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63283阅读:1890来源:国知局
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其丰富的物质消费品,而电子产品就是众多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类。

其中,随着搭载有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手表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各厂商争相推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目前,市场上出现一个亮点就是将电子产品的前盖和/或后盖设计成曲面,即前盖和/或后盖不再是平整面,而是具有3d立体曲面。具有曲面设计的电子产品可以与使用者的手更好的贴合,提升握持及操控的舒适度。若是手表的前盖和/或后盖设计成曲面,还可与手腕更好地配合,提升佩戴的舒适性。当曲面设计应用于显示时,其所显示的内容更具有立体感,从而提升观感效果。

由于玻璃更具质感,使得其作为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手机及平板电脑等)的前盖和/或后盖材料更受欢迎。又由于玻璃易碎,故当玻璃作为电子产品的前盖和/或后盖材料时,生产厂商会在曲面玻璃的内表面处贴合有内膜,这样做的好处有:(1)使得贴合有内膜的曲面玻璃防率更好,增强曲面玻璃的防率能力;(2)在内膜上可做印刷各种图案,增加美感,并表达生产厂商的意愿;(3)用内膜遮光而令使用者无法看到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此,对曲面玻璃的内表面贴合内膜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现有将内膜贴合于曲面玻璃之内表面处的贴合设备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故在贴膜过程中无法确保内膜与曲面玻璃之间的位置准确性,从而影响到内膜贴合于曲面玻璃之内表面的精确性。

因此,亟需一种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内膜贴合于曲面玻璃之内表面精度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适用将内膜贴合于曲面玻璃的内表面,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一真空内贴合装置,所述真空内贴合装置具有第一真空腔体、第二真空腔体、位于所述第一真空腔体内的第一模头及位于所述第二真空腔体内的第二模头,所述第一真空腔体与第二真空腔体之间相互做张闭配合,所述第一真空腔体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模头相对两侧外的配位部,所述第一模头与所述曲面玻璃的内表面匹配,所述第二模头与所述曲面玻璃的外表面匹配;

(2)提供曲面玻璃、内膜及对应两侧具有定位部的套位膜,将所述曲面玻璃的外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模头及将所述套位膜安装于所述第一真空腔体内;其中,在将所述套位膜安装于所述第一真空腔体前,还将所述内膜的一面贴于所述套位膜的中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位部配合而使所述套位膜呈定位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真空腔体内;

(3)所述第一真空腔体与所述第二真空腔体之间做相互闭合的运动,从而形成封闭空间;

(4)对所述封闭空间进行抽真空;以及

(5)所述第一模头及第二模头之间做相互闭合的运动,从而将所述套位膜上的内膜贴合于所述曲面玻璃的内表面。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2)中,先将所述曲面玻璃的外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模头,再借助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位部的配合而将所述套位膜呈定位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真空腔体内。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2),所述第一真空腔体内的套位膜上的内膜与所述第一模头相互正对。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5)中,由运动的所述第一模头顶推所述套位膜及该套位膜上的内膜一起移向所述曲面玻璃的内表面,所述定位部和配位部的配合而为移向所述曲面玻璃之内表面的套位膜提供导向。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5)中,贴合后的内膜、曲面玻璃及套位膜三者连在一起。

较佳地,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还包括将连在一起的套位膜、内膜及曲面玻璃从所述第一真空腔体取出的步骤及对取出后的内膜和曲面玻璃之间进行固化处理的步骤。

较佳地,所述内膜与所述曲面玻璃之间的固化为光固化。

较佳地,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定位部与所述配位部的配合还可沿所述套位膜的长度方向调整所述套位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在贴膜过程中先将内膜的一面贴于套位膜上,由套位膜承载内膜,使得内膜在与曲面玻璃的内表面贴合前处于平躺状态,且在内膜与曲面玻璃的内表面贴合过程中一直由定位部与配位部的相互配合来确保套位膜相对曲面玻璃的内表面位置,从而使得内膜能更精准可靠地贴合于曲面玻璃的内表面,因而提高曲面玻璃内贴合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中的真空贴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真空内贴合装置在隐藏第二真空腔体及第二模头后的俯视图。

图4是应用于本发明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中的套位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内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内膜的一面贴合于套位膜的中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曲面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2及图3,真空内贴合装置100具有第一真空腔体10、第二真空腔体20、位于第一真空腔体10内的第一模头30及位于第二真空腔体20内的第二模头40。第一真空腔体10与第二真空腔体20之间相互做张闭配合,第一真空腔体10具有位于第一模头30相对两侧外的配位部12、13,具体地,如图2及图3所示,左侧的配位部12位于第一模头30的左侧外,右侧的配位部13位于第一模头30的右侧外,但不以此为限;第一模头30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匹配,第二模头40与曲面玻璃300的外表面320匹配。具体地,位于第一模头30左侧外的配位部12为第一定位柱,位于第一模头30右侧外的配位部13为第二定位柱;举例而言,第一定位柱包含第一柱体12a及由第一柱体12a向第二模头40延伸出的第一套接头12b,第二定位柱包含第二柱体13a及由第二柱体13a向第二模头40延伸出的第二套接头13b,以使得第一模头30两侧外的配位部12、13的结构不同,以用于沿长度方向调节套位膜50相对第一模头30的位置。

