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料导向机构以及垂直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4675发布日期:2019-12-31 15:11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出料导向机构以及垂直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运输领域,尤其是出料导向机构以及垂直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垂直运输装置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首先提升板悬停在原始位置悬停,将物件放置到提升板上,通过驱动机构将提升板驱动上升至目标高度并从提升板,提升板在目标高度悬停,将提升板上的物件取出,而后通过驱动机构将提升板驱动下降至原始位置并保持悬停状态,以便于将下一件物件置于在原始位置悬停的提升板。

专利号为cn201810283977.7的中国专利给出了一种椰子开口机,其也运用了上述的现有垂直运输装置,如其说明书倒数第二段的工作原理所述,“滑块18在移动过程中通过铰接杆19将升降板9向上顶起,升降板9通过拐角处的卡块21在滑条20上竖直滑动,从而使椰子向上移动并靠近两个切割片5,两个切割片5在旋转电机2的工作下保持高速转动,当椰子与两个切割片5接触时即可进行切割开口”。总结而言,工作过程就是升降板下降悬停,放入椰子并加紧,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板上升使开口机构对椰子开口,而后升降板下降到原始位置并悬停,取出已经被开口处理的椰子,并可以重新放入下一个待处理的椰子。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上述提升板(或升降板)在一次的输送过程中,需要经历两次悬停,分别是在提升板到达最高点,需要悬停提升板来取出物件或者待物件进行其他工序的处理;还有是在提升板到达最低点,需要悬停提升板来取出物件或者是将下一个待提升、处理的物件放置到提升板上。由于经历两次悬停,花费在悬停的时间较长,这样提升装置的效率会偏低。而且如果是针对全自动化的垂直提升装置,需要两个检测装置,一个用来检测在提升板到达最高点时,物件是否已经被取走,物件被取走后才能将信号传递给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驱动提升板下降;另一个要用来检测在提升板到达最低点时,物件是否已经被置入提升板上,物件置入提升板上后才能将信号传递给驱动装置,使驱动装置驱动提升板上升。显然,这种现有的全自动化垂直运输装置的技术方案需要较多的检测元件和信号反馈元件来实现其自动化功能,电路控制的程序和原理较为复杂,不利于机械领域的技术人员去理解和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给出令垂直运输装置无需在出料时悬停的出料导向机构以及垂直运输装置。

出料导向机构,包括提升托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提升托板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具有升降部的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通道上部一侧具有出料口,所述升降通道的上部设置有出料导向机构,所述出料导向机构用于抵持被所述提升托板上推的物件使其沿所述出料导向机构滑向所述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托板上设置有便于物件从所述出料口滑出的滚轮或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导向机构为若干片间隔设置的导向片,导向片具有用于导向的棱边。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片为三角导向片,所述棱边为三角导向片的倾斜棱边。

进一步地,所述棱边为用于保护物件不被划割的钝边。

进一步地,所述棱边上设置有弹性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丝杠,设置在所述丝杠两端的、用于将所述丝杠定位安装的安装支座,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用于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丝杠转动时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还包括减速电机以及链轮传动机构,所述链轮传动机构用于将所述减速电机转矩传动至所述丝杠。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部为安装竖板;在所述丝杠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以及可在所述滑轨上滑动的滑块,所述安装竖板两侧分别安装上两个所述滑块上,所述安装竖板还与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升降部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上感应片,下部设置有下感应片,且在对应所述上感应片、所述下感应片同侧的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上感应片是否通过并将信号反馈给所述减速电机的上光电接近开关,以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下感应片是否通过并将信号反馈给所述减速电机的下光电接近开关。

垂直运输机构,具有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出料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出料导向机构工作原理如下:提升托板在升降部上升的带动下承托物件上升,在升至接近出料口的位置物件的上部被所述的出料导向机构所抵,并由于升降部继续上升,物件会沿出料导向机构移动,直到升降部运动至最高点,此时物件沿出料导向机构滑动出料口处自动滑出,因而升降部无需悬停,可以在运动至最高点后马上反向运动,减少了提升托板的悬停次数,相应地使悬停时间减半,从而提升了垂直运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的提升托板以及转动销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的第五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没有搭载物件的第五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其光电接近开关以及感应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垂直运输装置其电机通过链轮传动驱动丝杠的示意图;

