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0681发布日期:2018-09-05 00:3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的芯线制备中,需要将成卷的线材放出后加工,一般采用放线架来摆放线材,在线材放线时,由于线材成卷放置,因此放线架需要转动以避免线材打结。现有的放线架在放线时都是靠线材自身重量来保证转动时的牵引张力,当线材越来越少后,放线架转动摩擦力也小,因此容易因惯性而转动过头,导致线材放线过多,散落到底面,最终缠绕在放线架上,导致停机,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制动效果好,防止放线过多,并可控制放线速度的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包括若干支架,所述若干支架与所述圆形转盘垂直,所述主体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制动机构和第二制动机构;

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推拉扶手,所述推拉扶手上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抵接块,所述推拉扶手可绕所述转轴转动至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圆形转盘抵接;

所述第二制动机构包括U型固定杆、与所述U型固定杆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可绕所述U型固定杆转动至一端与所述圆形转盘底部抵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有踏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部上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与所述弹簧配合的通孔,所述弹簧通过所述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拉扶手为圆柱形,所述推拉扶手可沿所述转轴转动至与所述定位块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推拉扶手抵接的一侧为与所述推拉扶手匹配的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接块大于所述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圆形转盘抵接的一侧为与所述圆形转盘直径相匹配的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抵接块与所述圆形转盘抵接的一侧上安装有橡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二抵接块可与所述转盘底部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抵接块上安装有橡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底部安装有滚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通过在主体上安装第一制动机构和第二制动机构,该第一制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的推拉扶手,推拉扶手上通过弹簧安装抵接块,可通过转动推拉扶手对弹簧施加压力,进而通过抵接块对圆形转盘施加摩擦力,来控制圆形转盘的转速,并通过安装定位块,在定位块中开设通孔,保护弹簧,同时抵接块大于通孔,使抵接块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使结构更加稳定,该第二制动机构包括U型固定杆和与该U型固定杆转动连接的转动杆,该转动杆可绕所述U型固定杆转动至一端与所述转盘底部抵接,该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抵接块,另一端安装有踏板,可通过踩踏板对转盘施加摩擦力,来控制转盘的转速。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放线装置通过采用两个制动机构,支持手脚同时操作,制动效果更好,可以防止放线过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的俯视图。

标记说明:100、主体;10、旋转轴;20、圆形转盘;30、支架;40、延伸部;41、转轴;50、定位块;60、推拉扶手;70、弹簧;71、第一抵接块;80、U型固定杆;90、转动杆;91、第二抵接块;92、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其包括主体100,主体100上安装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上固定安装有圆形转盘20,圆形转盘20上固定安装有若干支架30组成的旋转框架,支架30与圆形转盘20垂直。

主体100侧面固定安装有延伸部40,延伸部40上安装有转轴41和定位块50,转轴41上转动连接有推拉扶手60,推拉扶手60上安装有弹簧70,弹簧70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抵接块71,定位块50上设有与弹簧70配合的通孔,弹簧70穿过该通孔,第一抵接块71大于该通孔,可以使第一抵接块71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通过弹簧70固定推拉扶手60,推拉扶手60可绕转轴41转动至第一抵接块71与圆形转盘20的侧面抵接,第一抵接块71与圆形转盘20抵接的一侧为与圆形转盘20直径相匹配的弧形,第一抵接块71上安装有橡胶层,用于增加与圆形转盘20之间的摩擦力。

主体100侧面还固定安装有U型固定杆80,以及与U型固定杆80转动连接的转动杆90,转动杆90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抵接块91,另一端安装有踏板92,转动杆90可绕U型固定杆80转动至第二抵接块91与转盘20的底部抵接,第二抵接块91上安装有橡胶层,用于增加与圆形转盘20之间的摩擦力,主体100底部安装有滚轮,方便主体100移动。

进一步的,推拉扶手60为圆柱形,推拉扶手60可沿转轴41转动至与定位块50抵接,定位块50与推拉扶手60抵接的一侧为与推拉扶手60匹配的弧形,可以使推拉扶手60绕转轴41转动的角度更大。

使用时,可通过转动推拉扶手60压缩弹簧70,弹簧70带动抵接块71与圆形转盘20抵接,对圆形转盘20施加摩擦力,并通过推拉扶手60转动的角度来控制施加力的大小,同时通过踩踏板92至第二抵接块91与圆形转盘20抵接,对转盘20施加摩擦力,并通过施加力的大小控制圆形转盘20转速,从而控制圆形转盘20转速,防止放线过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带双制动机构的放线装置通过在主体上安装第一制动机构和第二制动机构,该第一制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的推拉扶手,推拉扶手上通过弹簧安装抵接块,可通过转动推拉扶手对弹簧施加压力,进而通过抵接块对圆形转盘施加摩擦力,来控制圆形转盘的转速,并通过安装定位块,在定位块中开设通孔,保护弹簧,同时抵接块大于通孔,使抵接块的活动范围相对固定,使结构更加稳定,该第二制动机构包括U型固定杆和与该U型固定杆转动连接的转动杆,该转动杆可绕所述U型固定杆转动至一端与所述转盘底部抵接,该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抵接块,另一端安装有踏板,可通过踩踏板对转盘施加摩擦力,来控制转盘的转速。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放线装置通过采用两个制动机构,支持手脚同时操作,制动效果更好,可以防止放线过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前景。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