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巾折叠机的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4381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巾折叠机的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巾折叠机的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纸巾在包装过程中需要进行折叠,减小其包装体积,让其方便携带和存放。然而现代人审美的多样性和为了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对纸巾的折叠宽度提出了不同的需求,然而现有的纸巾折叠机仅仅能实现一种折叠宽度,如果想要加工不同折叠宽度的纸巾,则需要更换折叠机的折叠装置,然而更换折叠装置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并且费时费力效率还低,不利于生产的多样化和自动化,并且经常更换折叠装置对于零配件的磨损十分严重,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生活用纸包括纸巾、卫生巾和卷纸等,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物品,使用量非常大。现有的纸巾生产线中的折叠工序处理过程大部需要大量人工来辅助完成。这样的成产方式造成人工成本比较高,生产效率低,速度也很慢,无法满足现在工业生产的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需求。

现在的市场上对于纸巾的折叠都是通过人工折叠的,这样就导致其效率低,且容易导致折叠的质量差,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纸巾折叠机的折叠机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巾折叠机的折叠机构,包括安装架和若干用于对纸巾进行折痕的折叠部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供待折叠纸巾依次过渡的第一圆柱、第二圆柱、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和第三折叠组件,所述第一圆柱设置在靠近机柜的一侧,所述第二圆柱、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和第三折叠组件从下至上依次间隔设置在远离机柜的一侧,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底架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设置在底架上的竖直连接柱,两个竖直连接柱的顶部通过一横向连接柱连接,所述位于远离机柜的竖直连接柱上设有第一安装棱柱,该第一安装棱柱垂直于竖直连接柱设置,所述第一圆柱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第一圆柱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机柜上,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棱柱的侧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柱设置在底架上,所述第二圆柱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第二圆柱的两端分别与底架两侧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叠部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棱柱,两个第二安装棱柱分别安装在两个竖直连接柱上,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棱柱均垂直于竖直连接柱设置,所述第一折叠部设置在两个第二安装棱柱上,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两端可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棱柱上,所述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齿型板和第二齿型板,所述第一齿型板和第二齿型板两者的齿间距相同,所述第一齿型板和第二齿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限位旋钮,在牵引纸巾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型板和第二齿型板之间形成一供待折叠纸巾穿过的齿型槽,将第一折叠部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棱柱上,就决定了第一折叠部的位置状态,从而实现了对纸巾的折叠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二折叠部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安装棱柱,两个第三安装棱柱分别安装在两个竖直连接柱上,每个所述第三安装棱柱均垂直于竖直连接柱设置,所述第二折叠部设置在两个第三安装棱柱上,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两端可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棱柱上,所述第二折叠部包括第三齿型板和第四齿型板,所述第三齿型板和第四齿型板两者的齿间距相同,所述第三齿型板和第四齿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限位旋钮,在牵引纸巾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齿型板和第四齿型板之间形成一供待折叠纸巾穿过的齿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折叠组件包括第三折叠部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四安装棱柱,两个第四安装棱柱分别安装在两个竖直连接柱上,每个所述第四安装棱柱均垂直于竖直连接柱设置,所述第三折叠部设置在两个第四安装棱柱上,所述第三折叠部的两端可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四安装棱柱上所述第三折叠部包括第五齿型板和第六齿型板,所述第五齿型板和第六齿型板两者的齿间距相同,所述第五齿型板和第六齿型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限位旋钮,在牵引纸巾的过程中,所述第五齿型板和第六齿型板之间形成一供待折叠纸巾穿过的齿型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齿型板和第六齿型板的齿间距小于第三齿型板和第四齿型板的齿间距,所述第三齿型板和第四齿型板的齿间距小于第一齿型板和第二齿型板的齿间距。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活动限位旋钮均包括第二定位块、第二连接柱和旋钮头,所述旋钮头设置在第一齿型板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钮头的底部,另一端穿过第一齿型板与第二定位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棱柱上均设有供第二定位块滑动的定位槽,每个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安装棱柱的长度方向相同,每个所述定位槽均为T型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纸巾折叠机的折叠机构,待折叠卷筒纸的自由端依次经过第一圆柱和第二圆柱,再通过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和第三折叠组件对平整的纸巾进行折叠作业,最后使得纸巾折叠在一起,第一折叠组件、第二折叠组件和第三折叠组件依次为齿距不断缩小的,就能够满足对纸巾进行一步又一步的折叠,直至将纸巾折叠成预定的厚度,这样的折叠方式优于传统的人工折叠,降低了人工的成本,生产效率高,速度也很快,满足现在工业生产的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折叠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折叠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纸筒压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纸筒压紧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为纸筒压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图10中C处的放大图;

