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放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62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取放料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生产用的取放料设备。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高精度的铆接生产中,螺柱通常先排列好在振动盘,然后通过取放料设备将螺柱抓取后挪放至特定的治具,最后通过铆接机将螺柱与产品进行铆合。然而,由于螺柱的尺寸较小,对放置的精度要求高,现有螺柱的取放设备通过夹抓式来取放螺柱时,不但效率底,而且很难保证螺柱的取放精度,从而使得螺柱与产品之间通过自动化铆接机进行铆合程序不能精准、顺利的完成。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取放料设备。一种取放料设备,包括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二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的吸嘴,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吸嘴通过一连接板及二导杆连接,所述吸嘴包括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一侧表面垂直凸伸的延伸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二导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两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吸嘴的主体部,所述二导杆与所述连接板、主体部垂直设置,所述延伸部底面中央开设形成有吸孔,所述吸孔底部边缘与所述延伸部底面之间形成倒角面。本发明所述取放料装置中,所述吸嘴可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在第二气缸的驱动下沿着竖直方向运动,从而精准的定位所述吸嘴,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所述导杆与吸嘴的主体部垂直连接,从而保证所述吸嘴竖直上升下降来吸取物料,如螺柱。进一步的,所述吸嘴吸取物料,如螺柱时,所述吸嘴的延伸部底部的定位销进一步辅助所述吸孔与物料,如螺柱之间精确对准,所述吸孔底部边缘与所述延伸部的底部边缘通过倒角面连接,从而使得物料,如螺柱能够快速、准确的被吸入所述吸孔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取放料设备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图1所示取放料设备的部分组装图。图3为图2所示取放料设备沿着ii-ii线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取放料设备100承载部10第一气缸20第二气缸30第三气缸40吸嘴50固定部60第一固定板61第二固定板62连接板70导杆80推料销90顶料部91连接柱92第一传动轴31第二传动轴42气管接头32、41、54凹槽11通孔12主体部51延伸部52定位销53吸孔520收容腔521连通部52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放料设备100包括一承载部10、位于承载部10之上的第一气缸20、与第一气缸20连接的第二气缸30、与第二气缸30连接的第三气缸40以及设置于第三气缸40底端的吸嘴50。所述承载部10呈一水平的板体,其具有一凹槽11及与凹槽11间隔开设的通孔12。所述凹槽11位于所述承载部10一侧面中央用于容置所述第一气缸20于其内。所述通孔12呈长条形,并贯穿所述承载部10的上、下表面用于与外设备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气缸20位于所述承载部10上,并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气缸20与第二气缸30之间通过固定板60连接。所述固定板60包括一竖直的第一固定板61及与所述第一固定板61一侧垂直连接的第二固定板62。也即所述固定板60大致呈l形。所述第一固定板61连接于第一气缸20一端部,所述第二固定板62位于所述第二气缸30与第三气缸40之间且直接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0的底部。如此,所述第一气缸20与第二气缸30通过所述固定部60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气缸20可驱动所述第二气缸30沿上水平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气缸30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板62之上,所述第二气缸30一侧设置有气管接头32用于接入气源。所述第二气缸30顶部具有第一传动轴31,所述第一传动轴31的顶部与一连接板7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70的两端设有二导杆80,所述二导杆80的底部与所述吸嘴50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0通过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轴31的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接板70以及与连接板70连接的二导杆80以及与二导杆80连接的吸嘴50一起上下运动。所述连接板70位于所述第二气缸30之上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31,所述二导杆80一端与所述连接板70两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62而连接至所述吸嘴50,所述二导杆80与所述连接板7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62垂直。请同时参附图2-3所示,所述吸嘴50依据所要吸取的物料,如螺柱的尺寸,仿形设计。所述吸嘴50包括一主体部51及自主体部51一侧表面垂直延伸的延伸部52。所述导杆80穿入所述主体部51的两端并与所述主体部51垂直。所述延伸部52大致呈矩形块状,其底面开设有一吸孔520,所述吸孔520外围设置有定位销53。所述定位销53用于取螺柱时辅助所述吸嘴50与螺柱进行对准。所述延伸部52中具有位于所述吸孔520之上的收容腔521以及位于所述吸孔520与所述收容腔521之间并连通所述吸孔520与所述收容腔521的连通部523。所述收容腔521自所述主体部51向下凹陷至所述延伸部52并依此与所述连通部523和吸孔52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孔520、收容腔和连通部523均可呈柱形,所述连通部523的直径小于所述吸孔520的直径,所述吸孔520的直径小于所述收容腔521的直径。所述吸孔520底端边缘与所述延伸部52的底部之间形成倒角面5201,从而可引导并快速的吸取螺柱。所述延伸部52的外侧壁同样设置有气管接头54,用于与外气源接通从而驱动所述吸嘴50吸取物料。所述收容腔521中容置有一与所述第三气缸40连接的推料销90。所述推料销90由多个不同直径的圆柱依次同轴堆叠而成,其一端具有一顶料部91,与其相对的另一端具有连接柱92。所述顶料部91的外径小于所述连通部523的直径,从而使得所述顶料部91可穿过所述连通部523而进入所述吸孔520。所述连接柱92用于将所述推料销90与第三气缸40连接。所述第三气缸40固定于所述吸嘴50的主体部51之上且位于所述二导杆80之间。所述第三气缸40外侧设置有气管接头41,所述第三气缸40底部具有一第二传动轴42。所述第二传动轴42穿入所述收容腔521中与所述推料销90的连接柱92连接,从而所述第三气缸40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42驱动所述推料销90在所述收容腔521内上下运动。当所述取放料设备取放料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所述第一气缸20驱动所述第二气缸30、第三气缸40以及与所述第三气缸40连接的吸嘴50沿第一方向(水平)伸出,以将吸嘴50自初始位置水平移动至物料所在预定位置的上方;第二步,所述第一气缸20停止,所述第二气缸30驱动所述第三气缸40及所述吸嘴50沿着第二方向(竖直)下降,以将所述吸嘴50竖直向下移动至物料所在的预定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吸嘴50在外界气源的驱动下通过所述吸孔520吸取物料;第三步,所述第二气缸30驱动所述吸嘴50及所述第三气缸40上升,以使得所述吸嘴50及吸取的物料与物料所在位置分离;第四部,所述第一气缸20驱动所述第二气缸30、第三气缸40以及吸嘴50水平收回,使得吸嘴50以及吸取的物料改变方位;第五步,所述第一气缸20停止,所述第二气缸30下降,从而使得吸嘴50与吸取的物料到达预定放料处;第六步,所述第二气缸30停止,所述第三气缸40驱动所述推料销90在收容腔521内向下运动将吸取的物料,从所述吸孔520中推出,从而使得吸嘴50释放抓取的物料;第七步,所述第三气缸40、第二气缸30依次恢复原位,从而所述取放料装置100完成取料放料过程。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取放料设备100中,所述吸嘴50可在第一气缸20的驱动下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在第二气缸30的驱动下沿着竖直方向运动,从而精准的定位所述吸嘴50,所述第二气缸30通过所述导杆80与吸嘴50的主体部51垂直连接,从而保证所述吸嘴竖直上升下降来吸取物料。进一步的,所述吸嘴50吸取物料,所述吸嘴50的延伸部底部的定位销53进一步辅助所述吸孔520与物料,如螺柱之间精确对准,所述吸孔520底部边缘与所述延伸部52的底部边缘通过倒角面连接,从而使得物料,如螺柱能够快速、准确的被吸入所述吸孔内。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