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千斤顶活塞及上盖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808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千斤顶活塞及上盖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千斤顶的密封结构,特别是一种液压千斤顶活塞及上盖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液压千斤顶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顶升装置,其密封部件的密封性能是关系到液压千斤顶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其顶升和卸荷是通过活塞在油缸内壁中上下移动完成的。其密封部件的密封性能是关系到液压千斤顶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其顶升和卸荷是通过活塞在油缸内壁中上下移动完成的,活塞和油缸之间是动密封,对密封件的密封性能要求较高。

现有的液压千斤顶的密封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活塞与油缸之间仅采用单一类型的密封件,动密封性能较差,耐磨损性能差,长时间使用后存在密封失效的情况。

2、液压千斤顶在上端通过顶帽密封,顶帽通过其内孔下段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在油缸上端的外缘上,活塞杆设在油缸内,上端从油缸内伸出并位于顶帽内孔上段中。现有的液压千斤顶,顶帽内孔上段与活塞杆外缘之间仅设有设有一个密封圈,顶升或卸荷时活塞杆频繁上、下移动,易磨损密封圈,使灰尘进入活塞杆与油缸之间的间隙中,且活塞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导向而容易偏斜,进而单边磨损密封圈。

3、现有的超高压(指的是工作油腔的油压)液压千斤顶密封件装配难度大。因为其对活塞的动密封性能要求高于普通液压千斤顶,对密封件的密封性能要求更高,活塞与油缸之间的间隙也小于普通液压千斤顶(要求间隙不大于0.05mm),这无疑增加了密封件装配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压千斤顶活塞及上盖密封结构。它解决了现有的液压千斤顶顶帽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圈易磨损,导致活塞杆与油缸之间的间隙进灰尘,及顶帽与活塞杆之间缺乏导向,而导致活塞杆上下移动时偏斜,进而单边磨损密封圈;现有的液压千斤顶活塞与油缸之间的密封结构动密封性能差,使用寿命短;超高压液压千斤顶的密封组件装配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千斤顶活塞及上盖密封结构,包括外壳、油缸、活塞杆和顶帽;油缸设在外壳内;活塞杆设在油缸内,其上端从油缸内伸出并位于顶帽上端内孔中;顶帽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外缘上设有环形凸台,其通过下端内孔中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在油缸上端外缘上,其环形凸台的下环形面抵住外壳,为外壳提供定位;

其还包括上盖密封组件和活塞密封组件;

上盖密封组件包括设在顶帽与活塞杆之间的防尘圈和导向套;顶帽上端内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槽A和槽B,防尘圈安装在槽A内,导向套安装在槽B内;

活塞密封组件设在油缸与活塞之间,其包括支承环、格莱圈、密封圈和碗型环;支承环和密封圈分别设在格莱圈的上下两端;碗型环将密封圈紧密环抱在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活塞密封组件设在油缸与活塞之间,其包括支承环、Y型密封圈、密封圈和J型环;支承环和密封圈分别设在Y型密封圈的上下两端;J型环设在密封圈外部,将密封圈紧密环抱在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活塞密封组件设在油缸与活塞之间,其包括上支承环、低涨缩密封圈组和下支承环;上支承环和下支承环分别设在低涨缩密封圈组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活塞的外壁上从至下依次设有上槽、中槽和下槽;上支承环安装在上槽内,低涨缩密封圈组安装在中槽内,下支承环安装在下槽内;

低涨缩密封圈组包括与中槽底面接触的凸形密封圈、环抱凸形密封圈的外圈、设在外圈的两端且分别被外圈压紧在中槽两侧壁上的上圈和下圈。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活塞的外壁上从至下依次设有中槽和下槽;支承环套装在活塞外壁上,Y型密封圈安装在中槽内,密封圈安装在下槽内。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活塞的外壁上设有中槽和下槽;支承环套装在活塞外壁上,格莱圈安装在中槽内,密封圈安装在下槽内;顶帽环形凸台的下环形面与外壳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上盖密封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顶帽与活塞杆之间设有防尘圈,防止灰尘落入两者之间的间隙。

2、顶帽与活塞杆之间设有导向套,活塞在油缸中上下移动时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防止活塞杆偏斜而磨损密封圈。

实施例1的活塞密封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组合密封性能好,密封组件与油缸内壁的摩擦阻力小,使用寿命长,耐压值高。

2、当活塞在油缸内壁中上下移动时,支承环对活塞起到导向和防偏的作用,防止由于活塞在移动过程中偏心而单边磨损密封组件。

实施例2的活塞密封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组合密封性能好,密封组件与油缸内壁的摩擦阻力小,使用寿命长,耐压值高。

2、当活塞在油缸内壁中上下移动时,导向环对活塞起到导向和防偏的作用,防止由于活塞在移动过程中偏心而单边磨损其它密封部件。

3、“Y型密封圈”与“J型环和密封圈”形成双重密封,其中任意一重密封失效,另一重密封仍可保证液压千斤顶正常工作。

实施例3的活塞密封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组合密封性能好,密封组件与油缸内壁的摩擦阻力小,使用寿命长,耐压值高。

2、当活塞在油缸内壁中上下移动时,上、下支承环对活塞起到导向和防偏的作用,防止由于活塞在移动过程中偏心,对低涨缩密封圈组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3、低涨缩密封圈组胀缩率小,安装更容易。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帽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1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2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3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6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看图1,一种液压千斤顶活塞及上盖密封结构,包括外壳1、油缸2、活塞杆3、顶帽4、上盖密封组件和活塞密封组件;油缸2设在外壳1内;活塞杆3设在油缸2内,其上端从油缸2内伸出并位于顶帽4上端内孔中;顶帽4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外缘上设有环形凸台41,其通过下端内孔中的内螺纹螺纹连接在油缸2上端外缘上,其环形凸台41的下环形面抵住外壳1,为外壳1提供定位。

上盖密封组件包括设在顶帽4与活塞杆3之间的防尘圈5和导向套6;顶帽4上端内孔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槽A42和槽B43,防尘圈5安装在槽A42内,导向套6安装在槽B43内。顶帽4环形凸台41的下环形面与外壳1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活塞密封组件设在油缸2与活塞7之间,其包括支承环8、格莱圈9、密封圈10和碗型环11;支承环8和密封圈10分别设在格莱圈9的上下两端;碗型环11将密封圈10紧密环抱在内。

活塞7的外壁上设有中槽71和下槽72;支承环8套装在活塞7外壁上,格莱圈9安装在中槽71内,密封圈10安装在下槽72内。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活塞密封组件不同。

参看图2,活塞密封组件设在油缸2与活塞7之间,其包括支承环8、Y型密封圈9、密封圈10和J型环11;支承环和密封圈分别设在Y型密封圈的上下两端;J型环设在密封圈外部,将密封圈紧密环抱在内。

活塞7的外壁上从至下依次设有中槽71和下槽72;支承环8套装在活塞7外壁上,Y型密封圈9安装在中槽71内,密封圈10安装在下槽72内。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活塞密封组件不同。

参看图3,活塞密封组件设在油缸2与活塞7之间,其包括上支承环8、低涨缩密封圈组9和下支承环10;上支承环8和下支承环10分别设在低涨缩密封圈组9的两端。

活塞7的外壁上从至下依次设有上槽71、中槽72和下槽73;上支承环8安装在上槽71内,低涨缩密封圈组9安装在中槽72内,下支承环10安装在下槽73内;

低涨缩密封圈组9包括与中槽底面接触的凸形密封圈、环抱凸形密封圈的外圈、设在外圈的两端且分别被外圈压紧在中槽两侧壁上的上圈和下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