图12为折叠机构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对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5为对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6为图15中D处的放大图;

图17为图15中E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机柜1,纸筒压紧机构2,折叠机构3,安装架3a,底架3a1,竖直连接柱3a2,横向连接柱3a3,第一安装棱柱3a4,第一圆柱3b,第二圆柱3c,第一折叠组件3d,第二安装棱柱3d1,第一齿型板3d2,第二齿型板3d3,第二折叠组件3e,第三安装棱柱3e1,第三齿型板3e2,第四齿型板3e3,第三折叠组件3f,第四安装棱柱3f1,第五齿型板3f2,第六齿型板3f3,活动限位旋钮3g,第二定位块3g1,第二连接柱3g2,旋钮头3g3,对折机构4,安装部件5,定位架5a,安装套筒5b,支撑架5c,承放筒5d,承放槽5e,限位块5f,复位弹簧5g,纸筒压紧部件6,驱动组件6a,压覆纸筒架6b,联动轴6c,连接部6d,传动部6e,第一安装板6f,第一连接柱6f1,调节部6g,调节螺母6g1,第一定位块6g2,第一定位板6h,铰接座6i,第一气缸6j,折叠部件7,切割部件8,导轮组8a,切割组件8b,对折部件9,牵引导轮部9a,对折组件9b,第二气缸9b1,第二定位板9b2,插板9b3,第一牵引导轮组9c,第一转动辊9c1,第二转动辊9c2,第二牵引导轮组9d,第三转动辊9d1,第四转动辊9d2,第五转动辊9d3,牵引部件10,第一L型安装板10a,导轮部10b,第一连接板10b1,导向柱10b2,夹持部10c,第一夹持板10c1,调节螺栓10c2,第二L型安装板10d,第一辊轮柱10e,第二辊轮柱10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17所示的一种纸巾折叠机,包括机柜1、纸筒压紧机构2、折叠机构3以及对折机构4,所述纸筒压紧机构2安装在机柜1的旁侧,所述纸筒压紧机构2包括用于装载待折叠卷筒纸的安装部件5和安装在机柜1的侧壁上用于对待折叠卷筒纸进行压覆的纸筒压紧部件6,所述折叠机构3位于纸筒压紧机构2卷纸筒纸巾的输出端处,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安装架3a和若干用于对纸巾进行折痕的折叠部件7,每个折叠部件7均固定安装在安装架3a上,所述对折机构4安装在机柜1的背部并位于安装架3a的旁侧,所述对折机构4包括切割部件8、用于对切割后纸巾进行对折的对折部件9和安装在机柜1顶部的牵引部件10,所述机柜1内设有控制机构,所述纸筒压紧机构2、切割部件8和对折部件9均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当需要待折叠卷筒纸进行折叠、切割和对折这一系列的作业时,只需将待折叠的卷纸筒放置至安装部件5上,再由纸筒压紧部件6对卷纸筒进行压覆,再通过折叠部件7对待折叠的卷纸进行多步的折叠作业,从而实现对卷纸的折叠,在经过牵引部件10将折叠好的纸巾牵引至切割部件8上,进行切割作业,再通过对折部件9将切割好后的纸巾进行对折作业,这样的自动化的折叠、切割和对折的作业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的输出。

所述安装部件5包括定位架5a、安装套筒5b和支撑架5c,所述定位架5a的一端安装在机柜1上,另一端向机柜1的外部延伸,所述安装套筒5b安装在定位架5a远离机柜1一端的侧部,所述安装套筒5b的轴线方向垂直定位架5a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撑架5c包括设置在定位架5a底部的第一支撑架5c,安装套筒5b用于将待折叠的卷筒纸安装上面,支撑架5c的设置满足了定位架5a进行定位作业,使得整个作业过程更加稳定。

