明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无菌物料不受污染、占用空间面积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其中1、层流车,2、移动滚轮,3、层流舱,4、层流舱I,5、层流舱II,6、层流舱III,7、 门I,8、门II,9、门III,10、门IV,11、手套箱开口,12、传送带,13、无菌料桶。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包括层流车1,所述层流车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滚轮2,所述层流车1内设有四道门将层流车1的下部分割为三个层流舱3,所述三个层流舱3分别为层流舱I 4、层流舱II 5和层流舱III 6,所述四道门分别为门I 7、 门II 8、门III 9和门IV 10,所述层流舱3上开有手套箱开口 11,所述层流舱3的下部设置有传送带12,所述传送带12上置有无菌料桶13,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人工将无菌料桶13 放入层流舱I 4内的传送带12上,门I 7和门II 8分别关闭,层流风机自动开启,送风约8^10分钟,对无菌料桶13外壁进行自净化,开动传送带电机,门II 8开启,无菌料桶13送入层流舱II 5。此时操作人员通过手套箱开口 11,打开无菌料桶13的外防护盖和第二道蝶阀,开启另一台设备的出料阀门,物料自动流入无菌料桶13内,当出料完毕,手工关闭无菌料桶的第二道蝶阀和外防护盖,开动传送带电机,门III 9开启,无菌料桶13送入层流舱 III 6,继而门IV 10开启,手工将无菌料桶13取出。整个接料过程结束,并做到转运过程都在洁净状态下进行,确保物料的无菌转运。
权利要求
1.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包括层流车,所述层流车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滚轮,其特征是所述层流车内设有四道门将层流车的下部分割为三个层流舱,所述三个层流舱分别为层流舱I、层流舱II和层流舱III,所述四道门分别为门I、门II、门III和门IV,所述层流舱上设有手套箱开口,所述层流舱的下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置有无菌料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无菌物料转运接料装置,包括层流车,所述层流车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滚轮,其特征是所述层流车内设有四道门将层流车的下部分割为三个层流舱,所述三个层流舱分别为层流舱Ⅰ、层流舱Ⅱ和层流舱Ⅲ,所述四道门分别为门Ⅰ、门Ⅱ、门Ⅲ和门Ⅳ,所述层流舱上开有手套箱开口,所述层流舱的下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置有无菌料桶,本发明的优点是自动化程度高、无菌物料不受污染、占用空间面积小。
文档编号B65B43/52GK102241277SQ20111014203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严汉昌, 李勇, 李连臣, 袁卫平, 郁永平 申请人:江苏永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