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布辊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341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导布辊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导布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导布辊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底座和一个通过螺栓连接的活动顶部,在更换导布辊时先打开活动顶部,通过顶部开口放入和取出导布辊。这样在更换导布辊时,需要先将导布辊抬高才能放入或取出。在实际生产中,导布辊一般由不锈钢制成,本身重量就比较大,装上布以后的导布辊非常重,需要多人共同用力才能将其抬起,更换导布辊的过程费时费力,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导布辊固定装置,通过转动活动部使斜槽中挡板滑出,形成一个供导布辊滚动的滑道,改善了导布辊更换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布辊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第一曲面和第一斜面,所述活动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平面、第二曲面和第二斜面,所述固定部和活动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共同形成一个用于放置导布辊的圆形通道,所述第一斜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曲面靠近所述第二平面处设有斜槽,所述斜槽中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二曲面靠近所述第二斜面处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挡板的凹槽,所述第二平面、挡板和第二斜面依次连接,共同形成一个滑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曲面的开口朝向铰链所在的一侧,在更换导布辊时,只需较小的力即可将导布辊推出圆形通道,导布辊沿着第一平面滚向活动部,从滑道上滚下,安装导布辊时,只需将导布辊沿滑道滚回固定部中,整个更换导布辊的过程方便快捷,改善了导布辊更换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平面远离所述第一曲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平面远离所述第二曲面的一端通过所述铰链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部绕铰链转动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基本保持在同一高度,导布辊在固定部与活动部之间滚动时不会因为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有过大的高度差而被挡住或是坠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底座,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导布辊固定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导布辊滚到活动部上时,导布辊固定装置倾斜。另外,当导布辊从第二斜面上滚下后或在准备将导布辊滚向第二斜面前,可以将导布辊暂时放置在底座上,让操作人员可以稍作休息恢复体力,更换导布辊的过程更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有若干防滑槽,所述防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圆形通道的中心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导布辊滚动时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使导布辊可以稳定静置在在底座上,不易滑落,更换导布辊的操作更轻松和方便。另外当导布辊从第二斜面上滚下时,可以在防滑槽的作用下减慢或停止滚动,减少因操作人员疏忽而导致导布辊滑落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部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扶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更换导布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抓握扶手旋转活动部,方便控制活动部的转动,防止转动时活动部从手中滑脱而对操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更换导布辊的过程更方便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平面、第二斜面和所述挡板的表面上固定有若干防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导布辊在第二平面、第二斜面和挡板表面上滚动时的摩擦力,减少导布辊在滚动过程中打滑滑落的几率,使导布辊更换过程更省力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斜面上设有杠杆槽,所述杠杆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圆形通道的中心轴,所述杠杆槽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杠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布辊从固定部的圆形通道中取出时,可以将杠杆从杠杆槽的一端滑出,通过杠杆将导布辊撬出圆形通道,使取出导布辊的过程更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活动部绕铰链转动至与底座相抵触时,斜槽中的挡板滑出,放置在凹槽中,第二平面、挡板和第二斜面形成一个供导布辊滚动的滑道。当导布辊从固定部的第一曲面中滚出时,依次经过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挡板和第二斜面,在第二平面、挡板和第二斜面上固定连接的防滑条作用下,导布辊以较慢的速度滚到底座的防滑槽上,在防滑槽的作用下,导布辊的滚动速度进一步减慢,整个取出导布辊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轻轻扶住导布辊,引导导布辊的滚动方向,防止导布辊从固定装置上滚落即可,实现了省力的目的,将导布辊滚回圆形通道中时,导布辊在操作人员的推动下从底座向上滚过第二斜面和挡板,在第二斜面和挡板表面固定连接的防滑条作用下,导布辊不容易滑落,当导布辊滚到第二平面上后,操作人员只需轻轻推动即可使导布辊滚回第一曲面中。最后借助扶手使活动部转回并与固定部相抵触,即完成导布辊的更换,整个更换过程用滚动导布辊来达到省力的目的,解决了更换导布辊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导布辊固定装置侧视图;

