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膜机进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626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裹膜机进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包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裹膜机进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饮料包装行业,一般采用热收缩薄膜包装机对已经灌装好的饮料瓶,如矿泉水瓶进行包膜包装,相比于传统的纸箱包装更加方便和节省材料。

在瓶子进行包膜包装之前,首先要利用分堆装置进行分堆,一般矿泉水每堆分为四排,分堆之后的瓶子经过推瓶装置推向裹膜装置中进行裹膜。但是分堆之后的瓶堆排列并不紧密,瓶子的中间会出现较大的空隙,这样的瓶堆在进入裹膜装置中被包裹时并不能包裹紧致,导致瓶子较为松散,在之后的码堆运输过程中,瓶子会发生碰撞、挤压,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较为有效聚拢瓶子,缩小瓶子前后间隙的裹膜机进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裹膜机进瓶装置,包括传送平台,传送平台上设置有链轮循环机构,链轮循环机构包括支架、链条与推杆,推杆通过链条在所述支架上做循环往复运动,所述传送平台上方设置有滑架,滑架上沿瓶子运动方向滑动连接有多个聚瓶组件,聚瓶组件包括水平的夹杆,夹杆上夹持有受瓶子推力作用发生弯曲以从瓶子正面以及顶面拂过进而减小瓶子在其运动方向之间间隙的聚瓶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瓶子经过分堆之后进入传送平台,相邻两排的瓶子之间会产生较大间隙并且在运动过程中间隙会不断变大,设置在传送平台上的聚瓶布分别拂过瓶堆,由于聚瓶布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瓶子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同时配合推杆使得位于推杆与聚瓶布之间的瓶堆各排瓶子之间的间隙减小,瓶子排列较为紧密,这样在进行裹膜时,瓶子被包裹的更加紧密、不会松散,提高了裹膜质量,方便了引料瓶的存放与运送。

较佳的,所述聚瓶布呈矩形且竖直设置,聚瓶布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配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聚瓶布底端增加配重件,增大聚瓶布对瓶子的摩擦力,更加有效的缩短各排的瓶子前后之间间隙,使瓶堆更加紧密,方便了裹膜机对瓶堆进行包裹,提高了裹膜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较佳的,所述配重件为圆形的钢管,钢管固定连接在聚瓶布与瓶子相接触的相反一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钢管作为配重件容易维修更换,同时钢管固定在与瓶子接触相反的一面,使得钢管不会与瓶身、瓶盖直接接触,减弱了钢管对于瓶身与瓶盖的摩擦,提高了瓶堆的聚拢效率与质量。

较佳的,所述传送平台上设置的相邻的两块聚瓶布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聚瓶布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得聚瓶布对瓶堆进行均匀的拂动,使得相邻两排瓶子之间的前后间距减小,使瓶堆保持紧密,方便裹膜机对瓶堆进行裹膜,提高了裹膜质量。

较佳的,所述推杆等距分布在所述链条上且推杆至少为3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至少设置为3个,可以不间断地对分堆之后的瓶堆进行推动,提高了瓶子的裹膜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较佳的,所述链轮循环机构还包括主链轮、从链轮以及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链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频电机可以对链轮进行速度控制,链轮带动链条以驱动推杆对瓶堆进行推动,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需要调整推动杆的转动速度,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较佳的,所述传送平台沿着瓶子运动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瓶子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向两侧倾倒的现象,在传送平台两侧设置的挡板阻挡瓶子使得瓶子排列整齐并保持直线运动,有利于瓶堆整齐进入包膜装置中进行裹膜,提高了裹膜机的裹膜质量。

较佳的,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挡板向所述传送平台的中轴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滑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产品的不同,瓶堆的宽度大小也会不同,采用滑动组件对两侧的挡板进行驱动从而调节挡板相对于传送平台中轴线的距离进而适应不同产品的瓶堆宽度,提高了推瓶装置的利用率,提高了瓶堆的裹膜效率。

较佳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垂直于挡板的套筒,套筒内部设置有与套筒相适配的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挡板上,套筒的上方设置有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瓶堆的宽度大小发生变化时,工人可以打开固定件,推动调节杆从而调节挡板之间的距离,控制方便,易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传送平台上设置聚瓶布,对经过的瓶堆进行拂动减速,同时配合推杆推动使得瓶堆中相邻各排之间瓶子的前后间隙减小,提高了瓶堆的裹膜质量;

2、采用推杆的循环运动自动对瓶堆进行推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力,采用自动化的控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裹膜机进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裹膜机进瓶装置的聚瓶布拂动瓶堆示意图。

图中,1、传送平台;11、支架;2、链轮循环机构;21、链条;22、第一链轮;23、第二链轮;24、传动轴;3、推杆;4、变频电机;5、滑架;51、滑杆;52、连接杆;6、聚瓶组件;61、夹杆;62、聚瓶布;63、钢管;7、挡板;71、转动棒;8、滑动组件;81、套筒;82、调节杆;8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裹膜机进瓶装置,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矩形的传送平台1,传送平台1上设置有支架11,支架11上设置有链轮循环机构2,链轮循环机构2包括两条链条21、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以及推杆3,支架11上端的四角处转动连接有相互对应的第一链轮22,传送平台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组相互对应的第二链轮23,两个第一链轮22之间设置有传动轴24,链条21围绕在第一链轮22与第二链轮23上;链条21上设置有多个水平的推杆3,推杆3在链条21上等距离排布,推杆3的两端分别焊接在链条21的内侧,靠近瓶堆入口处的第一链轮22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链轮22与第二链轮23转动从而使链条21上的推杆3进行循环转动。

驱动机构包括变频电机4,变频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链轮22并且驱动第一链轮22转动从而带动链轮循环机构2进行运动。

传送平台1的上方设置有多个滑架5,相邻的滑架5之间的距离相等,滑架5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杆51,滑杆51的下方设置有聚瓶组件6,聚瓶组件6包括两根竖直固定连接在滑杆51上的连接杆52,连接杆52上固定连接呈水平设置的夹杆61,夹杆61上夹持有一块呈矩形的聚瓶布62。

聚瓶布6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配重件,配重件为一根水平设置的圆柱形钢管63,聚瓶布62的底端将钢管63包裹,当瓶堆经过聚瓶布62时,聚瓶布62依次拂过,缩小瓶子前后之间的距离。

位于传送瓶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挡板7,沿着挡板7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竖直的转动棒71,瓶堆在运动过程中,瓶身抵接在转动棒71上。

挡板7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挡板7向传送平台1中轴线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滑动组件8。

滑动组件8包括方形的套筒81、调节杆82,套筒81水平固定在传送平台1上,套筒81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与套筒81相适配的调节杆82,调节杆82焊接在挡板7上,套筒81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83,固定螺栓83的旋入与旋出可以对调节杆82进行固定与释放能够调节挡板7之间的相对距离。

运动过程:开启变频电机4,变频电机4带动第一链轮22进行转动,第一链轮22带动链条21转动,链条21带动第二链轮23转动,从而实现了链条21的循环转动,这样焊接在链条21上的推杆3随着链条21进行循环运动。

排列整齐的瓶子经过分瓶装置进行分堆,分堆后的瓶堆进入进瓶装置中,这时推杆刚好在水平方向上运动,推杆抵接在瓶堆后推动瓶堆在传送平台1上运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当瓶堆经过聚瓶布62时,聚瓶布62受力弯曲,聚瓶布62的布面拂过瓶堆的正面以及顶端,通过推杆3与聚瓶布62对瓶堆的作用力使得瓶堆中各排瓶子之间的前后间距减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