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收式绑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450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收式绑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收式绑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户外设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接线端子箱、机构箱等。接线端子箱是一种转接施工线路,对分支线路进行标注,为布线和查线提供方便的一种接口装置,在某些情况下,为便于施工及调试,可将一些较为特殊且安装设置较为有规律的产品如短路隔离器等安装在接线端子箱内。机构箱是一种用于存放电力行业机械传动部件的结构,如存放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由于上述户外设备都是电力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维护工作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导致电力户外设备在维护过程中困难重重。例如在海南地区,电力变电站内主要使用绳索、绑带或铁丝等捆绑户外的接线端子箱或机构箱,由于台风的影响频繁,经常存在捆绑不牢、绑绳易松脱滑落的现象,且捆绑操作效率不高。因此为防止在强台风期间,户外接线端子箱、机构箱等箱门被吹开,导致箱门损坏和箱内进水,甚至会引发设备短路跳闸、故障。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捆绑牢固可靠的绑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捆绑牢固可靠的卷收式绑带装置,既使电力户外设备能被可靠捆绑,又提高了捆绑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卷收式绑带装置,其包括绑带、转轴、支架以及卡扣,支架具有相对向设置的两侧壁,转轴的两端支承在支架的两侧壁上,绑带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卡扣包括母卡扣和子卡扣,第一绑带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与母卡扣或子卡扣连接,第二绑带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转轴上、另一端与子卡扣或母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绑带固定并缠绕在转轴上,然后将母卡扣和子卡扣分别固定绑带上,可以使得绑带能快速展开和回收;在使用时,将绑带展开,并将绑带紧套在电力户外设备的外围,然后将母卡扣和子卡扣相卡合,从而能快速地将电力户外设备捆绑,提高了捆绑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绑带装置设有限制转轴正向旋转机构,限制转轴正向旋转机构包括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卡合部固定在支架上,被卡合部固定在转轴上,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相卡合时可限制转轴沿第二绑带展开的方向转动(该方向转动为正向旋转)。在使用时,当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时,可通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相卡合从而使得绑带的长度不能被拉长,捆绑更加牢固可靠;同时也使得本绑带装置能适应于不同外周长的电力户外设备的捆绑。

进一步地,所述被卡合部为分别固定在转轴两端的棘轮,棘轮的棘齿旋向与转轴在展开第二绑带时的旋向相同,所述卡合部包括棘爪和弹性件,棘爪下端铰接固定在支架上、上端与棘轮的棘齿相卡合,弹性件可使得棘爪上端与棘齿保持卡合。在需要展开绑带时,先将棘爪从棘轮上拉开,然后将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接着松开棘爪,棘爪在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与棘轮重新卡合,限制转轴旋转而使得绑带不能再展开。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棘爪为一长板,长板与转轴相平行且可转动地支承支架的两侧壁上,长板上部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转轴两端的棘轮卡合,弹性件为上部与下部互成角度的折弯件,弹性件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折弯件下部固定在支架上,长板位于折弯件上部与棘轮之间、并与折弯件上部相贴合,折弯件上部使得长板与棘轮的棘齿保持卡合。

