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609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上输送带抓捕机构和下输送带抓捕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加强纵梁和支撑所述两加强纵梁的底部支撑架;所述上输送带抓捕机构位于两加强纵梁的上方,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抓捕部和后抓捕部,所述前、后抓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架,前抓捕部与连接架之间设置有卡接部,后抓捕部与连接架固连,前抓捕部安放在上述两加强纵梁上,后抓捕部和连接架均与两加强纵梁固连;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位于连接架的下方且与两加强纵梁固连;所述前、后抓捕部均包括第一抓捕动分部与第一抓捕静分部,下输送带抓捕机构包括第二抓捕动分部与第二抓捕静分部。本实用新型可对断带实施快速准确地抓捕,可靠性高。
【专利说明】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尤其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轻工、煤炭、港口等诸多领域,在运行过程中,输送带一旦发生断带下滑或因逆止器失效造成逆转事故,就会摧毁输送机机架、损坏设备、堵塞运输巷道、造成长时间的停产和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为克服发生断带事故造成的损失,过去主要依靠人工检查输送带,由于带式输送机的输送距离长,作业环境恶劣,检修十分不便,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断带抓捕装置,综述其制动机构大多为凸轮、偏心轮、曲柄等组成的结构形式,这类结构形式的断带抓捕装置在进行制动时夹紧下滑的输送带,由于是线接触,所以制动力小,可靠性低,此外,线接触对输送带两侧边缘易产生剪切而损伤输送带,严重时可将输送带撕裂;在输送带跑偏时,往往与输送带产生摩擦损伤输送带;易造成堵塞,容易造成误制动。
[0003]专利CN201713083U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器,包括机架、上胶带抓捕部与下胶带抓捕部,上胶带抓捕部包括在重力作用下能向上摆动的上抓捕动分部与固定在机架上部的上抓捕静分部,上抓捕动分部摆向并靠近位于其上方的上抓捕静分部,并与上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上层断带的上方夹持隙;下胶带抓捕部包括在重力作用下能向下摆动的下抓捕动分部与固定在机架下部的下抓捕静分部,下抓捕动分部摆向并靠近位于其下方的下抓捕静分部,并与下方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下层断带的下方夹持隙。通过阅读该专利的申请文件可知,该专利中下胶带抓捕部的触发依靠的是自身的重力,输送带断带的瞬间,该专利中的断带抓捕器无法保证有足够的力驱动抓捕架动作,灵敏度不够高;与此同时,该专利中上胶带抓捕部仅有一个,断带瞬间,若该上胶带抓捕部动作不充分,就不能对断带实施有效地抓捕,可靠性低;此外,上胶带抓捕部对输送带的支撑力分散,抓捕断带的瞬间容易造成输送带弧形截面拱起。
[0004]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上输送带抓捕机构和下输送带抓捕机构,所述机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加强纵梁和支撑所述两加强纵梁的底部支撑架;所述上输送带抓捕机构位于所述两加强纵梁的上方,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抓捕部和后抓捕部,所述前、后抓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前抓捕部与连接架之间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后抓捕部与连接架固连,所述前抓捕部安放在上述两加强纵梁上,所述后抓捕部和连接架均与所述两加强纵梁固连;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位于上述连接架的下方且与所述两加强纵梁固连;所述前、后抓捕部均包括第一抓捕动分部与第一抓捕静分部,所述第一抓捕动分部在重力作用下可向上摆动并靠近第一抓捕静分部,并与第一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上层断带的上方夹持间隙;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包括第二抓捕动分部与第二抓捕静分部,所述第二抓捕动分部在重力作用下可向下摆动并靠近第二抓捕静分部,并与第二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下层断带的下方夹持间隙。
[0008]所述前、后抓捕部均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抓捕架、配重臂及托持上输送带的第一托辊,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左侧支撑架和第一右侧支撑架,上述第一抓捕动、静分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之间,所述配重臂有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的外侧,所述两个配重臂的末端均装设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抓捕动分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捕架前端的抓捕靴块,所述第一托辊安装在第一抓捕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抓捕靴块的后侧,所述第一抓捕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转动连接,上述两个配重臂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配重臂与第一转轴为花键联接;所述第一抓捕静分部为连接上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位于上述第一抓捕架和抓捕靴块的上方,所述后抓捕部和前抓捕部沿上输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前、后抓捕部的第一抓捕架、第一托辊及抓捕靴块位于与之对应的第一横梁的前侧下方,在失去上输送带对第一托辊压持时,在配重臂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抓捕架携带第一托辊及抓捕靴块向上摆动直至抓捕靴块与第一横梁之间形成所述上方夹持间隙。
