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体冷却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0153发布日期:2018-07-13 18:0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罐体运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罐体冷却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罐体表面完成初步印刷后,需要通过金属罐体冷却传送装置传输到下一装置。罐体在罐体冷却传送装置的运输过程中,逐渐冷却,保证印刷图案牢固;而且由于罐体冷却传送装置设置的行程较长,从而可以保证一定数量的罐体,当上流的设备出现故障,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对下流设备的供给,防止整个生产线的停机。

但现有的罐体冷却传送装置呈S型架设在半空中,导致车间占用空间较多,不便移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罐体冷却传送装置,以减少车间占用空间,同时便于移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罐体冷却传送装置,包括交替设置的n条传送带和n-1条下滑梯,其中n≥3,传送带均水平设置并设置成两列,同一列的传送带两端对齐且位于同一个竖直面上;任意三条相邻的传送带中,一条传送带与另外两条传送带不同列,且与另外两条传送带不同列的传送带高度在另外两条传送带的高度之间;而四条下滑梯分别从一条传送带的一端沿弧线斜向下延伸至相邻的传送带同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包括竖直设置的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传动链,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横梁的两端,传动链首尾相接并依次绕过主动轮和从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每根横梁的顶面上均固接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软垫,软垫包括底垫以及成型于底垫两侧的侧垫;底垫和侧垫围成有传送空间;传动链穿过传送空间,并从两侧垫中凸出。

进一步的,所述下滑梯包括位于两侧的门框和弧形外延柱,弧形外延柱包括第一外延柱、第二外延柱、第三外延柱、第四外延柱、第五外延柱和第六外延柱,第一外延柱两端部固接在两门框的顶面上,第二外延柱两端部分别固接在两门框的底面上,第三外延柱和第四外延柱分别固接在两门框的朝内一侧,第五外延柱和第六外延柱分别固接在两门框的朝外一侧,六个弧形外延柱围成有下滑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每条传送带的边缘均在上方设置有两排挡板,两排挡板分别通过底座和支柱安装在横梁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外延部与竖直部,外延部一端固定在横梁的一侧并向远离横梁一侧延伸,竖直部从外延部远离横梁一侧竖直向上延伸;竖直部顶端被水平设置的支柱贯穿,并与支柱紧定螺钉连接;挡板同时与多根支柱固定,并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外延柱两端均延伸至相邻横梁的挡板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在相邻一侧固接有橡胶保护带。

进一步的,所述两列传送带各通过一个电动机带动,电动机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一侧,并分别通过变速箱驱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上的主动轮;从动轮均设置有与同一个转轴键连接的同轴齿轮,从动轮通过同轴齿轮与上方传送带的主动轮链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罐体冷却传送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罐体冷却传送装置,通过将传送带排成竖直的两列,并使用下滑梯连接相邻的传送带,从而采用立体式设计,大幅减少罐体冷却传送装置的占地空间,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滑梯,由于沿弧线向下延伸,从而其上的罐体受自身重力影响沿下滑梯下滑,快捷方便。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板,由于采用紧定螺钉连接安装在底座上,从而通过松开螺钉、调节立柱,以链条为中心改变两挡板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大小罐体大小。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列传送带,分别通过一个电动机组合同轴齿轮进行传动,减少电动机的使用数量,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传送带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传送带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软垫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挡板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下滑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传送带;11、传动链;2、下滑梯;21、门框;22、弧形外延柱;221、第一外延柱;222、第二外延柱;223、第三外延柱;224、第四外延柱;225、第五外延柱;226、第六外延柱;3、支架;31、第一横梁;32、第二横梁; 33、第三横梁;34、第四横梁;35、第五横梁;4、电动机;5、同轴齿轮; 6、软垫;61、底垫;62、侧垫;7、底座;71、外延部;72、竖直部;8、挡板;81、橡胶保护带;9、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罐体冷却传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交替设置的五条传送带1和四条下滑梯2。五条传送带1分别水平设置并通过支架3设置成两列,同一列的传送带1两端对齐且位于同一个竖直面上。任意三条相邻的传送带 1中,一条传送带1与另外两条传送带1不同列,且与另外两条传送带1不同列的传送带1高度在另外两条传送带1的高度之间。而四条下滑梯2分别从一条传送带1的一端沿弧线斜向下延伸至相邻的传送带1同一端。

支架3包括第一横梁31、第二横梁32、第三横梁33、第四横梁34和第五横梁35五个横梁,五个横梁分别用于安装一条传送带1。传送带1包括竖直设置的主动轮、从动轮,以及两条并排设置的传动链11。主动轮、从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横梁的两端,两条传动链11首尾相接并依次绕过主动轮和从动轮。两列传送带1各通过一个电动机4带动,电动机4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的一侧,并分别通过变速箱驱动第一横梁31、第二横梁32上的主动轮;从动轮均设置有与同一个转轴键连接的同轴齿轮5,从动轮通过同轴齿轮5与上方传送带1的主动轮链连接。从而一个电动机4带动一列上所有传送带1运转。

如图3所示,每根横梁的顶面上均固接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软垫6。橡胶制的软垫6包括底垫61,以及成型于底垫61两侧的侧垫62,并围成有传送空间。传动链11穿过传送空间,并从两侧垫62中凸出。从而软垫6支撑承载罐体重量的传动链11,并防止传动链11被横梁磨损。

如图4所示,每条传送带1的边缘均在上方设置有两排挡板8,两排挡板8分别通过底座7和安装在横梁一侧。底座7包括外延部71与竖直部72。外延部71一端固定在横梁的一侧,并向远离横梁一侧延伸。竖直部72从外延部71远离横梁一侧竖直向上延伸。竖直部72顶端被水平设置的支柱9贯穿,并与支柱9紧定螺钉连接。而挡板8同时与多根支柱9固定,从而沿横梁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并在两排挡板8之间形成有罐体通过的传送空间。而且挡板8在相邻一侧固接有橡胶保护带81。

如图5所示,下滑梯2包括三个门框21和弧形外延柱22。位于两侧的门框21分别固接在相邻两横梁的一端。弧形外延柱22包括第一外延柱221、第二外延柱222、第三外延柱223、第四外延柱224、第五外延柱225和第六外延柱226。其中第一外延柱221两端部固接在两门框21的顶面上,第二外延柱222两端部分别固接在两门框21的底面上。而第三外延柱223和第四外延柱224一上一下,分别固接在两门框21的朝内一侧。第五外延柱225 和第六外延柱226一上一下,分别固接在两门框21的朝外一侧。六个弧形外延柱22两端均延伸至相邻横梁的挡板8一端,并围成有供罐体受自身重力下滑的下滑通道。

将罐体以最上方的第五传送带1为起始点,在两个电动机4的带动下,两列传送带1分别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从而罐体依次经过交替设置的传送带1和下滑梯2,完成冷却和贮存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