在需要展开绑带时,先将折弯件上部往外拉开,折弯件上部带动长板向外移动,从而使长板与棘轮脱离,此时可将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接着松开折弯件上部,由于折弯件具有弹性形变回复力,折弯件上部在弹性形变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而长板重新与棘轮卡合,使得绑带不能再展开;棘爪采用长板的形式,可以使得长板能同时与两个棘轮卡合,既简化了结构又降低了制造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转轴的一端套设有转轮,转轮的外周面上设有凸起部,长板的上部设有力臂,凸起部在转轮旋转到特定位置时能与力臂接触并给予长板向外的力矩,所述力矩使得长板与棘轮相脱离;转轮外端面设有转臂。通过转轮的凸起部与长板的力臂相配合,从而只要转动转轮即可将长板与棘轮相脱离,此时可将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大大方便了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卷簧,并设有罩住卷簧的外壳,卷簧内端固定在转轴另一端上、外端固定在外壳上。当绑带装置使用完后,只要松开卡扣,绑带即可在卷簧的作用下,自动回收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绑带装置设有限制转轴反向旋转机构,限制转轴反向旋转机构包括限位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滑动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连接在转轴的两端,滑动块置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对应设有槽孔,滑动块的两侧分别设有螺纹孔,一螺栓穿过槽孔与滑动块的螺纹孔连接从而将滑动块固定并支承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限位板设在滑动块的前端,滑动块向前滑动可使得限位板插在棘轮的棘齿之间而限制转轴沿第二绑带收缩的方向转动(该方向转动为反向旋转)。限制转轴反向旋转机构通过限位板插在棘轮的棘齿之间,而使得转轴不能反向旋转,可以避免绑带装置误操作而反向旋转,有效保障了捆绑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套接在转轴的两端。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套接在转轴的两端,从而可以自由转动,以方便调节限位板插装在棘轮棘齿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前端设有扭转弹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前端之间架设有一导杆,扭转弹簧套在导杆上,扭转弹簧一端与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扭转弹簧用于给予限位板恢复到原位置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块包括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对向设置,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后端通过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分别开有与槽孔对应的螺纹孔,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前端面都开有卡槽,限位板插装在卡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卡扣连接在固定并缠绕在转轴上的绑带上,既方便将绑带紧套在电力户外设备的外围,从而能快速地将电力户外设备捆绑,提高了捆绑效率,也能快速将绑带回收;同时绑带可在卷簧的作用下,自动回收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支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的棘轮和转轴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棘爪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弹性件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手柄轮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限制转轴反向旋转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滑动块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卷收式绑带装置箱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12,一种卷收式绑带装置,其包括绑带、转轴1、支架2以及卡扣,支架2具有相对向设置的两侧壁21;转轴1的两端支承在支架2的两侧壁21上,绑带包括第一绑带31和第二绑带32,卡扣包括母卡扣41和子卡扣42,第一绑带31的一端固定在支架2上、另一端与母卡扣41连接,第二绑带32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转轴1上、另一端与子卡扣42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绑带固定并缠绕在转轴上,然后将母卡扣和子卡扣分别固定绑带上,可以使得绑带能快速展开和回收;在使用时,将绑带展开,并将绑带紧套在电力户外设备的外围,然后将母卡扣和子卡扣相卡合,从而能快速地将电力户外设备捆绑,提高了捆绑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绑带装置设有限制转轴正向旋转机构,限制转轴正向旋转机构包括卡合部和被卡合部,卡合部固定在支架上,被卡合部固定在转轴上,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相卡合时可限制转轴沿第二绑带展开的方向转动(该方向转动为正向旋转)。

在使用时,当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时,可通过卡合部和被卡合部相卡合从而使得绑带的长度不能被拉长,捆绑更加牢固可靠;同时也使得本绑带装置能适应于不同外周长的电力户外设备的捆绑。

在本实施例中,被卡合部为分别固定在转轴两端的棘轮51,棘轮51的棘齿旋向与转轴1在展开第二绑带32时的旋向相同,所述卡合部包括棘爪52和弹性件53,棘爪52下端铰接固定在支架2上、上端与棘轮51的棘齿相卡合,弹性件53可使得棘爪52上端与棘齿保持卡合。通过棘轮与棘爪的相互卡合,可以限制转轴沿第二绑带展开的方向转动,避免绑带进一步展开而松绑。

在需要展开绑带时,先将棘爪从棘轮上拉开,然后将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接着松开棘爪,棘爪在弹性件回复力的作用下与棘轮重新卡合,限制转轴旋转而使得绑带不能再展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棘爪52为一长板,长板与转轴1相平行且可转动地支承支架2的两侧壁21上,长板上部的两端分别与位于转轴1两端的棘轮51卡合,弹性件53为上部与下部互成角度的折弯件,弹性件53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折弯件下部532固定在支架2上,长板位于折弯件上部531与棘轮51之间、并与折弯件上部531相贴合,折弯件上部531使得长板与棘轮51的棘齿保持卡合。

其中,折弯件53由金属棒折弯而成,折弯件上部531为金属棒折弯而成的斜框架,折弯件下部532为金属棒折弯而成的水平框架,斜框架与水平框架一体化成型,水平框架固定在支架上,长板两端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架的两侧壁上。在卡合状态时,长板与斜框架相贴合,斜框架使得长板与棘轮的棘齿保持卡合,当给予斜框架向外的力矩后,斜框架向外倾弯,长板可与棘轮相脱离,从而可以将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接着松开斜框架,斜框架由于是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具有相当的弹性回复力,斜框架恢复到原状,使得长板重新与棘轮的棘齿保持卡合。

