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975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 一种 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包括在支架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分丝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分丝机构主要由导线架、分丝盘、导线模及约束环组成。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由调节环、调节定位圈及支架调节螺栓组成。所述导线模嵌设于前板上。所述调节环与约束环为通过螺栓连接的一体结构,置于导线模的后端。所述调节定位圈螺纹套设在调节环上,与后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前板上设置有分丝盘,置于与导线模相适配的外圆周面上;在分丝盘上均匀设置有与缠绕丝其直径及数量相适配的分丝孔。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对增强层进行二次增强,显著提高管材承压能力,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专利说明】
轴向加丝导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属于管材增强层缠绕【技术领域】,主要用于柔性复合管增强层的缠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管材增强层缠绕大多以纵向斜缠绕为主,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管材增强层缠绕方向单一,特别是高压柔性复合管在安装、运输中需要经常盘卷和拉伸,使纵向之间存在间隙,不仅使管材的承压能力降低,同时会导致管道泄漏,严重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为了适应石油、化工输送管线的高压力,对管材承压能力的高要求,增强层在纵向缠绕技术的基础上,新增加轴向缠绕丝,以显著提高管材承压能力,确保输送管线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从而研究开发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柔性管材缠绕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是一种使用方便,显著提高管材承压能力,延长输送管线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的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材的轴向加丝导线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主要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包括在支架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分丝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分丝机构主要由导线架、分丝盘、导线模及约束环组成。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由调节环、调节定位圈及支架调节螺栓组成。所述导线模嵌设于前板上,通过螺栓与前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环与约束环为通过螺栓连接的一体结构,置于导线模的后端,所述约束环与导线模的相对面贴合连接;所述调节定位圈螺纹套设在调节环上,与后板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前板上设置有分丝盘,置于与导线模相适配的外圆周面上;在分丝盘上均匀设置有与缠绕丝其直径及数量相适配的分丝孔。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线架、导线模、约束环及调节环设置在同一轴心线位置,貫穿导线模、约束环及调节环的内腔设置有与加丝芯管外径相适配的通孔,由此构成加丝芯管运行通道。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导线模为前大后小的流线形形状,所述导线模的小端其外径与约束环的内径相适配。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板和后板其上端通过定位杆定位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支架调节螺栓与支架调节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柔性管材缠绕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0]1.该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是一种使用方便,显著提高管材承压能力,延长输送管线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的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材的轴向加丝导线装置。
[0011]2.因本实用新型包括在支架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分丝机构和调节机构。在所述前板上设置有分丝盘,在分丝盘上均匀设置有与缠绕丝其直径及数量相适配的分丝孔;貫穿导线模、约束环及调节环的内腔设置有与加丝芯管外径相适配的通孔,由此构成加丝芯管运行通道;所述导线模的小端其外径与约束环的内径相适配。由此结构使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对增强层进行二次增强,更主要的是克服高压柔性复合管在安装、运输中需要经常盘卷和拉伸,使纵向之间存在间隙的缺点,显著提高管材承压能力,延长输送管线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支架,2、导线架,21、分丝盘,22、分丝孔,23、导线模,24、约束环,3、前板,4、定位杆,5、后板,6、调节环,61、调节定位圈,62、支架调节螺栓,7、加丝芯管运行通道,8、缠绕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0017]按用户需求,根据管材的直径、承压能力、缠绕丝线径、使用环境可设计制造各种柔性复合高压输送管材的轴向加丝导线装置。
[0018]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所示,该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包括在支架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分丝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分丝机构主要由导线架、分丝盘、导线模及约束环组成。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由调节环、调节定位圈及支架调节螺栓组成。所述导线模嵌设于前板上,通过螺栓与前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环与约束环为通过螺栓连接的一体结构,置于导线模的后端,所述约束环与导线模的相对面贴合连接;所述调节定位圈螺纹套设在调节环上,与后板固定连接。
[0019]在所述前板上设置有分丝盘,置于与导线模相适配的外圆周面上;在分丝盘上均匀设置有与缠绕丝其直径及数量相适配的分丝孔。
[0020]所述导线架、导线模、约束环及调节环设置在同一轴心线位置,貫穿导线模、约束环及调节环的内腔设置有与加丝芯管外径相适配的通孔,由此构成加丝芯管运行通道。
[0021]所述导线模为前大后小的流线形形状,所述导线模的小端其外径与约束环的内径相适配,导线模的小端其外径与约束环的内径间距为1mm。
[0022]所述前板和后板其上端通过定位杆定位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支架调节螺栓与支架调节连接。调节支架调节螺栓可调节该装置的上下高低位置,调节调节环可调节该装置左右位置。
[0023]本实用新型使用操作过程是:
[0024]对应管材挤出机,调节支架调节螺栓,使挤出机管口和分丝盘、调节环的中心位于同一轴心线上,将缠绕丝穿过导线架,再经分丝盘于导线模上穿过,当管材端口穿过分丝盘和导线模时,将缠绕丝固定于管材端口,再调节调节定位圈,使管材端口与约束环紧密贴合,在管材挤出的同时带动缠绕丝自动加丝在管材表壁上,以完成轴向加丝导线工作。
[00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方便,对增强层进行二次增强,更主要的是克服高压柔性复合管在安装、运输中需要经常盘卷和拉伸,使纵向之间存在间隙的缺点,显著提高管材承压能力,延长输送管线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包括在支架(1)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分丝机构和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丝机构主要由导线架(2)、分丝盘(21)、导线模(23)及约束环(24)组成,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由调节环(6)、调节定位圈(61)及支架调节螺栓(62)组成,所述导线模(23)嵌设于前板(3)上,通过螺栓与前板(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环(6)与约束环(24)为通过螺栓连接的一体结构,置于导线模(23)的后端,所述约束环(24)与导线模(23)的相对面贴合连接,所述调节定位圈(61)螺纹套设在调节环(6)上,与后板(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板(3)上设置有分丝盘(21),置于与导线模(23)相适配的外圆周面上,在分丝盘(21)上均匀设置有与缠绕丝(8 )其直径及数量相适配的分丝孔(22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架(2)、导线模(23 )、约束环(24 )及调节环(6 )设置在同一轴心线位置, 貫穿导线模(23)、约束环(24)及调节环(6)的内腔设置有与加丝芯管外径相适配的通孔,由此构成加丝芯管运行通道(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模(23)为前大后小的流线形形状,所述导线模(23)的小端其外径与约束环(24)的内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向加丝导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3)和后板(5)其上端通过定位杆(4)定位连接,其下端分别通过支架调节螺栓(62)与支架(1)调节连接。
【文档编号】B65H57/06GK204162188SQ201420577669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刘海鹰, 陈云辉, 贾庆娟, 申萍 申请人:江苏申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