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147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脚踏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踏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踏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脚踏组装工作,比如珠碗和反光片组装到脚踏上的工作,一般通过人力手工完成,如此,脚踏组装的效率较低,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同时,人力手工组装脚踏,脚踏的组装质量难以把控,也很难以统一,造成企业产品质量不能保证过硬,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再者,人力手工组装脚踏的过程中,敲击、钻孔等工作易于对人体造成伤害,易于发生生产事故,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在对比文件CN2695187Y中,描述一种用于水暖器材铸件加工的机械手,但此机械手无法实现加工或组装脚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脚踏组装装置,用于将珠碗和反光片组装到脚踏上,所述脚踏组装装置包括机架、脚踏输送结构、脚踏推送结构、机械手结构、珠碗安装部和反光片安装部,

所述机架开设有脚踏待抓取区、安装槽和成品框,所述脚踏待抓取区连通所述脚踏推送结构和所述脚踏输送结构,所述安装槽用于放置所述脚踏并进行组装,所述成品框用于放入组装完成的所述脚踏,

所述脚踏输送结构、所述脚踏推送结构和所述机械手结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珠碗安装部和所述反光片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机械手结构同时抓取所述脚踏待抓取区和所述安装槽上的所述脚踏,并同时将所述脚踏待抓取区的所述脚踏放置到所述安装槽上,将所述安装槽上的所述脚踏放置到所述成品框内,所述珠碗安装部用于为所述脚踏安装珠碗,所述反光片安装部用于为所述脚踏安装反光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脚踏组装装置通过全自动化的机器进行脚踏组装,既提高了脚踏组装的效率,保证了脚踏组装的质量,同时,还减少了人力劳动的成本,降低了脚踏的组装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突出所述脚踏设置,所述脚踏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和所述传送带平行,所述安装部伸入所述挡板的顶部下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形成脚踏推送区,所述脚踏推送区在短边方向上和所述脚踏实行间隙配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脚踏第一检测结构,所述脚踏第一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所述脚踏是否到达所述脚踏推送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脚踏待抓取区,所述脚踏推送区连通所述脚踏待抓取区,所述脚踏待抓取区和所述脚踏推送区的短边大小一致以使所述脚踏从所述脚踏推送区顺畅移动到所述脚踏待抓取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待抓取区设置有脚踏第二检测结构,所述脚踏第二检测结构用于检测所述脚踏在所述脚踏待抓取区的放置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推送结构包括推送件,所述推送件包括推送头,所述推送头用于接触所述脚踏并将所述脚踏自所述脚踏推送区推送到所述脚踏待抓取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机械手结构包括机械手主体和两个机械臂,两个所述机械臂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械手主体上,两个所述机械臂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保持同一工作状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和所述脚踏实行间隙配合,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脚踏第三检测结构,所述脚踏第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脚踏是否放置到所述安装槽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组装装置包括珠碗振动盘和珠碗检测部,所述珠碗震动盘和所述珠碗检测部连通所述珠碗安装部,所述珠碗振动盘用于盛装待安装的珠碗并振动所述珠碗使所述珠碗有序进入所述珠碗检测部,所述珠碗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珠碗是否到位,

