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884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运输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餐饮业: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向消费者专门提供各种酒水、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

在客人来临之前,一般需要先将碗碟摆放在桌子上,目前一般是人工将碗碟摆放在桌子上,服务员借助收集框一次性将较多的碗碟运输至需要摆放碗碟之处,在运输过程中收集框易震动,从而易将碗碟打碎,进而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减震,能够保护碗碟,能够减少经济损失的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在运输过程中收集框易震动,从而易将碗碟打碎,进而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震,能够保护碗碟,能够减少经济损失的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包括有箱体、减震装置、盖子、斜杆、推杆和放置装置,箱体的底部设有四个减震装置,箱体的顶部设有盖子,箱体的右侧面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杆,斜杆的末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箱体内设有放置装置。

优选地,减震装置包括有内伸缩杆、第一弹簧、外伸缩杆和轮子,内伸缩杆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的底部连接,内伸缩杆的内侧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连接有外伸缩杆,外伸缩杆的底部设有轮子。

优选地,放置装置包括有横板、第一海绵块、放置框、隔板、放置板和第二海绵块,箱体内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开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横板,横板的底部横向开有凹槽,凹槽内的横板底部粘接有第一海绵块,横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框,放置框内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隔板,箱体内的底部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横向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的放置板顶部粘接有第二海绵块。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装置,放置板上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一t形螺杆、连接块和半圆形海绵块,放置板上侧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t形螺杆,第一t形螺杆的末端位于箱体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侧面粘接有半圆形海绵块。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固定装置,放置框的上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包括有导杆、第一压板、连接板、第二弹簧、电动轮和拉绳,盖子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导杆,导杆的底端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分别位于隔板的左右两侧,两个导杆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与盖子的顶部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左右对称,两个第二弹簧之间的盖子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轮,电动轮上绕有拉绳,拉绳的末端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固定装置,盖子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二t形螺杆,盖子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t形螺杆。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弹簧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的底部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压板。

优选地,箱体的形状为长方体,箱体的制作材料为q235钢。

优选地,放置框的形状为长方体,放置框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人工将盖子打开,再将碗碟放置在放置装置上,放置完成后将盖子盖回。然后推动推杆将本发明移动至需要摆放碗碟之处,如此能够将碗碟运输至需要摆放碗碟之处。减震装置能够在本发明移动时对本发明进行减震,如此能够防止将碗碟打碎,能够保护碗碟。因此本发明能够减震,能够保护碗碟,能够减少经济损失。

因为减震装置包括有内伸缩杆、第一弹簧、外伸缩杆和轮子,内伸缩杆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的底部连接,内伸缩杆的内侧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末端连接有外伸缩杆,外伸缩杆的底部设有轮子。所以轮子能够使本发明快速的移动,第一弹簧能够使轮子一直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进行减震。

