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用建材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5639发布日期:2018-07-27 20:1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工程用建材吊具。



背景技术:

本在进行工程建设中,对于建筑材料的保运吊装是必要的。由于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对于建筑材料的运输通常由吊车、推车或是吊绳进行转运,常规的运输方式运送效率低,安全性差,且由于建材各部件的触碰摩擦造成对材料的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工程用建材吊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工程用建材吊具,包括真空吸合装置;所述真空吸合装置包括一内部为空心腔体的箱体,箱体的顶面设置连接座,在连接座内设置减震器,连接座与动作杆相连接,动作杆上端连接悬臂,悬臂可移动地设置在立柱上,悬臂与一提升油缸连接,箱体的侧面设置有与箱体内腔相连通的气源接口;箱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与箱体内腔相连通的气筒,气筒为两端通透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气筒的一端口与箱体内腔相连通,气筒的另一端口设置有吸盘,气筒分为设置于中部的主气筒和以主气筒为圆心分布于主气筒周围的副气筒,主气筒下端连接主吸盘,副气筒下端连接副吸盘,在箱体的底面还设置有吊绳接头,吊绳接头连接吊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座与箱体的顶面之间设置胶皮垫提供缓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减震器分为上下两排设置于连接座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源接口通过气管与吸真空装置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筒与箱体的底面垂直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气筒的表面积大于副气筒的表面积,对应的,主吸盘的表面积大于副吸盘的表面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吊绳为弹性绳,吊绳与吊绳接头之间为可拆卸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吸盘和副吸盘组成的点阵面与待吊运建材表面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真空吸合装置固定建筑材料,采用此种吸合的方式固定工程建材,有效的避免了对建筑材料损伤的情况,同时,吸盘组成的点阵面与待吊运建材表面相贴合,可以有效保证吸合的强度;同时通过减震器可以起到对建筑材料的减震缓冲保护作用,防止气筒上的吸盘与建筑材料表面接触时对建筑材料表面造成撞击,在吊运时为保证吊运材料的整体性,可利用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吊绳对物品进行捆绑固定,使吊运操作更加便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底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悬臂,2为连接座,3为减震器,4为箱体,5为气源接口,6为吊绳接头,7为吊绳,8为副吸盘,9为主吸盘,10为气压缸,11为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中所示,一种工程用建材吊具,包括真空吸合装置;所述真空吸合装置包括一内部为空心腔体的箱体,箱体的顶面设置连接座,在连接座内设置减震器,连接座与动作杆相连接,动作杆上端连接悬臂,悬臂可移动地设置在立柱上,悬臂与一提升油缸连接,箱体的侧面设置有与箱体内腔相连通的气源接口;箱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与箱体内腔相连通的气筒,气筒为两端通透的空心圆柱体结构,气筒的一端口与箱体内腔相连通,气筒的另一端口设置有吸盘,气筒分为设置于中部的主气筒和以主气筒为圆心分布于主气筒周围的副气筒,主气筒下端连接主吸盘,副气筒下端连接副吸盘,在箱体的底面还设置有吊绳接头,吊绳接头连接吊绳。

所述连接座与箱体的顶面之间设置胶皮垫提供缓冲。

所述减震器分为上下两排设置于连接座内。

所述气源接口通过气管与吸真空装置连接。

所述气筒与箱体的底面垂直设置。

所述主气筒的表面积大于副气筒的表面积,对应的,主吸盘的表面积大于副吸盘的表面积。

所述吊绳为弹性绳,吊绳与吊绳接头之间为可拆卸的。

所述主吸盘和副吸盘组成的点阵面与待吊运建材表面相贴合。

使用时,通过气源接口对箱体的内腔进行吸真空,同时下调悬臂的高度,首先将吊绳对吊运的建筑材料进行捆绑固定,然后通过气压缸动作使吸盘与吊运的建筑材料吸合面吸合,然后提升悬臂,完成对建筑材料的起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