所述脚踏组装装置包括反光片振动盘和反光片检测部,所述反光振动盘和所述反光片检测部连通所述反光片安装部,所述反光片振动盘用于盛装待安装的反光片并振动所述反光片以使所述反光片有序进入所述反光片检测部,所述反光片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反光片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脚踏组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脚踏组装装置在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脚踏组装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脚踏组装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脚踏组装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安装槽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脚踏组装装置100,用于将珠碗和反光片组装到脚踏上,脚踏组装装置100包括机架10、脚踏输送结构20、脚踏推送结构60、机械手结构70、珠碗安装部19和反光片安装部102,机架10开设有脚踏待抓取区12、安装槽14和成品框16,脚踏待抓取区12连通脚踏推送结构60和脚踏输送结构20,安装槽14用于放置脚踏并进行组装,成品框16用于放入组装完成的脚踏,脚踏输送结构20、脚踏推送结构60和机械手结构70设置在机架10上,珠碗安装部19和反光片安装部102设置在安装槽14上,机械手结构70同时抓取脚踏待抓取区12和安装槽14上的脚踏,并同时将脚踏待抓取区12的脚踏放置到安装槽14上,将安装槽14上的脚踏放置到成品框16内,珠碗安装部19用于为脚踏安装珠碗,反光片安装部102用于为脚踏安装反光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脚踏组装装置100通过全自动化的机器进行脚踏组装,既提高了脚踏组装的效率,保证了脚踏组装的质量,同时,还减少了人力劳动的成本,降低了脚踏的组装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包括安装部,安装部突出脚踏设置,脚踏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22和挡板24,挡板24的顶部和传送带22平行,安装部伸入挡板24的顶部下方。

如此,保证了脚踏在传送带22上的运输过程中,能稳定放置在传送带22上,不会因为轻微的抖动或者撞击而掉落到传送带22外部,避免了需要人工看管传送带22运输脚踏的麻烦,进一步减轻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进一步地,还能对传送带22进行防滑处理,如此,提高脚踏放置在传送带22上的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的长边和传送带22实行间隙配合。

如此,脚踏能从其他运输机构上顺畅进入脚踏输送结构20上,保证脚踏输送结构20的稳定性,而不会发生脚踏的长边和传送带22之间间隔太小、摩擦太大,而导致脚踏在传送带22上的运行部顺畅,影响后面流程的进行。

当然,脚踏的长边和传送带22之间的间隔也不宜过大,否则会导致脚踏放置到传送带22上后方向易于改变,影响后期对脚踏的操作精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送带22的末端形成脚踏推送区26,脚踏推送区26在短边方向上和脚踏实行间隙配合。

如此,脚踏推送区26能且仅能放置一个脚踏,便于放置在脚踏推送区26的脚踏被推送到下一个流程。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脚踏推送区26的尺寸保证了脚踏推送的精准性,避免了脚踏推送区26的脚踏尺寸不合适在推送过程中影响脚踏推送到下一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传送带22的末端设置有脚踏第一检测结构(图未示),脚踏第一检测结构用于检测脚踏是否到达脚踏推送区26。

如此,脚踏第一检测结构能准确检测到脚踏的位置,并进行下一操作。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脚踏组装装置100包括控制部,控制部电性连接脚踏第一检测结构等,脚踏第一检测结构检测到脚踏到达脚踏推送区26后,控制部控制推送的结构推送脚踏,进行下一步骤的操作,保证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精准运行。

具体地,脚踏第一检测结构可采用灯光照射的方式。比如,脚踏第一检测结构向放置脚踏的位置发射激光,如果激光被遮挡,设置在另一侧的激光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激光,则说明脚踏推送区26放置有脚踏,反之,如果发射的激光被设置在另一侧的激光接收装置接收到,则说明脚踏推送区26未放置脚踏。

当然,脚踏第一检测结构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结构的检测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机架10上设置有脚踏待抓取区12,脚踏推送区26连通脚踏待抓取区12,脚踏待抓取区12和脚踏推送区26的短边大小一致以使脚踏从脚踏推送区26顺畅移动到脚踏待抓取区12。

如此,保证了脚踏从传送带22上移动到脚踏待抓取区12的顺畅度,提高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工作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待抓取区12设置有脚踏第二检测结构(图未示),脚踏第二检测结构用于检测脚踏在脚踏待抓取区12的放置状态。