因为放置装置包括有横板、第一海绵块、放置框、隔板、放置板和第二海绵块,箱体内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开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横板,横板的底部横向开有凹槽,凹槽内的横板底部粘接有第一海绵块,横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框,放置框内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隔板,箱体内的底部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横向开有放置槽,放置槽内的放置板顶部粘接有第二海绵块。所以人工将横板和放置框取出,再将碗放置在放置槽内的第二海绵块上,放置完成后将横板和放置框放回,然后将碟子放置在放置框内,隔板将放置框一分为二,如此能够放置不同碟子,方便区分。第一海绵块和第二海绵块能够防止碗直接与横板和放置板接触,从而能够保护碗。当要取出碗和碟子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装置,放置板上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一t形螺杆、连接块和半圆形海绵块,放置板上侧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t形螺杆,第一t形螺杆的末端位于箱体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内侧面粘接有半圆形海绵块。碗放置完成后,人工同时拧动两个第一t形螺杆使其向箱体的内侧移动,如此能够使半圆形海绵块向箱体的内侧移动将碗固定,将碗固定后停止拧动第一t形螺杆。半圆形海绵块将碗固定能够防止移动本发明时碗左右晃动,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将碗打碎,能够进一步的保护碗。当要取用碗时,同时拧动两个第一t形螺杆使其向箱体的外侧移动复位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固定装置,放置框的上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包括有导杆、第一压板、连接板、第二弹簧、电动轮和拉绳,盖子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导杆,导杆的底端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分别位于隔板的左右两侧,两个导杆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与盖子的顶部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第二弹簧左右对称,两个第二弹簧之间的盖子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轮,电动轮上绕有拉绳,拉绳的末端与连接板的底部连接。将盖子盖回后,人工启动电动轮收回拉绳使连接板向下移动,第二弹簧随之压缩,连接板向下移动导杆和第一压板随之向下移动,当第一压板向下移动至与碟子接触时,关闭电动轮。如此第一压板能够将碟子固定,从而能够防止移动本发明时碟子晃动,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将碟子打碎,能够进一步的保护碟子。当要取出碟子时,启动电动轮放出拉绳,第二弹簧随之反弹使连接板向上移动复位,如此能够使第一压板向上移动复位将碟子松开,第一压板复位后关闭电动轮。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固定装置,盖子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二t形螺杆,盖子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t形螺杆。将盖子盖回后,人工同时拧动两个第二t形螺杆杆使其向盖子的内侧移动将盖子固定在箱体上,如此能够防止移动本发明时盖子晃动。盖子固定后停止拧动第二t形螺杆。当要打开盖子时,同时拧动两个第二t形螺杆使其向盖子的外侧移动复位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弹簧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的底部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向上或上下移动时,第三弹簧和第二压板随之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三弹簧能够使第二压板一直与碟子接触,从而能够将碟子固定的更加稳固。

因为箱体的形状为长方体,箱体的制作材料为q235钢,q235钢的承受能力大,能够延长箱体的使用年限。

因为放置框的形状为长方体,放置框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不易生锈,能够延长放置框的使用年限。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碗碟放置在放置装置上,再通过减震装置在本发明移动时进行减震,从而达到了能够减震,能够保护碗碟,能够减少经济损失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减震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放置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箱体,2-减震装置,3-盖子,4-斜杆,5-推杆,6-放置装置,201-内伸缩杆,202-第一弹簧,203-外伸缩杆,204-轮子,601-滑槽,602-横板,603-凹槽,604-第一海绵块,605-放置框,606-隔板,607-放置板,608-放置槽,609-第二海绵块,7-第一固定装置,701-第一螺纹孔,702-第一t形螺杆,703-连接块,704-半圆形海绵块,8-第二固定装置,801-导孔,802-导杆,803-第一压板,804-连接板,805-第二弹簧,806-电动轮,807-拉绳,9-第三固定装置,901-第二螺纹孔,902-第二t形螺杆,10-第三弹簧,11-第二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箱体1、减震装置2、盖子3、斜杆4、推杆5和放置装置6,箱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减震装置2,箱体1的顶部设有盖子3,箱体1的右侧面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杆4,斜杆4的末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5,箱体1内设有放置装置6。

实施例2

一种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箱体1、减震装置2、盖子3、斜杆4、推杆5和放置装置6,箱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减震装置2,箱体1的顶部设有盖子3,箱体1的右侧面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杆4,斜杆4的末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5,箱体1内设有放置装置6。

减震装置2包括有内伸缩杆201、第一弹簧202、外伸缩杆203和轮子204,内伸缩杆201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1的底部连接,内伸缩杆201的内侧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02,第一弹簧202的末端连接有外伸缩杆203,外伸缩杆203的底部设有轮子204。

实施例3

一种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箱体1、减震装置2、盖子3、斜杆4、推杆5和放置装置6,箱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减震装置2,箱体1的顶部设有盖子3,箱体1的右侧面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杆4,斜杆4的末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5,箱体1内设有放置装置6。

