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纸筒下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006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包装纸筒下料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纸筒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包装纸筒下料结构,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纸筒成堆且无序的落入下方的传送带,影响后续的加工与处理,难以实现在加工或处理完前一个纸筒后再下料后一个纸筒。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纸筒下料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纸筒下料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纸筒落料槽,所述纸筒落料槽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结构,所述纸筒落料槽在底端的出料口侧部设置有用于夹住纸筒端部的弹性件,所述纸筒落料槽的旁侧设置有用于横向插入相邻纸筒之间缝隙的插片,所述插片经驱动机构驱动实现横向插入并向下压落纸筒运动。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两个纸筒落料槽,两个纸筒落料槽分别对称位于纵向延伸的纸筒的两端部,所述纸筒落料槽均由位于上侧的宽槽与位于下侧的窄槽组成,所述宽槽为截面为凹槽形的槽钢,两纸筒落料槽的宽槽开口相对、宽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等于纸筒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窄槽均包括两根竖直延伸的槽壁板,两根槽壁板分别固设于宽槽的两槽壁底部,所述槽壁板均位于宽槽的近宽槽开口侧,所述槽壁板的侧面与宽槽的槽底之间均具有间距,位于同一窄槽上的两槽壁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纸筒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机架在纸筒落料槽的后侧固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U形支架,所述第一U形支架上固设有纵向延伸的上杆件、下杆件,所述纸筒落料槽均经横向延伸的支撑柱固定在第一U形支架的上杆件与下杆件上。

优选的,两个纸筒落料槽在底端的出料口外侧部均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均包括螺接在下杆件上的水平板体,所述水平板体上固设有一用于夹住纸筒端部的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位于窄槽上的纸筒端部,所述弧形弹片在自由状态下由上往下朝槽壁板方向倾斜。

优选的,所述下杆件上开设有纵向延伸的槽条,所述水平板体均经穿设于槽条上的螺栓、螺母进行锁紧定位,所述第一U形支架与机架之间固设有三角形加强肋。

优选的,所述机架在纸筒落料槽的前侧固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U形支架,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U形支架的中部并位于两个纸筒落料槽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倒L形支座,所述倒L形支座上经竖直的滑轨、滑块连接有L形支座,所述L形支座经第一气缸驱动进行竖向滑移,所述L形支座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螺接有插片,所述插片的形状为L形。

优选的,所述倒L形支座与第二U形支架的连接端设置有三角形加强肋。

优选的,所述纸筒落料槽在底端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位于机架上的纸筒传送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包装纸筒下料机构的结构简单,能够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插片,插片横向插入相邻纸筒之间缝隙并向下压落纸筒,实现纸筒逐个从出料口落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纸筒)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带纸筒)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弧形弹片夹紧纸筒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纸筒落料槽,3-出料口,4-弹性件,5-插片,6-驱动机构,7-纸筒,8-宽槽,9-窄槽,10-槽壁板,11-第一U形支架,12-上杆件,13-下杆件,14-支撑柱,15-水平板体,16-弧形弹片,17-槽条,18-螺栓,19-螺母,20-三角形加强肋,21-第二U形支架,22-倒L形支座,23-滑轨,24-滑块,25-L形支座,26-第一气缸,27-第二气缸,28-纸筒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3所示,一种包装纸筒下料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纸筒落料槽2,所述纸筒落料槽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结构,所述纸筒落料槽在底端的出料口3侧部设置有用于夹住纸筒端部的弹性件4,所述纸筒落料槽的旁侧设置有用于横向插入相邻纸筒之间缝隙的插片5,所述插片经驱动机构6驱动实现横向插入并向下压落纸筒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两个纸筒落料槽,两个纸筒落料槽分别对称位于纵向延伸的纸筒7的两端部,所述纸筒落料槽均由位于上侧的宽槽8与位于下侧的窄槽9组成,所述宽槽为截面为凹槽形的槽钢,两纸筒落料槽的宽槽开口相对、宽槽的槽底之间的间距等于纸筒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窄槽均包括两根竖直延伸的槽壁板10,两根槽壁板分别固设于宽槽的两槽壁底部,所述槽壁板均位于宽槽的近宽槽开口侧,所述槽壁板的侧面与宽槽的槽底之间均具有间距,位于同一窄槽上的两槽壁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纸筒的外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在纸筒落料槽的后侧固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一U形支架11,所述第一U形支架上固设有纵向延伸的上杆件12、下杆件13,所述纸筒落料槽均经横向延伸的支撑柱14固定在第一U形支架的上杆件与下杆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纸筒落料槽在底端的出料口外侧部均设置有一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均包括螺接在下杆件上的水平板体15,所述水平板体上固设有一用于夹住纸筒端部的弧形弹片16,所述弧形弹片位于窄槽上的纸筒端部,所述弧形弹片在自由状态下由上往下朝槽壁板方向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杆件上开设有纵向延伸的槽条17,所述水平板体均经穿设于槽条上的螺栓18、螺母19进行锁紧定位,所述第一U形支架与机架之间固设有三角形加强肋2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在纸筒落料槽的前侧固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U形支架21,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U形支架的中部并位于两个纸筒落料槽之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倒L形支座22,所述倒L形支座上经竖直的滑轨23、滑块24连接有L形支座25,所述L形支座经第一气缸26驱动进行竖向滑移,所述L形支座上设置有横向延伸的第二气缸27,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螺接有插片,所述插片的形状为L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倒L形支座与第二U形支架的连接端设置有三角形加强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纸筒落料槽在底端的出料口下方设置有位于机架上的纸筒传送带2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包装纸筒下料机构的工作原理为:下落的纸筒将两弧形弹片撑开,在弹力作用下两弧形弹片夹住纸筒,纸筒不下落;第二气缸驱动插片插入两相邻纸筒之间的缝隙,第一气缸驱动插片向下滑移,插片压落下方的纸筒,上一个纸筒仍被两弧形弹片夹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包装纸筒下料机构。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