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观察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002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烟草在线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易于观察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烟草在线气力输送90°弯管一般采用等径弯管,物料在高速状态下对等径弯管的磨损十分严重,导致90°弯管外侧被磨通。这主要是物料在直管段速度较大,在弯管处变向时,物料的输送速度始终保持不变,故物料在突然变向时,物料将直接撞击90°弯管内壁,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内壁严重磨损而磨通,导致出现物料跑冒滴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易于观察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以期达到减少运动中的物料对管壁的磨损、从而提高气力输送弯管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易于观察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包括相垂直的两个等径直管,所述两个等径直管在相连接的一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扩口的锥形管,两个所述锥形管的扩口端之间通过空心的球形弯头连通,所述球形弯头包括球形弯头本体和透明观察球头,所述透明观察球头呈球冠状,且所述透明观察球头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球形弯头本体外侧的开口处,所述球形弯头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锥形管扩口端的管径,所述透明观察球头在所述两个等径直管的轴向方向上能分别完全覆盖所述两个等径直管的内壁。

所述球形弯头的球心位于所述两个等径直管的轴心线相交点处。

所述透明观察球头与所述球形弯头本体之间、所述等径直管与对应的锥形管之间分别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所述球形弯头本体与所述锥形管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

所述球形弯头本体为钢质本体,所述透明观察球头为钢化玻璃球头。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于观察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其采用球形弯头连接相垂直的两个等径直管,由于空心的球形弯头的内壁直径大于等径直管的管径,从而降低物料在球形弯头处的输送速度、减少输送物料对球形弯头内壁的冲击与磨损,减少故障点,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延长球形弯头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于观察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其在球形弯头本体与等径直管之间采用锥形管过渡连接,可逐渐降低物料从等径直管到球形弯头时的物料输送速度,避免物料因急剧降速在球形弯头内壁的存积。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于观察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其在球形弯头本体外侧设置有透明观察球头,且透明观察球头能分别完全覆盖两个等径直管的内壁,可方便的从外部观察到两个等径直管内物料的运动情况。且透明观察球头与球形弯头本体拆卸连接,拆卸方便,利于疏通相互垂直的两个等径直管内的积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透明观察球头,2第一连接法兰,3球形弯头本体,4锥形管,5第二连接法兰,6等径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易于观察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包括相垂直的两个等径直管6,两个等径直管6在相连接的一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扩口的锥形管4,两个锥形管4的扩口端之间通过空心的球形弯头连通,球形弯头包括球形弯头本体3和透明观察球头1,透明观察球头1呈球冠状,且透明观察球头1可拆卸的设置在球形弯头本体3外侧的开口处,球形弯头的内壁直径大于锥形管4扩口端的管径,透明观察球头1在两个等径直管6的轴向方向上能分别完全覆盖两个等径直管6的内壁,以便于对个等径直管6的内壁的物料运输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球形弯头的球心位于两个等径直管6的轴心线相交点处。

其中,球形弯头本体3为钢质本体,透明观察球头1为钢化玻璃球头。透明观察球头1与球形弯头本体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法兰2可拆卸连接,等径直管6与对应的锥形管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法兰5可拆卸连接。球形弯头本体3与锥形管4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力输送球形弯头装置,因球形弯头的内壁直径大于锥形管4扩口端的管径,在物料输送方向上,物料在经过球形弯头时的截面积大于经过等径直管6和锥形管4的截面积,因此,物料在经过球形弯头时,物料输送的速度要明显小于在等径直管6内的流动速度,从而大大减小物料在转弯输送中对球形弯头本体3以及透明观察球头1内壁的冲击与磨损,减少故障点,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延长球形弯头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球形弯头本体3与等径直管6之间采用锥形管4过渡连接,可逐渐降低物料从等径直管6到球形弯头时的物料输送速度,避免物料因急剧降速在球形弯头内壁的存积,保证输送通畅。此外,通过透明观察球头1,可从外部观察到两个等径直管6内物料的运动情况,且透明观察球头1与球形弯头本体3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拆卸方便,利于疏通相互垂直的两个等径直管6内的积料。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