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抓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7972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抓斗,尤其是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抓斗。



背景技术:

抓斗可以用来抓取、提升物件,经常在岸边使用作为粉状、颗粒状物体的运送,例如沙子或者泥土,但是在风里比较大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灰尘或者是颗粒状物体,如果掉落上承梁的上方,那么在上承梁移动的过程中会与吊杆产生严重的磨损,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会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抓斗,该抓斗可以起到很好的防尘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尘抓斗,抓斗包括上承梁和下承梁,穿过上承梁设置有左吊杆和右吊杆,左吊杆的一端和右吊杆的一端均与下承梁连接,在下承梁的上方、左吊杆和右吊杆的外侧均套设有折叠套筒,在上承梁的上方、左吊杆和右吊杆的外侧均套设有集尘罩,在上承梁的下方、左吊杆和右吊杆的外侧还设置有除尘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集尘罩上端还设置有漏斗状开口,在漏斗状开口的内壁还设置有毛刷,在集尘罩的下端一侧插入设置有硬管,在硬管的一端设置有集尘斗。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折叠套筒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递增的圆形折叠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除尘刷的直径小于折叠套筒的最上端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了原有的一根吊杆连接上下承梁的技术内容,改用两根吊杆方便除尘,在上承梁的上方增加了可以对吊杆进行打扫的具有毛刷的漏斗状开口,方便灰尘掉落入集尘罩内,然后通过集尘斗进行收集处理,并且,在上承梁的下方也增加了除尘刷,如若吊杆上还有灰尘,还可以通过除尘刷进行处理,处理的灰尘掉落到折叠套筒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有效的处理吊杆上的灰尘,避免吊杆与上承梁活动配合的过程中造成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尘抓斗,抓斗包括上承梁1和下承梁2,穿过所述上承梁1设置有左吊杆3和右吊杆4,所述左吊杆3的一端和右吊杆4的一端均与所述下承梁2连接,改变了原有上下承梁之间只有一根吊杆的缺陷,改用两根吊杆,利于防尘的设置,在所述上承梁1的上方、所述左吊杆3和右吊杆4的外侧均套设有集尘罩6,在所述集尘罩6上端还设置有漏斗状开口8,在所述漏斗状开口8的内壁还设置有毛刷9,在所述集尘罩6的下端一侧插入设置有硬管10,在所述硬管10的一端设置有集尘斗11,毛刷9将吊杆上的灰尘刷掉,掉入集尘罩6内,灰尘通过硬管10进入到集尘斗11内,集尘斗11设置在上承梁上,在所述下承梁2的上方、所述左吊杆3和右吊杆4的外侧均套设有折叠套筒5,在所述上承梁1的下方、所述左吊杆3和右吊杆4的外侧还设置有除尘刷7,未经毛刷处理干净的灰尘再次通过除尘刷7处理,处理后的灰尘掉入到折叠套筒5内,两个所述除尘刷7的直径小于所述折叠套筒5的最上端的直径,所述折叠套筒5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递增的圆形折叠套筒,在抓斗运动的过程中除尘刷7可以进入到折叠套筒5内,不影响抓斗的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的一根吊杆连接上下承梁的技术内容,改用两根吊杆方便除尘,在上承梁的上方增加了可以对吊杆进行打扫的具有毛刷的漏斗状开口,方便灰尘掉落入集尘罩内,然后通过集尘斗进行收集处理,并且,在上承梁的下方也增加了除尘刷,如若吊杆上还有灰尘,还可以通过除尘刷进行处理,处理的灰尘掉落到折叠套筒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有效的处理吊杆上的灰尘,避免吊杆与上承梁活动配合的过程中造成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