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481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特别是涉及包装设备采用的热压辊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套包装设备通常使用热压辊装置来压合包装材料,以密封安全套。然而,现有的安全套包装设备基本上使用一次滚压的热压辊装置,也就是说,所述热压辊装置在压合密封成形工序中,通常只对包装材料滚压一遍。一次滚压的时间短促,而且由于在滚压过程中,压合包装材料的模具之间通常是小面积接触,使得压合质量高度依赖于模具的平衡度、温度及包装材料的热熔性等等,如果模具位置稍微因外力产生偏移,或者温度调整得不够高,就很容易影响包装材料的粘合,导致产品密封性能差,大大降低产品包装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保证产品包装质量的热压辊装置。一种热压辊装置,用于将安全套与包装膜压合,所述热压辊装置包括成型热压部以及点状热压部,所述点状热压部邻近所述成型热压部设置,所述成型热压部对所述安全套进行预压成型,所述点状热压部对所述成型热压部预压成型后的安全套进行再次热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热压部包括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每个所述通槽内收容有至少一个滑块;上热压合模,包括上转轴部、上滚压部以及上调节部,所述上转轴部的两端套设在所述滑块内,并能够相对所述滑块转动,所述上滚压部固定设在所述上转轴部上并开设有多个第一收容槽,所述上调节部包括上压合毂以及调节螺母,所述上压合毂设在所述上转轴部上,且位于所述上滚压部与所述滑块之间,所述上压合毂的直径等于所述上滚压部的直径,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限定在所述支撑板上;以及下热压合模,包括下转轴部、下滚压部以及下调节部,所述下转轴部的两端限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所述下滚压部固定设在所述下转轴部上并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多个第二收容槽,所述下调节部包括与所述上压合毂对应的下压合毂,所述下压合毂设在所述下转轴部上,且位于所述下滚压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下压合毂的直径等于所述下滚压部的直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支撑板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转轴部以及下转轴部一端设置有导热套,用以导热上滚压部以及下滚压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母以及滑块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上转动轴的中心线延长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之间形成悬置空间,安全套收容在所述悬置空间内,且被包装膜包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状热压部包括上点状热压合模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所述上点状热压合模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的设置与所述上热压合模、下热压合模分别相同,且所述上点状热压合模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上形成有压合凸点。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辊装置,在密封安全套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热压辊模具(成型热压部以及点状热压部)进行二次复合密封,可以保证安全套包装能够完全密封,同时使得包装膜不容易压合损坏,而且能够提升产品包装美观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辊装置增加设置了调节部,当调节所述调节螺母时,所述滑块跟随所述调节螺母的运动沿着所述通槽边缘滑动,此时,所述上压合毂在滑块的带动下,也相对于所述下压合毂上下运动,从而能够调整上压合毂与下压合毂之间的间隙,即调整所述上热压合模与所述下热压合模之间的压合度。由于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上热压合模和下热压合模之间的压合度,能够保证安全套的包装膜密封 度。而且,通过实时观察到上热压合模和下热压合模的平衡度,当两者不平衡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母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热压合模在受力过程中保证各点同时平衡受力,避免模具损伤,同时,能够保证热压的部分均匀黏合,使得安全套包装膜能完全密封,进一步保确了产品的包装质量。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压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热压辊装置的成型热压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热压辊装置,I、成型热压部,2、点状热压部,10、支撑架,11、支撑板,13、通槽,15、第一螺孔,17、滑块,20、上热压合模,21、上转轴部,23、上滚压部,231、第一收容槽,25、上调节部,251、上压合毂,253、调节螺母,27、导热套,30、下热压合模,31、下转轴部,33、下滚压部,331、第二收容槽,35、下调节部,351、下压合毂,41、上点状热压合模,43、下点状热压合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多个附图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I与图2,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辊装置100至少包括成型热压部I以及点状热压部2,点状热压部2邻近成型热压部I设置,成型热压部I对安全套进行初步预压,点状热压部2对预压后的安全套进一步密封热压。