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给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35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给绞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海上补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给绞车。



背景技术:

补给绞车是海上补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上补给系统需要进行补给作业时,补给绞车可以实现软管的收放,在海上补给系统闲置时,补给绞车可以实现软管的储存。

常见的补给绞车主要包括底座、支架和滚筒,底座固定在补给舰的甲板上,支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滚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上,滚筒的一端设有输入口,滚筒的外周壁上设有输出口,输出口上连通有用于向接收舰输送液货的软管。当需要向接收舰上补给液货时,正向转动滚筒使得缠绕在滚筒上的软管伸至接收舰上,然后液货泵站向滚筒上的输入口泵送液货,使得液货能够通过软管输送至接收舰上。当补给完毕后,液货泵站停止泵送液货,然后反向转动滚筒使得软管收回并重新缠绕在滚筒上,从而完成软管的收揽。

然而,在完成软管的收揽后,由于软管内还会残留液货,所以在收回软管的过程中软管内的液货会泄出,对接收舰和补给舰的甲板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补给绞车内的液货污染甲板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给绞车。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给绞车,所述补给绞车包括输油装置、输水装置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支撑座和隔墙,所述隔墙垂直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所述输油装置包括第一滚筒、第一支架和油扫线器,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滚筒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滚筒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隔墙的一侧,所述第一滚筒的一端设有输入口,所述第一滚筒的外周壁上设有输出口,所述第一滚筒的输入口与所述第一滚筒的输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滚筒的输出口上连通有输油管,所述油扫线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侧,且所述油扫线器包括进油通道、进气通道和输出口,所述油扫线器的进油通道和所述油扫线器的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油扫线器的输出口连通,所述油扫线器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一滚筒的输入口连通;

所述输水装置包括第二滚筒、第二支架和水扫线器,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滚筒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滚筒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隔墙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滚筒的一端设有输入口,所述第二滚筒的外周壁上设有输出口,所述第二滚筒的输入口与所述第二滚筒的输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滚筒的输出口上连通有输水管,所述水扫线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侧,且所述水扫线器包括进水通道、进气通道和输出口,所述水扫线器的进水通道和所述水扫线器的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水扫线器的输出口连通,所述水扫线器的输出口与所述第二滚筒的输入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油扫线器的进气通道上设有第一蝶阀,所述第一蝶阀设置在所述油扫线器的进气通道和所述油扫线器的输出口之间,所述油扫线器的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蝶阀与所述油扫线器的输出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水扫线器的进气通道上设有第二蝶阀,所述第二蝶阀设置在所述水扫线器的进气通道和所述水扫线器的输出口之间,所述水扫线器的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蝶阀与所述水扫线器的输出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输油装置还包括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滚筒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制动环,所述第一制动器套装在所述第一制动环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输水装置还包括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滚筒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制动环,所述第二制动器套装在所述第二制动环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输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排管器,所述第一排管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排管器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隔墙的一侧,所述第一排管器与所述第一滚筒间隔布置,所述输油管穿插在所述第一排管器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输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排管器,所述第二排管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排管器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隔墙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排管器与所述第二滚筒间隔布置,所述输水管穿插在所述第二排管器中。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滚筒的输出口上设有油管连接法兰,所述输油管通过所述油管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第一滚筒的输出口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滚筒的输出口上设有水管连接法兰,所述输水管通过所述水管连接法兰安装在所述第二滚筒的输出口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座和安装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安装在船舶的甲板上,所述安装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补给绞车分为输油装置和输水装置两部分,并分别在输油装置中配置油扫线器,在输水装置中配置水扫线器。在输油作业完成后,可以通过补给绞车将输油管收回并储存,在收回输油管之前,通过油扫线器的进气通道向第一滚筒的输入口通气,使得输油管中残留的油排入接收舰的接收油箱内,从而避免了输油管在收回的过程中,输油管内残留的油污染接收舰和补给舰;在输水作业完成后,可以通过补给绞车将输水管收回并储存,在收回输水管之前,通过水扫线器的进气通道向第二滚筒的输入口通气,使得输水管中残留的水排入接收舰的接收水箱内,从而避免了输水管在收回的过程中,输水管内残留的水污染接收舰和补给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给绞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输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补给绞车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输油装置,11-第一滚筒,111-油管连接法兰,12-第一支架,13-油扫线器,13a-进油通道,13b-进气通道,13c-输出口,14-第一蝶阀,15-第一制动器,16-第一排管器,2-输水装置,21-第二滚筒,211-水管连接法兰,22-第二支架,23-水扫线器,23a-进水通道,23b-进气通道,23c-输出口,24-第二蝶阀,25-第二制动器,26-第二排管器,3-底座,31-支撑座,311-固定座,312-安装座,32-隔墙,4-输油管,5-输水管,100-补给绞车,200-电控箱,300-遥控按钮盒,400-液压泵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补给绞车,该补给绞车布置在补给舰的甲板上,如图1所示,该补给绞车包括输油装置1、输水装置2和底座3,底座3包括支撑座31和隔墙32,隔墙32垂直安装在支撑座31上。

