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肥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71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肥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肥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花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花肥是通过多种原材料混合配制而成的,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或兼可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是花朵生长的物质基础之一。花肥是花卉养料的来源,施肥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花卉的生长和发育,关系到花卉的产量和质量。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元素比较多,主要成分为氮、磷、钾“三要素”,其次是钙、铁、硫、镁、硼、锰、铜、锌、钴、碳、氢、氧。花肥的制备过程中,会应用到输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一般是普通的传送带,为了防止物料在传送带上滑动,传送带的表面设置为粗糙表面,如在表面设置分布均匀的突出小圆点,但是现有技术的小圆点的设置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花肥在输送装置上滑落的技术问题,且输送装置的结构相对复杂,造成制造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花肥输送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合理,输送效率高,能够有效解决花肥在输送过程中滑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花肥输送装置,包括电机、传送带、主动轮和从动轮,其中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主动轮连接,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下方各设置一支腿,所述的主动轮下方的支腿长度大于所述的从动轮下方的支腿长度,所述的传送带设置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侧,所述的传送带的两侧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过渡轮,所述的过渡轮中间水平设置有中部轮,所述的中部轮通过中部轮支架设置在输送装置支架上,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轮体外周都设置有突出棱,所述的过渡轮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度,所述的传送带上设置有防滑半环,所述的防滑半环突出于传送带表面,所述的防滑半环沿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上分布为两排,两排所述的防滑半环相对镜像设置,所述的防滑半环的开口沿着传送带长度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

其中所述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的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

其中所述的电机和所述的主动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其中所述的主动轮下方的支腿长度是所述的从动轮下方的支腿长度的两倍。

其中所述的突出棱在所述的主动轮的外周均匀设置。

其中所述的突出棱在所述的从动轮的外周均匀设置。

其中所述的过渡轮于传送带的两侧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倾斜过渡轮与水平向设置为30度,该角度的选择既能够保证花肥不从传动带两侧滑落,又能保证花肥不会集中于传送带的中部,降低输送效率,该角度是输送效果和输送效率最优化的设置;

(2)传送带上防滑半环的设置,是根据花肥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路线而设的,该设置既能够降低花肥在传送带上的滑落几率,又能够保证花肥能够均匀的分布于传动带上,进一步保证了输送效果和输送效率,该防滑半环的设置,相比突出圆点、直线突纹或者斜线突纹等设置方式,防滑效果大大提升;

(3)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突出棱的设置,能够防止滑落的花肥直接与轮体接触,提高了轮体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4)中部轮的设置能够防止传送带的震动,对传送带的中部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使得花肥在传动带上的运送路径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机;

2——电机支架;

3——传送带;

4——过渡轮;

5——支腿;

6——主动轮;

7——从动轮;

8——突出棱;

9——防滑半环;

10——中部轮;

11——传送带表面;

12——中部轮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花肥输送装置,包括电机1、传送带3、主动轮6和从动轮7,其中电机1与主动轮6连接,主动轮6和从动轮7的下方各设置一支腿5,主动轮6下方的支腿5长度大于从动轮7下方的支腿5长度,传送带3设置于主动轮6和从动轮7的外侧,传送带3的两侧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过渡轮4,过渡轮4中间水平设置有中部轮10,中部轮10通过中部轮支架12设置在输送装置支架上,主动轮6和从动轮7的轮体外周都设置有突出棱8,其中过渡轮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度,传送带3上设置有防滑半环9,防滑半环9突出于传送带表面11,防滑半环9沿着传送带3的长度方向上分布为两排,两排防滑半环9相对镜像设置,防滑半环9的开口沿着传送带3长度方向上相互交错设置。

其中主动轮6和从动轮7的结构相同。

其中电机1安装在电机支架2上。

其中电机1和主动轮6通过同步带连接。

其中主动轮6下方的支腿5长度是从动轮7下方的支腿5长度的两倍。

其中突出棱8在主动轮6的外周均匀设置。

其中突出棱8在从动轮7的外周均匀设置。

其中过渡轮4于传送带3的两侧对称设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实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