如此,脚踏第二检测结构能检测到位于脚踏待抓取区12的脚踏的正反,保证脚踏在进行下一个流程时状态保持统一,进而保证脚踏组装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脚踏第二检测结构通过光纤以及光纤放大器来检测脚踏的正反。脚踏在经过光纤时,光纤的红光射到脚踏上会在光纤放大器显示一个数值,脚踏的正或者反会分别显示不同的数值,检测脚踏的正反状态时,比如光纤放大器的设定值为55,当检测值大于55时为正常,也就是说脚踏放置正确,小于55时说明脚踏放反。当然,光纤放大器的具体数值需按照实际要求进行设定,所以数值为不通用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推送区26和脚踏待抓取区12的连接处设置有导引件,导引件用于导引脚踏顺畅移动到脚踏待抓取区12。

如此,便于脚踏更顺畅地从脚踏推送区26移动到脚踏待抓取区12,提高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工作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推送结构60包括推送件,推送件包括推送头62,推送头62用于接触脚踏并将脚踏自脚踏推送区26推送到脚踏待抓取区12。

如此,只需要推送头62接触并移动脚踏即可,无需脚踏推送结构60整体发生移动,减少了脚踏推送结构60占用的脚踏组装装置100的空间,简化了脚踏组装装置100。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推送头62呈长方体,机架10上形成有轨道,推送头62在轨道上移动以推送脚踏。如此,保证了脚踏推送的准确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推送件还包括连接杆64,连接杆64连接推送头62和驱动结构,机架10上设置有推送轨道66,驱动结构驱动连接杆64在推送轨道66上移动以带动推送头62推送脚踏。

如此,连接杆64在推送轨道66上移动,保证了连接杆64以及和连接杆64固定连接的连接头的移动稳定性,进而保证了脚踏能从脚踏推送区26准确、顺畅地推送到脚踏待抓取区1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推送轨道66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用于限制连接杆64移动。

如此,限位件限制连接杆64移动,避免了连接杆64移动过度引起推送头62撞击到其他部位,导致推送件损坏的情况,从而延长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组装装置100包括机械手结构70,机架10开设有安装槽14和成品框16,安装槽14用于放置脚踏并进行组装,成品框16用于放入组装完成的脚踏,机械手结构70包括机械手主体72和两个机械臂74,两个机械臂74固定设置在机械手主体72上,两个机械臂74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保持同一工作状态,机械臂74同时抓取脚踏待抓取区12和安装槽14上的脚踏,并在机械手主体72的带动下,将脚踏待抓取区12的脚踏放置到安装槽14上,将安装槽14上的脚踏放置到成品框16。

如此,机械手结构70上的两个机械臂74能将脚踏待抓取区12上的脚踏移动到安装槽14上进行反光片和珠碗的安装操作,将安装槽14上已组装完毕的脚踏移动到成品框16,将已组装完毕的脚踏集中处理,提高了脚踏组装的效率。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脚踏位于安装槽14上时组装的时间较短,大概为1-3秒,机械臂74抓取和放下脚踏的时间也较短,大约为1.5秒,所以两个机械臂74能同步抓取脚踏待抓取区12和安装槽14上的脚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4包括上安装槽142和上安装槽144,上安装槽142和上安装槽144间隔设置。

如此,上安装槽142和上安装槽144之间的间隔便于机械臂74抓取脚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4和脚踏实行间隙配合,安装槽14上设置有脚踏第三检测结构,脚踏第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脚踏是否放置到安装槽14上。

如此,安装槽14的内壁和脚踏之间的间隔便于反光片和珠碗的安装。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脚踏第三检测机构为接触式传感器。当脚踏放置到安装槽14上后,脚踏对脚踏第三检测机构施加压力,使脚踏第三检测机构检测到脚踏的存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第三检测机构设置在安装槽14的中心位置。

如此,安装槽14的中心位置能较准确地检测到脚踏的存在,避免脚踏重量分布不均匀引起脚踏第三检测机构检测不准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安装槽142开设有反光片待装区146和上珠碗待装区148,上安装槽144开设有下珠碗待装区141,反光片待装区146相对于安装槽14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

