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纸器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634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进纸器导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进纸器导轨结构。
背景技术
进纸器是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必备的部件,保证进纸的速度是这类设备的基本要求,但为了保证进纸器能够对纸张的平面主要点的力量均匀,才能保证在打印或复印时的质量,并能保证墨粉的均匀。因为在这类设备中,是由传动机构带动进纸机转动来带动纸张的运动并保证纸张的平整,这样的要求给人的理解就是当进纸器初一接触纸张时,应当是用进纸器的同一面同时接触待传送纸张,这样会使纸张同时受力,能够保证纸张的平整度。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会发现,特别是在打印或复印的量比较大时,最开始时的打印或复印效果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打印或复印的纸张就会出现皱纹现象。而这一现象是现今所有的这类设备都存在的问题,发明人通过在本领域多年的研究发现,出现上述原因正是因为技术人员的意识而产生的问题,虽然在人们的意识里有保持对纸张的平均力量,但当大量打印或复印时,热量会大量累积,这一热量也同样传递给纸张,这时虽然给予纸张各部分的力是均匀的,但纸张上的热量的传递随着部位的不同而不同,自然产生不同的伸缩比例。分析现所有使用的进纸器,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即在对纸张的着力点的肋部分布采用的是对称形状,中间有三个相同宽度的肋,两侧各有三对等宽度的肋组成,而这一结果就是问题出现的原因。发明人为此对进纸器结构提出一改进方案,在该技术中,依然保持同现有技术相同数量的肋部,但通过本技术方案的进纸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能够克服在大量打印或复印时后期出现皱纹现象,保证打印或复印的质量。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进纸器导轨结构,在所述导轨上有十五根肋部,所述肋部以中间肋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所述从左边到第一根肋的距离为30. 5mm,所述从右到第15根肋的距离为20. 5mm,第一根肋同第二根肋的距离为22. 5mm,第二根肋同第三根肋的距离为25mm,第三根肋同第四根肋的距离为12mm,第四根肋同第五根肋的距离为26mm,第五根肋同第六根肋的距离为14mm,第六根肋同第七根肋的距离为20mm,第七根肋同中间肋的距离为25mm;中间肋右侧的各肋距离同左侧各肋轴对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方案,虽然对纸张的各部分的力相同,但因为肋间距离的变化平衡了因热和力共同导致的伸缩,保证了纸张不再出现皱纹现象。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图2,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1,第一根肋 2,第二根肋3,第三根肋4,第四根肋5,第五根肋 6,第六根肋7,第七根肋8,中间肋9,第九根肋 10,第十根肋11,第十一根肋12,第十二根肋13,第十三根肋14,第十四根肋15,第十五根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只能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对进纸器的其它结构没有变化,以及肋部也没有结构变化,依然使用现有技术。一种进纸器导轨结构,在所述导轨上有十五根肋部,所述肋部以中间肋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所述从左边到第一根肋I的距离为30. 5mm,所述从右到第十五根肋15的距离为20. 5mm,第一根肋I同第二根肋2的距离为22. 5mm,第二根2肋同第三根肋3的距离为25mm,第三根肋3同第四根肋4的距离为12mm,第四根肋4同第五根肋5的距离为26mm,第五根肋5同第六根肋6的距离为14mm,第六根肋6同第七根肋7的距离为20mm,第七根肋7同中间肋8的距离为25mm ;中间肋右侧的各肋距离同左侧各肋距离相同且轴对称。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描述,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方案进行改进,这些改进应当被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进纸器导轨结构,在所述导轨上有十五根肋部,所述肋部以中间肋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左边到第一根肋的距离为30. 5mm,所述从右到第15根肋的距离为20. 5mm,第一根肋同第二根肋的距离为22. 5mm,第二根肋同第三根肋的距离为25mm,第三根肋同第四根肋的距离为12mm,第四根肋同第五根肋的距离为26mm,第五根肋同第六根肋的距离为14mm,第六根肋同第七根肋的距离为20mm,第七根肋同中间肋的距离为25mm ;中间肋右侧的各肋距离同左侧各肋距离相同且轴对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纸器导轨结构,在所述导轨上有十五个肋部,所述肋部以中间肋为对称轴左右对称;每一侧各肋的距离不再按相同距离分布。
文档编号B65H5/36GK202625423SQ20122022714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胡维苹, 俞杰 申请人:华利保模具(宁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