减震装置2包括有内伸缩杆201、第一弹簧202、外伸缩杆203和轮子204,内伸缩杆201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1的底部连接,内伸缩杆201的内侧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02,第一弹簧202的末端连接有外伸缩杆203,外伸缩杆203的底部设有轮子204。

放置装置6包括有横板602、第一海绵块604、放置框605、隔板606、放置板607和第二海绵块609,箱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开有滑槽601,两个滑槽601之间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横板602,横板602的底部横向开有凹槽603,凹槽603内的横板602底部粘接有第一海绵块604,横板60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框605,放置框605内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隔板606,箱体1内的底部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放置板607,放置板607的顶部横向开有放置槽608,放置槽608内的放置板607顶部粘接有第二海绵块609。

实施例4

一种餐具运输用减震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箱体1、减震装置2、盖子3、斜杆4、推杆5和放置装置6,箱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减震装置2,箱体1的顶部设有盖子3,箱体1的右侧面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杆4,斜杆4的末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推杆5,箱体1内设有放置装置6。

减震装置2包括有内伸缩杆201、第一弹簧202、外伸缩杆203和轮子204,内伸缩杆201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1的底部连接,内伸缩杆201的内侧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02,第一弹簧202的末端连接有外伸缩杆203,外伸缩杆203的底部设有轮子204。

放置装置6包括有横板602、第一海绵块604、放置框605、隔板606、放置板607和第二海绵块609,箱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开有滑槽601,两个滑槽601之间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横板602,横板602的底部横向开有凹槽603,凹槽603内的横板602底部粘接有第一海绵块604,横板60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框605,放置框605内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隔板606,箱体1内的底部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放置板607,放置板607的顶部横向开有放置槽608,放置槽608内的放置板607顶部粘接有第二海绵块609。

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装置7,放置板607上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装置7,第一固定装置7包括有第一t形螺杆702、连接块703和半圆形海绵块704,放置板607上侧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螺纹孔701,第一螺纹孔701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t形螺杆702,第一t形螺杆702的末端位于箱体1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703,连接块703的内侧面粘接有半圆形海绵块704。

还包括有第二固定装置8,放置框605的上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8,第二固定装置8包括有导杆802、第一压板803、连接板804、第二弹簧805、电动轮806和拉绳807,盖子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801,导孔801内设有导杆802,导杆802的底端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第一压板803,第一压板803分别位于隔板606的左右两侧,两个导杆802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804,连接板804的底部与盖子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805,两个第二弹簧805左右对称,两个第二弹簧805之间的盖子3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轮806,电动轮806上绕有拉绳807,拉绳807的末端与连接板804的底部连接。

还包括有第三固定装置9,盖子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装置9,第三固定装置9包括有第二t形螺杆902,盖子3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螺纹孔901,第二螺纹孔901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t形螺杆902。

还包括有第三弹簧10和第二压板11,第一压板803的底部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10,第三弹簧10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压板11。

箱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箱体1的制作材料为q235钢。

放置框605的形状为长方体,放置框605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人工将盖子3打开,再将碗碟放置在放置装置6上,放置完成后将盖子3盖回。然后推动推杆5将本发明移动至需要摆放碗碟之处,如此能够将碗碟运输至需要摆放碗碟之处。减震装置2能够在本发明移动时对本发明进行减震,如此能够防止将碗碟打碎,能够保护碗碟。因此本发明能够减震,能够保护碗碟,能够减少经济损失。

因为减震装置2包括有内伸缩杆201、第一弹簧202、外伸缩杆203和轮子204,内伸缩杆201的顶部通过螺栓与箱体1的底部连接,内伸缩杆201的内侧顶部连接有第一弹簧202,第一弹簧202的末端连接有外伸缩杆203,外伸缩杆203的底部设有轮子204。所以轮子204能够使本发明快速的移动,第一弹簧202能够使轮子204一直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进行减震。