[0009]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抓捕架、配重箱、能从上向下压持下输送带的压辊以及托持下输送带的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左侧支撑架和第二右侧支撑架,所述第二抓捕架安装在上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之间且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抓捕架包括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上述压辊安装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且位于两者的前端,上述配重箱位于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且位于所述压辊的后方,所述配重箱内装有多块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抓捕动分部为安装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上述配重箱的后方,所述第二抓捕静分部为安装在上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之间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位于上述第二横梁的下方,在失去下输送带对压辊托持时,所述第二抓捕架携带压辊及第二横梁向下摆动直至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之间形成所述下方夹持间隙,所述下输送带在正常运转时,其位于上述第二托辊和第三横梁的上方,且位于上述第二横梁、配重箱及压辊的下方。
[0010]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穿接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末端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上均开设有转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端套置有调心滚子轴承,所述调心滚子轴承的外侧罩设有防尘盖。
[0011]所述连接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及连接所述左、右支架的两相互平行的第四横梁,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所述卡接部包括安装端、与所述安装端固连的两相互平行的连接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竖板,所述两连接板的自由端和竖板配合形成与上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一侧相卡接的卡槽,所述安装端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固连。
[0012]所述加强纵梁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定位板和位于所述两定位板之间且与两定位板固连的腹板,所述两定位板之间还均布有多条加强肋板,所述两加强纵梁间的间距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宽度;所述两加强纵梁之间均布有多个托辊架和安装在所述托辊架上的槽型托辊组。
[0013]所述第一横梁的截面呈方形。
[0014]所述第二横梁的截面呈圆形,第三横梁的截面呈方形。
[0015]所述第一托辊和抓捕靴块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架和第一右侧支撑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
[0016]所述压辊、第二托辊、第二横梁及第三横梁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架和第二右侧支撑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实用新型中的上输送带抓捕机构包括前后两个抓捕部,断带瞬间,前抓捕部先动作,由于前抓捕部只是安放在加强纵梁上而与加强纵梁无连接,因此,前抓捕部会在配重臂的重力作用以及输送带的摩擦带动下向后倾斜,为后抓捕部赢得足够的行程和时间,这样即便是在前抓捕部的抓捕动作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后抓捕部也能对断带实施快速有效地抓捕,从而提高了抓捕的可靠性。
[0019]2、本实用新型中的机架独立于带式输送机的机架设置,从而避免了在制动时对输送机架造成损害。
[0020]3、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输送带抓捕机构的触发方式是纯机械式的,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活动部件少,无需液压或电液部件,可靠性高,不容易出现因尘土杂物卡滞造成的抓捕失败。
[0021]4、本实用新型中上输送带抓捕机构对输送带的支撑力分散,抓捕时,不会造成输送带弧形截面拱起;下输送抓捕机构可随输送带大幅度摆动,不会发生误动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输送带抓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输送带抓捕机构从一侧看过去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输送带抓捕机构从另一侧看过去的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
[0028]1、机架1-1、加强纵梁1-1.1、定位板1-1.2、腹板1_1.3、加强肋板1_2、底部支撑架1-3、托辊架1-4、槽型托辊组2、上输送带抓捕机构2-1、前抓捕部2-1.1、第一左侧支撑架2-1.2、第一右侧支撑架2-1.3、配重臂2-1.4、第一配重块2-1.5、抓捕靴块2-1.6、第一托辊2-1.7、第一抓捕架2-1.8、第一横梁2_2、后抓捕部2_3、连接架2-3.1、左支架2-3.2、右支架2-3.3、第四横梁2_4、卡接部2-4.1、安装端2-4.2、连接板
2-4.3、竖板2-4.4、卡槽3、下输送带抓捕机构3_1、第二左侧支撑架3_2、第二右侧支撑架3-3、压辊3-4、第二托辊3-5、配重箱3-6、第二横梁3_7、第三横梁3_8、左侧转动臂
