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8398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包括上下驱动组件、导轨组件、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其中上述上下设置在导轨固定板上,并驱动导轨固定板上下运动;上述导轨组件固定设置在导轨固定板底部;上述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连接固定在压板载板的下部,压板载板与导轨组件连接,并沿导轨组件自由运动;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由由至左依次固定在压板载板的底部,待加工的PCB板料依次经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进行入料、引脚压铆及擦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压铆时通过压板将PCB板固定再通过刮料板进行引脚压铆,避免了引脚脱落,安全系数高。
【专利说明】—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PCB生产加工设备,特别指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简称建和线路板,常使用英文缩写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板以绝缘板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个导电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紧固孔、金属化孔等,用来代替以往装置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这种板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PCB板由于图形具有重复性再现性和一致性,减少了布线和装配的差错,节省了设备的维修、调试和检查时间;设计上可以标准化,利于互换;布线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利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降低了电子设备的造价。引脚是PCB板重要组成构件,引脚,又叫管脚,英文叫Pin,就是从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所有的引脚就构成了这块芯片的接口引线末端的一段,目前市场上PCB板引脚装配工艺人工成分很高(需要人工一块块的将PCB板摆放至机器压铆区域),生产效率底,同时,摆放时很易将穿好的引脚脱落,并且一次压铆数量非常少,压铆时危险系数比较高,操作人员操作时离压铆区域非常近,不注意时易造成危险,而且进料时出现叠板,跳引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压铆时通过压板将PCB板固定再通过刮料板进行入料,避免了引脚脱落,安全系数高的PCB板自动入料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包括上下驱动组件、导轨组件、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其中上述上下设置在导轨固定板上,并驱动导轨固定板上下运动;上述导轨组件固定设置在导轨固定板底部;上述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连接固定在压板载板的下部,压板载板与导轨组件连接,并沿导轨组件自由运动;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由由至左依次固定在压板载板的底部,待加工的PCB板料同步经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进行入料、引脚压铆及擦板。
[0005]优选地,所述的上下驱动组件包括汽缸承载板及汽缸,其中,汽缸固定在汽缸承载板上,汽缸承载板固定在外设的固定装置上,以便支撑汽缸;汽缸的下端连接在导轨固定板上,并驱动导轨固定板上下运动。
[0006]优选地,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导轨及导轨垫块,其中,上述导轨垫块连接固定在导轨固定板的底端,导轨连接在导轨垫块上。
[0007]优选地,所述的压板载板的上部设有至少二个导轨套,导轨套间隔固定在压板载板上,导轨套嵌入上述导轨内,沿导轨自由运动,并带动压板载板运动。
[0008]优选地,所述的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分别通过活动悬挂块连接在压板载板的底部,活动悬挂块包括固定套及活动块,其中固定套固定设置在压板载板的底部,活动块插入固定套内,并沿固定套上下运动;活动悬挂块的外部套有弹簧的上端连接在压板载板上,弹簧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上。
[0009]优选地,所述的入料组件包括入料模具刮料抓及入料模具压板,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模具刮料抓及压板模具压板,擦料组件包括擦料模具刮料抓及擦料模具压板,其中,上述入料模具刮料抓、压料模具刮料抓及擦料模具刮料抓由右至左依次间隔固定在压板载板的底部,并将压板载板的下部分隔为入料空间、压料空间及擦料空间;三空间内分别设有四个弹簧及活动悬挂块。
