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机悬臂防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4273阅读:1686来源:国知局
斗轮机悬臂防撞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斗轮机悬臂防撞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厂斗轮机在堆取煤作业过程中,采用拉绳防撞技术,防止悬臂碰撞障碍物,但由于拉绳必须安装在悬臂左右两侧,只有在拉绳碰到障碍物并产生挤压时才会有报警信号,在此情况下,斗轮机司机一般来不及反应,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存在安全隐患,目前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斗轮机悬臂碰撞障碍物的斗轮机悬臂防撞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斗轮机悬臂防撞检测装置,包括:

安装支架,其具有截面呈U型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旋转部件;

检测单元,其包括呈柱状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设置在旋转部件上,所述保护罩内设置距离检测装置,所述保护罩一端设置用于设置距离检测装置接线的电缆接口,所述接线包括电源线及信号线。

进一步:所述距离检测装置为超声波测距设备或高频雷达测距设备。

进一步:所述旋转部件包括设置固定件及旋转件,所述固定件与支座连接,所述旋转件与固定件铰接。

进一步:所述支座上对称设置两个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设于支座侧壁内侧的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紧固块,所述紧固块与凹槽底部通过柱状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压缩弹簧与凹槽底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凹槽底部设置过孔,紧固螺栓穿过过孔及压缩弹簧,展开紧固块以抵紧安装体,所述紧固块朝向安装体侧设置若干盲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撞检测装置可防止电厂斗轮机悬臂回转过程中碰撞到障碍物,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斗轮机悬臂防撞检测装置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紧固装置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例如另一侧对称设置的紧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斗轮机悬臂防撞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其具有截面呈U型的支座4,所述支座4上设置旋转部件。

检测单元包括呈柱状的保护罩1,所述保护罩1设置在旋转部件上,所述保护罩1内设置距离检测装置2,所述保护罩1一端设置用于设置距离检测装置接线的电缆接口3,所述接线包括电源线及信号线。

所述距离检测装置2为超声波测距设备或高频雷达测距设备。

所述旋转部件包括设置固定件5及旋转件6,所述固定件5与支座4连接,所述旋转件6与固定件5铰接。

所述支座4上对称设置两个紧固结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设于支座4侧壁内侧的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紧固块73,所述紧固块73与凹槽底部通过柱状压缩弹簧72连接,所述压缩弹簧72与凹槽底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凹槽底部设置过孔,紧固螺栓71穿过过孔及压缩弹簧72,展开紧固块以抵紧安装体P,所述紧固块73朝向安装体侧设置若干盲孔。

该测量仪的保护罩1呈圆柱形结构,为便于维护作业,所述保护罩后部(设置电缆接口端)设置可开启的盖体结构。

距离检测装置2采用超声波测距设备或高频雷达测距设备,主要用来测量该装置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将距离信号传送至斗轮机全自动控制系统的PLC。

电缆接口3主要用于设备电源线和信号线的接入。

安装支架4主要用于将该装置安装于悬臂侧面的金属结构上。

该测量仪长度为173.5mm,直径为60mm,安装高度为134.3mm。

该检测装置原理如下:检测装置发出超声波或高频雷达,信号波遇到障碍物时反射回来给接收机,根据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时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通过多个检测装置安装于悬臂侧面,以形成探测范围。在斗轮机全自动控制系统PLC内设置安全距离,在悬臂回转过程中,当有障碍物进入探测范围时,PLC将实现联动,终止悬臂回转,同时PLC将障碍物告警信号发生至上位机,提醒作业人员及时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