3-9、右侧转动臂3-10、第二转轴3-11、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如图1所示,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1、上输送带抓捕机构2和下输送带抓捕机构3,所述机架1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加强纵梁1-1和支撑所述两加强纵梁1-1的底部支撑架1-2 ;所述上输送带抓捕机构2位于所述两加强纵梁1-1的上方,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抓捕部2-1和后抓捕部2-2,所述前、后抓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架2-3,所述前抓捕部2-1与连接架2-3之间设置有卡接部2-4,所述后抓捕部2-2与连接架2_3固连,所述前抓捕部2-1安放在上述两加强纵梁1-1上,所述后抓捕部2-2和连接架2-3均与所述两加强纵梁1-1固连;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3位于上述连接架2-3的下方且与所述两加强纵梁1-1固连;所述加强纵梁1-1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定位板1-1.1和位于所述两定位板1-1.1之间且与两定位板1-1.1固连的腹板1-1.2,所述两定位板1-1.1之间还均布有多条加强肋板1-1.3,所述两加强纵梁1-1间的间距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宽度;所述两加强纵梁1-1之间均布有多个托辊架1-3和安装在所述托辊架1-3上的槽型托辊组1-4。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前、后抓捕部均包括第一抓捕动分部、第一抓捕静分部、第一支撑架、第一抓捕架2-1.7、配重臂2-1.3及托持上输送带的第一托辊2-1.6,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左侧支撑架2-1.1和第一右侧支撑架2-1.2,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架2-1.1和第一右侧支撑架2-1.2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上述第一抓捕动、静分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之间,所述配重臂2-1.3有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的外侧,所述两个配重臂2-1.3的末端均装设有第一配重块2-1.4 ;所述第一抓捕动分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捕架2-1.7前端的抓捕靴块2-1.5,所述抓捕靴块2-1.5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所述第一托辊2-1.6安装在第一抓捕架2-1.7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抓捕靴块2-1.5的后侧,所述第一托辊2-1.6的长度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所述第一抓捕架2-1.7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转动连接,上述两个配重臂2-1.3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配重臂2-1.3与第一转轴为花键联接;所述第一抓捕静分部为连接上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的第一横梁2-1.8,所述第一横梁2-1.8的截面呈方形,所述第一横梁2-1.8位于上述第一抓捕架2-1.7和抓捕靴块2-1.5的上方,所述后抓捕部2-2和前抓捕部2_1沿上输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前、后抓捕部的第一抓捕架2-1.7、第一托辊2-1.6及抓捕靴块2-1.5位于与之对应的第一横梁2-1.8的前侧下方;在带式输送机正常工作的状况下,上述第一抓捕架2-1.7、第一托辊2-1.6及抓捕靴块2-1.5在输送带的压持作用下保持平衡,当发生断带事故时,所述第一抓捕架2-1.7、第一托辊2-1.6及抓捕靴块2-1.5失去了来自上输送带的压持,在配重臂2-1.3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抓捕架2-1.7携带第一托辊2-1.6及抓捕靴块2-1.5向上摆动并靠近第一横梁2-1.8,直至抓捕靴块2-1.5与第一横梁2-1.8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上层断带的上方夹持间隙。
[0032]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连接架2-3包括左支架2_3.1、右支架2_3.2及连接所述左、右支架的两相互平行的第四横梁2-3.3,所述左支架2-3.1和右支架2-3.2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所述卡接部2-4包括安装端2-4.1、与所述安装端2-4.1固连的两相互平行的连接板2-4.2以及安装在所述两连接板2-4.2之间的竖板
2-4.3,所述两连接板2-4.2的自由端和竖板2-4.3配合形成与上述左支架2-3.1和右支架2-3.2的一侧相卡接的卡槽2-4.4,所述安装端2-4.1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固连。
[0033]发生断带事故时,所述上输送带抓捕机构中各部件的动作顺序为:所述前抓捕部2-1首先动作,断带瞬间,前抓捕部2-1的第一抓捕架2-1.7、第一托辊2-1.6及抓捕靴块2-1.5失去了来自上输送带的压持,在配重臂2-1.3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抓捕架2-1.7携带第一托辊2-1.6及抓捕靴块2-1.5向上摆动并靠近第一横梁2-1.8,因所述前抓捕部
2-1的第一左、右侧支撑架均安放在所述加强纵梁1-1上,并未与加强纵梁1-1发生实质性的连接,又因所述前抓捕部2-1的第一左、右侧支撑架通过卡接部2-4与上述连接架2-3的左、右支架相卡接,构成所述卡槽2-4.4的竖板2-4.3与左、右支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所述前抓捕部2-1在配重臂2-1.3及第一配重块2-1.4的重力及输送带的摩擦力带动下向后倾斜,为后抓捕部2-2的抓捕动作提供了足够的行程和时间,所述倾斜距离取决于上述竖板2-4.3与左、右支架间的间距。所述前、后抓捕部共同作用,既能对断带实施可靠有效地抓捕,又能保证机架1不会受损,即便是所述前、后抓捕部中的一个动作不充分,也可由剩下的一个抓捕部实施抓捕,双重作用,保险可靠,提高了该断带抓捕装置的稳定性;此外,前、后两个抓捕部的存在,使得上输送带抓捕机构对上输送带的支撑力分散,不会造成断带抓捕时,上输送带的弧形截面拱起。
