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649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装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料控制系统,其包括斗式提升机、收容于所述斗式提升机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的提升机管道以及与所述入料口相连通的料斗,所述料斗内设有竖直枢轴以及组设于枢轴上的水平阀板,所述水平阀板绕所述枢轴转动实现所述料斗和入料口之间通道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枢轴于料斗空间内还径向延伸有搅拌粉料的扰动杆,所述枢轴的上端设有驱动枢轴转动的控制气缸,所述装料控制系统还包括设定水平阀板晚于斗式提升机启动且早于斗式提升机停止的气缸控制器。通过水平阀板和扰动杆的设计,结合设定先后启停顺序的气缸控制器,不仅对粉料进行松动,而且有效实现了料斗与斗式提升机分隔开来,防止装料控制系统的堵料和过载。
【专利说明】 装料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料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斗式提升机输送的装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一种装料控制系统是通过斗式提升机盛装并运输经料斗管道传送过来的粉料。然而,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输送粉状物料时,进料斗盛装的粉状物料,堆积过高时,底部物料会被压得很实,即使在底部阀门打开时,在料斗底部很容易形成“空穴”,物料很难流出;由于料斗底部与斗式提升机直接相连,物料压实后,斗式提升机启动时往往会出现过载现象。针对粉料无法流出问题现有的做法是在料斗的外面增加振动器来解决,但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出现过载时往往只能将斗式提升机拆开来清理,这样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0003]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装料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粉料进行松动,在停机时将进料斗与斗式提升机分隔开来,防止堵料和过载的装料控制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料控制系统,其包括斗式提升机、收容于所述斗式提升机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的提升机管道以及与所述入料口相连通的料斗,所述料斗内设有竖直枢轴以及组设于枢轴上的水平阀板,所述水平阀板绕所述枢轴转动实现所述料斗和入料口之间通道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枢轴于料斗空间内还径向延伸有搅拌粉料的扰动杆,所述枢轴的上端设有驱动枢轴转动的控制气缸,所述装料控制系统还包括设定水平阀板晚于斗式提升机启动且早于斗式提升机停止的气缸控制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料斗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水平阀板贴合,所述底板设有供所述枢轴穿设的安装孔以及以安装孔为旋转中心形成的扇形下料孔,所述水平阀板设有可与扇形下料孔重叠以使料斗底部打开的扇形阀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设有两个对称设于安装孔两侧的扇形下料孔,所述水平阀板相应设有两个扇形阀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扰动杆邻近水平阀板设置且同时与所述枢轴和水平阀板焊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枢轴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扰动杆,所述若干扰动杆径向上交错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控制器驱动扇形阀孔在90°的范围内来回摆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斗式提升机包括竖直的提升部,所述料斗与入料口连通的管道与所述提升部的夹角为20-50°。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平阀板和扰动杆的设计,结合设定先后启停顺序的气缸控制器,不仅对粉料进行松动,而且有效实现了料斗与斗式提升机分隔开来,防止装料控制系统的堵料和过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料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料控制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料控制系统的料斗中部分结构分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料控制系统,包括斗式提升机1、收容于所述斗式提升机I并具有入料口 81和出料口 83的提升机管道8以及与所述入料口 81相连通的料斗7,所述料斗7内设有竖直枢轴3以及组设于枢轴3上的水平阀板4,所述水平阀板4绕所述枢轴3转动实现所述料斗7和入料口 81之间通道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枢轴3于料斗空间内还径向延伸有搅拌粉料的扰动杆6,所述枢轴3的上端设有驱动枢轴3转动的控制气缸2,枢轴3通过摆臂31与控制气缸2相连。所述装料控制系统还包括设定水平阀板4晚于斗式提升机I启动且早于斗式提升机I停止的气缸控制器(未图示)。通过水平阀板和扰动杆的设计,结合设定先后启停顺序的气缸控制器,不仅对粉料进行松动,而且有效实现了料斗与斗式提升机分隔开来,防止装料控制系统的堵料和过载。
[0018]所述料斗7具有底板71,所述底板71与水平阀板4贴合,所述底板设有供所述枢轴穿设的安装孔72以及以安装孔72为旋转中心形成的扇形下料孔73,所述水平阀板4设有可与扇形下料孔73重叠以使料斗7底部打开的扇形阀孔43。所述底板71设有两个对称设于安装孔两侧的扇形下料孔43,所述水平阀板相应设有两个扇形阀孔43。所述扰动杆6邻近水平阀板4设置且同时与所述枢轴3和水平阀板4焊接,如此在实现扰动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水平阀板4的连接强度。所述枢轴3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扰动杆6,所述若干扰动杆6径向上交错设置;而且所述扰动杆6呈板状与枢轴3的转动方向垂直,因而枢轴3转动时可以实现更好的搅拌和扰动效果。所述气缸控制器驱动扇形阀孔在90°的范围内来回摆动。所述斗式提升机I包括竖直的提升部10,所述料斗7与入料口 81连通的管道与所述提升部的夹角为20-50°,保证料斗7内的粉料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下排。所述提升部10对应的提升机管道8上还开设有透明的观察窗85,便于随时查看斗式提升机I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停机检修。
[0019]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装料控制系统的具体操作过程。开机时,斗式提升机I先启动,水平阀板4延迟一定时间后启动,启动后控制气缸2在气缸控制器的程序控制下做脉冲开、关动作,驱动枢轴3旋转,安装在枢轴3上的扰动杆6随之旋转,使物料被松动;控制气缸2的脉冲动作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以达到最佳效果。停机时,阀门先关闭,将料斗7内物料与斗式提升机I分隔,斗式提升机I延迟一定时间停止,这样在一个运行周期内进入斗式提升机I的物料会全部被输送走,即使停机后物料在料斗7内积压,也不会对斗式提升机I有影响。上述技术结构简单,控制、调整方便,可以很好的解决粉料输送中料斗的空穴等问题,在斗式提升机内也不会形成物料的积压,可以保证输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装料控制系统,其包括斗式提升机、收容于所述斗式提升机并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的提升机管道以及与所述入料口相连通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内设有竖直枢轴以及组设于枢轴上的水平阀板,所述水平阀板绕所述枢轴转动实现所述料斗和入料口之间通道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枢轴于料斗空间内还径向延伸有搅拌粉料的扰动杆,所述枢轴的上端设有驱动枢轴转动的控制气缸,所述装料控制系统还包括设定水平阀板晚于斗式提升机启动且早于斗式提升机停止的气缸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具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水平阀板贴合,所述底板设有供所述枢轴穿设的安装孔以及以安装孔为旋转中心形成的扇形下料孔,所述水平阀板设有可与扇形下料孔重叠以使料斗底部打开的扇形阀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两个对称设于安装孔两侧的扇形下料孔,所述水平阀板相应设有两个扇形阀孔。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杆邻近水平阀板设置且同时与所述枢轴和水平阀板焊接。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扰动杆,所述若干扰动杆径向上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控制器驱动扇形阀孔在90°的范围内来回摆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式提升机包括竖直的提升部,所述料斗与入料口连通的管道与所述提升部的夹角为20-50°。
【文档编号】B65G43/00GK203833108SQ201420108133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张相东 申请人:杭州回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