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运输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000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油泵运输载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领域,特别是油泵运输载具。



背景技术:

油泵是一种既轻便又紧凑的泵,提出了一种具有一个由含铝材料制成的外壳的油泵和设置在该外壳中的可运动的模制件,其中,该可运动的模制件至少部分地由一种可烧结的、至少包含一种奥氏体的铁基合金的材料制成,但是由于其运输是由人工搬运,费时费力,效率不高,比较不方便,加大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为了解决这些情况,设计油泵运输载具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油泵运输载具。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油泵运输载具,包括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矩形承载盒,所述矩形承载盒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加工一对条形滑道,每个所述滑道内均滑动连接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固定连接电控伸缩杆,每个所述电控伸缩杆均固定连接条形垫片,每个所述条形垫片前表面均加工条形凹槽,每个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电控伸缩摆动臂,每个所述电控伸缩摆动臂均固定连接转动圆轴,每个所述转动圆轴上均套装旋转端向上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每个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旋转端上套装转动圆环,每个所述转动圆环上共同套装转动链条,所述转动链条上套装多个电控夹手,所述矩形基座下表面设有一对圆形垫片,每个所述圆形垫片下表面中心处均加工圆形凹槽,每个所述圆形凹槽内均嵌装旋转端向下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每个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上共同套装转动框架,所述转动框架内设有水平圆杆,所述水平圆杆上套装一对转动轴承,每个所述转动轴承上套装电控转动轮。

所述多个电控夹手的数量为6-8个。

所述电控伸缩杆为不锈钢电控伸缩杆。

所述水平圆杆贯穿转动框架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油泵运输载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自动移动效果良好,运输方便,省时快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油泵运输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油泵运输载具的侧视图;

图中,1、矩形基座;2、矩形承载盒;3、条形滑道;4、滑块;5、电控伸缩杆;6、条形垫片;7、电控伸缩摆动臂;8、转动圆轴;9、一号微型旋转电机;10、转动圆环;11、转动链条;12、电控夹手;13、圆形垫片;14、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5、转动框架;16、水平圆杆;17、转动轴承;18、电控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油泵运输载具,包括矩形基座1,所述矩形基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矩形承载盒2,所述矩形承载盒2内两相对侧表面上加工一对条形滑道3,每个所述滑道3内均滑动连接滑块4,每个所述滑块4均固定连接电控伸缩杆5,每个所述电控伸缩杆5均固定连接条形垫片6,每个所述条形垫片6前表面均加工条形凹槽,每个所述条形凹槽内嵌装电控伸缩摆动臂7,每个所述电控伸缩摆动臂7均固定连接转动圆轴8,每个所述转动圆轴8上均套装旋转端向上的一号微型旋转电机9,每个所述一号微型旋转电机9旋转端上套装转动圆环10,每个所述转动圆环10上共同套装转动链条11,所述转动链条11上套装多个电控夹手12,所述矩形基座1下表面设有一对圆形垫片13,每个所述圆形垫片13下表面中心处均加工圆形凹槽,每个所述圆形凹槽内均嵌装旋转端向下的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4,每个所述二号微型旋转电机14上共同套装转动框架15,所述转动框架15内设有水平圆杆16,所述水平圆杆16上套装一对转动轴承17,每个所述转动轴承17上套装电控转动轮18;所述多个电控夹手12的数量为6-8个;所述电控伸缩杆5为不锈钢电控伸缩杆;所述水平圆杆16贯穿转动框架15连接。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滑块滑动连接在条形滑道上,滑动方便,便于拆卸,电控夹手对油泵进行固定,固定方便,通过控制使得一号微型旋转电机进行工作,带动转动圆环转动,从而带动链条转动,带动效果良好,电控夹手可通过控制进行预先的工作,二号微型旋转电机通过预先控制,进行旋转运动,带动转动框架转动,从而带动水平圆杆转动,从而带动电控转动轮工作,转动效果良好,自动移动效果良好,运输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可编程系列控制器和三台电机驱动器,以MAM-200型号的控制器为例,将该型号控制器的六个输出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三台电机驱动器、电控伸缩摆动臂、电控夹手和电控转动轮的输入端连接,本领域人员在将三台电机驱动器通过导线与一号微型旋转电机、二号旋转电机和电控伸缩杆的接线端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控制器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电控伸缩杆通过控制进行伸缩,从而带动电控伸缩摆动臂进行伸缩,一号微型旋转电机通过控制进行转动,带动转动圆环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链条进行转动,电控夹手对油泵进行夹取固定,通过控制使得二号旋转电机进行工作,带动转动框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水平圆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承进行转动,从而电控转动轮进行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