[0010]优选地,所述的入料模具压板、压板模具压板及擦料模具压板分别连接固定在入料空间、压料空间及擦料空间对应的活动悬挂块的下部,并与弹簧的下端连接,入料模具压板、压板模具压板及擦料模具压板的下部设有入料模具、压板模具及擦板模具,该入料模具、压板模具及擦板模具上放置有待加工的PCB板料。
[0011]优选地,所述的入料模具刮料抓、压料模具刮料抓及擦料模具刮料抓的底端面相对于入料模具压板、压板模具压板及擦料模具压板向上凹陷l-5mm ;汽缸驱动压板载板向下运动,使得入料模具压板、压板模具压板及擦料模具压板压住PCB板,并继续向下压,使得入料模具刮料抓、压料模具刮料抓及擦料模具刮料抓贴紧PCB板;外设地驱动装置驱动压板载板沿导轨向左运动,使入料模具刮料抓、压料模具刮料抓及擦料模具刮料抓压铆PCB板上的引脚。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压铆时通过压板将PCB板固定再通过刮料板进行刮料,避免了引脚脱落,安全系数高的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工作时,气缸驱动导轨固定板下压,设备整体随之下压,三个压板压到PCB板上,弹簧和活动悬挂块受到挤压,给PCB —定的压力,继续向下压,下降到设定的高度,使三块刮料抓贴紧模具表面;由外设地气缸或马达给压板载板一个牵引力,刮料抓钩住引脚前移到指定位置,在前移过程中,压板始终给PCB—定的压力,使引脚不会重叠,不会跳引脚出来,按照轨道前移。本实用新型解决PCB(线路板)引脚压紧铆合入料问题,取代了现有技术由人工用手动冲床压铆,效率非常低,且人工冲压非常的危险,本实用新型自动压板擦板机不需要另外安排压板人员,只需要穿引脚人员将穿好的PCB板放置于机器入料口,按下入料启动按键即可,节约了人工,且效率大大的提升,减少了中间的周转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并提高了穿引脚人员的效率,解决了进料时出现叠板,跳引脚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至2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包括上下驱动组件、导轨组件、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其中上述上下设置在导轨固定板3上,并驱动导轨固定板3上下运动;上述导轨组件固定设置在导轨固定板3底部;上述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连接固定在压板载板6的下部,压板载板6与导轨组件连接,并沿导轨组件自由运动;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由由至左依次固定在压板载板6的底部,待加工的PCB板料依次经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进行入料、引脚压铆及擦板。
[0018]上下驱动组件包括汽缸承载板I及汽缸2,其中,汽缸2固定在汽缸承载板I上,汽缸承载板I固定在外设的固定装置上,以便支撑汽缸2 ;汽缸2的下端连接在导轨固定板3上,并驱动导轨固定板3上下运动。
[0019]固定组件包括导轨5及导轨垫块4,其中,上述导轨垫块4连接固定在导轨固定板3的底端,导轨5连接在导轨垫块4上。
[0020]压板载板6的上部设有至少二个导轨套,导轨套间隔固定在压板载板6上,导轨套嵌入上述导轨5内,沿导轨5自由运动,并带动压板载板6运动。
[0021]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分别通过活动悬挂块8连接在压板载板6的底部,活动悬挂块8包括固定套及活动块,其中固定套固定设置在压板载板6的底部,活动块插入固定套内,并沿固定套上下运动;活动悬挂块8的外部套有弹簧9的上端连接在压板载板6上,弹簧9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上。
[0022]入料组件包括入料模具刮料抓7及入料模具压板10,入料模具刮料抓7由多个可调节可摘取的爪子组成,可更具产品的不同和需要进行调节,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压板模具压板12,擦料组件包括擦料模具刮料抓13及擦料模具压板14,其中,上述入料模具刮料抓7、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擦料模具刮料抓13由右至左依次间隔固定在压板载板6的底部,并将压板载板6的下部分隔为入料空间、压料空间及擦料空间;三空间内分别设有四个弹簧9及活动悬挂块。
[0023]入料模具压板10、压板模具压板12及擦料模具压板14分别连接固定在入料空间、压料空间及擦料空间对应的活动悬挂块8的下部,并与弹簧9的下端连接,入料模具压板
10、压板模具压板12及擦料模具压板14的下部设有入料模具、压板模具及擦板模具,该入料模具、压板模具及擦板模具上放置有待加工的PCB板料。
[0024]入料模具刮料抓7、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擦料模具刮料抓13的底端面相对于入料模具压板10、压板模具压板12及擦料模具压板14向上凹陷l_5mm ;汽缸2驱动压板载板6向下运动,使得入料模具压板10、压板模具压板12及擦料模具压板14压住PCB板,并继续向下压,使得入料模具刮料抓7、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擦料模具刮料抓13贴紧PCB板;夕卜设地驱动装置驱动压板载板6沿导轨5向左运动,使入料模具刮料抓7、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擦料模具刮料抓13压铆PCB板上的引脚。
