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导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5824发布日期:2019-03-02 03:0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线导送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纱线导送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纺织业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纱架是纺织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装置,其被用于将纱缠绕到纱筒上,然后对纱继续加工织成面料,目前导纱架张力难以调整,相邻纱线易相缠绕,导致停机时间多。当放纱张力严重异常时将会出现断纱或纱线 卷曲打捻现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纱线导送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线导送架,包括架体、导纱架、导纱槽、导辊、张力传感器、牵拉机构和纱线,所述导纱架设在架体的前端,所述导纱架设置有若干导纱槽,两根所述导辊位于所述导纱架后方且连接在所述架体上,所述导纱架和导辊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导辊和牵拉机构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且所述张力传感器与架体连接,所述架体后方设置有牵拉机构,所述纱线由牵拉机构牵拉由所述从导纱架出来依次绕过张力传感器和导辊。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两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上部设置有纵向滑槽,所述纵向滑槽下方开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凹槽内放置有气缸,所述纵向滑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纵向滑槽与滑块连接,所述所述导辊的中心轴与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机构与步进电机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张力传感器、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辊的上下移动来调整卷绕过程中织物的张力,使织物进入水洗槽水洗时平稳、无痕,不产生缠绕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立柱与导辊连接图。

图3是气缸与导辊连接图。

图中:架体1、导纱架2、导纱槽3、导辊4、张力传感器5、牵拉机构6、纱线7、立柱8、纵向滑槽9、凹槽10、气缸11、滑块12、输出轴13、中心轴14和步进电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3所示,一种纱线导送架,包括架体1、导纱架2、导纱槽3、导辊4、张力传感器5、牵拉机构6和纱线7,所述导纱架2设在架体1的前端,所述导纱架2设置有若干导纱槽3,两根所述导辊4位于所述导纱架2后方且连接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导纱架2和导辊4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5,所述导辊4和牵拉机构6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5,且所述张力传感器5与架体1连接,所述架体1后方设置有牵拉机构6,所述纱线7由牵拉机构6牵拉由所述从导纱架2出来依次绕过张力传感器5和导辊4。

所述架体1上两侧设置有立柱8,所述立柱8上部设置有纵向滑槽9,所述纵向滑槽9下方开有凹槽10。

所述立柱8的凹槽10内放置有气缸11,所述纵向滑槽9内安装有滑块12,所述气缸11的输出轴13伸入所述纵向滑槽9与滑块12连接,所述所述导辊4的中心轴14与滑块12连接。

所述牵拉机构6与步进电机15传动连接。

所述气缸11、张力传感器5、步进电机15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实施方案:所述导纱架2和导辊4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5,所述导辊4和牵拉机构6之间设有张力传感器5,所述张力传感器5与纱线7触接,当纱线7的张力发生变化时,所述张力传感器5拾取张力变化信号并将张力变化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接收的张力变化信号,控制驱动气缸11,所述气缸11驱动滑块12带动导辊4在纵向滑槽7做上升或者下降运动,纱线7较松时候,导辊4上升将纱线7顶起,纱线7较紧的时候,导辊4下降,调节得到设定的张力值后,张力传感器5并将张力合格值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气缸11停止工作。

通过导辊4的上下移动来调整卷绕过程中纱线7的张力,很好的解决了导纱7张力严重异常时将会出现断纱或纱线卷曲打捻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项技术者,运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