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式下料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8821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式下料漏斗,属于一种矿山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矿区中矿料在转运时,经出料漏斗后,落到传送带上进行传送,由于漏斗没有缓冲结构,使得矿料下落的冲击力较大,会对传送带产生冲击,从而影响了传送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降低了矿料的冲击力,对传送带起到了保护作用的缓冲式下料漏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缓冲式下料漏斗包括漏斗和位于漏斗底部的下料口,漏斗的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缓冲板组、第二缓冲板组和第三缓冲板组,每组缓冲板组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缓冲板,缓冲板顶部均设有橡胶缓冲层,第一缓冲板组、第二缓冲板组和第三缓冲板组均为倾斜向下设置,且第一缓冲板组、第二缓冲板组和第三缓冲板组的长度依次增加。

所述的第一缓冲板组、第二缓冲板组和第三缓冲板组的缓冲板均为铁板。具备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所述的漏斗的内壁设有耐磨层。可以进一步减少漏斗本身的磨损。

使用原理为:

在矿料进入漏斗后,依次经过第一缓冲板组、第二缓冲板组和第三缓冲板组的缓冲作用,随后从下料口落至传送带上,由于经过了多层缓冲,矿料的降落速度和冲击力明显降低,从而对传送带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了传送带和漏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三层缓冲板组,并在缓冲板上设置了橡胶缓冲层,在矿料进入漏斗后,经过多层缓冲后才会落到传送带上,矿料的降落速度和冲击力明显降低,从而对传送带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了传送带和漏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漏斗;2、下料口;3、第一缓冲板组;4、第二缓冲板组;5、第三缓冲板组;6、橡胶缓冲层;7、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缓冲式下料漏斗,包括漏斗1和位于漏斗1底部的下料口2,漏斗1的下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缓冲板组3、第二缓冲板组4和第三缓冲板组5,每组缓冲板组均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缓冲板,缓冲板顶部均设有橡胶缓冲层6,第一缓冲板组3、第二缓冲板组4和第三缓冲板组5均为倾斜向下设置,且第一缓冲板组3、第二缓冲板组4和第三缓冲板组5的长度依次增加。

第一缓冲板组3、第二缓冲板组4和第三缓冲板组5的缓冲板均为铁板,漏斗1的内壁设有耐磨层7。

使用原理为:

在矿料进入漏斗1后,依次经过第一缓冲板组3、第二缓冲板组4和第三缓冲板组5的缓冲作用,随后从下料口2落至传送带上,由于经过了多层缓冲,矿料的降落速度和冲击力明显降低,从而对传送带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了传送带和漏斗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