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液生产线的堆垛机行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725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用于输液生产线的堆垛机行走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液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液生产线的堆垛机行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药液在包装成箱后,药箱还需通过堆垛机进行码垛入库。现有的堆垛机的行走系统一般包括:若干个平行布置的巷道,各巷道内沿巷道纵向分别铺设有纵向钢轨,相邻两纵向钢轨沿堆垛机的行走方向通过横向钢轨首尾相连,由横向钢轨和纵向钢轨拼接而成的钢轨上行走有至少两台堆垛机。

这种堆垛机行走系统一般采用滑触取电方式取电,当某个巷道发生电源故障(集电器断裂)时,则该巷道内的堆垛机便无法运行,同时该堆垛机的抱闸机构处于抱死状态,而其他巷道内的堆垛机仍可正常运行。此时,便需1~2个工人负责将抱闸机构上的解锁杆拉起,使抱闸机构处于松开状态;同时,还需4~5个工人将堆垛机从巷道的中部推到巷道的端头处(即将堆垛机从纵向钢轨的中部推导纵向钢轨的端头处),使堆垛机完全露出巷道,以便后续维修;堆垛机到达巷道的端头处完全露出后,再松开抱闸机构上的解锁杆,使抱闸机构重新处于抱死状态;最后,进行维修工作。由此可知,现有的堆垛机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堆垛机完全由人工推出巷道,所以不仅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输液生产线的堆垛机行走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液生产线的堆垛机行走系统,包括若干个平行布置的巷道,各个所述巷道内沿所述巷道纵向分别铺设有纵向钢轨,相邻两所述纵向钢轨沿堆垛机的行走方向通过横向钢轨首尾相连,由所述横向钢轨和所述纵向钢轨拼接而成的钢轨上行走有至少两台堆垛机,所述纵向钢轨与所述横向钢轨的连接处内侧设有定滑轮组件,所述定滑轮组件包括滑轮座、滑轮轴和定滑轮,所述定滑轮通过所述滑轮轴竖直安装在所述滑轮座上,所述定滑轮的顶面高度小于所述纵向钢轨的轨头底面高度;所述堆垛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挂环;所述堆垛机行走系统还包括牵引绳,当某个巷道发生电源故障时,所述牵引绳的一端通过一挂钩挂接在无法运行的堆垛机上对应位置的挂环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对应位置的所述定滑轮后通过另一挂钩挂接在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上对应位置的挂环上。

通过在纵向钢轨与横向钢轨的连接处内侧加设定滑轮组件,并在堆垛机上加设挂环,这样,当某个巷道发生电源故障时,只需用牵引绳将无法运行的堆垛机挂接到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上,即可利用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将无法运行的堆垛机牵引出巷道,以便于后续的维修,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安全可靠;同时,加设的定滑轮组件可对牵引绳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而且,由于定滑轮的顶面高度小于纵向钢轨的轨头底面高度,所以加设的定滑轮组件并不影响堆垛机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挂环的高度小于所述纵向钢轨的轨头底面高度。通过将挂环的高度设计成小于纵向钢轨的轨头底面高度,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定滑轮的轴线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纵向钢轨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距离d小于所述堆垛机车宽D的一半。通过将定滑轮的轴线与对应位置的纵向钢轨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距离d设计成小于堆垛机车宽D的一半,这样,能尽可能的保证牵引力作用于堆垛机的中部,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牵引绳为废旧钢丝绳。通过采用堆垛机上废旧钢丝绳作为牵引绳,这样充分利用了资源,降低了成本。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牵引绳上与所述纵向钢轨对应的部位与所述纵向钢轨平行布置,所述牵引绳上与所述横向钢轨对应的部位与所述横向钢轨平行布置。通过将牵引绳上与纵向钢轨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纵向钢轨平行布置,并将牵引绳上与横向钢轨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横向钢轨平行布置,这样,再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纵向钢轨与横向钢轨的连接处内侧加设定滑轮组件,并在堆垛机上加设挂环,这样,当某个巷道发生电源故障时,只需用牵引绳将无法运行的堆垛机挂接到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上,即可利用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将无法运行的堆垛机牵引出巷道,以便于后续的维修,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安全可靠;

2、加设的定滑轮组件可对牵引绳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3、由于定滑轮的顶面高度小于纵向钢轨的轨头底面高度,所以加设的定滑轮组件并不影响堆垛机的正常运行;

4、通过将挂环的高度设计成小于纵向钢轨的轨头底面高度,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5、通过将定滑轮的轴线与对应位置的纵向钢轨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距离d设计成小于堆垛机车宽D的一半,这样,能尽可能的保证牵引力作用于堆垛机的中部,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6、通过采用堆垛机上废旧钢丝绳作为牵引绳,这样充分利用了资源,降低了成本;