图12是另一种可90度转动的提升托板示意图;

图13是另一种错位取料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14是另一种垂直运输装置的第a状态示意图;

图15是另一种垂直运输装置的第b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另一种垂直运输装置的第c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机械卡扣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0、入料托板;11、下光电接近开关;12、下感应片;20、提升托板;201、限位抵板;21、转动销;211、销体限位件;22、上感应片;23、上光电接近开关;24、安装竖板;25、挡板;28、按压件;29、卡扣件;30、出料导向机构;40、安装支座;41、链轮传动机构;42、减速电机;50、丝杠螺母;51、滑轨;52、丝杠;2001、延伸限位板;60、机械卡扣装置;61、卡扣电机;62、卡扣卡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垂直运输装置在入料口取料时需要悬停的问题,本实施例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错位取料装置。

如图1-17所示,错位取料机构,包括提升托板20以及用于驱动提升托板20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具有升降部的驱动装置,升降通道的下部固设有入料托板10,提升托板20用于在上升时与入料托板10互不干涉地承托起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

所述提升托板20,其一侧能转动地安装于驱动装置的升降部上,提升托板20的下部固设有限位抵板201,限位抵板201用于在提升托板20向下翻转展开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时抵于升降部令提升托板20不再向下翻转;入料托板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抵于物件端部而翻转收起后的提升托板20继续下降的侧旁通道。

本实施例给出的错位取料机构具有四个状态。第一状态,提升托板20在入料托板10上方,入料托板10上放置有从垂直运输装置下部的入料口放入的物件,提升托板20在升降部的带动下向下运动与物件上部接触,提升托板20被物件所抵从而发生翻转,随着升降部继续下降,提升托板20逆时针地翻转了接近90度,处于收起状态。第二状态,提升托板20随着升降部的下降继续向下移动,通过上述的侧旁通道移动至升降通道的底部,此时由于不再有物件抵住提升托板20,提升托板20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时针翻转,直至翻转展开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的位置时,被上述的限位抵板201阻止其继续顺时针翻转后,保持在与入料托板10平行的角度。第三状态,控制驱动装置反转,提升托板20随着升降部的上升向上移动,由于其承托部的形状与入料托板10的形状是相错开的,其能够在上升时不与入料托板10发生干涉,并在经过入料托板10时承托起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继续上升。第四状态,提升托板20随着升降部上升至垂直运输装置的出料口后提升托板20悬停,提升托板20上的物件可以在出料口被取出。有益效果在于,在提升托板20托走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时,即可放入下一个待输送的物件,提升托板20承托物件时不需悬停,只会在上升至入料口的对应高度时才需要悬停并等待物件被取出。这样,悬停次数从现有技术方案的两次变成悬停一次,悬停时间也对应地减半,提高了垂直运输的效率。应说明,提升托板20翻转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时最便于托起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但实际上入料托板10也能存在不与入料托板10平行而又能托起物件的情况,这些通过使提升托板20以不同的悬停角度来承托起入料托板10上物件的方案也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针对本错位取料机构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详见实施例三。

实施例二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垂直运输装置在出料口出料时需要悬停的问题,本实施例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出料导向机构30。

出料导向机构30,包括提升托板20以及用于驱动提升托板20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具有升降部的驱动装置,垂直运输装置还包括其上部一侧的出料口,升降通道的上部设置有出料导向机构30,出料导向机构30用于抵持被提升托板20上推的物件使其沿出料导向机构30滑向出料口。

