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4625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包括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与板料前端对应的旋转升降定位组件,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输送方向两侧并与板料侧面对应且位置相互匹配的侧边校正组件;还设有后端校正组件。本实用新型基于板料加工处理中的输送过程,通过旋转升降定位组件对板料前端位置进行定位,通过侧板校正组件对板料左右横向位置进行调位,通过后端校正组件对板料前后位置进行校正,使板料位置满足后续加工处理的需求,如此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并且其定位调位速度快、精度高,方便实用,可靠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家装材料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部件,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三聚氰胺板,简称三氰板,全称是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人造板,也被称为生态板、免漆板、一次成型板等。其是将带有不同颜色或纹理的纸放入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中浸泡,然后干燥到一定固化程度,将其铺装在刨花板、防潮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细木工板或其他硬质纤维板表面,经热压而成的装饰板。这种装饰板材具有多种优点,其表面平整光滑、易清理,颜色鲜艳多变、纹理多样美观,因为板材双面膨胀系数相同、耐热而不易变形,表面较耐磨抗震、防霉耐腐蚀,防火不易燃烧,重量轻、价格经济而且可再生利用,完全符合环保节能降耗的政策导向。其最初是用来做电脑桌等办公家具,多为单色板,随着家庭中板式家具的流行,也因其各种优越的性能和极小的甲醛含量,它逐渐成为各家具厂首选的制造材料,表面色彩和花纹也更多种多样。
[0003]三聚氰胺板生产的最后一个大环节便是热合,即将三聚氰胺纸通过热压机贴合在硬质板材双面或单面上。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热压机出料口一侧设置接料台,热压后的三聚氰胺板由出料口落在接料台上,然后由2名工人在两侧分别板料进行处理后搬运堆放。行业内通常的板材标准制造规格为2440mm X 1220mm,长宽较大,因此热压的后续处理过程均至少需要2个人才能完成,劳动强度大,而且热压机工作温度在200°C左右,导致其周围的工作环境条件差,如此使得人工劳动力成本较高,并且随着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变化,更是提高了生产成本。再者,人工生产的效率低、准确度低、安全隐患多和管理难度大,也使其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发明人设计了利用输送带传输板料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对板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流程,在实践中发现输送过程中的加工处理对板料位置要求准确,但直接传输并不能保证准确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控便捷、准确调位定位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该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包括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与板料前端对应的旋转升降定位组件,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输送方向两侧并与板料侧面对应且位置相互匹配的侧边校正组件。实际使用中需要配合板料的输送机构,其安装位置通常是固定在板料的输送机构的底架上的对应位置,板料在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上被传输,由该定位调位机构对其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和调位。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方式的旋转升降定位组件,一种是单点定位式,具体为,所述旋转升降定位组件包括其轴向沿输送方向并固定设置的定位轴,与定位轴转动连接的旋转件,两个设置在旋转件上的挡臂,安装于一个挡臂上并与板料前端的定位位置匹配的定位挡块,以及其缸体固定设置且其活塞杆与另一个挡臂铰接的定位气缸,其中,定位挡块旋转上升的位置高于输送平面,其旋转降低的位置低于输送平面。
[0008]为了便于传递气缸的操控作用力,两个所述挡臂在与旋转件中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角度介于90°和180°之间,优选为135°。
[0009]第二种是两点定位式,即上述单点定位式的结构共用定位气缸改进而成,能够更为准确地对板前端边缘进行定位,具体为,所述旋转升降定位组件包括其轴向均沿输送方向且并排固定设置的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与第一定位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件,与第二定位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件,两个设置在第一旋转件上的第一挡臂,两个设置在第二旋转件上的第二挡臂,安装于一个第一挡臂上的第一定位挡块,安装于一个第二挡臂上的第二定位挡块,两端分别与另一个第一挡臂和另一个第二挡臂铰接的联动杆,以及其缸体固定设置且其活塞杆带动与联动杆铰接的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同步动作的定位气缸,其中,第一和第二定位挡块旋转上升的位置高于输送平面,其旋转降低的位置低于输送平面,且二者的定位点构成的直线与板料前端边缘的定位位置对应匹配。