所述定位架5a上对应于安装套筒5b一端的位置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安装套筒5b与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套筒5b上设有用于承放待折叠卷筒纸的承放筒5d,所述承放筒5d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对待折叠卷筒纸进行限位的限位部,限位部的设置实现了对待折叠卷纸筒的限位,满足了在卷纸的牵引过程中不会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所述承放筒5d上对应于每个限位部的位置均设有承放槽5e,每个限位部均可活动安装在承放槽5e内,每个所述限位部均包括限位块5f、铰接柱和复位弹簧5g,所述限位块5f通过铰接柱安装在承放槽5e内,所述复位弹簧5g的一端安装在承放槽5e的底部,另一端安装在限位块5f的底部,所述限位块5f的运动方向垂直承放筒5d的轴线方向,通过限位块5f对卷纸筒进行限位作业,当需要加装待折叠卷纸筒时,只需将限位块5f按下,使其进入承放槽5e内,在待折叠卷纸筒加装好后,再将限位块5f按住抬起,就满足了对待折叠卷纸筒的限位。

所述纸筒压紧部件6包括驱动组件6a、压覆纸筒架6b和用于对驱动压覆纸筒架6b进行位置调节的驱动部,所述驱动组件6a安装在机柜1靠近定位架5a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组件6a侧部设有驱动压覆纸筒架6b运动的联动轴6c,所述联动轴6c的轴线方向与安装套筒5b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压覆纸筒架6b安装在联动轴6c的一端,所述驱动部的输出端与压覆纸筒架6b固定连接,通过驱动部带动压覆纸筒架6b运动,就能够满足对待折叠卷筒纸进行压覆限位作业。

所述压覆纸筒架6b包括连接部6d、传动部6e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分布的第一安装板6f,两个第一安装板6f通过连接部6d固定连接,在压覆纸筒的状态下,两个第一安装板6f倾斜向下设置,两个第一安装板6f的下端固定压覆在待折叠卷筒纸上,位于靠近机柜1的第一安装板6f的侧部与联动轴6c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部6e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6f的下半部分并且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板6f之间,通过驱动组件6a带动传动部6e运动就能够满足对待折叠卷纸筒进一步的压覆,还能够在卷纸筒转动的过程中对卷纸筒进行一个限位作用。

所述传动部6e包括若干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板6f之间的传送辊筒,若干传送辊筒上套设有传送带,在纸筒压覆状态下,传送带的外表面紧贴于待折叠卷筒纸的外圆周面上,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6f的末端均设有用于对传动辊筒和传送带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部6g,通过传送辊筒带动传送带运动,就能够实现对待折叠卷纸筒的进一步压覆。

每个所述调节部6g均包括调节螺母6g1、第一定位块6g2和贯穿第一安装板6f的U型槽,所述第一定位块6g2可滑动的安装在U型槽内,所述第一定位块6g2的滑动方向与第一安装板6f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位于靠近第一安装板6f底端一个传送辊筒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板6f的第一定位块6g2上,所述调节螺母6g1安装在第一安装板6f的底端并且穿过U型槽与第一定位块6g2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调节螺母6g1实现对第一定位块6g2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就实现了对传送辊筒和传送带位置的调节,满足了对不同结构的待折叠卷纸筒进行压覆作业。

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6f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连接柱6f1,该第一连接柱6f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安装板6f的内侧面上,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定位板6h、铰接座6i和第一气缸6j,所述第一定位板6h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柜1的侧部,另一端向机柜1的外侧延伸,所述第一定位板6h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板6h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套筒5b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铰接座6i安装在第一定位板6h远离机柜1的一端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6j的末端铰接在铰接座6i上,所述第一气缸6j的伸缩杆与第一连接柱6f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气缸6j的推动带动整个压覆纸筒架6b沿着联动轴6c的轴线方向进行转动,就能够实现对卷纸筒进行压覆作业,所述安装架3a上设有供待折叠纸巾依次过渡的第一圆柱3b、第二圆柱3c、第一折叠组件3d、第二折叠组件3e和第三折叠组件3f,所述第一圆柱3b设置在靠近机柜1的一侧,所述第二圆柱3c、第一折叠组件3d、第二折叠组件3e和第三折叠组件3f从下至上依次间隔设置在远离机柜1的一侧,满足了对纸巾的过渡和对纸巾进行折叠作业。

