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线机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5969发布日期:2019-03-02 03:0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线机下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生产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并线机下管。



背景技术:

并线工艺是纱线加捻或合股纱生产中的准备工序。然而将两根或多根纱加捻,从而获得更高强度,更加均匀、特殊拼色和特殊结构的纱线。从单根纱线开始,加捻纱线的生产分为两个阶段:先在并纱机上将若干根纱线合并,然后在捻线机上一起进行加捻。并线工艺是第一个阶段,加捻工艺是第二个阶段。当采用倍捻机或锭罐式捻线机,用三根或多根纱线生产加捻纱线时,并线工艺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目前市面上并线机下管一般为固定装置,并线工序结束后取线过程较为不便,容易扰乱绕好的线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并线机下管一般为固定装置,并线工序结束后取线过程较为不便,容易扰乱绕好的线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并线机下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线机下管,包括安装卡座和隔断部,管体两端连接安装端口,安装端口上设计有螺纹部,安装端口上安装安装卡座,安装卡座上连接固定轴,安装卡座上设计有卸料撑板,管体两端靠近安装端口处设计有限位环圈,管体内部为空心内腔,管体中心处设计有隔断部,隔断部一端为截面卡接凹槽,隔断部另一端面为截面卡接凸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截面卡接凹槽与截面卡接凸板上带有磁性,截面卡接凹槽与截面卡接凸板磁性相反,通过磁性相互吸引,使截断部卡接更加严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安装卡座内部设计有内螺纹,与螺纹部相配合,将安装端口旋紧在安装卡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隔断部截面上安装密封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卸料撑板将螺纹部旋开,安装端口与安装卡座分离,将绕线轴插入空心内腔,隔断部的截面卡接凹槽与截面卡接凸板分离,将管体抽出,纺织线圈套装在绕线轴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直接将纺织线圈抽离处下管,解决了线圈紊乱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管体;2、安装端口;3、螺纹部;4、安装卡座;5、固定轴;6、卸料撑板;7、限位环圈;8、空心内腔;9、隔断部;10、截面卡接凹槽;11、截面卡接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线机下管,包括安装卡座4和隔断部9,管体1两端连接安装端口2,安装端口2上设计有螺纹部3,安装端口2上安装安装卡座4,安装卡座4上连接固定轴5,安装卡座4上设计有卸料撑板6,管体1两端靠近安装端口2处设计有限位环圈7,管体1内部为空心内腔8,管体1中心处设计有隔断部9,隔断部9一端为截面卡接凹槽10,隔断部9另一端面为截面卡接凸板11。

进一步的,截面卡接凹槽10与截面卡接凸板11上带有磁性,截面卡接凹槽10与截面卡接凸板11磁性相反,通过磁性相互吸引,使截断部卡接更加严密。

进一步的,安装卡座4内部设计有内螺纹,与螺纹部3相配合,将安装端口2旋紧在安装卡座4上。

进一步的,隔断部9截面上安装密封橡胶圈。

具体的:

通过安装端口2上的螺纹部3将管体1安装在安装卡座4上,安装卡座4上连接固定轴5,固定轴5安装在并线机上,并线机加工后的纺织线绕在管体1上,限位环圈7帮助纺织线圈成型,完成绕线后,通过卸料撑板6将螺纹部3旋开,安装端口2与安装卡座4分离,将绕线轴插入空心内腔8,隔断部9的截面卡接凹槽10与截面卡接凸板11分离,将管体1抽出,纺织线圈套装在绕线轴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