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型自动化络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1681发布日期:2020-02-07 22:04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洁型自动化络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清洁型自动化络筒机。



背景技术:

目前,络筒机使纺织行业普遍使用的一种机械设备,络筒机具有改变卷装、增加纱线卷装容纱量和清除纱线上疵点、改善纱线品质的优点;而络筒作为纺纱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在纺织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使络筒机在纺织领域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有申请号为cn201110191962.6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络筒机,其包括机架和由下而上设置在机架外侧壁的导纱装置和卷绕装置。导纱装置包括夹紧式张力器和磁阻尼张力器,以便拉直、理清纱线;卷绕装置包括导丝辊、卷绕轴和设置于卷绕轴外侧壁的卷筒,纱线经导纱装置和导丝辊定向后,纱线最终卷绕于容纱量极大地纱筒外侧壁,以供后续织布使用。

但是,络筒机在工作过程中易产生较多难以清洁的纱絮和线头,极大地影响工作环境,甚至卡住络筒机中断自动化生产;同时纱絮极易诱发工作人员呼吸道疾病,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型自动化络筒机,其具有减少络筒机工作环境中的纱絮,保障络筒机自动化生产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清洁型自动化络筒机,包括机架底座和坐设在机架底座顶部的工作台,所述机架底座底部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放置壳体、设置于放置壳体内部的风机叶轮和用于驱动风机叶轮转动的电源,所述放置壳体其中一处端壁设置有用于吸附杂质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用于收纳杂质的集尘腔,所述放置壳体远离进风口方向端壁设置有排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叶轮在电源驱动下高速旋转,风机叶轮持续对空气做功,排风口将风机叶轮处得到能量的空气向放置壳体外排出;进风口处空气不断涌入、补充至风机叶轮处,放置壳体内部形成具有极强负压差的真空地带,在极强负压差作用下,纱絮、线头等杂质不断从进风口处被吸进放置壳体内部,并最终汇集到集尘盒内;清洁装置有效减少了络筒机工作环境中的纱絮、线头等杂质,进而有效减少了杂质卡住络筒机,中断其自动化生产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外侧壁套设有滤口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过滤网片的塑料管可以阻挡较大杂质进入放置壳体内,同时其非常容易安装和拆卸,以便于工作人员清理过滤网片上吸附的纱絮等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架底端设置有用于汇集滤口管所阻隔杂物的u型收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型收纳槽内腔可套设垃圾袋,以直接收集阻隔在滤口管外的较大杂质;同时u型收纳槽亦便于工作人员将滤口管表面所粘附的部分纱絮直接倒入收纳袋后清理。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壳体外侧壁设置有清料口,所述清料口与集尘腔贯穿相通,所述清料口内侧壁设置有密闭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密闭门便于工作人员清理集尘腔内部的杂质,关闭密闭门以减少空气在清料口处内外交流,以减少气流回旋引发集尘腔内部的杂质飞扬并造成再污染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密闭门外侧壁顶部设置有用于显示集尘腔内部杂质填充度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靠近放置壳体方向连接设置有控制指示灯亮起的红外感应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感应装置释放的红外射线为警戒线,当杂质实物持续阻挡红外射线反馈回红外感应装置,指示灯将会亮起以提示工作人员打开密闭门已清理集尘腔内部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密闭门外侧壁设置有橡胶环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圈使密闭门与清料口紧密贴合,极大地减少了空气在清料口处的内外交流,进而减少了气流回旋引发集尘腔内部的杂质飞扬并造成再污染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环圈内部设置有变形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形空腔使橡胶环圈变得更为柔软,进一步加强了密闭门与清料口的贴合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外侧壁设置有若干鼓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鼓风机朝向清洁装置处吹风,以减少纱絮上扬,并推动空气携带纱絮向清洁装置处移动;进一步减少了络筒机所在工作环境处的纱絮,进而保障了络筒机的自动化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清洁装置将杂质不断从进风口处吸进放置壳体内部,并最终汇集到集尘盒内;清洁装置有效减少了络筒机所在工作环境中的纱絮、线头等杂质,进而有效减少了杂质卡住络筒机,中断其自动化生产的现象;

2、设置带有u型收纳槽的滤口管以阻挡较大杂质进入放置壳体内部,并可对杂质直接收纳;设置密闭门便于工作人员清理集尘腔内部的杂质,设置红外感应装置和指示灯便于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集尘腔满载的情况;设置橡胶环圈便于密闭门紧密贴合清料口,减少气流回旋造成再污染;设置鼓风机以推动气流携带纱絮靠近清洁装置,以减少络筒机工作环境中的纱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清洁型自动化络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电源、密闭门和放置壳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清洁装置内部组件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橡胶环圈和变形空腔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底座;2、工作台;201、张力器;202、卷绕轴;203、纱筒;204、导丝辊;205、放置杆;206、纱线团;3、清洁装置;301、放置壳体;302、风机叶轮;303、电源;304、进风口;305、集尘腔;306、排风口;307、滤口管;308、u型收纳槽;4、清料口;401、密闭门;402、指示灯;403、红外感应装置;404、橡胶环圈;405、变形空腔;406、反弹器;5、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清洁型自动化络筒机,参照图1,包括机架底座1和焊接在机架底座1顶部的工作台2;工作台2是一块水平钢板,工作台2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拉直、清理纱线的张力器201,工作台2底部倾斜设置有用于放置纱线团206的放置杆205,以供络筒机从纱线团206上快速提纱走线;工作台2上表面远离张力器201方向一端焊接有卷绕轴202,卷绕轴202外侧壁设置有用于缠绕纱线的纱筒203;卷绕轴202和张力器201之间设置有导丝辊204,导丝辊204相对卷绕轴202与张力器201在位置上形成三角形形状,以便于导丝辊204拉直纱线使纱筒203缠线时不易打结。