如此,脚踏两侧的反光片通过反光片待装区146进行安装,脚踏两端的珠碗通过上珠碗待装区148和下珠碗待装区141分别进行安装,简化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上珠碗待装区148和下珠碗待装区141位于一条直线上。

如此,上珠碗待装区148和下珠碗待装区141能提高脚踏的上珠碗和下珠碗安装的准确度,提高脚踏的组装效率和质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包括机械手驱动18,机械手结构70包括机械手导轨76,机械手驱动18和机械手主体72设置在机械手导轨76上,机械手驱动18驱动机械手主体72在机械手导轨76上运动以带动机械臂74运动。

如此,机械手能在机械手导轨76上稳定移动,从而进行移动脚踏的操作,保证了脚踏的稳定性,避免了脚踏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机械手驱动18移动不稳定而从机械臂74上掉落的情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机械手驱动18为伺服马达,机械臂74为标准复动带导轨平行型机械臂74。

如此,机械手驱动18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和线性度高的特点,提高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组装精度。机械臂74使用标准复动带导轨平行型机械臂74,保证了机械臂74在抓取和放开操作中的精度,保证脚踏能稳定移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机械臂74包括机械爪742,机械爪742通过气缸驱动进行抓取和放开操作。

如此,设置在机械臂74上的机械爪742能执行抓取和放开脚踏的动作,并可以实现大范围的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工劳动成本,提高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组装效率。

具体地,机械爪742抓取脚踏的力度等参数可以根据脚踏的不同材质等进行调整,以保证机械爪742能稳定移动脚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机械臂74之间的距离与安装槽14和成品框16之间的距离相等。

如此,两个机械臂74能同时执行从脚踏待抓取区12和安装槽14抓取脚踏,并在安装槽14和成品框16的上方同时放开脚踏的动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机械手导轨76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机械手主体72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和第一导轨配合、第二配合部和第二导轨配合以使机械手主体72稳定移动设置在机械手导轨76上。

如此,实现了双导轨的机械手导轨76,使得机械手主体72能更稳定地设置在机械手导轨76上,并沿机械手导轨76移动,实现移动脚踏的操作。

相比单轨道的机械手导轨76,本实施方式中的机械手导轨76还能提高机械手驱动18移动的稳定性,保证机械手驱动18在移动过程中,脚踏能保持稳定,避免出现脚踏在移动过程中掉落到脚踏组装装置100的其他部位,影响脚踏组装装置100的机械性能的情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位于机械手导轨76的顶面,第二导轨位于机械手导轨76的侧面,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感应件(图未示)和第二感应件(图未示),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间隔设置,第一感应件设置在安装槽14的上方,第二感应件设置在成品框16的上方。

如此,机械手主体72沿机械手导轨76运动到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的位置时,机械臂74能执行对应的动作,保证全自动脚踏组装装置100的运行。

具体地,机械手主体72移动到第一感应件的位置时,控制部感应机械臂74的位置确保机械手主体72到达原点位置即机械臂74的中心位于脚踏待抓取区12的中心上方,以保证机械臂74完成升降操作后正好能抓住脚踏,另一个机械臂74正好抓取安装槽14内的完成品。机械手主体72沿机械手导轨76移动到第二感应件的位置时,机械手主体72停止移动,抓取未组装的脚踏的机械臂74升降将脚踏放置到安装槽14内,抓取已安装的脚踏的机械臂74升降将脚踏放置到成品框16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包括机械臂驱动,机械臂74通过机械臂驱动连接机械手主体72,机械臂驱动驱动机械臂74升降。

如此,机械臂驱动能带动机械臂74完成升降操作,保证了抓取和放开脚踏的时候脚踏距离机械臂74的距离较小,从而保护脚踏,也保护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机械臂驱动包括连接轴(图未示),机械臂74通过连接轴连接机械手主体72,连接轴可伸缩。