提升托板在升降部上升的带动下承托物件上升,在升至接近出料口的位置物件的上部被所述的出料导向机构所抵,并由于升降部继续上升,物件会沿出料导向机构移动,直到升降部运动至最高点,此时物件沿出料导向机构滑动出料口处自动滑出,因而升降部无需悬停,可以在运动至最高点后马上反向运动,减少了提升托板的悬停次数,相应地使悬停时间减半,从而提升了垂直运输的效率。针对本出料导向机构30的进一步优选方案,详见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垂直运输装置在出料口出料时、在入料口取料时均需要悬停的问题,本实施例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垂直运输装置。

如图1-17所示,垂直运输装置,包括提升托板20以及用于驱动提升托板20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具有升降部的驱动装置,垂直运输装置还包括其上部一侧的出料口,升降通道的上部设置有出料导向机构30,出料导向机构30用于抵持被提升托板20上推的物件使其沿出料导向机构30滑向出料口;升降通道的下部固设有入料托板10,提升托板20用于在上升时与入料托板10互不干涉地承托起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

所述提升托板20,其一侧能转动地安装于驱动装置的升降部上,提升托板20的下部固设有限位抵板201,限位抵板201用于在提升托板20向下翻转展开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时抵于升降部令提升托板20不再向下翻转;入料托板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抵于物件端部而翻转收起后的提升托板20继续下降的侧旁通道。

本垂直运输装置具有五个状态。第一状态,提升托板20初始在入料托板10上方,入料托板10上放置有从垂直运输装置下部的入料口放入的物件;由于存在限位托板,提升托板20初始时呈平行于入料托板10的状态;提升托板20在升降部的带动下与物件上部接触,提升托板20被物件所抵从而发生翻转,随着升降部继续下降,提升托板20逆时针地翻转了接近90度,处于收起状态。第二状态,提升托板20随着升降部移动,经过侧旁通道移动至升降通道的底部,此时由于不再有物件抵住提升托板20,提升托板20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时针翻转,直至翻转展开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的位置时,被上述的限位抵板201阻止其继续顺时针翻转,保持在与入料托板10平行的角度。第三状态,提升托板20随着升降部上升,由于其承托部的形状与入料托板10的形状是相错开的,其能够在上升时不与入料托板10发生干涉,并在经过入料托板10时承托起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继续上升。第四状态,提升托板20随着升降部上升至垂直运输装置的出料口,物件抵于出料导向机构30。第五状态,提升托板20继续上升,物件沿出料导向机构30滑向出料口并被推出本垂直运输装置,进入下一个的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托板20、所述入料托板10为两块齿部相对的耙状板,且二者的耙齿相错开。如图6所示,在提升托板20上升至与入料托板10相同的高度时,提升托板20的齿部可以不干涉入料托板10地将入料托板10齿部上的物件承托起来。

进一步地,提升托板20与升降通道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不足以让物件掉落的空隙。由于提升托板20需要升降,必然会与升降通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而为了防止物件从该空隙掉落,该空隙的宽度需要足够小至不足以让物件从空隙掉落。

进一步地,提升托板20上设置有便于物件从出料口滑出的滚轮或滚珠。物件被放置在滚轮或滚珠上,更便于在抵于所述出料导向机构30时从出料口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托板10在对应侧旁通道的一侧延伸有防止物件滑入侧旁通道的挡板25。设置该挡板25为了更好地帮助定位物件并防止其掉落。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升降部为安装竖板24,安装竖板24上安装有转动销21,所述转动销21包括侧部的弧状转动面和下部抵持面,下部抵持面用于供限位抵板201所抵持。由于限位抵板201与提升托板20是连成一体或者一体制作的,因而提升托板20转动时,限位抵板201也会作同样的转动。所以在提升托板20作收起或者展开的转动时,限位抵板201会沿着销体限位件211的弧状转动面来转动,直到限位抵板201转动至销体限位件211的下部抵持面,限位抵板201与销体限位件211的下部抵持面相抵,此时提升托板20无法继续转动,保持在与入料托板10相平行的位置。应指出,转动销21还可以用铰轴、销轴等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惯用于实现可转动连接的机构代替。

