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272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线收线装置,属于铜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是一种过渡元素,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其中,铜线作为常用的一种形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铜线生产过程中,最后需要将铜线收卷起来,以便于运输和使用,这就要使用到铜线收线装置。目前的收线装置存在着结构复杂,排线不整齐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铜线收线装置,该收线装置通过上滑动控制装置控制导向轮在上滑竿上来回匀速滑动,使得铜线往复的缠绕在收卷架上,排线十分整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铜线收线装置,其包括动力电机、底座、立板和旋转轴,所述立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动力电机连接在所述立板的左侧,所述旋转轴垂直连接在所述立板的右侧,所述立板的顶端连接上滑动控制装置,所述上滑动控制装置的右侧连接上滑杆,所述上滑杆上套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上套有导向轮,所述立板的右侧下端连接下滑动控制装置,所述下滑动控制装置的右侧连接下滑杆,所述下滑杆上套有下滑块,所述下滑块的上端连接距离感应器,铜线卷套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动力电机、所述上滑动控制装置和所述下滑动控制装置连接到外部的中央控制装置。

所述动力电机在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所述旋转轴左端套有挡板,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挡板连接在所述立板上。

所述上滑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上滑块在所述上滑杆上左右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导向轮左右滑动。

所述下滑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下滑块在所述下滑杆左右滑动,进而带动所述距离感应器左右滑动。

所述导向轮的中间设有一圈绕铜线的圆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线收线装置通过上滑动控制装置控制导向轮在上滑竿上来回匀速滑动,带动铜线往复的缠绕在收卷架上,排线十分整齐;

2、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线收线装置设有距离感应器,距离感应器与导向轮同步来回匀速滑动,实时感应铜线收线的厚度,以判定是否达到收卷的厚度,进而更换收卷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铜线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动力电机,2为底座,3为立板,4为旋转轴,5为上滑动控制装置,6为上滑杆,7为上滑块,8为导向轮,9为下滑动控制装置,10为下滑杆,11为下滑块,12为距离感应器,13为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一种铜线收线装置,其包括动力电机1、底座2、立板3和旋转轴4,立板3垂直连接在底座2上,动力电机1连接在立板3的左侧,旋转轴4垂直连接在立板3的右侧,立板3的顶端连接上滑动控制装置5,上滑动控制装置5的右侧连接上滑杆6,上滑杆6上套有上滑块7,上滑块7上套有导向轮8,立板3的右侧下端连接下滑动控制装置9,下滑动控制装置9的右侧连接下滑杆10,下滑杆10上套有下滑块11,下滑块11的上端连接距离感应器12,铜线卷套在旋转轴4上,动力电机1、上滑动控制装置5和下滑动控制装置9连接到外部的中央控制装置,外部的中央控制装置对动力电机1、上滑动控制装置5和下滑动控制装置9的控制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外部的中央控制装置、动力电机1、上滑动控制装置5和下滑动控制装置9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动力电机1在中央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带动旋转轴4旋转,动力电机1如何带动旋转轴4旋转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旋转轴4左端套有挡板13,旋转轴4穿过挡板13连接在立板3上。

上滑动控制装置5控制上滑块7在上滑杆6上左右滑动,进而带动导向轮8左右滑动。

下滑动控制装置9控制下滑块11在下滑杆10左右滑动,进而带动距离感应器12左右滑动,上滑动控制装置5如何控制上滑块7滑动及下滑动控制装置9如何控制下滑块11滑动均属于现有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导向轮8的中间设有一圈绕铜线的圆形凹槽。

使用时,旋转轴4上套有收卷架,铜线经过导向轮8在绕着收卷架上,上滑动控制装 置5控制导向轮8在上滑竿6上来回匀速滑动,带动铜线往复的缠绕在收卷架上,排线十分整齐;距离感应器12与导向轮8同步来回匀速滑动,实时感应铜线收线的厚度,以判定是否达到收卷的厚度,进而更换收卷架。

尽管已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