输油装置1包括第一滚筒11、第一支架12和油扫线器13,第一支架12固定在支撑座31上,第一滚筒11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架12的一侧,第一滚筒1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隔墙32的一侧,第一滚筒11的一端设有输入口,第一滚筒11的外周壁上设有输出口,第一滚筒11的输入口与第一滚筒11的输出口相连通,第一滚筒11的输出口上连通有输油管4(参见图2),油扫线器13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12的另一侧,且油扫线器13包括进油通道13a、进气通道13b和输出口13c,油扫线器13的进油通道13a和油扫线器13的进气通道13b分别与油扫线器13的输出口13c连通,油扫线器13的输出口13c与第一滚筒11的输入口连通。

输水装置2包括第二滚筒21、第二支架22和水扫线器23,第二支架22固定在支撑座31上,第二滚筒21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架22的一侧,第一滚筒1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隔墙32的另一侧,第二滚筒21的一端设有输入口,第二滚筒21的外周壁上设有输出口,第二滚筒21的输入口与第二滚筒21的输出口相连通,第二滚筒21的输出口上连通有输水管5(参见图3),水扫线器23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22的另一侧,且水扫线器23包括进水通道23a、进气通道23b和输出口23c,水扫线器23的进水通道23a和水扫线器23的进气通道23b分别与水扫线器23的输出口23c连通,水扫线器23的输出口23c与第二滚筒21的输入口连通。

通过将补给绞车分为输油装置1和输水装置2两部分,当补给绞车闲置时,输油管4成扁平状缠绕储存在第一滚筒11上,输水管5成扁平状缠绕储存在第二滚筒21上,当补给绞车需要进行补给作业时,输油管4和输水管5需要完全伸出。由于分别在输油装置1中配置了油扫线器13,在输水装置2中配置了水扫线器23,所以在输油作业完成后,可以通过油扫线器13的进气通道13b向第一滚筒11的输入口通气,使得输油管4中残留的油排入接收舰的接收油箱内,从而避免了输油管4在收回的过程中,输油管4内残留的油污染接收舰和补给舰;在输水作业完成后,可以通过水扫线器23的进气通道23b向第二滚筒21的输入口通气,使得输水管5中残留的水排入接收舰的接收水箱内,从而避免了输水管5在收回的过程中,输水管5内残留的水污染接收舰和补给舰。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31包括固定座311和安装座312,固定座311用于固定安装在船舶的甲板上,安装座312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座311上。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固定座311固定在船舶的甲板上,用于为安装座312提供安装基础,安装座312可拆卸的安装在固定座311上,用于支承补给绞车。

在本实施中,油扫线器13的进气通道13b上设有第一蝶阀14,第一蝶阀14设置在油扫线器13的进气通道13b和油扫线器13的输出口13c之间,油扫线器13的进气通道13b通过第一蝶阀14与油扫线器13的输出口13c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补给绞车进行输油作业时,可以将第一蝶阀14关闭,从而限定了油在油扫线器13内的通道,即油从进油通道13a进入油扫线器13,然后通过输出口13c进入第一滚筒11。当输油作业完成后,可以将第一蝶阀14打开,使得高压气体能够将输油管4中残留的油排入接收舰的接收油箱内,将进油通道13a内残留的油排入补给舰的补给油箱内。