具体的,成型热压部I包括支撑架10、上热压合模20以及下热压合模30。支撑架10用于支撑上热压合模20以及下热压合模30两端,上热压合模20以及下热压合模30平行设置在支撑架10上,且可以相互反向同速旋转。上热压合模20以及下热压合模30之间夹设有包装膜,安全套夹设在包装膜之间,通过上热压合模20与下热压合模30之间的热压,可将安全套密封在包装膜内。支撑架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板11。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板11平行设置。每个支撑板11呈矩形板状,每个支撑板11包括较宽的表面以及较窄的边缘,较宽的表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13,较窄的边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螺孔15,第一螺孔15与通槽13连通。每个通槽13内收容有至少一个滑块17,滑块17可相对通槽13边缘滑动。本实施例中,滑块17呈矩形方块。滑块17中间开设有穿设孔,滑块17的边缘开设有与第一螺孔15对应设置的第二螺孔。上热压合模20包括上转轴部21、上滚压部23以及上调节部25。本实施例中,上转轴部21与上滚压部23均为导热材料制成。上转轴部21的两端套设在滑块17的穿设孔内,并能够相对滑块17转动。而且,由于滑块17能够相对通槽13边缘滑动,在滑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上转轴部21上下运动。上滚压部23固定套设在上转轴部21上,并开设有多个第一收容槽231,多个第一收容槽231之间相间隔的表面用于与包装膜(图未示)贴合。上调节部25包括上压合毂251以及调节螺母253。上压合毂251设在上转轴部21上,且位于上滚压部23的一端与对应的滑块17之间。上压合毂251呈环状,其外直径等于上滚压部23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上转轴部、上滚压部和上调节部中的上压合毂是一个整体,可以理解的是当有实际需要时,可以设置独立的个体,以便进行各个单体部件的更换。调节螺母253穿过第一螺孔15与滑块17上的第二螺孔固定螺接,并限定在支撑板11上。当调节调节螺母253时,滑块17跟随调节螺母253的运动,沿着通槽13边缘滑动,此时,上压合毂251在·滑块17的带动下,也上下运动。具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母253以及滑块17的运动方向垂直于上转轴部21的中心线延长方向。下热压合模30的设置与上热压合模20相似。具体的,下热压合模30包括下转轴部31、下滚压部33以及下调节部35。下转轴部31的两端限定在支撑板11上,并能够相对支撑板11转动。下滚压部33固定套设在下转轴部31上,并开设有对应于第一收容槽231的多个第二收容槽331。下调节部35包括与上压合毂251对应的下压合毂351,下压合毂351设在下转轴部31上,且位于下滚压部33 —端与支撑板11之间。下压合毂351也呈环状,其直径等于下滚压部33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下转轴部、下滚压部和下调节部中的下压合毂是一个整体,可以理解的是当有实际需要时,可以设置独立的个体,以便进行各个单体部件的更换。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在支撑板11上开设通孔以限定下转轴部31的端部之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与上转轴部21类似的方式固定下转轴部31,即在支撑板11的一个通槽13内再设置另一个滑块17来限定下转轴部31的端部,如此,可以方便拆装下热压合模30。具体的,滑块17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上、下热压合模在限定的空间中上下运动。同时也限定了上、下热压合模的具体位置,即上、下热压合模侧边与侧边的位置、中心线都与同一垂直线垂直。二者各位置能配合得好。上转轴部21以及下转轴部31 —端设置有导热套27,用以导热上滚压部23以及下滚压部33。点状热压部2包括上点状热压合模41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43,上点状热压合模41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43的设置与上热压合模20、下热压合模30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上点状热压合模41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43上的压合面上形成有压合凸点(图未示),以在压合的包装膜上形成压合纹。当使用所述热压辊装置100对安全套进行热压包装时,首先,将安全套均匀送入所述成型热压部I的上热压合模20与下热压合模30之间,由于所述第一收容槽23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331之间形成有悬置空间,使得所述安全套能够分布在所述悬置空间内,并被包装膜完全包覆,然后,调节所述调节螺母253,带动所述滑块17相对于所述通槽13边缘滑动,使得所述上压合毂251跟随所述滑块17,相对于所述下压合毂351上下运动,由此能够调整所述上压合毂251与所述下压合毂351之间具有适当的粘合度,所述粘合度可通过观察所述上压合毂251与所述下压合毂351之间的间隙确定。所述上压合毂251与所述下压合毂351之间的粘合度即等于所述上热压合模20与所述下热压合模30之间的压合度。