所述安装架3a还包括底架3a1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设置在底架3a1上的竖直连接柱3a2,两个竖直连接柱3a2的顶部通过一横向连接柱3a3连接,所述位于远离机柜1的竖直连接柱3a2上设有第一安装棱柱3a4,该第一安装棱柱3a4垂直于竖直连接柱3a2设置,所述第一圆柱3b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第一圆柱3b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机柜1上,另一端与第一安装棱柱3a4的侧部固定连接,安装架3a的设置满足了对第一圆柱3b、第二圆柱3c、第一折叠组件3d、第二折叠组件3e和第三折叠组件3f的安装,从而可以实现对纸巾的折叠作业。

所述第二圆柱3c设置在底架3a1上,所述第二圆柱3c呈水平状态设置,所述第二圆柱3c的两端分别与底架3a1两侧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满足了将纸巾从安装架3a的一侧过渡至拥有第一折叠组件3d、第二折叠组件3e和第三折叠组件3f的一侧,进而实现了对纸巾进行折叠作业。

所述第一折叠组件3d包括第一折叠部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安装棱柱3d1,两个第二安装棱柱3d1分别安装在两个竖直连接柱3a2上,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棱柱3d1均垂直于竖直连接柱3a2设置,所述第一折叠部设置在两个第二安装棱柱3d1上,所述第一折叠部的两端可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棱柱3d1上,所述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齿型板3d2和第二齿型板3d3,所述第一齿型板3d2和第二齿型板3d3两者的齿间距相同,所述第一齿型板3d2和第二齿型板3d3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限位旋钮3g,在牵引纸巾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齿型板3d2和第二齿型板3d3之间形成一供待折叠纸巾穿过的齿型槽,将第一折叠部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棱柱3d1上,就决定了第一折叠部的位置状态,从而实现了对纸巾的折叠作业,待折叠纸巾穿过第一齿型板3d2和第二齿型板3d3使得纸巾变成初步的锯齿状,满足了对纸巾的初步折叠。

所述第二折叠组件3e包括第二折叠部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三安装棱柱3e1,两个第三安装棱柱3e1分别安装在两个竖直连接柱3a2上,每个所述第三安装棱柱3e1均垂直于竖直连接柱3a2设置,所述第二折叠部设置在两个第三安装棱柱3e1上,所述第二折叠部的两端可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棱柱3e1上,所述第二折叠部包括第三齿型板3e2和第四齿型板3e3,所述第三齿型板3e2和第四齿型板3e3两者的齿间距相同,所述第三齿型板3e2和第四齿型板3e3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限位旋钮3g,在牵引纸巾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齿型板3e2和第四齿型板3e3之间形成一供待折叠纸巾穿过的齿型槽,将第二折叠部安装在两个第三安装棱柱3e1上,就决定了第二折叠部的位置状态,从而实现了对纸巾的折叠作业,待折叠纸巾穿过第三齿型板3e2和第四齿型板3e3使得纸巾变成进一步的锯齿状,满足了对纸巾的第二步折叠。

所述第三折叠组件3f包括第三折叠部和两个对称且相互平行设置的第四安装棱柱3f1,两个第四安装棱柱3f1分别安装在两个竖直连接柱3a2上,每个所述第四安装棱柱3f1均垂直于竖直连接柱3a2设置,所述第三折叠部设置在两个第四安装棱柱3f1上,所述第三折叠部的两端可活动的安装在两个第四安装棱柱3f1上所述第三折叠部包括第五齿型板3f2和第六齿型板3f3,所述第五齿型板3f2和第六齿型板3f3两者的齿间距相同,所述第五齿型板3f2和第六齿型板3f3的两端均设置有活动限位旋钮3g,在牵引纸巾的过程中,所述第五齿型板3f2和第六齿型板3f3之间形成一供待折叠纸巾穿过的齿型槽,将第三折叠部安装在两个第四安装棱柱3f1上,就决定了第三折叠部的位置状态,从而实现了对纸巾的折叠作业,待折叠纸巾穿过第五齿型板3f2和第六齿型板3f3使得纸巾变成再一步的锯齿状,满足了对纸巾的第三步折叠。