图2为活动部旋转示意图;

图3为导布辊固定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活动部A处放大图;

图5为更换导布辊时导布辊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部;2、活动部;3、铰链;4、圆形通道; 5、杠杆槽;6、杠杆;7、底座;8、防滑槽;11、第一平面;12、第一曲面;13、第一斜面;21、第二平面;22、第二曲面;23、第二斜面;24、斜槽;25、挡板;26、凹槽; 27、扶手; 28、防滑条;29、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导布辊固定装置,包括金属底座7,该底座7为长方体,在底座7一端的上表面设有平行底座7短边的防滑槽8,如图2所示,防滑槽8为半圆形凹槽,并在长度方向上贯穿底座7上表面的两条长边。装置还包括固定部1,固定部1与底座7材质相同,且固定部1焊接在底座7远离防滑槽8的一侧上表面上,固定部1与底座焊接在一起的底部为长方体,如图2所示,固定部1的上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斜面13、第一曲面12和第一平面11,第一斜面13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一平面11,因此第一曲面12的开口朝向防滑槽8所在的一侧。第一平面11远离第一曲面12的一端设有金属铰链3,铰链3将活动部2连接在固定部1上,且铰链3连接在第二平面21远离第二曲面22的一端,活动部2可以绕着铰链3转动,当活动部2从与固定部1相抵触的状态开始转动,转过最大角度时,如图5所示,活动部2与底座7相抵触。

如图1所示,活动部2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斜边上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活动部2的材质与底座7相同。如图2所示,第二平面21上固定连接有凸起的长条形的金属防滑条28,防滑条28相互平行,且都平行于防滑槽8。与第二平面21远离铰链3一端相连的是第二曲面22,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曲面22靠近第二平面21端设置有斜槽24,斜槽24沿铰链3的方向向第二平面21倾斜,斜槽24中滑动连接有挡板25,第二曲面22远离第二平面21端设置有凹槽26。

如图4和图5所示,当活动部2旋转到与底座7相抵触的位置时,第二斜面23与底座7上表面相连,挡板25从斜槽24中滑出,放置在凹槽26中。挡板25由金属制成,且与底座7的材质相同,挡板2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的长条形的金属防滑条28。

如图2所示,第二斜面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的长条形的金属防滑条28,防滑条28相互平行,且都平行于防滑槽8。

如图3所示,第二斜面23靠近底座7端设置有一个长方形杠杆槽5,杠杆槽5平行于防滑槽8,杠杆槽的侧面垂直于第二斜面23,且杠杆槽在长度方向上贯穿第二斜面23,如图2所示,杠杆槽5中设置有木质杠杆6,杠杆6可以从杠杆槽5长度方向上的开口处滑入和滑出。

如图2所示,活动部2的侧面29与底座7垂直,侧面29与第二平面21、第二曲面22和第二斜面23都相连,侧面29上安装有两个长条形扶手27,一个与第二平面21平行,靠近侧面29远离第二平面21一端,另一个垂直第二平面21且靠近侧面29远离第二曲面22一端。

如图1所示,当固定部1和活动部2相抵触时,第一曲面12和第二曲面22共同形成一个用于放置导布辊的圆形通道4。需要更换导布辊时,拉动扶手27旋转活动部2,如图5所示,使活动部2与底座7相抵触。从杠杆槽5侧面的开口中滑出杠杆6,用杠杆6撬动第一曲面12中的导布辊,使导布辊滚到第一平面11,推动导布辊滚向活动部2,依次从第二平面21、挡板25滚到第二斜面23,最后防滑槽8的作用下,导布辊在底座7上以很慢的速度滚动,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扶住导布辊使其停止滚动并静置在底座7上。更换好后,将导布辊放置在底座7上,推动导布辊沿第二斜面23、挡板25、第二平面21滚回固定部1的第一曲面12中,拉动扶手27将活动部2转回,使活动部2与固定部1抵触,即完成更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