如此,机械臂驱动通过气缸驱动,使得连接轴发生伸缩,进而带动机械臂74升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机械臂驱动通过气缸驱动运动并带动机械臂74升降。

如此,使得机械臂驱动更加节能、使用寿命更加长、可靠性更高,同时,气缸的体积小、重量轻,有利于简化脚踏组装装置100的结构,减轻脚踏组装装置100的重量,也降低了脚踏组装装置100的制造成本。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机械臂74降低到最低位置时,机械臂74的底端和机架10间隔设置。

如此,机械臂74不会和机架10发生接触,避免了机械臂74降低时,带着初速度撞击机架10,造成机械臂74损坏或者机架10损坏的情况,延长了机械臂74的使用寿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组装装置100包括珠碗振动盘11、珠碗检测部(图未示)和珠碗安装部19,珠碗振动盘11用于盛装待安装的珠碗并振动珠碗使珠碗有序进入珠碗检测部,珠碗检测部用于检测珠碗是否到位,珠碗安装部19用于将珠碗安装到脚踏上。

如此,珠碗经过筛选后进入珠碗安装部19,并组装到脚踏上,保证了脚踏组装的质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珠碗振动盘11包括电磁振动器和料斗,料斗包括螺旋轨道,螺旋轨道呈由低到高的方向设置。

如此,在电磁振动器作用下,料斗作扭转式上下振动,使脚踏沿着螺旋轨道由低到高移动,并自动排列定向,直至位于料斗上部的出料口并进入输料槽,然后由输料槽运输到相应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珠碗振动盘11包括上珠碗振动盘112和下珠碗振动盘114,珠碗安装部19包括上珠碗安装部19和下珠碗安装部19,上珠碗振动盘112和下珠碗振动盘114间隔设置,上珠碗安装部19用于安装脚踏的上珠碗,下珠碗安装部19用于安装脚踏的下珠碗,上珠碗振动盘112为上珠碗安装部19提供上珠碗,下珠碗振动盘114为下珠碗安装部19提供下珠碗。

如此,上珠碗安装部19和下珠碗安装部19分别由上珠碗振动部和下珠碗振动部提供珠碗,保证了脚踏的珠碗安装的速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珠碗检测部位于珠碗安装部19内,珠碗检测部采用非接触式传感器。

如此,珠碗检测部可以检测到珠碗是否已经到位并选择执行下一个组装步骤。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珠碗安装部19包括珠碗安装件13,珠碗安装件13用于带动珠碗通过上珠碗待装区148和下珠碗待装区141将珠碗安装到脚踏上。

如此,珠碗安装件13能将上珠碗和下珠碗分别同时安装到脚踏上,节省了珠碗安装的时间,同时也保证了珠碗安装的强度。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珠碗安装件13呈轴状,上珠碗振动盘112和下珠碗振动盘114中的珠碗经过筛选后通过珠碗送料部输送到珠碗安装件13上,珠碗安装件13伸缩并将上珠碗和下珠碗分别打入脚踏的顶端和低端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包括珠碗驱动,珠碗驱动用于驱动珠碗安装件13运动,珠碗驱动通过气缸运动。

如此,珠碗安装件13在珠碗驱动的作用下做伸缩运动,并带动上珠碗和下珠碗运动,打入脚踏的顶端和低端位置,完成上下珠碗的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踏组装装置100包括反光片振动盘15、反光片检测部和反光片安装部102,反光片振动盘15用于盛装待安装的反光片并振动反光片以使反光片有序进入反光片检测部,反光片检测部用于检测反光片的状态,反光片安装部102用于将反光片安装到脚踏上。

如此,经过反光片振动盘15和反光片检测部的筛选后,反光片能保持同一方向进入反光片安装部102,并由反光片安装部102打入脚踏的左右两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片振动盘15包括电磁振动器和料斗,料斗包括螺旋通道,螺旋通道呈由低到高的方向设置。