如图12所示,进一步地,升降部为安装竖板24,提升托板20的一侧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竖板24上,安装竖板24上设置有按压件28,按压件28上设置有卡扣槽,提升托板20上固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扣槽相扣合的卡扣件29。初始时,卡扣件29和卡扣槽是松开的,当提升托板20下降至与物件相抵的时,提升托板20被物件所抵推从而逆时针转动收起,卡扣件29趋近卡扣槽,随后卡扣件29与卡扣槽相扣合,待提升托板20下降至入料托板10的下方时,由于卡扣件29与卡扣槽的限位,提升托板20保持在如图12,即垂直于安装竖板24、平行于入料托板10的状态,从而能够承托起物件。而当提升托板20上升的最高点设置一个用于抵推按压件28使其转动内缩并令卡扣件29与卡扣槽相脱离的抵推件,从而在提升托板20上升至最高点并将物件从提升托板20上卸下时,与其同时按压件28被抵推件所推动并转动内缩,卡扣槽因而与卡扣件29相脱离并恢复到初始状态,提升托板20恢复到自由状态,提升托板20在下降时,由于按压件28不再受抵推件的干涉,会重新弹出。在提升托板20下降时再次接触到物件时,卡扣件29和卡扣槽会重新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导向机构30为若干片间隔设置的导向片,导向片具有用于导向的棱边。每片导向片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水果或者其他不具有平整面的物件稳定抵在出料导向机构30上不产生滑动。针对西瓜等大型水果,可以将间隙设置大一点,这样西瓜的弧状部分可以陷入到间隙中间,以便出料导向机构30可以对西瓜稳定导向防止其在出料过程中侧偏。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片为三角导向片,所述棱边为三角导向片的倾斜棱边。

进一步地,所述棱边为用于保护物件不被划割的钝边。

进一步地,所述棱边上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的弹性垫片可以是海绵垫片等具有缓冲功能的或者防止物件被所述棱边压坏的缓冲垫。弹性垫片可以是分别地设置在棱边上,也可以是整块的弹性垫片直接设置在若干条棱边所构成的导向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丝杠52,设置在丝杠52两端的、用于将丝杠52定位安装的安装支座40,丝杠52上设置有丝杠螺母50,丝杠螺母50用于在驱动装置驱动丝杠52转动时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42以及链轮传动机构41,所述链轮传动机构41用于将减速电机42转矩传动至丝杠52。应说明,链轮传动机构41包括链轮以及链条,链轮传动机构41也可以用皮带轮传动机构以及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转矩传动机构来替代。当然,减速电机42只是优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用电机或者其他可以提供扭矩的驱动装置替代。为了保护链轮传动机构41,避免硬物、油污、水珠等进入链轮传动机构41并影响减速电机42将扭矩传动至丝杠52,可以设置一个保护罩笼罩住减速电机42输出端、链轮传动机构41、丝杠52端部的上方,避免硬物、油污、水滴从上方落入到上述链轮传动结构上,防止影响其正常运行或者对其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在丝杠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51以及可在滑轨51上滑动的滑块,所述安装竖板24两侧分别安装上两个滑块上,安装竖板24还与丝杠螺母50固定连接。滑块起到辅助固定安装竖板24的作用,防止安装竖板24在升降的过程中发生侧偏。

进一步地,升降部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上感应片22,下部设置有下感应片12,且在对应上述的上感应片22、下感应片12同侧的滑轨5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上感应片22是否通过并将信号反馈给减速电机42的上光电接近开关23,以及设置有用于检测下感应片12是否通过并将信号反馈给减速电机42的下光电接近开关11。应指出,所述的光电接近开关,可以是对射槽型光电传感器。在下光电接近开关11感应到下感应片12时,或者在上光电接近开关23感应到上感应片22时,减速电机42发生停机或者反转,控制提升托板20悬停或者反向运动。

实施例四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垂直运输装置在入料口取料时需要悬停的问题,本实施例给出了解决该问题且区别于实施例一的一种错位取料装置。