在本实施中,水扫线器23的进气通道23b上设有第二蝶阀24,第二蝶阀24设置在水扫线器23的进气通道23b和水扫线器23的输出口23c之间,水扫线器23的进气通道23b通过第二蝶阀24与水扫线器23的输出口23c连通。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当补给绞车进行输油作业时,可以将第二蝶阀24关闭,从而限定了水在水扫线器23内的通道,即水从进水通道23a进入水扫线器23,然后通过输出口23c进入第二滚筒21。当输水作业完成后,可以将第二蝶阀24打开,使得高压气体能够将输水管5中残留的水排入接收舰的接收水箱内,将进水通道23a内残留的水排入补给舰的补给水箱内。

在本实施中,输油装置1还包括第一制动器15,第一制动器15固定安装在支撑座31上且位于第一滚筒11和第一支架12之间,第一滚筒1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一制动环,第一制动器15套装在第一制动环上。

具体地,第一制动器可以包括定刹车带、动刹车带和螺旋手柄,定刹车带和动刹车带均套装在第一制动环上,定刹车带的外周壁固定在支撑座31上,定刹车带的一端和动刹车带的一端铰接,定刹车带的另一端和动刹车带的另一端相对间隔布置,螺旋手柄包括传动杆和把手,传动杆的一端为螺杆,传动杆的一端与动刹车带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为光杆,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定刹车带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在需要通过第一制动器15制动第一滚筒11时,可以旋转螺旋手柄,由于动刹车带和传动杆之间成螺纹副,定刹车带和传动杆之间转动配合,所以随着螺旋手柄的转动,定刹车带的另一端和动刹车带的另一端之间的间距不断减小,即定刹车带和动刹车带之间的空间不断减小,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滚筒的制动。

在本实施中,输水装置2还包括第二制动器25,第二制动器25固定安装在支撑座31上且位于第二滚筒21和第二支架22之间,第二滚筒21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第二制动环,第二制动器25套装在第二制动环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制动器25和第一制动器15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均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中,输油装置1还包括第一排管器16,第一排管器16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支架12的一侧,第一排管器16的另一端安装在隔墙32的一侧,第一排管器16与第一滚筒11间隔布置,输油管4穿插在第一排管器16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排管器16的结构与常见的拖缆绞车的排绳器的结构类似,即包括光杆、螺杆和排管部件,光杆的一端固定在隔墙32上,光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12上,螺杆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隔墙32上,螺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支架12上,螺杆和光杆相互平行布置,排管部件包括螺纹座、滑动座和两个挡杆,两个挡杆间隔安装在螺纹座和滑动座之间,输油管4穿插在两个挡杆之间,螺纹座与螺杆螺纹配合,滑动座与光杆滑动配合,当螺杆转动的时候,排管部件随之沿着螺杆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以实现对输油管4的有序排管。

在本实施中,输水装置2还包括第二排管器26,第二排管器26的一端安装在第二支架22的一侧,第二排管器26的另一端安装在隔墙32的另一侧,第二排管器26与第二滚筒21间隔布置,输水管5穿插在第二排管器26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排管器26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第一排管器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具体地,第一滚筒11的输出口上设有油管连接法兰111,输油管4通过油管连接法兰111安装在第一滚筒11的输出口上。

参见图3,具体地,第二滚筒21的输出口上设有水管连接法兰211,输水管5通过水管连接法兰211安装在第二滚筒21的输出口上。

图4为补给绞车的工作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补给绞车100工作时,还可以配备配套的电控箱200、遥控按钮盒300和液压泵站400,以构成一套完整的补给绞车系统。其中,遥控按钮盒300与电控箱200电连接,遥控按钮盒300用于操控电控箱200,电控箱200与液压泵站400电连接,电控箱200用于控制液压泵站400,液压泵站400与补给绞车100连通,液压泵站400用于为补给绞车100提供液压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