因为放置装置6包括有横板602、第一海绵块604、放置框605、隔板606、放置板607和第二海绵块609,箱体1内的左右两侧均竖向开有滑槽601,两个滑槽601之间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横板602,横板602的底部横向开有凹槽603,凹槽603内的横板602底部粘接有第一海绵块604,横板60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放置框605,放置框605内的底部中间通过螺栓竖直连接有隔板606,箱体1内的底部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放置板607,放置板607的顶部横向开有放置槽608,放置槽608内的放置板607顶部粘接有第二海绵块609。所以人工将横板602和放置框605取出,再将碗放置在放置槽608内的第二海绵块609上,放置完成后将横板602和放置框605放回,然后将碟子放置在放置框605内,隔板606将放置框605一分为二,如此能够放置不同碟子,方便区分。第一海绵块604和第二海绵块609能够防止碗直接与横板602和放置板607接触,从而能够保护碗。当要取出碗和碟子时,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固定装置7,放置板607上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装置7,第一固定装置7包括有第一t形螺杆702、连接块703和半圆形海绵块704,放置板607上侧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螺纹孔701,第一螺纹孔701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一t形螺杆702,第一t形螺杆702的末端位于箱体1内,并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块703,连接块703的内侧面粘接有半圆形海绵块704。碗放置完成后,人工同时拧动两个第一t形螺杆702使其向箱体1的内侧移动,如此能够使半圆形海绵块704向箱体1的内侧移动将碗固定,将碗固定后停止拧动第一t形螺杆702。半圆形海绵块704将碗固定能够防止移动本发明时碗左右晃动,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将碗打碎,能够进一步的保护碗。当要取用碗时,同时拧动两个第一t形螺杆702使其向箱体1的外侧移动复位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固定装置8,放置框605的上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8,第二固定装置8包括有导杆802、第一压板803、连接板804、第二弹簧805、电动轮806和拉绳807,盖子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导孔801,导孔801内设有导杆802,导杆802的底端通过螺栓水平连接有第一压板803,第一压板803分别位于隔板606的左右两侧,两个导杆802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板804,连接板804的底部与盖子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805,两个第二弹簧805左右对称,两个第二弹簧805之间的盖子3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轮806,电动轮806上绕有拉绳807,拉绳807的末端与连接板804的底部连接。将盖子3盖回后,人工启动电动轮806收回拉绳807使连接板804向下移动,第二弹簧805随之压缩,连接板804向下移动导杆802和第一压板803随之向下移动,当第一压板803向下移动至与碟子接触时,关闭电动轮806。如此第一压板803能够将碟子固定,从而能够防止移动本发明时碟子晃动,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将碟子打碎,能够进一步的保护碟子。当要取出碟子时,启动电动轮806放出拉绳807,第二弹簧805随之反弹使连接板804向上移动复位,如此能够使第一压板803向上移动复位将碟子松开,第一压板803复位后关闭电动轮806。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固定装置9,盖子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三固定装置9,第三固定装置9包括有第二t形螺杆902,盖子3下部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螺纹孔901,第二螺纹孔901内设有与其配合的第二t形螺杆902。将盖子3盖回后,人工同时拧动两个第二t形螺杆902杆使其向盖子3的内侧移动将盖子3固定在箱体1上,如此能够防止移动本发明时盖子3晃动。盖子3固定后停止拧动第二t形螺杆902。当要打开盖子3时,同时拧动两个第二t形螺杆902使其向盖子3的外侧移动复位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弹簧10和第二压板11,第一压板803的底部均匀间隔的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10,第三弹簧10的末端连接有第二压板11。第一压板803向上或上下移动时,第三弹簧10和第二压板11随之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三弹簧10能够使第二压板11一直与碟子接触,从而能够将碟子固定的更加稳固。

因为箱体1的形状为长方体,箱体1的制作材料为q235钢,q235钢的承受能力大,能够延长箱体1的使用年限。

因为放置框605的形状为长方体,放置框605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不易生锈,能够延长放置框605的使用年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