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7399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包括下料筒,下料筒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长套筒,加长套筒内壁的上下两处设置有两块缓冲板,两块缓冲板相对设置,缓冲板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调节开关,转动调节开关与加长套筒内壁铰接,加长套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布套,布套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扣环和绑绳。该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减少了粉尘的扬起,降低了原料的浪费,保护环境和空气的质量。
【专利说明】—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背景技术】
[0002]现有PBT工程塑料生产中,生产原料中有多种粉状添加剂,且计量器设备下料口离主机原料混合斗距离过长,下料时扬起的粉尘过大,导致在计量下料过程中,粉状添加剂容易从原料混合斗的排气孔中冒出,既浪费原料又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包括下料筒,下料筒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长套筒,加长套筒内壁的上下两处设置有两块缓冲板,两块缓冲板相对设置,缓冲板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调节开关,转动调节开关与加长套筒内壁铰接,加长套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布套,布套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扣环和绑绳。该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设置有加长套筒,且加长套筒内壁的上下两处设置有两块缓冲板,缓冲板连接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调节开关,通过旋转转动调节开关可调节控制缓冲板向下倾斜的角度,根据下料粉尘的实际情况,调整缓冲板向下倾斜的最佳角度,达到最佳的缓冲效果,减少粉尘的扬起,且加长套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布套,通过布套阻挡粉尘向外扩散,降低原料的浪费,保护空气质量,不生产使用时可通过绑绳和扣环绑紧布套,防止加长套筒内残余的粉尘向外扩散。
[0006]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板的连接端为与加长套筒内壁配合的圆弧状。通过该结构更好的给下料的添加剂进行缓冲,减少粉尘的扬起。
[0007]作为优选,所述布套为网格布套。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减少了粉尘的扬起,降低了原料的浪费,保护环境和空气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下料筒,2、加长套筒,3、布套,4、转动调节开关,5、缓冲板,6、扣环,7、绑绳。
【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13]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包括下料筒1,下料筒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长套筒2,加长套筒内壁的上下两处设置有两块缓冲板5,两块缓冲板相对设置,缓冲板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调节开关4,转动调节开关与加长套筒内壁铰接,加长套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布套3,布套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扣环6和绑绳7,缓冲板的连接端为与加长套筒内壁配合的圆弧状,布套为网格布套。
[0014]该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设置有加长套筒,且加长套筒内壁的上下两处设置有两块缓冲板,缓冲板连接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调节开关,通过旋转转动调节开关可调节控制缓冲板向下倾斜的角度,根据下料粉尘的实际情况,调整缓冲板向下倾斜的最佳角度,达到最佳的缓冲效果,减少粉尘的扬起,且加长套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布套,通过布套阻挡粉尘向外扩散,降低原料的浪费,保护空气质量,不生产使用时可通过绑绳和扣环绑紧布套,防止加长套筒内残余的粉尘向外扩散。
[001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包括下料筒,其特征是,所述下料筒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加长套筒,加长套筒内壁的上下两处设置有两块缓冲板,两块缓冲板相对设置,缓冲板的连接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调节开关,转动调节开关与加长套筒内壁铰接,加长套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布套,布套表面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扣环和绑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缓冲板的连接端为与加长套筒内壁配合的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PBT工程塑料生产下料口粉尘改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布套为网格布套。
【文档编号】B65G69/18GK203601876SQ201320857174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徐家美, 刘家东, 叶冬芳, 郑炳坤 申请人:新光工业(杭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