所述第五齿型板3f2和第六齿型板3f3的齿间距小于第三齿型板3e2和第四齿型板3e3的齿间距,所述第三齿型板3e2和第四齿型板3e3的齿间距小于第一齿型板3d2和第二齿型板3d3的齿间距,这样齿间距的排布满足了对纸巾一步一步的折叠作业,就实现了纸巾最后的成型。

每个所述活动限位旋钮3g均包括第二定位块3g1、第二连接柱3g2和旋钮头3g3,所述旋钮头3g3设置在第一齿型板3d2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柱3g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旋钮头3g3的底部,另一端穿过第一齿型板3d2与第二定位块3g1固定连接,通过旋转旋钮头3g3来控制第一齿型板3d2和第二齿型板3d3在两个第二安装棱柱3d1上的间距,通过旋转旋钮头3g3来控制第三齿型板3e2和第四齿型板3e3在两个第三安装棱柱3e1上的间距,通过旋转旋钮头3g3来控制第五齿型板3f2和第六齿型板3f3在两个第四安装棱柱3f1上的间距,就能调整对纸巾的折叠厚度,满足了能够折叠多种厚度的纸巾。

每个所述第二安装棱柱3d1上均设有供第二定位块3g1滑动的定位槽,每个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安装棱柱3d1的长度方向相同,每个所述定位槽均为T型槽,定位槽的设置满足了第二定位块3g1能在第二安装棱柱3d1上移动。

所述牵引部件10包括纸巾转向组件和安装在机柜1顶部的第一L型安装板10a,所述纸巾转向组件安装在第一L型安装板10a前端并且位于靠近机柜1的一侧,所述纸巾转向组件包括导轮部10b、夹持部10c和第二L型安装板10d,所述第二L型安装板10d包括一体成型的横向板和竖直板,所述竖直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L型安装板10a上,所述横向板垂直于第一L型安装板10a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轮部10b安装在横向板的一侧,所述夹持部10c安装在横向板的另一侧,纸巾通过导轮部10b和夹持部10c的限位和夹持就能满足对折叠好的纸巾进行进一步的折叠,满足了将纸巾紧紧的贴合在一起,满足了切割部件8可以实现切割作业。

所述导轮部10b包括两个呈倒八字型设置的导向连杆,每个所述导向连杆包括第一连接板10b1和垂直于第一连接板10b1设置的导向柱10b2,所述第一连接板10b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横向板的侧部,所述导向柱10b2可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0b1靠近机柜1的一侧,通过两个导向连杆对折叠好的纸巾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实现了固定纸巾的宽度,满足了夹持部10c将折叠好后的纸巾进行进一步的折叠。

所述夹持部10c包括第一夹持板10c1和调节螺栓10c2,所述第一夹持板10c1的一端设有供调节螺栓10c2穿插的插接槽,所述调节螺栓10c2穿过插接槽固定安装在横向板上,所述第一夹持板10c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横向板上,所述第一L型安装板10a上还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供待对折纸巾过渡的第一辊轮柱10e,每个所述第一辊轮柱10e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第一L型安装板10a的长度方向,通过调节调节螺栓10c2控制第一夹持板10c1和横向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决定了折叠纸巾的厚度。

