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轨变形门式起重机的起吊小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456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轨变形门式起重机的起吊小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轨变形门式起重机的起吊小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铁路运营里程最多的国家,为保证列车的高速运行,要求轨道结构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一旦基础发生较大变形或轨道的传力部件损伤,则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和平顺性就很难保证,轻则导致列车限速,重则发生安全事故。

在实际应用中,对铁路、地铁隧道的轨道施工时,轨道板、轨枕、模板、轨排、钢轨和岔道等均需要吊装,轨道结构部件在服役期间可能会收到损坏,而发生轨道板或混凝土底座板裂纹、破损或断裂,高速道岔伤损,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离缝、破损或碎裂,I型板凸形挡台及凸形挡台填充树脂破损,轨道板承轨台损坏、整体道床沉降超限等问题,这些情况不仅影响轨道美观,而且直接影响轨道结构稳定性和平顺性,从而危及到列车运行安全,因此需要对存在隐患的轨道结构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

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轨道不是都处于水平状态的,一般的吊机无法使用,且由于目前铁路采用的轨道板,尺寸和重量均较大,需要更换时,需要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共同作业,这不仅需要搭建工作台,而且易受工作区域的限制,施工周期过长,施工效率较低;安全性差,施工中需要人力物力较多,施工安全无法保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无轨门式起重机,该起重机的起吊小车满足吊载货物三维六自由度调整的要求,能够在各种工况下变轨距,满足各种区间断面线路的各种跨度要求,能够在各种工况下变高,满足各种区间断面线路的各种跨度的起升高度要求,并且能够对起吊位置精确调整,本申请是用于该起吊小车的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轨变形门式起重机的起吊小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能够对起吊小车的起吊升降、以及水平横向的调整进行协同控制,满足对起吊小车的各种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轨变形门式起重机的起吊小车控制系统,起吊小车箱体内设置一组用于驱动相对应滑轮的起吊液压缸,箱体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横向调节装置,每个横向调节装置均通过双向液压缸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a、液压控制部,

液压控制部包含液压泵站、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一个节流截止阀、四缸同步阀、前侧缸同步阀、后侧缸同步阀、四个叠加式双向平衡阀、两个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四个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个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液压泵站为液压控制部提供液压动力,液压泵站出口设有总电磁阀;

两个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入口分别与液压泵站相连、出口分别与两个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的入口对应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的出口分别通过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与双向液压缸对应连接,构成对起吊小车横向调整的液压驱动;

节流截止阀入口与液压泵站相连、出口依次连接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四缸同步阀,四缸同步阀的输出分别作为前侧缸同步阀与后侧缸同步阀的输入,前侧缸同步阀的输出分别与两个控制前侧的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相连,后侧缸同步阀的输出分别与两个控制后侧的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相连,所述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与叠加式双向平衡阀相连后、再分别与起吊液压缸对应连接,构成对起吊小车起吊升降的液压驱动;

b、电气控制部,

电源进线依次通过断路器、接触器与热继电器连接液压泵电机;电源进线还依次通过变压器与直流稳压电源输出控制电压;液压泵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与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依次串联后接在控制电压回路中,构成液压泵站的控制回路;

电气控制部还包含一组用于操作起吊小车的自复位选择开关,每个自复位选择开关分别串联继电器后,再并联在控制电压回路中;各个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液压控制部中各个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对应串联后,再并联在控制电压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气控制部与液压控制部对应协同配合,使控制起吊小车的起吊液压缸与双向液压缸能够按照施工需要伸出或缩回,从而满足对起吊小车的各种调整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吊小车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控制部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液压泵站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起吊升降驱动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起吊横向调整驱动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气控制部关于液压泵站的电气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气控制部关于自复位选择开关与继电器的电气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气控制部关于继电器触点与电磁铁的电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轨变形门式起重机的起吊小车控制系统,起吊小车箱体内设置一组用于驱动相对应滑轮的起吊液压缸,即分别控制左前起吊绳、左后起吊绳、右前起吊绳、右后起吊绳的左前起吊液压缸1a、左后起吊液压缸1b、右前起吊液压缸1c、右后起吊液压缸1d;箱体底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横向调节装置,每个横向调节装置均通过双向液压缸驱动,即前双向液压缸2a与后双向液压缸2b;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a、液压控制部,

结合图2~5所示,液压控制部包含液压泵站3、一个节流截止阀4、一个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四缸同步阀6、前侧缸同步阀7、后侧缸同步阀8、四个叠加式双向平衡阀9、两个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10、四个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个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四缸同步阀6、前侧缸同步阀7、后侧缸同步阀8均采用自调式分流集流阀。

四个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即分别与左前起吊液压缸1a、左后起吊液压缸1b、右前起吊液压缸1c、右后起吊液压缸1d一一对应的左前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a、左后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b、右前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c、右后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d;

两个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即分别与前双向液压缸2a、后双向液压缸2b一一对应的前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a、后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b。

液压泵站3为液压控制部提供液压动力,液压泵站3出口设有总电磁阀13;

两个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入口通过总电磁阀13分别与液压泵站3相连、出口分别与两个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10的入口对应连接,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10的出口分别通过叠加式双液控单向阀14与双向液压缸对应连接,构成对起吊小车横向调整的液压驱动。

节流截止阀4入口通过总电磁阀13与液压泵站3相连、出口依次连接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与四缸同步阀6,四缸同步阀6的输出分别作为前侧缸同步阀7与后侧缸同步阀8的输入,前侧缸同步阀7的输出分别与左前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a、右前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c相连。后侧缸同步阀8的输出分别与左后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b、右后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d相连;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分别与叠加式双向平衡阀9相连后、再分别与起吊液压缸对应连接,构成对起吊小车起吊升降的液压驱动。

b、电气控制部,

结合图6~8所示,380V交流电源进线依次通过断路器Q1、接触器KM与热继电器FR连接液压泵电机M;380V交流电源进线还依次通过变压器T1、断路器F2、与直流稳压电源T2、断路器F3输出直流24V控制电压。

液压泵启动按钮S1、接触器KM的线圈与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点依次串联后接在控制电压回路中,构成液压泵站的控制回路。

电气控制部还包含一组用于操作起吊小车的自复位选择开关,每个自复位选择开关分别串联继电器后,再并联在控制电压回路中;各个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液压控制部中各个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对应串联后,再并联在控制电压回路中。

自复位选择开关采用自复位三位选择开关,按照起吊小车的操作需求,起吊小车控制包含:前侧左右横移开关S2、后侧左右横移开关S3、左前升降开关S4、左后升降开关S5、右前升降开关S6、右后升降开关S7、前侧同步升降开关S8、后侧同步升降开关S9、前后同步升降开关S10。

各个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分别为:总电磁阀13对应电磁铁YVH2,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5对应电磁铁YVH4,左前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a对应电磁铁YVH11、YVH12,左后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b对应电磁铁YVH15、YVH16,右前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c对应电磁铁YVH9、YVH10,右后起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1d对应电磁铁YVH13、YVH14;前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a对应电磁铁YVH17、YVH18,后横移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b对应电磁铁YVH19、YVH20。

在利用本控制系统控制起吊小车时,首先按下液压泵启动按钮S1启动液压泵站3,然后按照需求进行操作,为了更加直观地表明各个开关操作、继电器、电磁铁、液压缸的工作对应情况,下面用表格进行说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