如图2、图3、图4及图6所示,套位膜50相对应的两侧具有定位部52、53;具体地,如图2及3所示,定位部52位于套位膜50的左侧,定位部53位于套位膜50的右侧,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左侧的定位部52为定位孔,例如圆孔,而右侧的定位部53为调节孔,例如端部带半圆形的矩形孔;对应地,第一套接头12b为端部带半球形的圆柱结构,第二套接头13b的外形与调节孔相匹配,以利于套位膜50在第一真空腔10处的装卸,但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套位膜50包含膜体50a及位于膜体50a左右两侧的膜耳50b,左侧的定位部52形成于左侧的膜耳50b处,右侧的定位部53形成于右侧的膜耳50b处,使贴合于套位膜50上的内膜200的对称中心线正好与套位膜50的对称中心线相重合,状态见图6所示。

请参阅图1、图5及图7,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100适用将内膜200贴合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包括如下步骤:

s001、提供前述的真空内贴合装置100。

s002、提供曲面玻璃300、内膜200及套位膜50,将曲面玻璃300的外表面320贴合于第二模头40,以及将套位膜50安装于第一真空腔体10内。其中,在将套位膜50安装于第一真空腔体10前,还将内膜200的一面贴于套位膜50的中部,使内膜200在套位膜50上处于平躺状态,状态见图6所示,且左侧的定位部52与左侧配位部12的配合,以及右侧的定位部53与右侧的配位部13配合,使得套位膜50呈定位地安装于第一真空腔体10内;具体地,在步骤s002中,先将曲面玻璃300的外表面320贴合于第二模头40,再借助左侧的定位部52与左侧的配位部12的配合,以及右侧的定位部53与右侧的配位部13的配合,从而将套位膜50呈定位地安装于第一真空腔体10内;且第一真空腔体10内的套位膜50上的内膜200与第一模头30相互正对,状态见图2所示。举例而言,在步骤s002中,左侧处的定位部52与左侧处的配位部12的配合,以及右侧处的定位部53与右侧处的配位部13的配合后,还可沿套位膜50的长度方向调整套位膜50,更灵活地调节套位膜50上的内膜200相对第一模头30的位置,但不以此为限。

s003、第一真空腔体10与第二真空腔体20之间做相互闭合的运动,从而形成封闭空间,状态见图2所示。

s004、对封闭空间进行抽真空,为内膜200贴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处做好准备。

s005、第一模头30及第二模头40之间做相互闭合的运动,从而将套位膜50上的内膜200贴合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具体地,在步骤s005中,由运动的第一模头30顶推套位膜50及该套位膜50上的内膜200一起移向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左侧的定位部52和左侧的配位部12的配合,以及右侧的定位部53和右侧的配位部13的配合,从而为移向曲面玻璃300之内表面310的套位膜50提供导向;且贴合后的内膜200、曲面玻璃300及套位膜50三者连在一起,使贴合后的内膜200及曲面玻璃300一起留于套位膜50上,以便在将套位膜50从第一真空腔体10处取出时,连同将贴合后的内膜200和曲面玻璃300取出。举例而言,本发明的曲面玻璃真空内贴合方法还包括将连在一起的套位膜50、内膜200及曲面玻璃300从第一真空腔体10取出的步骤及对取出后的内膜200和曲面玻璃300之间进行固化处理的步骤,使得内膜200与曲面玻璃300之内表面310之间的贴合更稳固可靠;较优的是,内膜200与曲面玻璃300之间的固化为光固化,以简化内膜200与曲面玻璃300之间的光固化设备复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在贴膜过程中先将内膜200的一面贴于套位膜50上,由套位膜50承载内膜200,使得内膜200在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贴合前处于平躺状态,且在内膜200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贴合过程中一直由定位部52、53与配位部12、13的相互配合来确保套位膜50相对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位置,从而使得内膜50能更精准可靠地贴合于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因而提高曲面玻璃300内贴合的质量。

值得注意者,如图7所示,曲面玻璃300由方形平整主体及方形平整主体的左右两侧边和/或上下两侧边延伸出的弯曲部组成,故使得曲面玻璃300的内表面310为内凹面而外表面320为外凸面。可理解的是,所谓的左右两侧边或上下两侧边是指曲面玻璃300的方形平整主体正对使用者时,位于使用者的左边的称为左侧,位于使用者的右边的称为右侧,位于使用者上方的称为上侧,位于使用者下方的称为下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