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9527发布日期:2018-06-12 22:00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负压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方案涉及通过管道气动输送散装物料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丸在退火处理完成后,待钢丸冷却后,需要对钢丸进行筛分处理。钢丸进行筛分前,需要将钢丸运送到比较高的位置,然后钢丸在重力作用下落在筛网中进行筛分。现有的方式主要是气力运输装置进行提升运输,在运输管道内形成负压,从而产生气流,使气流带动钢丸移动。管道中会有横向输送管和竖向输送管,钢丸在平直输送管内时容易与平直输送管的底部产生摩擦并堆积在管内,从而需要通过增大运输管道内的负压来产生流速更快的气流来推动钢丸移动,进而导致运输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方案意在提供一种负压提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丸的提升运输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负压提升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竖向输送管,竖向输送管的上端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的上部连接有负压风机,竖向输送管的下端连接有弯管,弯管上转动连接有横向输送管,横向输送管远离弯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进料箱,进料箱与支架固定连接,进料箱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弯管的外侧设有通孔,通孔的外侧设有支撑箱,支撑箱与弯管固定连接,支撑箱内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轴线同时与竖向输送管和横向输送管的轴线垂直,转轴上设置有至少6片扇叶,扇叶伸入弯管的内部,扇叶所在平面与转轴的轴线平行,扇叶沿转轴的周向环形阵列分布,转轴的一端伸出支撑箱形成驱动端,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与横向输送管平行的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与转轴的驱动端设有第一传动机构,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横向输送管之间设有第二传动机构。

工作原理:启动负压风机,收集箱的内部在负压风机的作用下形成负压,从而使外部的空气依次经过进料斗、进料箱、横向输送管、弯管和竖向输送管进入到收集箱内,空气流动的时候会产生快速流动的气流。将钢丸放入进料斗内,钢丸在气流的作用下通过横向输送管和竖向输送管进入到收集箱内。气流在经过弯管的时候,气流推动扇叶移动,扇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横向输送管转动,横向输送管转动时,位于横向输送管内的钢丸会随着横向输送管翻转,从而使堆积在横向输送管底部的钢丸松散开,方便气流推动钢丸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转轴和扇叶,使钢丸从横向输送管运动到弯管处时,钢丸直接打在扇叶上,同时,扇叶在气流的作用下转动,从而使扇叶推动钢丸改变方向,方便钢丸在进入竖向输送管时具有较大的初速度,方便钢丸在竖向输送管内移动。2、扇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带动横向输送管转动,从而使横向输送管内的钢丸翻转,避免了钢丸在横向输送管内堆积,从而方便速度较慢的气流也可以带动钢丸在横向输送管内移动,从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中一样设置较大的负压,进而降低了钢丸的运输成本。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蜗杆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蜗轮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蜗轮蜗杆机构的结构比较现有,方便直接进行安装使用。

进一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横向输送管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齿圈。横向输送管与传动轴之间通过齿轮进行传动,从而避免了使用皮带传动或是链条传动时使横向输送管受到径向的拉力而发生形变,从而有利于保持横向输送管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所述竖向输送管与弯管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弯管的弯曲方向与竖向输送管的轴向进行调节,进而可以实现对横向输送管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弯管与竖向输送管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的强度比较高,可以保证弯管与竖向输送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所述进料斗内设有横向的筛网。通过设置筛网,可以对钢丸进行筛分,从而避免气流不能运送的钢丸进入进料箱内而造成横向输送管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提升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横向输送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进料斗1、进料箱2、横向输送管3、弯管4、扇叶5、转轴6、竖向输送管7、收集箱8、负压风机9、齿圈10、传动齿轮11、传动轴12、蜗轮13、蜗杆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负压提升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焊接有进料箱2,进料箱2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焊接有倒梯台形的进料斗1,进料斗1内设有横向的筛网,筛网直接搁置在进料斗1内。进料箱2的右侧转动连接有横向输送管3,横向输送管3的右端设有弯管4,横向输送管3与弯管4转动连接,弯管4通过管卡与支架连接。弯管4的上端设有竖向输送管7,竖向输送管7与弯管4法兰连接。弯管4的外侧设有通孔,通孔的外侧设有支撑箱,支撑箱与弯管4密封焊接;支撑箱内转动连接有转轴6,转轴6的轴线同时与竖向输送管7和横向输送管3的轴线垂直,转轴6上设置有十二块扇叶5,扇叶5伸入弯管4的内部,扇叶5所在平面与转轴6的轴线平行,扇叶5沿转轴6的周向环形阵列分布。转轴6的一端伸出支撑箱形成驱动端,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与横向输送管3平行的传动轴12,传动轴12的右端与转轴6的驱动端设有第一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蜗杆14与转轴6的驱动端同轴焊接,蜗轮13与传动轴12的右端同轴平键连接。转动轴的左端与横向输送管3之间设有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传动轴12的左端同轴平键连接有传动齿轮11,横向输送管3上同轴套设有与传动齿轮11啮合的齿圈10,齿圈10与横向输送管3焊接。竖向输送管7的上端设有收集箱8,收集箱8与支架焊接。收集箱8的顶部设有负压风机9,负压风机9将收集箱8内的空气抽出从而形成负压。收集箱8的底部设有排料口,排料口上盖合有卸料板,卸料板通过螺栓与收集箱8连接。

使用时,启动负压风机9,收集箱8的内部在负压风机9的作用下形成负压,从而使外部的空气依次经过进料斗1、进料箱2、横向输送管3、弯管4和竖向输送管7进入到收集箱8内,空气流动的时候会产生快速流动的气流。将钢丸放入进料斗1内,钢丸在气流的作用下通过横向输送管3和竖向输送管7进入到收集箱8内。气流在经过弯管4的时候,气流推动扇叶5移动,扇叶5带动转轴6转动,转轴6通过蜗杆14带动蜗轮13转动,蜗轮13通过传动轴12带动传动齿轮11转动,传动齿轮11通过齿圈10带动横向输送管3转动,横向输送管3转动时,位于横向输送管3内的钢丸会随着横向输送管3翻转,从而使堆积在横向输送管3底部的钢丸松散开,方便气流推动钢丸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