[0025]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压铆时通过压板将PCB板固定再通过刮料板进行牵引,避免了引脚脱落,安全系数高的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工作时,气缸驱动导轨固定板下压,设备整体随之下压,三个压板压到PCB板上,弹簧和活动悬挂块受到挤压,给PCB—定的压力,继续向下压,下降到设定的高度,使三块刮料抓模具表面;由外设地气缸或马达给压板载板一个牵引力,刮料抓钩住引脚前移到指定位置,在前移过程中,压板始终给PCB—定的压力,使引脚不会重叠,不会跳引脚出来,按照轨道前移。本实用新型解决PCB(线路板)引脚压紧铆合进料问题,取代了现有技术由人工用手动冲床压铆,效率非常低,且人工冲压非常的危险,本实用新型自动压板擦板机不需要另外安排压板人员,只需要穿引脚人员将穿好的PCB板放置于机器入料口,按下入料启动按键即可,节约了人工,且效率大大的提升,减少了中间的周转环节,缩短了生产周期,并提高了穿引脚人员的效率,解决了进料时出现叠板,跳引脚的问题。
[002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驱动组件、导轨组件、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其中上述上下设置在导轨固定板(3)上,并驱动导轨固定板(3)上下运动;上述导轨组件固定设置在导轨固定板(3)底部;上述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连接固定在压板载板¢)的下部,压板载板(6)与导轨组件连接,并沿导轨组件自由运动;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由由至左依次固定在压板载板(6)的底部,待加工的PCB板料依次经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进行入料、引脚压铆及擦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驱动组件包括汽缸承载板(I)及汽缸(2),其中,汽缸(2)固定在汽缸承载板(I)上,汽缸承载板(I)固定在外设的固定装置上,以便支撑汽缸(2);汽缸(2)的下端连接在导轨固定板(3)上,并驱动导轨固定板(3)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导轨(5)及导轨垫块(4),其中,上述导轨垫块(4)连接固定在导轨固定板(3)的底端,导轨(5)连接在导轨垫块(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板载板(6)的上部设有至少二个导轨套,导轨套间隔固定在压板载板(6)上,导轨套嵌入上述导轨(5)内,沿导轨(5)自由运动,并带动压板载板(6)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分别通过活动悬挂块(8)连接在压板载板¢)的底部,活动悬挂块(8)包括固定套及活动块,其中固定套固定设置在压板载板¢)的底部,活动块插入固定套内,并沿固定套上下运动;活动悬挂块(8)的外部套有弹簧(9)的上端连接在压板载板(6)上,弹簧(9)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入料组件、压料组件及擦料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组件包括入料模具刮料抓(7)及入料模具压板(10),压料组件包括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压板模具压板(12),擦料组件包括擦料模具刮料抓(13)及擦料模具压板(14),其中,上述入料模具刮料抓(7)、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擦料模具刮料抓(13)由右至左依次间隔固定在压板载板(6)的底部,并将压板载板(6)的下部分隔为入料空间、压料空间及擦料空间;三空间内分别设有四个弹簧(9)及活动悬挂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模具压板(10)、压板模具压板(12)及擦料模具压板(14)分别连接固定在入料空间、压料空间及擦料空间对应的活动悬挂块(8)的下部,并与弹簧(9)的下端连接,入料模具压板(10)、压板模具压板(12)及擦料模具压板(14)的下部设有入料模具、压板模具及擦板模具,该入料模具、压板模具及擦板模具上放置有待加工的PCB板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CB板自动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模具刮料抓(7)、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擦料模具刮料抓(13)的底端面相对于入料模具压板(10)、压板模具压板(12)及擦料模具压板(14)向上凹陷l_5mm ;汽缸⑵驱动压板载板(6)向下运动,使得入料模具压板(10)、压板模具压板(12)及擦料模具压板(14)压住PCB板,并继续向下压,使得入料模具刮料抓(7)、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擦料模具刮料抓(13)贴紧PCB板;外设地驱动装置驱动压板载板(6)沿导轨(5)向左运动,使入料模具刮料抓(7)、压料模具刮料抓(11)及擦料模具刮料抓(13)压铆PCB板上的引脚。
【文档编号】B65H5/08GK204110976SQ20142055068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唐彪 申请人:肖仲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