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0579发布日期:2018-07-07 17:3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基板制造过程中,在成型炉内,牵引辊夹持玻璃板下行,是重要的工艺手段。传统的生产玻璃基板方法,将伺服电机并排水平置于牵引棍的同侧;在与牵引辊在同一平面上,伺服电机通过联轴节驱动牵引辊相向旋转,夹持玻璃板下行。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220505217.4的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包括分别置于成型炉两端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成型炉内设有平行的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牵引辊同轴相连,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牵引辊同轴相连。电机与牵引辊的轴向同心,保证了牵引辊两端受力相同,牵引辊夹持玻璃板下行的作用力稳定,易于控制。改变驱动电机的位置,工作成本低,不对原有的玻璃板整体成型工艺有影响或限制。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轴不同心作用的存在,所受到的作用力不同,使得设备夹持玻璃板的作用力很难保证一致,玻璃板受到的下行力不能保证平衡且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以解决由于轴不同心作用的存在,所受到的作用力不同,使得设备夹持玻璃板的作用力很难保证一致,玻璃板受到的下行力不能保证平衡且稳定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其结构包括驱动电机、导电管、缓冲器、密封帽、滚轮、精对位行走小车、升降管、支架、水平驱动液压缸、滑轨座,所述滑轨座为“冖”字形结构,所述滑轨座内表面中段与精对位行走小车左右两侧表面水平贴合,所述精对位行走小车前后表面上段边角分别与滚轮通过螺纹顺向转动连接,所述滚轮为圆柱体结构,共设有四个,所述精对位行走小车上表面与支架底端垂直焊接,所述升降管顶端与支架内部上表面垂直焊接,所述升降管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升降管底端与缓冲器顶部水平贴合,所述缓冲器底部与密封帽上表面中央垂直焊接;所述缓冲器由外管、轴心、消音套、受撞头、蓄压海绵、弹簧、活塞组成,所述外管为空槽状圆柱体结构,所述外管内部下段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与活塞底部水平贴合,所述活塞顶部中央与轴心底端垂直贴合,所述轴心顶端与受撞头底部中央垂直焊接,所述受撞头外表面与消音套内表面水平贴合,所述外管内表面上段与轴心外表面下段之间分别设有蓄压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座内部右表面末段与水平驱动液压缸水平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液压缸前端和密封帽底部分别与导电管末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管前端与驱动电机正表面中央垂直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升降管。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帽为直径20cm的空槽状圆盘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管通过驱动电机的动力辅助,匀速的进行升降工作。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设有缓冲器,通过受撞头来承受设备夹持玻璃板所带来的压力,再由活塞的进气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循环工作来将受撞头所承受的夹持玻璃压力转化排放,弹簧具有缓冲效果,在夹持玻璃过程中弹簧会下压,停止夹持后又恢复原状,弹性性能强,从而有效保证玻璃板受到的下行力,使得玻璃基板牵引下拉平衡且稳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的滑轨座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驱动电机-1、导电管-2、缓冲器-3、外管-301、轴心-302、消音套-303、受撞头-304、蓄压海绵-305、弹簧-306、活塞-307、密封帽-4、滚轮-5、精对位行走小车-6、升降管-7、支架-8、水平驱动液压缸-9、滑轨座-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产玻璃基板用的牵引下拉装置,其结构包括驱动电机1、导电管2、缓冲器3、密封帽4、滚轮5、精对位行走小车6、升降管7、支架8、水平驱动液压缸9、滑轨座10,所述滑轨座10为“冖”字形结构,所述滑轨座10内表面中段与精对位行走小车6左右两侧表面水平贴合,所述精对位行走小车6前后表面上段边角分别与滚轮5通过螺纹顺向转动连接,所述滚轮5为圆柱体结构,共设有四个,所述精对位行走小车6上表面与支架8底端垂直焊接,所述升降管7顶端与支架8内部上表面垂直焊接,所述升降管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升降管7底端与缓冲器3顶部水平贴合,所述缓冲器3底部与密封帽4上表面中央垂直焊接;所述缓冲器3由外管301、轴心302、消音套303、受撞头304、蓄压海绵305、弹簧306、活塞307组成,所述外管301为空槽状圆柱体结构,所述外管301内部下段设有弹簧306,所述弹簧306顶部与活塞307底部水平贴合,所述活塞307顶部中央与轴心302底端垂直贴合,所述轴心302顶端与受撞头304底部中央垂直焊接,所述受撞头304外表面与消音套303内表面水平贴合,所述外管301内表面上段与轴心302外表面下段之间分别设有蓄压海绵305,所述滑轨座10内部右表面末段与水平驱动液压缸9水平贴合,所述驱动液压缸9前端和密封帽4底部分别与导电管2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管2前端与驱动电机1正表面中央垂直贴合,所述驱动电机1电连接升降管7,所述密封帽4为直径20cm的空槽状圆盘体结构,所述升降管7通过驱动电机1的动力辅助,匀速的进行升降工作。

本专利所说的弹簧306,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1来带动升降管7匀速的对玻璃基板进行牵引下拉工作,其间,可将通过受撞头304来承受设备夹持玻璃板所带来的压力,再由活塞307的进气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循环工作来将受撞头304所承受的夹持玻璃压力转化排放,弹簧306具有缓冲效果,在夹持玻璃过程中弹簧306会下压,停止夹持后又恢复原状,弹性性能强,从而有效保证玻璃板受到的下行力,使得玻璃基板牵引下拉平衡且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由于轴不同心作用的存在,所受到的作用力不同,使得设备夹持玻璃板的作用力很难保证一致,玻璃板受到的下行力不能保证平衡且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受撞头来承受设备夹持玻璃板所带来的压力,再由活塞的进气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循环工作来将受撞头所承受的夹持玻璃压力转化排放,弹簧具有缓冲效果,在夹持玻璃过程中弹簧会下压,停止夹持后又恢复原状,弹性性能强,从而有效保证玻璃板受到的下行力,使得玻璃基板牵引下拉平衡且稳定。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外管301为空槽状圆柱体结构,所述外管301内部下段设有弹簧306,所述弹簧306顶部与活塞307底部水平贴合,所述活塞307顶部中央与轴心302底端垂直贴合,所述轴心302顶端与受撞头304底部中央垂直焊接,所述受撞头304外表面与消音套303内表面水平贴合,所述外管301内表面上段与轴心302外表面下段之间分别设有蓄压海绵30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