如图13-17所示,一种错位取料机构,包括提升托板20以及用于驱动提升托板20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具有升降部的驱动装置,升降通道上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升降通道的下部固设有入料托板10,入料托板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翻转收起后的提升托板20继续下降的侧旁通道,提升托板20用于在上升时与入料托板10互不干涉地承托起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

所述提升托板20,其一侧能转动地安装于驱动装置的升降部上,提升托板20靠近升降部的一侧设置有延伸限位板2001,延伸限位板2001用于在提升托板20抵于升降通道内底壁而向上翻转展开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时抵于升降部使提升托板20不再向上翻转;在延伸限位板2001上方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用于在提升托板20不再向上翻转时将延伸限位板2001锁紧。针对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错位取料机构的其他进一步的优化方案,详见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垂直运输装置在出料口出料时、在入料口取料时均需要悬停的问题,本实施例给出了解决该问题且区别于实施例三的一种垂直运输装置。

一种垂直运输装置,包括提升托板20以及用于驱动提升托板20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具有升降部的驱动装置,垂直运输装置还包括其上部一侧的出料口,升降通道的上部设置有出料导向机构30,出料导向机构30用于抵持被提升托板20上推的物件使其沿出料导向机构30滑向出料口;升降通道的下部固设有入料托板10,入料托板1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收起后的提升托板20继续下降的侧旁通道,提升托板20用于在上升时与入料托板10互不干涉地承托起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

所述提升托板20,其一侧能转动地安装于驱动装置的升降部上,提升托板20在上部靠近升降部的一侧设置有延伸限位板2001,延伸限位板2001用于在提升托板20抵于升降通道内底壁而向上翻转展开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时抵于升降部使提升托板20不再向上翻转;在延伸限位板2001上方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用于在提升托板20不再向上翻转时将延伸限位板2001锁紧。

工作原理如下:本实施例给出的一种垂直运输装置包括五个工作状态:第a工作装置,提升托板20初始时位于升降通道内入料托板10的上方,由于没有锁紧装置,提升托板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呈向下翻转后收起的状态,并在升降部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第b状态,提升托板20在不干涉入料托板10以及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的状态下通过侧旁通槽向下移动,直到提升托板20的端部触碰到升降通道的内底壁,提升托板20慢慢翻转展开,最终展开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时,延伸限位板2001抵住升降部使提升托板20不再向上翻转,机械卡扣装置60伸出卡扣卡合件62抵压住延伸限位板2001使其也无法向下翻转,角度固定。第c状态,提升托板20随着升降部上升,由于其承托部的形状与入料托板10的形状是相错开的,其能够在上升时不与入料托板10发生干涉,并在经过入料托板10时承托起入料托板10上的物件继续上升。第d状态,提升托板20随着升降部上升至垂直运输装置的出料口,物件抵于出料导向机构30。第e状态,提升托板20继续上升,物件沿出料导向机构30滑向出料口并被推出本垂直运输装置,进入下一个的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装置为可抵紧和松开延伸限位板2001的机械卡扣装置60。

进一步地,延伸限位板2001设于提升托板20的左右两侧,所述机械卡扣装置60包括卡扣电机61以及被卡扣电机61所驱动同步伸出抵压延伸限位板2001以及收缩松开延伸限位板2001的左右两个卡扣卡合件62。当下光电接近开关11检测到下感应片12通过,将信号反馈到减速电机42以及卡扣电机61,减速电机42反转控制升降部向上运动,卡扣电机61控制卡扣卡合件62同步伸出并抵紧延伸限位板2001,实现对延伸限位板2001的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托板20、所述入料托板10为两块齿部相对的耙状板,且二者的耙齿相错开。如图6所示,在提升托板20上升至与入料托板10相同的高度时,提升托板20的齿部可以不干涉入料托板10地将入料托板10齿部上的物件承托起来。

进一步地,提升托板20与升降通道的内壁之间分别留有不足以让物件掉落的空隙。由于提升托板20需要升降,必然会与升降通道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而为了防止物件从该空隙掉落,该空隙的宽度需要足够小至不足以让物件从空隙掉落。

