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向物料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160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自动换向物料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换向物料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中常常会利用运输车将物料从一个工位运送到另一个工位,然后将运输车送回起始工位继续物料,人员控制运输车会消耗人工,生产效率低下。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设备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造价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自动换向物料运输系统,以提高物料运输的自动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换向物料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车,以及分别位于物料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的第一换向触发装置和第二换向触发装置;所述运输车包括车底板及设置于车底板四个顶角处的驱动车轮组件,所述驱动车轮组件包括并排布置于车底板上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还包括滑动设置于车底板上的驱动部,在第一换向触发装置或第二换向触发装置的触发下,所述驱动部可相对于车底板滑动并与第一车轮或第二车轮其一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一车轮或第二车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滑动设置于车底板上的电机,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在所述第一车轮上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 车轮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电机因第一换向触发装置或第二换向触发装置的触发而滑动时,所述第一锥齿轮可与第二锥齿轮或第三锥齿轮之一啮合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滑动组件设于车底板上,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于车底板的两端并排布置的滑块,以及滑动设于两滑块上的呈矩形的滑动架,在所述滑动架的两端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嵌装于滑槽内,在所述滑槽内间隔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所述滑块上设有凸块,于所述滑动架滑动时,所述凸块可卡接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所述电机固连于滑动架上,所述滑动架在第一换向触发装置或第二换向触发装置的触发下滑动,以使所述凸块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间变换位置,所述凸块与第一凹槽卡接而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相连,所述凸块与第二凹槽卡接而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啮合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触发装置上设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二触发装置上设有第二楔形块,在运输车运动到第一换向触发装置或第二换向触发装置时,所述滑动架因与第一楔形块或第二楔形块的碰触,而具有沿滑块的滑动以使凸块卡接于第一凹槽或第二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车还包括车托板,所述车托板设于车底板上以承托物料。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换向触发装置和第二换向触发装置上设有缓冲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换向物料运输系统,通过驱动部滑动来实现与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间的传动连接变化以变换运输车的运动方向,结构新颖独特,能够实现自动往返运动于物料起始位置和物料目标位置运送物料,不需要人为控制,减少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换向物料运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驱动车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动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运输车,2-第一换向触发装置,201-第一楔形块,3-第二换向触发装置,301-第二楔形块,4-车底板,401-滑块,4011-凸块,402-车轮座,403-条形孔,5-第一车轮,6-第二车轮,7-电机,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第三锥齿轮,11-滑动架,1101-滑槽,1102-第一凹槽,1103-第二凹槽,1104-轴孔,12-车托板,13-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自动换向物料运输系统,如图1中所示,包括运输车1,以及分别位于物料起始位置和目标位置的第一换向触发装置2和第二换向触发装置3;所述运输车1包括车底板4及设置于车底板4四个顶角处的驱动车轮组件,所述驱动车轮组件包括并排布置于车底板4上的第一车轮5和第二车轮6,还包括滑动设置于车底板4上的驱动部,在第一换向触发装置2或第二换向触发装置3的触发下,所述驱动部可相对于车底板4滑动并与第一车轮5或第二车轮6其一传动连接、以驱使所述第一车轮5或第二车轮6运动。驱动部与第一车轮5传动时和与第二车轮6传动时运输车的运动方向不同,通过驱动部滑动来实现与第一车轮5和第二车轮6间的传动连接变化。车底板4上还设有车轮座402以用于安装第一车轮5和第二车轮6。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包括滑动设置于车底板4上的电机7,在车底板4上设有供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滑动通过的条形孔403,在所述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在所述第一车轮5上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二车轮6连接有第三锥齿轮10,所述电机7因第一换向触发装置2或第二换向触发装置3的触发而滑动时,所述第一锥齿轮8可与第二锥齿轮9或第三锥齿轮10之一啮合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7通过滑动组件设于车底板4上,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于车底板4的两端并排布置的滑块401,以及滑动设于两滑块401上的呈矩形的滑动架11,在所述滑动架11的两端设有滑槽1101,所述滑块401滑动嵌装于滑槽内1101,在所述滑槽1101内间隔设有第一凹槽1102和第二凹槽1103,在所述滑块401上设有凸块4011,于所述滑动架11滑动时,所述凸块4011可卡接于第一凹槽1102或第二凹槽1103中;所述电机7固连于滑动架11上,所述滑动架11在第一换向触发装置2或第二换向触发装置3的触发下滑动,以使所述凸块4011在第一凹槽1102和第二凹槽1103间变换位置,所述凸块4011与第一凹槽1102卡接而使第一锥齿轮8与第二锥齿轮9啮合相连,所述凸块4011与第二凹槽1103卡接而使第一锥齿轮8与第三锥齿轮10啮合相连。滑动架11的四个顶角处设有轴孔1104,电机7的动力输出轴穿设其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装置2上设有第一楔形块201,所述第二触发装置3上设有第二楔形块301,在运输车1运动到第一换向触发装置2或第二换向触发装置3时,所述滑动架11因与第一楔形块201或第二楔形块301的碰触,而具有沿滑块401的滑动以使凸块4011卡接于第一凹槽1102或第二凹槽1103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1还包括车托板12,所述车托板12设于车底板4上以承托物料。

本实施例中,于所述第一换向触发装置2和第二换向触发装置3上设有缓冲装置12,缓冲装置12可以为弹簧或弹性橡胶块,以缓冲运输车1对触发装置的撞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