参照图1、图2和图3,机架底座1底部设置有清洁装置3,清洁装置3包括放置壳体301,放置壳体301内部设置有风机叶轮302和用于驱动风机叶轮302转动的电源303,电源303与风机叶轮302之间的电线通过放置壳体301内腔走线,电源303位于风机叶轮302一侧上端;放置壳体301其中一处端壁贯穿设置有用于吸附纱絮、线头等杂质的进风口304,进风口304位于电源303下方;进风口304处设置有集尘腔305,以收纳进风口304处吸附进入放置壳体301内的杂质,集尘腔305位于进风口304底壁与风机叶轮302之间。

参照图1、图2和图3,放置壳体301远离进风口304方向外端壁贯穿设置有排风口306,风机叶轮302在电源303驱动下高速旋转,风机叶轮302持续对空气做功,排风口306将风机叶轮302处得到能量的空气向放置壳体301外排出;进风口304处空气不断涌入、补充至风机叶轮302处,放置壳体301内部形成具有极强负压差的真空地带,在极强负压差作用下,纱絮、线头等杂质不断从进风口304处被吸进放置壳体301内部,并最终汇集到集尘腔305内;清洁装置3有效减少了络筒机所在工作环境中的纱絮、线头等杂质,进而有效减少了杂质卡住络筒机,中断其自动化生产的现象。

参照图2和图3,进风口304外侧壁套设有滤口管307,滤口管307是内侧壁设置有过滤网片的塑料管,以阻挡较大杂质进入放置壳体301内部;滤口管307套设在进风口304外侧壁后,工作人员朝放置壳体301方向用力即可进一步固定,工作人员朝远离放置壳体301方向用力拉拽即可取出滤口管307;滤口管307底端设置有u型收纳槽308,u型收纳槽308靠近放置壳体301方向的侧壁略高于其他侧壁,该侧壁顶端直接焊接在进风口304外侧壁底部;u型收纳槽308内腔可套设垃圾袋,以直接收集阻隔在滤口管307外的较大杂质,同时u型收纳槽308便于工作人员将滤口管307表面所粘附的部分纱絮直接倒入后清理。

参照图2和图3,,放置壳体301外侧壁设置有清料口4,清料口4与集尘腔305贯穿相通;清料口4内侧壁设置有按压式密闭门401,集尘腔305地面设置有控制密闭门401闭合的反弹器406,反弹器406一端位于清料口4两侧壁之间;工作人员朝放置壳体301方向用力按压,密闭门401顶住反弹器406至其内部滑动极限即可使密闭门401与放置壳体301外侧壁处于同一水平线;再次按压密闭门401,反弹器406内部弹性件(图中未标出)反作用于密闭门401,使密闭门401自动弹出;施力工作人员打开密闭门401以清理集尘腔305内部的杂质,关闭密闭门401以减少空气在清料口4处内外交流。

参照图2和图3,密闭门401顶端设置有指示灯402,指示灯402靠近放置壳体301方向连接设置有红外感应装置403,红外感应装置403位于放置壳体301内侧壁,其电源线(图中未标出)通过放置壳体301内腔连接在电源303上;红外感应装置403释放的红外射线为警戒线,当杂质实物持续阻挡红外射线反馈回红外感应装置403,指示灯402将会亮起以提示工作人员集尘腔305内部杂质达到警戒线;工作人员通过关闭电源303,打开密闭门401以清理集尘腔305内部的杂质。

参照图2和图4,密闭门401外侧壁套设有橡胶环圈404,橡胶环圈404使密闭门401与清料口4紧密贴合,极大地减少了空气在清料口4处的内外交流,进而减少了气流回旋引发集尘腔305内部的杂质飞扬并造成再污染现象;橡胶环圈404内部设置有变形空腔405,变形空腔405使橡胶环圈404变得更为柔软,进一步加强了密闭门401与清料口4的贴合程度。

参照图1,工作台2外侧壁设置有若干鼓风机5,鼓风机5朝向清洁装置3处吹风,以减少纱絮上扬,并推动空气携带纱絮向清洁装置3处移动;进一步减少了络筒机所在工作环境处的纱絮,进而保障了络筒机的自动化生产。

工作原理如下:

清洁装置3通过电源303驱动风机叶轮302高速旋转,风机叶轮302持续对空气做功,排风口306将风机叶轮302处得到能量的空气向放置壳体301外排出;进风口304处空气不断涌入、补充至风机叶轮302处,放置壳体301内部形成具有极强负压差的真空地带;在极强负压差作用下,纱絮、线头等杂质不断从进风口304处被吸进放置壳体301内部,并最终汇集到集尘盒内,从而达到减少络筒机所在工作环境处纱絮,保障络筒机不被纱絮、线头等卡住而中断自动化生产的效果。

带有u型收纳槽308的滤口管307有效阻挡较大杂质进入放置壳体301内部,并可对杂质直接收纳;密闭门401便于工作人员清理集尘腔305内部的杂质,红外感应装置403感应集尘腔305内杂质堆积的程度,并通过亮起指示灯402提示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橡胶环圈404便于密闭门401紧密贴合清料口4,变形空腔405进一步提高了二者的贴合程度,有效减少了气流回旋造成再污染;鼓风机5推动气流携带纱絮靠近清洁装置3,以减少络筒机工作环境中的纱絮,进而保障了络筒机的自动化生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