[0010]具体地,所述侧边校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输送方向侧面的侧定位座,安装在侧定位座上并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走向的侧校正导轨,通过导轨滑块与侧校正导轨连接的侧校正板,以及其缸体安装在侧定位座上且其活塞杆与侧校正板连接的侧校正气缸。
[0011]其中,所述侧校正板的截面呈“L”状,其底面用于安装导轨滑块,另一侧面与输送方向平行,用于校正板料的侧边。
[0012]在进一步的改进中,在侧边校正机构动作时为了使板料的移动更顺滑,可在侧边校正机构横向对应的板料下侧位置设置多个横向滚轮,该横向滚轮的顶端位置与输送平面匹配。并且更进一步地,可在该对应位置下方的底架上设置升降架,将横向滚轮安装在该升降架上,在升降架的下部通过与底架固定连接的升降气缸控制升降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横向滚轮的高度,当需要左右横向调节位置时滚轮升起便于板料横向移动。
[0013]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提高整体定位和调位的精度,以及满足加工两张板料的需求,该定位调位机构还包括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与旋转升降定位组件配合对板料前后方向进行校正的至少一个后端校正组件。
[0014]具体地,所述后端校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后定位座,安装于后定位座朝向输送方向上游一侧的并沿输送方向走向的安装槽,其缸体固定在后定位座上且其活塞杆伸入安装槽内的后校正气缸,与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前部转动连接的翻转校正板,两端分别连接翻转校正板的一端部和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的翻转弹簧,以及设置于安装槽远离后校正气缸一端位置的复位挡销,其中,复位挡销与安装槽形成一个与翻转校正板截面大小匹配的通道,翻转校正板与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位置偏向连接翻转弹簧的一端。在翻转弹簧的拉力下该翻转校正板的另一端以转动连接点为支点向上翻转而高出输送平面,来对板料进行校正,当后校正气缸动作使转动连接点位置伸入复位挡销处的通道时,复位挡销对翻转校正板进行限位阻挡,克服弹簧拉力而向下翻入安装槽中,此时其位置低于输送平面。
[0015]为了使转动更加灵活,所述翻转校正板通过轴承与活塞杆连接。
[0016]为了保护气缸部件,所述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加设与之固定连接的拉杆头,翻转校正板与该拉杆头转动连接,翻转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拉杆头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I)本实用新型基于板料加工处理中的输送过程,通过旋转升降定位组件对板料前端位置进行定位,通过侧板校正组件对板料左右横向位置进行调位,使板料位置满足后续加工处理的需求,如此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并且其定位调位速度快、精度高,方便实用,可靠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0019](2)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升降定位组件采用旋转升降式设计,在需要定位时升起高出输送平面,阻挡板料前进从而实现定位,而当定位完成后又降下使板料正常输送通过,十分方便,而且为了更准确地定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两点定位式的结构,利用同一气缸驱动两个组件同步动作,可靠实用。
[0020](3)本实用新型的侧边校正组件通过横向滑移的导轨使其横向动作对板料进行校正对齐,利用两个侧校正板对齐限定板料横向位置使板料保持准确的位置以便于后续加工;而且本实用新型还可增设横向滚轮使板料的横向动作更顺滑,从而准确地完成调整。
[0021](4)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后端校正组件配合位于前端的定位组件对板料的前后位置进行校正,提高板料定位准确度,另外,设置后端校正组件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够调整两张重叠放置的板料的位置,所谓两张板料重叠放置是指实际生产中仅需热压板料单面贴纸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通常进料时按纸、板、板、纸的方式热压处理,可一次加工两张板料,出料后在输送机构上两张板料呈重叠放置状,此时为了使后续加工准确,需要对两张板料进行前后校正以保其位置准确。