[0034]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3包括第二抓捕动分部与第二抓捕静分部,所述第二抓捕动分部在重力作用下可向下摆动并靠近第二抓捕静分部,并与第二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下层断带的下方夹持间隙;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3还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抓捕架、配重箱3-5、能从上向下压持下输送带的压辊3-3以及托持下输送带的第二托辊3-4,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左侧支撑架3-1和第二右侧支撑架
3-2,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架3-1和第二右侧支撑架3-2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所述第二抓捕架安装在上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之间且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抓捕架包括左侧转动臂3-8和右侧转动臂3-9,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穿接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末端的第二转轴3-10,所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上均开设有转轴孔,所述第二转轴3-10的轴端套置有润滑调心滚子轴承,所述润滑调心滚子轴承的外侧罩设有防尘盖3-11,所述润滑调心滚子轴承可保证下输送带抓捕机构3的动作灵活无卡滞;上述压辊3-3安装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且位于两者的前端,上述配重箱3-5位于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且位于所述压辊3-3的后方,所述配重箱3-5内装有多块第二配重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通过增减所述配重箱3-5内第二配重块的数量来保证在发生断带事故时有足够的力来驱动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3工作;所述第二抓捕动分部为安装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的第二横梁3-6,所述第二横梁3-6的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二横梁3-6位于上述配重箱3-5的后方,所述第二抓捕静分部为安装在上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之间的第三横梁3-7,所述第三横梁3-7的截面呈方形,所述第三横梁3-7位于上述第二横梁3-6的下方,所述压辊3-3、第二托辊3-4、第二横梁3-6及第三横梁3-7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所述下输送带在正常运转时,其位于上述第二托辊3-4和第三横梁3-7的上方,且位于上述第二横梁3-6、配重箱3-5及压辊3_3的下方;当发生断带事故时,压辊3-3失去了来自下输送带的托持,在配重箱3-5及配重箱3-5内第二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抓捕架携带压辊3-3及第二横梁3-6向下摆动直至第二横梁3-6与第三横梁3-7之间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下层断带的下方夹持间隙。[0035]上述实施方式中,配重臂2-1.3可以采取一侧配重以取代两侧同时配重的方式,以及采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够联想到的其他配重技术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输送带抓捕机构2在带式输送机发生断带时能够瞬间快速向上摆动即可。
[0036]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了安装在第一抓捕架2-1.7前方的抓捕靴块2-1.5作为第一抓捕动分部、第一横梁2-1.8作为第一抓捕静分部以及安装在第二抓捕架上的第二横梁
3-6作为第二抓捕动分部、第三横梁3-7作为第二抓捕静分部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技术方式,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联想到的其他配合技术方式,只要保证相配合的一对抓捕动分部与抓捕静分部能够夹持住断带即可。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
“横”、“纵”、“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
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9]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机架1、定位板1-1.1、上输送带抓捕机构2、配重臂2-1.3、第一横梁2-1.8、下输送带抓捕机构3、压辊3-3、配重箱3-5、防尘盖3-1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0040]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包括机架、上输送带抓捕机构和下输送带抓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加强纵梁和支撑所述两加强纵梁的底部支撑架;所述上输送带抓捕机构位于所述两加强纵梁的上方,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抓捕部和后抓捕部,所述前、后抓捕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前抓捕部与连接架之间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后抓捕部与连接架固连,所述前抓捕部安放在上述两加强纵梁上,所述后抓捕部和连接架均与所述两加强纵梁固连;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位于上述连接架的下方且与所述两加强纵梁固连;所述前、后抓捕部均包括第一抓捕动分部与第一抓捕静分部,所述第一抓捕动分部在重力作用下可向上摆动并靠近第一抓捕静分部,并与第一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上层断带的上方夹持间隙;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包括第二抓捕动分部与第二抓捕静分部,所述第二抓捕动分部在重力作用下可向下摆动并靠近第二抓捕静分部,并与第