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升烧结制粒效果的返矿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83903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提升烧结制粒效果的返矿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升烧结制粒效果的返矿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返矿利用从本质上是资源再次利用,但返矿作为一种理想的核颗粒,在混合料制粒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其效果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的加入点及加入方式,以改善返矿表面物性,提升其粘附、成球性能,改善混合料粒度等。其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增大物料与水接触面积,加快水分渗透;2)使返矿颗粒表面刚好被水润湿,但水的加入量又尽可能地少。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合料制粒技术的发展和烧结质量的提高形成了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烧结制粒效果的返矿喷淋系统,使物料与水大面积接触中被适度润湿,以达到提高混合料制粒水平、提高烧结质量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提升烧结制粒效果的返矿喷淋系统,包括分料装置和雾化发生装置,所述分料装置包括高度可调的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的多个分料犁头,所述分料犁头上设置有多个喷淋孔,所述喷淋孔与雾化发生装置连通,所述雾化发生装置与喷淋介质源连通,所述分料犁头的截面为三角形,并沿物料移动方向,一个顶点在前、另两个顶点在后设置,形成一个呈V形的分料边和平直的支承边,所述喷淋孔设置在所述支承边上。进一步,所述分料犁头包括喷淋段和分料段,所述喷淋段与底座固定,所述分料段与喷淋段呈夹角连接。进一步,所述喷淋通道的出口与沿喷淋段纵向方向等距排列的喷淋孔连通,进口与雾化发生装置通过管路连通。进一步,所述管路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进一步,所述分料犁头平行设置多排、且每排的数量沿着物料移动方向递增。进一步,多排设置的分料犁头呈三角形分布。进一步,所述分料犁头的截面为三角形,并沿物料移动方向,一个顶点在前、另两个顶点在后设置,形成一个呈V形的分料边和平直的支承边。进一步,所述喷淋孔设置在所述支承边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分料装置可将返矿犁开,形成多道纵向波浪形料沟,增大物料与水接触面积,降低水分渗透厚度,同时,通过雾化发生装置将喷淋介质雾化,增大介质比表面积,使返矿颗粒表面刚好被水润湿,但水的加入量又尽可能地少,达到适度且全面湿润矿颗粒的目的。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附图标记:1-分料装置;2-雾化发生装置;3-底座;4-分料犁头;5-喷淋段;6-分料段;7-喷淋孔;8-喷淋通道;9-管路;10-电磁控制阀;11-喷淋介质源;12-分料边;13-支承边;14-返矿运输带;15-返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提升烧结制粒效果的返矿喷淋系统,将其设置在返矿运输带14的上方,其包括分料装置1和雾化发生装置2,分料装置1包括底座3和固定于底座3上的多个分料犁头4,本实施例的底座3具有可调机构,如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等,可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运输带,本实施例的分料犁头4包括喷淋段5和分料段6,其中,喷淋段5与底座固定,分料段6与喷淋段5呈夹角α连接,具体的,分料段向物料移动方向倾斜,分料段与喷淋段呈30°夹角,可以减小物料与犁头作用阻力,此外,当物料中有大尺寸异物通过犁头时,其作用力大于底座3上设置的自锁机构16的自锁保护力,喷淋机构转动,使异物通过,避免喷淋机构损坏或输送带损伤,自锁机构可以是各种现有的机械结构,如铰链组、申请号为201410473105.9所公开的结构等,进一步,喷淋段5内设置有喷淋通道8,并沿喷淋段5纵向方向等距设置多个喷淋孔7,喷淋孔7与喷淋通道8连通,喷淋通道8通过管路9与雾化发生装置2连通,在管路9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10,雾化发生装置2与喷淋介质源11连通。使用时,通过液压缸、气缸或电动推杆等高度调节机构将分料装置升到合适的高度,启动雾化发生装置2,打开电磁控制阀10,再启动返矿运输带14,返矿15经过分料犁头4犁出多道料沟,同时,喷淋介质(本实施例优选为水)通过雾化发生装置形成雾状,其表面积增大,与返矿15表面接触时,可刚好润湿矿颗粒,但水的加入量却很少,达到适度且全面湿润矿颗粒的目的。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分料犁头4的截面为三角形,并沿物料移动方向,一个顶点在前、另两个顶点在后设置,形成一个呈V形的分料边12和平直的支承边13,如图2所示,通过V形的分料边12可提高对矿料的分料能力,进一步增大矿料与水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将喷淋孔7设置在支承边13上,水雾向运动后方向喷洒,不受阻挡,可提高喷淋效果,避免设置在分料边12时,水雾受到前方矿料的阻挡,影响喷淋效果。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如图1、2、3所示,分料犁头4平行设置多排、且每排的数量沿着物料移动方向递增,同时,实验表明多排设置的分料犁头4呈三角形分布时,矿料被分开的效果最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