在需要展开绑带时,先将折弯件上部往外拉开,折弯件上部带动长板向外移动,从而使长板与棘轮脱离,此时可将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接着松开折弯件上部,由于折弯件具有弹性形变回复力,折弯件上部在弹性形变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原形,而长板重新与棘轮卡合,使得绑带不能再展开;棘爪采用长板的形式,可以使得长板能同时与两个棘轮卡合,既简化了结构又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还作以下改进,所述转轴1的一端套设有转轮6,转轮6的外周面上设有凸起部61,长板的上部设有力臂521,凸起部61在转轮6旋转到特定位置时能与力臂521接触并给予长板向外的力矩,所述力矩使得长板与棘轮51相脱离;转轮6外端面设有转臂62。

通过转轮的凸起部与长板的力臂相配合,给予长板向外的力矩使得长板与棘轮相脱离,从而只要转动转轮即可将长板与棘轮相脱离,此时可将绑带展开到需要的长度,大大方便了操作。

转臂6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臂62对称地固定在转轮6外端面,转轮6位于支架2一侧壁21与棘轮51之间,支架2一侧壁21上开有与转臂62对应的弧形孔22,转臂62穿过弧形孔22延伸至支架2一侧壁21外,也即是转轮可以转动的角度为弧形孔的弧度,这样可以限制转轮过度旋转。

同时转轴1上还套有手柄轮63,手柄轮63位于支架2一侧壁21的外侧,手柄轮63的内侧设有用于套在转臂62上的套筒631。通过转动手柄轮即可带动转轮转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还作以下改进:所述转轴1另一端设有卷簧9,并设有罩住卷簧9的外壳8,卷簧9内端固定在转轴1另一端上、外端固定在外壳8上。当绑带装置使用完后,只要松开卡扣,绑带即可在卷簧的作用下,自动回收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绑带装置还设有限制转轴反向旋转机构7,限制转轴反向旋转机构7包括限位板75、第一侧板71、第二侧板72、滑动块73,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分别套接在转轴1的两端,滑动块73置于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之间,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上对应设有槽孔711、721,滑动块73的两侧分别设有螺纹孔734,一螺栓74穿过槽孔711、721与滑动块73的螺纹孔734连接从而将滑动块73固定并支承在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之间,限位板75设在滑动块73的前端,滑动块73向前滑动可使得限位板75插在棘轮51的棘齿之间而限制转轴1沿第二绑带收缩的方向转动(该方向转动为反向旋转)。

限制转轴反向旋转机构通过限位板插在棘轮的棘齿之间,而使得转轴不能反向旋转,可以避免绑带装置误操作而反向旋转,有效保障了捆绑的效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套接在转轴的两端,从而可以自由转动,以方便调节限位板插装在棘轮棘齿上的位置。在将限位板插在棘轮的棘齿之间前,先松开螺栓,使得滑动块可以向前滑动,滑动块向前滑动推动限位板插在棘齿之间,然后拧紧螺栓,从而限制转轴沿第二绑带收缩的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75的两端可滑动地分别支承在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上,具体地,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的前端分别开有滑槽712、722,限位板75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滑槽上712、722。限位板的两端分别支承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使得限位板能够顺利地平衡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块75前端设有扭转弹簧76,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的前端之间架设有一导杆77,扭转弹簧76套在导杆77上,扭转弹簧76一端与第一侧板71或第二侧板7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75固定连接,扭转弹簧76用于给予限位板75恢复到原位置的作用力。滑动块可以向前滑动时,带动扭转弹簧另一端移动,扭转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如果再次松开螺栓时,滑动块在扭转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来的位置。

其中,滑动块73包括第一滑板731和第二滑板732,第一滑板731和第二滑板732对向设置,第一滑板731和第二滑板732的后端通过一连杆733固定连接,第一滑板731和第二滑板732上分别开有与槽孔711、721对应的螺纹孔734,第一滑板731和第二滑板732的前端面都开有卡槽735,限位板75插装在卡槽735内。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置于一箱体10中,支架2上固定有连接座23,第一绑带31的一端固定在支架2的连接座23上,箱体10的一侧分别开有让第二绑带32穿过的开口(未标示),箱体10在与第一侧板71和第二侧板72对应的位置分别开有弧形缺口101,第一侧板71、第二侧板72、第一滑板731和第二滑板732的后端分别从弧形缺口101伸出到外面。设有箱体可以避免绑带装置被水淋和风吹,以保证绑带装置长期使用。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