反光片振动盘15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和珠碗振动盘11相似,上文已对珠碗振动盘11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片振动盘15包括左反光片振动盘152和右反光片振动盘154,左反光片振动盘152用于安装脚踏左边的反光片,右反光片振动盘154用于安装脚踏右边的反光片,左反光片振动盘152和右反光片振动盘154间隔设置。

如此,左反光片反光片振动盘15和右反光片振动盘154分别为脚踏左右的反光片安装提供材料,保证了脚踏左右的反光片安装有序进行,提高了脚踏反光片安装的效率和质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片检测部包括反光片第一检测件(图未示),反光片第一检测件位于料斗上且靠近反光片振动盘15的出口,反光片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反光片的正反。

如此,反光片第一检测件能检测出即将进入反光片送料部的反光片的正反,避免方向放反的反光片进入反光片安装部102,由此保证了脚踏上反光片的安装质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片第一检测件包括光纤检测器、放大器和吹气装置,光纤检测器用于向反光片发射红光并接收反射的红光,放大器用于根据反射的红光以数值形式显示反光片的正反,吹气装置用于将反的反光片吹回反光片振动盘15。

如此,反光片在经过光纤检测器时,光纤检测器的红光射到反光片上会在放大器上以数值显示出来,反光片的正或者反会分别显示不同的数值,根据预设数值与放大器显示的数值进行比较,来判断反光片是正或是反,如判定反光片为反,则吹气装置会进行吹气动作,把反的反光片剔除出来,重新吹到反光片振动盘15中进行振动和排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片检测部包括反光片第二检测件(图未示),反光片第二检测件位于反光片安装部102内,反光片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反光片是否到位。

如此,反光片第二检测件能检测到反光片是否到位,并向控制部发送信号,使控制部控制下一流程的进行。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反光片安装部102包括反光片安装件17,反光片安装件17用于带动反光片通过上反光片待装区146和下反光片待装区146将反光片安装到脚踏上。

如此,反光片安装件17带动反光片从安装槽14上开设的反光片待装区146进入安装槽14,并打入脚踏上,完成反光片的安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包括反光片驱动,反光片驱动用于驱动反光片安装件17运动,反光片驱动通过气缸运动。

如此,反光片驱动通过气缸运动带动反光片伸缩,进入安装槽14,将反光片打入脚踏,完成反光片的安装。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脚踏组装装置100的大致工作流程如下:

传送带22运输待组装的脚踏,进入脚踏推送区26,传送带22末端的脚踏第一检测机构检测脚踏是否到位;到位后推送机构的推送件在连接杆64的带动下将脚踏推送到脚踏待抓取区12,脚踏待抓取区12的脚踏第二检测结构检测脚踏是否放正;机械手主体72在机械手导轨76上移动,带动机械臂74移动,机械臂74移动到脚踏待抓取区12上方,在机械臂驱动的驱动下,机械臂74降低,机械爪742伸开,抓取脚踏,机械爪742夹紧,在机械臂74的驱动下机械臂74上升,在机械手驱动18的驱动下,机械手主体72移动,并带动脚踏移动到安装槽14上方,机械臂74降低,机械爪742松开,将脚踏放置到安装槽14中,同时,另一个机械臂74将安装槽14内已完成组装的脚踏放置到成品框16内;安装槽14内的脚踏第三检测结构检测脚踏是否到位;珠碗振动盘11振动使得珠碗按序输出,反光片振动盘15振动使得反光片按序输出,珠碗检测部检测珠碗是否到位,反光片检测部检测反光片是否放正,珠碗驱动驱动珠碗安装件13将珠碗打入脚踏,同时,经反光片第一检测件检测反光片是否放正和反光片第二检测件是否到位后,反光片驱动驱动反光片安装件17将反光片打入脚踏,完成脚踏的组装;最后,机械臂74将安装槽14内已完成安装的脚踏抓取放置到成品框16,并同时将脚踏待抓取区12的等待安装的脚踏放置到安装槽14,循环进行组装操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