7、通过将牵引绳上与纵向钢轨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纵向钢轨平行布置,并将牵引绳上与横向钢轨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横向钢轨平行布置,这样,再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纵向钢轨与定滑轮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中,巷道1,纵向钢轨2,横向钢轨3,堆垛机4,挂环4a,定滑轮组件5,滑轮座5a,滑轮轴5b,定滑轮5c,牵引绳6,挂钩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输液生产线的堆垛机行走系统,包括若干个平行布置的巷道1,各个所述巷道1内沿所述巷道1纵向分别铺设有纵向钢轨2,相邻两所述纵向钢轨2沿堆垛机4的行走方向通过横向钢轨3首尾相连,由所述横向钢轨3和所述纵向钢轨2拼接而成的钢轨上行走有至少两台堆垛机4,所述纵向钢轨2与所述横向钢轨3的连接处内侧设有定滑轮组件5,所述定滑轮组件5包括滑轮座5a、滑轮轴5b和定滑轮5c,所述定滑轮5c通过所述滑轮轴5b竖直安装在所述滑轮座5a上,所述定滑轮5c的顶面高度小于所述纵向钢轨2的轨头底面高度;所述堆垛机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挂环4a;所述堆垛机行走系统还包括牵引绳6,当某个巷道1发生电源故障时,所述牵引绳6的一端通过一挂钩7挂接在无法运行的堆垛机4上对应位置的挂环4a上,所述牵引绳6的另一端绕过对应位置的所述定滑轮5c后通过另一挂钩7挂接在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4上对应位置的挂环4a上。当堆垛机4正常运行时,取下牵引绳6和挂钩7即可。

通过在纵向钢轨2与横向钢轨3的连接处内侧加设定滑轮组件5,并在堆垛机4上加设挂环4a,这样,当某个巷道1发生电源故障时,只需用牵引绳6将无法运行的堆垛机4挂接到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4上,即可利用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4将无法运行的堆垛机4牵引出巷道1,以便于后续的维修,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安全可靠;同时,加设的定滑轮组件5可对牵引绳6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而且,由于定滑轮5c的顶面高度小于纵向钢轨2的轨头底面高度,所以加设的定滑轮组件5并不影响堆垛机4的正常运行。

上述挂环4a的高度小于所述纵向钢轨2的轨头底面高度。通过将挂环4a的高度设计成小于纵向钢轨2的轨头底面高度,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所述定滑轮5c的轴线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纵向钢轨2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距离d小于所述堆垛机4车宽D的一半。通过将定滑轮5c的轴线与对应位置的纵向钢轨2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距离d设计成小于堆垛机4车宽D的一半,这样,能尽可能的保证牵引力作用于堆垛机4的中部,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上述牵引绳6为废旧钢丝绳。通过采用堆垛机4上废旧钢丝绳作为牵引绳6,这样充分利用了资源,降低了成本。所述牵引绳6上与所述纵向钢轨2对应的部位与所述纵向钢轨2平行布置,所述牵引绳6上与所述横向钢轨3对应的部位与所述横向钢轨3平行布置。通过将牵引绳6上与纵向钢轨2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纵向钢轨2平行布置,并将牵引绳6上与横向钢轨3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横向钢轨3平行布置,这样,再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那么,对应地需在堆垛机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计两个挂环4a,即每台堆垛机4上有四个挂环4a。

本实施例通过在纵向钢轨2与横向钢轨3的连接处内侧加设定滑轮组件5,并在堆垛机4上加设挂环4a,这样,当某个巷道1发生电源故障时,只需用牵引绳6将无法运行的堆垛机4挂接到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4上,即可利用可正常运行的堆垛机4将无法运行的堆垛机4牵引出巷道1,以便于后续的维修,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安全可靠;加设的定滑轮组件5可对牵引绳6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保证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由于定滑轮5c的顶面高度小于纵向钢轨2的轨头底面高度,所以加设的定滑轮组件5并不影响堆垛机4的正常运行;通过将挂环4a的高度设计成小于纵向钢轨2的轨头底面高度,这样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通过将定滑轮5c的轴线与对应位置的纵向钢轨2的竖直对称面之间的距离d设计成小于堆垛机4车宽D的一半,这样,能尽可能的保证牵引力作用于堆垛机4的中部,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通过采用堆垛机上废旧钢丝绳作为牵引绳6,这样充分利用了资源,降低了成本;通过将牵引绳6上与纵向钢轨2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纵向钢轨2平行布置,并将牵引绳6上与横向钢轨3对应的部位设计成与横向钢轨3平行布置,这样,再进一步地提高了牵引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