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力输送中安全型包装料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342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力输送中安全型包装料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型聚烯烃粒料包装料仓系统,属于聚烯烃粒料气力输送包装料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国际粉尘静电爆炸的高峰期。以日本为例,在1972~2001年,30年间相继发生了735起粉尘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些事故推动了粉体静电的研究和规范的修改。国外(CIBA)研究证实“堆积状态高绝缘性大颗粒粉体的放电是粉尘云的引燃源。”

我国聚烯烃粉体料仓在1983~2000年间曾发生70余起静电爆炸事故,对于这70起粉尘爆炸的典型案例的研究表明:料仓内的可燃气体对粉尘云的最小电火能(MIE)有至关重要影响,当可燃气体浓度≥0.5%wt,多数聚烯烃粉尘的MIE可降到10mj以下,因此仓内可燃气体应控制在0.5%wt以下。从放电危险性来说,聚烯烃粒料的高绝缘性,造成其粒料表面电荷不易消除,料仓内存在频繁的放电现象(26~71s/次)是料仓粉尘爆炸的固有隐患源。

针对聚烯烃料仓静电爆炸事故的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的聚烯烃包装料仓,只是一种简单的桶形设计,这无疑为静电爆炸事故留下了隐患,因此,聚烯烃包装料仓的结构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型聚烯烃粒料包装料仓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通过外部离心风机和中心多孔金属导气管及料仓顶部排气孔,导出聚烯烃粒料包装料仓中残留的聚烯烃单体蒸气,进一步降低可燃气体浓度;在料仓内设计有,扇叶形的,倾斜的,多层金属导流板。进入仓内的聚烯烃粒料在多层金属导流板引导下,在下降过程中形成旋转料流,增加了聚烯烃粒料表面与金属导流板接触的机会,进一步去除聚烯烃粒料表面的静电电荷,从而消除了静电放电引起粉尘爆炸的可能性;通过包装料仓底部流化进气设计,使包装料仓底部粒料堆积形成结构疏松,减少压实,避免结块。在包装下料过程中利于畅通下料。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聚烯烃包装料仓内可燃气体浓度,消除了聚烯烃粒料表面电荷,使得聚烯烃包装料仓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型聚烯烃粒料流化包装料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型聚烯烃粒料流化包装料仓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流板,2、导气管,3、流化包装仓,4、脱气风机,5、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安全型聚烯烃粒料流化包装料仓系统由导流板1、导气管2、流化包装仓3、脱气风机4、进气管5组成。导流板1为金属材质,呈倾斜扇叶形多层结构,与导气管2固连;导气管2为圆形金属管,管壁开有多孔;导流板1、导气管2位于流化包装仓3内部,脱气风机4与进气管5一端相连,进气管5另一端与导气管2底部相连。

如图1所示,聚烯烃粒料进入流化包装仓3后,在扇叶形,多层金属导流板1引导下,在下降过程中,形成旋转下降的料流,聚烯烃粒料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与金属导流板1接触,可消除其表面所带电荷,最终到达仓体底部。

如图1所示,聚烯烃粒料进入流化包装仓3及停留在包装料仓时,脱气风机4开始工作,将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流化包装仓3底部脱气进气管5注入流化包装仓3。进入流化包装仓3的空气,通过料仓中心导气管2及粒料间隙,从流化包装仓3顶部排气孔排出,有效的降低了流化包装仓内的可燃气体浓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