[0022](5)本实用新型的后端校正组件充分利用了弹簧拉力和复位挡销的限位作用实现翻转校正板的上下翻转动作,当板料后端经过该组件安装位置后,其气缸往输送方向下游方向拉动翻转校正板使其从复位挡销与安装槽构成的通道内退出,由于没有了复位挡销的阻挡,在翻转弹簧作用力下翻转校正板即可上翻出输送平面,并且随着该气缸的继续拉动,翻转校正板向旋转升降定位组件方向移动并与之配合完成板料前后方向的校正,十分方便,校正后该气缸再前推使复位挡销将翻转校正板压下即可使后续板料正常输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旋转升降定位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旋转升降定位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侧边校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后端校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30]1-底架,2-输送机构,3-横向滑轮,4-升降架,5-升降气缸;
[0031]10-旋转升降定位组件,11-定位轴,12-旋转件,13-挡臂,14-定位挡块,15-定位气缸;111-第一定位轴,112-第一旋转件,113-第一挡臂,114-第一定位挡块,115-联动杆,121-第二定位轴,122-第二旋转件,123-第二挡臂,124-第二定位挡块;
[0032]20-侧边校正组件,21 -侧定位座,22-侧校正导轨,23-侧校正板,24-侧校正气缸;
[0033]30-后端校正组件,31-后定位座,32-安装槽,33-后校正气缸,34-翻转校正板,35-翻转弹簧,36-复位挡销,37-拉杆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35]实施例1
[0036]如图1所示,该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包括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与板料前端对应的旋转升降定位组件10,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输送方向两侧并与板料侧面对应且位置相互匹配的侧边校正组件20。实际使用中需要配合板料的输送机构1,其安装位置通常是固定在板料的输送机构的底架2上的对应位置,板料在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上被传输,由该定位调位机构对其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和调位。
[003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旋转升降定位组件,一种是单点定位式,如图3所示,该旋转升降定位组件包括其轴向沿输送方向并固定设置的定位轴11,与定位轴转动连接的旋转件12,两个设置在旋转件上的挡臂13,安装于一个挡臂上并与板料前端的定位位置匹配的定位挡块14,以及其缸体固定设置且其活塞杆与另一个挡臂铰接的定位气缸15,其中,定位挡块旋转上升的位置高于输送平面,其旋转降低的位置低于输送平面。为了便于传递气缸的操控作用力,两个所述挡臂在与旋转件中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角度介于90。和180。之间,优选为135° ο
[0038]另一种是两点定位式,即上述单点定位式的结构共用定位气缸改进而成,能够更为准确地对板前端边缘进行定位,如图4所示,该旋转升降定位组件包括其轴向均沿输送方向且并排固定设置的第一定位轴111和第二定位轴121,与第一定位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件112,与第二定位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件122,两个设置在第一旋转件上的第一挡臂113,两个设置在第二旋转件上的第二挡臂123,安装于一个第一挡臂上的第一定位挡块114,安装于一个第二挡臂上的第二定位挡块124,两端分别与另一个第一挡臂和另一个第二挡臂铰接的联动杆115,以及其缸体固定设置且其活塞杆带动与联动杆铰接的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同步动作的定位气缸15,其中,第一和第二定位挡块旋转上升的位置高于输送平面,其旋转降低的位置低于输送平面,且二者的定位点构成的直线与板料前端边缘的定位位置对应匹配。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二中两点定位式结构。
[0039]如图5所示,该侧边校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输送方向侧面的侧定位座21,安装在侧定位座上并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走向的侧校正导轨22,通过导轨滑块与侧校正导轨连接的侧校正板23,以及其缸体安装在侧定位座上且其活塞杆与侧校正板连接的侧校正气缸24。其中,所述侧校正板的截面呈“L”状,其底面用于安装导轨滑块,另一侧面与输送方向平行,用于校正板料的侧边。
[0040]在进一步的改进中,在侧边校正机构动作时为了使板料的移动更顺滑,可在侧边校正机构横向对应的板料下侧位置设置多个横向滚轮3,该横向滚轮的顶端位置与输送平面匹配。并且更进一步地,可在该对应位置下方的底架上设置升降架4,将横向滚轮安装在该升降架上,在升降架的下部通过与底架固定连接的升降气缸5控制升降架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横向滚轮的高度,当需要左右横向调节位置时滚轮升起便于板料横向移动。各机构可根据设备实际空间间隙进行位置布置。本实施例提供了结构能够满足单张板料输送情况的加工需求。
[0041]实施例2
[004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增设了两个后端校正组件30,以便于提高板料整体定位和调位的精度,以及满足加工两张板料的需求。两个后端校正组件均安装在底架上,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位置并与旋转升降定位组件相配合,从而与其共同对板料前后方向进行校正。