进一步地,提升托板20上设置有便于物件从出料口滑出的滚轮或滚珠。物件被放置在滚轮或滚珠上,更便于在抵于所述出料导向机构30时从出料口滑出。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托板10在对应侧旁通道的一侧延伸有防止物件滑入侧旁通道的挡板25。设置该挡板25为了更好地帮助定位物件并防止其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导向机构30为若干片间隔设置的导向片,导向片具有用于导向的棱边。每片导向片之间具有间隙,便于水果或者其他不具有平整面的物件稳定抵在出料导向机构30上不产生滑动。针对西瓜等大型水果,可以将间隙设置大一点,这样西瓜的弧状部分可以陷入到间隙中间,以便出料导向机构30可以对西瓜稳定导向防止其侧偏。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片为三角导向片,所述棱边为三角导向片的倾斜棱边。

进一步地,所述棱边为用于保护物件不被划割的钝边。

进一步地,所述棱边上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的弹性垫片可以是海绵垫片等具有缓冲功能的或者防止物件被所述棱边压坏的缓冲垫。弹性垫片可以是分别地设置在倾斜棱边上,也可以是整块的弹性垫片直接设置在若干条相隔的棱边所构成的导向面上。

进一步地,升降部为安装竖板24,安装竖板24上安装有转动销21,所述转动销21包括侧部的弧状转动面和上部抵持面,上部抵持面用于供延伸限位板2001抵持。由于延伸限位板2001与提升托板20是连成一体或者一体制作的,因而提升托板20转动时,延伸限位板2001也会作同样的转动。所以在提升托板20作收起或者展开的转动时,延伸限位板2001会沿着销体限位件211的弧状转动面来转动,直到延伸限位板2001转动至销体限位件211的上部抵持面,延伸限位板2001与销体限位件211的上部抵持面相抵,此时延伸限位板2001无法继续向上逆时针转动,保持在与入料托板10相平行的位置。应指出,转动销21还可以用铰轴、销轴等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惯用于实现可转动连接的机构代替。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丝杠52,设置在丝杠52两端的、用于将丝杠52定位安装的安装支座40,丝杠52上设置有丝杠螺母50,丝杠螺母50用于在驱动装置驱动丝杠52转动时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42以及链轮传动机构41,所述链轮传动机构41用于将减速电机42转矩传动至丝杠52。应说明,链轮传动机构41包括链轮以及链条,链轮传动机构41也可以用皮带轮传动机构以及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转矩传动机构来替代。当然,减速电机42只是优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用电机或者其他可提供扭矩的驱动装置替代。为了保护链轮传动机构41,避免硬物、油污、水珠等进入链轮传动机构41并影响减速电机42将扭矩传动至丝杠52,可以设置一个保护罩笼罩住减速电机42输出端、链轮传动机构41、丝杠52端部的上方。

进一步地,升降部为安装竖板,在丝杠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轨51以及可在滑轨51上滑动的滑块,所述安装竖板24两侧分别安装上两个滑块上,安装竖板24还与丝杠螺母50固定连接。滑块起到辅助固定安装竖板24的作用,防止安装竖板24在升降的过程中发生侧偏。

进一步地,升降部一侧的上部设置有上感应片22,下部设置有下感应片12,且在对应上述上感应片22、下感应片12同侧的滑轨5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上感应片22是否通过并将信号反馈给减速电机42的上光电接近开关23,以及设置有用于检测下感应片12是否通过并将信号反馈给减速电机42的下光电接近开关11。应指出,所述的光电接近开关,可以是对射槽型光电传感器。在下光电接近开关11感应到下感应片12时,或者在上光电接近开关23感应到上感应片22时,减速电机42发生停机或者反转,令提升托板20悬停或者反转。另外,下光电接近开关11设置的位置,应当对应于提升托板20抵于升降通道内底壁向上翻转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时下感应片12的位置,从而令提升托板20转至与入料托板10平行并在机械卡扣装置60锁紧延伸限位板2001后,减速电机42就开始反转。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