二抓捕静分部配合形成能抓捕带式输送机下层断带的下方夹持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抓捕部均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抓捕架、配重臂及托持上输送带的第一托辊,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左侧支撑架和第一右侧支撑架,上述第一抓捕动、静分部均位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之间,所述配重臂有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的外侧,所述两个配重臂的末端均装设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第一抓捕动分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抓捕架前端的抓捕靴块,所述第一托辊安装在第一抓捕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抓捕靴块的后侧,所述第一抓捕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转动连接,上述两个配重臂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配重臂与第一转轴为花键联接;所述第一抓捕静分部为连接上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位于上述第一抓捕架和抓捕靴块的上方,所述后抓捕部和前抓捕部沿上输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前、后抓捕部的第一抓捕架、第一托辊及抓捕靴块位于与之对应的第一横梁的前侧下方,在失去上输送带对第一托辊压持时,在配重臂的重力作用下,所述第一抓捕架携带第一托辊及抓捕靴块向上摆动直至抓捕靴块与第一横梁之间形成所述上方夹持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输送带抓捕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抓捕架、配重箱、能从上向下压持下输送带的压辊以及托持下输送带的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左侧支撑架和第二右侧支撑架,所述第二抓捕架安装在上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之间且通过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抓捕架包括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上述压辊安装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且位于两者的前端,上述配重箱位于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且位于所述压辊的后方,所述配重箱内装有多块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抓捕动分部为安装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之间的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上述配重箱的后方,所述第二抓捕静分部为安装在上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之间的第三横梁,所述第三横梁位于上述第二横梁的下方,在失去下输送带对压辊托持时,所述第二抓捕架携带压辊及第二横梁向下摆动直至第二横梁与第三横梁之间形成所述下方夹持间隙,所述下输送带在正常运转时,其位于上述第二托辊和第三横梁的上方,且位于上述第二横梁、配重箱及压辊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穿接在所述左、右侧转动臂末端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左、右侧支撑架上均开设有转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端套置有调心滚子轴承,所述调心滚子轴承的外侧罩设有防尘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及连接所述左、右支架的两相互平行的第四横梁,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所述卡接部包括安装端、与所述安装端固连的两相互平行的连接板以及安装在所述两连接板之间的竖板,所述两连接板的自由端和竖板配合形成与上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一侧相卡接的卡槽,所述安装端与所述第一左、右侧支撑架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纵梁包括两相互平行的定位板和位于所述两定位板之间且与两定位板固连的腹板,所述两定位板之间还均布有多条加强肋板,所述两加强纵梁间的间距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宽度;所述两加强纵梁之间均布有多个托辊架和安装在所述托辊架上的槽型托辊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的截面呈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的截面呈圆形,第三横梁的截面呈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2、5或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辊和抓捕靴块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架和第一右侧支撑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带式输送机用断带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第二托辊、第二横梁及第三横梁的长度与应用中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相当,所述第二左侧支 撑架和第二右侧支撑架之间的宽度大于应用中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带宽。
【文档编号】B65G43/06GK203461469SQ201320561558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1日
【发明者】杜延旭, 孔祥虎, 田树涛, 朱坤海, 张建华 申请人:山东科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