[0043]如图6所示,该后端校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后定位座31,安装于后定位座朝向输送方向上游一侧的并沿输送方向走向的安装槽32,其缸体固定在后定位座上且其活塞杆伸入安装槽内的后校正气缸33,与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前部转动连接的翻转校正板34,两端分别连接翻转校正板的一端部和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的翻转弹簧35,以及设置于安装槽远离后校正气缸一端位置的复位挡销36,其中,复位挡销与安装槽形成一个与翻转校正板截面大小匹配的通道,翻转校正板与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位置偏向连接翻转弹簧的一端。在翻转弹簧的拉力下该翻转校正板的另一端以转动连接点为支点向上翻转而高出输送平面,来对板料进行校正,当后校正气缸动作使转动连接点位置伸入复位挡销处的通道时,复位挡销对翻转校正板进行限位阻挡,克服弹簧拉力而向下翻入安装槽中,此时其位置低于输送平面。为了使转动更加灵活,所述翻转校正板通过轴承与活塞杆连接。为了保护气缸部件,所述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加设与之固定连接的拉杆头37,翻转校正板与该拉杆头转动连接,翻转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拉杆头上。
[004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与板料前端对应的旋转升降定位组件,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输送方向两侧并与板料侧面对应且位置相互匹配的侧边校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升降定位组件包括其轴向沿输送方向并固定设置的定位轴,与定位轴转动连接的旋转件,两个设置在旋转件上的挡臂,安装于一个挡臂上并与板料前端的定位位置匹配的定位挡块,以及其缸体固定设置且其活塞杆与另一个挡臂铰接的定位气缸,其中,定位挡块旋转上升的位置高于输送平面,其旋转降低的位置低于输送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臂在与旋转件中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的投影之间的角度介于90°和18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升降定位组件包括其轴向均沿输送方向且并排固定设置的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与第一定位轴转动连接的第一旋转件,与第二定位轴转动连接的第二旋转件,两个设置在第一旋转件上的第一挡臂,两个设置在第二旋转件上的第二挡臂,安装于一个第一挡臂上的第一定位挡块,安装于一个第二挡臂上的第二定位挡块,两端分别与另一个第一挡臂和另一个第二挡臂铰接的联动杆,以及其缸体固定设置且其活塞杆带动与联动杆铰接的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同步动作的定位气缸,其中,第一和第二定位挡块旋转上升的位置高于输送平面,其旋转降低的位置低于输送平面,且二者的定位点构成的直线与板料前端边缘的定位位置对应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校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输送方向侧面的侧定位座,安装在侧定位座上并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方向走向的侧校正导轨,通过导轨滑块与侧校正导轨连接的侧校正板,以及其缸体安装在侧定位座上且其活塞杆与侧校正板连接的侧校正气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校正板的截面呈“L”状,其底面用于安装导轨滑块,另一侧面与输送方向平行,用于校正板料的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与旋转升降定位组件配合对板料前后方向进行校正的至少一个后端校正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校正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后定位座,安装于后定位座朝向输送方向上游一侧的并沿输送方向走向的安装槽,其缸体固定在后定位座上且其活塞杆伸入安装槽内的后校正气缸,与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前部转动连接的翻转校正板,两端分别连接翻转校正板的一端部和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的翻转弹簧,以及设置于安装槽远离后校正气缸一端位置的复位挡销,其中,复位挡销与安装槽形成一个与翻转校正板截面大小匹配的通道,翻转校正板与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位置偏向连接翻转弹簧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校正板通过轴承与活塞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板料输送过程中的定位调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校正气缸的活塞杆前端加设与之固定连接的拉杆头,翻转校正板与该拉杆头转动连接,翻转弹簧的一端连接于该拉杆头上。
【文档编号】B65H9/00GK204251003SQ201420725666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李茂华 申请人:李茂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