所述机柜1的背部还设有与若干第一辊轮柱10e配合使用的多个第二辊轮柱10f,多个所述第二辊轮柱10f间隔设置,所述切割部件8包括导轮组8a和切割组件8b,所述导轮组8a设置在机柜1的背部并且与多个第二辊轮柱10f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导轮组8a包括两个相向转动的传动辊,两个传动辊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切割组件8b安装在机柜1的背部并且位于导轮组8a的正下方,所述切割组件8b上设有供待切割纸巾穿过的切割槽,通过第一辊轮柱10e和第二辊轮柱10f的配合,满足了将折叠好的纸巾不断向切割组件8b的位置传送,就实现了对纸巾能够进行切割作业。

所述对折部件9包括牵引导轮部9a和对折组件9b,所述牵引导轮部9a包括第一牵引导轮组9c和第二牵引导轮组9d,所述第一牵引导轮组9c和第二牵引导轮组9d均设置于切割组件8b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牵引导轮组9c和第二牵引导轮组9d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牵引导轮组9c和第二牵引导轮组9d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对折纸巾的厚度,通过第一牵引导轮组9c和第二牵引导轮组9d将切割好的纸巾向下传送至对折组件9b的对折位置,就可以通过对折组件9b对切割好的纸巾进行对折作业。

所述第一牵引导轮组9c包括处于同一竖直平面的第一转动辊9c1和第二转动辊9c2,所述第一转动辊9c1和第二转动辊9c2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容纳槽,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辊9c1和第二转动辊9c2的容纳槽上均套设有一根皮带,通过皮带将第一转动辊9c1和第二转动辊9c2连接在一起就可以满足对切割好的纸巾进行传送。

所述第二牵引导轮组9d包括第三转动辊9d1、第四转动辊9d2和第五转动辊9d3,所述第三转动辊9d1和第四转动辊9d2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四转动辊9d2和第五转动辊9d3处于同一水平平面内,第三转动辊9d1、第四转动辊9d2和第五转动辊9d3的外圆周面上均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容纳槽,每个所述第三转动辊9d1、第四转动辊9d2和第五转动辊9d3的容纳槽上均套设有一根皮带,通过皮带将第三转动辊9d1、第四转动辊9d2和第五转动辊9d3连接在一起,再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五转动辊9d3转动,就可以带动第三转动辊9d1和第四转动辊9d2同步转动,进而在传送待对折的纸巾时,就能够带动第一牵引导轮组9c运动。

所述第二牵引导轮组9d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对折完成后的纸巾进行传送到指定位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设置在机柜1的背部,所述传送带与第四转动辊9d2间隔设置,传动带的设置满足了将对折完成后的纸巾进行传送,固定距离的设置满足插板9b3能够插接入两者之间,完成对纸巾的对折作业。

所述对折组件9b包括第二气缸9b1和安装在机柜1背部的第二定位板9b2,所述第二气缸9b1固定在第二定位板9b2上,所述第二气缸9b1的输出方向垂直于第一转动辊9c1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二气缸9b1的伸缩杆上设有一插板9b3,所述插板9b3在第二气缸9b1的推动下能够插接入第四转动辊9d2和传送带之间,通过第二气缸9b1带动插板9b3运动,将插板9b3插入传送带与第四转动辊9d2之间的位置实现对纸巾进行对折作业。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将待折叠的卷筒纸套装安装套筒5b的承放筒5d上,待折叠卷筒纸的自由端依次经过第一圆柱3b和第二圆柱3c,再通过第一折叠组件3d、第二折叠组件3e和第三折叠组件3f对平整的纸巾进行折叠作业,最后使得纸巾折叠在一起,再经过导轮部10b和第一辊轮柱10e对折叠好的纸巾进行转向,就能够将折叠好后的纸巾紧密的排布在一起,再经过第二辊轮柱10f的过渡进入两个传动辊之间进行再一次变向进入切割部件8中,实现切割作业,由于切割作业不断的进行,所以待折叠卷筒纸不断的被牵引,进而就能够实现不间断的切割作业;切割完的纸巾就成为了一段一段长条状的折叠好的纸巾,在通过第一牵引导轮组9c和第二牵引导轮组9d的传送,将一段一段的纸巾传递到第四转动辊9d2和传送带之间,再通过第二气缸9b1带动插板9b3向前推送,将切割完成后一段一段的纸巾进行对折作业,就实现了对折叠好的纸巾的对折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