由此,通过调整所述调节螺母253,进一步调整上压合毂251与所述下压合毂351之间的粘合度,能够适当调整上热压合模20与所述下热压合模30之间的压合度。同理,可进一步调节点状热压部2的所述上点状热压合模41以及所述下点状热压合模43之间的粘合度。调整完成之后,即可通电上热,使得包装膜被上滚压部23与下滚压部33相互贴合的表面部分压合,并粘合在一起,从而将包覆的安全套密封预压成型。完成第一道热压程序之后,进入第二道热封工序,即由点状热压部2进行的热压。全部完成后,待包装的安全套通过两次压合后密封成型。·[0028]以下对本实施例的优点或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辊装置100,在密封安全套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热压辊模具(成型热压部I以及点状热压部2)进行二次复合密封,可以保证安全套包装能够完全密封,同时使得包装膜不容易压合损坏,而且能够提升产品包装美观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热压辊装置100增加设置了调节部,当调节所述调节螺母253时,所述滑块17跟随所述调节螺母253的运动沿着所述通槽13边缘滑动,此时,所述上压合毂251在滑块17的带动下,也相对于所述下压合毂351上下运动,从而能够调整上压合毂251与下压合毂351之间的间隙,即调整所述上热压合模20与所述下热压合模30之间的压合度。由于能够根据需要调整上热压合模20和下热压合模30之间的压合度,能够保证安全套的包装膜密封程度。而且,通过实时观察到上热压合模20和下热压合模30的平衡度,当两者不平衡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母253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热压合模在受力过程中保证各点同时平衡受力,避免模具损伤,同时,能够保证热压的部分均匀黏合,使得安全套包装膜能完全密封,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包装质量。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热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辊装置包括成型热压部以及点状热压部,所述点状热压部邻近所述成型热压部设置,所述成型热压部对所述安全套进行预压成型,所述点状热压部对所述成型热压部预压成型后的安全套进行再次热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热压部包括 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槽,每个所述通槽内收容有至少一个滑块; 上热压合模,包括上转轴部、上滚压部以及上调节部,所述上转轴部的两端套设在所述滑块内,并能够相对所述滑块转动,所述上滚压部固定设在所述上转轴部上,并开设有多个第一收容槽,所述上调节部包括上压合毂以及调节螺母,所述上压合毂设在所述上转轴部上,且位于所述上滚压部与所述滑块之间,所述上压合毂的直径等于所述上滚压部的直径,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并限定在所述支撑板上;以及 下热压合模,包括下转轴部、下滚压部以及下调节部,所述下转轴部的两端限定在所述支撑板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板转动,所述下滚压部固定设在所述下转轴部上并开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多个第二收容槽,所述下调节部包括与所述上压合毂对应的下压合毂,所述下压合毂设在所述下转轴部上,且位于所述下滚压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下压合毂的直径等于所述下滚压部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板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轴部以及下转轴部一端设置有导热套,用以导热上滚压部以及下滚压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以及滑块的运动方向垂直于所述上转动轴的中心线延长方向。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与第二收容槽之间形成悬置空间,安全套收容在所述悬置空间内,且被包装膜包覆。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压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热压部包括上点状热压合模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所述上点状热压合模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的设置与所述上热压合模、下热压合模分别相同,且所述上点状热压合模以及下点状热压合模上形成有压合凸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压辊装置,用于将安全套与包装膜压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辊装置包括成型热压部以及点状热压部,所述点状热压部邻近所述成型热压部设置,所述成型热压部对所述安全套进行预压成型,所述点状热压部对所述成型热压部预压成型后的安全套进行再次热压。所述热压辊装置在密封安全套过程中,通过两种不同的热压辊模具进行二次复合密封,可以保证安全套包装能够完全密封,同时使得包装膜不容易压合损坏。
文档编号B65B51/16GK202743536SQ2012204363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许伟东 申请人:广州市山本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