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10073发布日期:2021-05-28 14: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包括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通信模块、梯内视觉识别模块、机器人容纳箱、控制中心和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电梯通信模块、梯内视觉识别模块、机器人容纳箱设置成共享通信方式,与控制中心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

所述控制中心,包括用于信息处理的服务器主机,所述服务器主机能够根据任务需求、机器人坐标、楼层信息自动生成服务机器人的导航路径,所述导航路径由一系列精准的坐标点组成,服务机器人根据导航路径行走,最终到达目标点,完成任务,沿返回路径,回到初始位置;

所述服务器主机用于获取电梯通信模块、梯内视觉识别模块、机器人容纳箱的信息,并向服务机器人发送共享信息;用于负责服务机器人的管理,与服务机器人无线连接,在接收任务后,派出空闲状态的服务机器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控制中心获取各模块信息,为服务机器人提供导航路径;

所述服务机器人上设有用于实现服务机器人定位的视觉系统和2d激光传感器;

所述2d激光传感器用于采集有效特征点,与视觉系统配合,完成服务机器人定位,服务机器人沿导航路径行走,到达电梯口附近;

所述视觉系统用于采集当前场景,与预设场景对比,来确定楼层信息和位置信息,从而为服务机器人确定导航路径;

s2:电梯口设置有第一识别线和第二识别线,服务机器人首先经过第一识别线,

第一识别线和第二识别线均为条状,由不同的反光材料组合而成,服务机器人的2d激光传感器通过反光材料反射的光,确定坐标;

第一识别线的反光材料组合形成坐标信息,2d激光传感器接收信息后,通过与预设信息对比,确定精确的坐标,对前坐标进行修正;

所述第一识别线与第二识别线的垂直距离为l,第一识别线与第二识别线平行设置,l距离是确定值,服务机器人根据重新确定的坐标,行驶距离为l,即视为到达目标点;

第二识别线与电梯口垂直,并且设置在机器人容纳箱的中心线上,服务机器人到达第二识别线后,调整位置,服务机器人中心线与第二识别线重合,服务机器人、识别线、机器人容纳箱三线合一;

所述第二识别线与第一识别线相同,服务机器人能够据此适当调整位置;在调整好位置后等待电梯门开启;

在进入第一识别线的任何时候,服务机器人会向控制中心发送开启电梯的需求;

同时扫描等待乘客的拥挤度信息;服务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和激光雷达扫描等待乘客的特征点信息,判断外部拥挤度,与预设阀值进行对比;

s3:电梯视觉系统主要判断电梯内的拥挤度,根据人员数量、占据空间、载重量等信息,与服务机器人判断电梯外的拥挤度整合后,判断最终拥挤程度,并与预设阀值进行比较,确定服务机器人是否进入,并向服务机器人发出指令;

s4:电梯门开启后,乘客进入,视觉系统再次判断轿厢内拥挤度,如果c3小于预设阀值,则展开机器人容纳箱,服务机器人进入机器人容纳箱内;如果大于预设阀值,则回到步骤s3,等待下一电梯;

服务机器人进入机器人容纳箱前,激光雷达会检测机器人容纳箱直线长度、角度、面积信息,确认能够顺利进入后,执行进入命令;

s5:服务机器人等待下一电梯,则以第二识别线为坐标,确定最快开启的附近电梯,并行进至识别线上,再次实施s3;

s6:到达指定楼层后,电梯通信板向控制中心发出信号,电梯开启后,服务机器人首先行进至第二识别线的预设点,纠正坐标,继续沿导航路径行进,如需再次乘梯,则执行s2,如目标点在所述楼层,则沿路径到达目标点,完成任务;

s7:控制中心重新设定返航路径,服务机器人返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拥挤度的判断方法:

s31:电梯内的拥挤度判断为实时信息,并且至少在n+1或n-1层时向服务机器人发送电梯内拥挤度信息,得出c1;

s32:服务机器人根据视觉系统和2d激光传感器判断外部拥挤度,得出c2;

s33:c1+c2得出最终拥挤度c3;

s34:如果c3小于预设阀值,则控制中心向电梯轿厢内机器人容纳箱发出指令,机器人容纳箱自动展开;

s35:如果c3大于预设阀值,则等待电梯门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线设置为“半口字”,第二识别线设置在第一识别线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线设置有与电梯口垂直的平行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线设置在最外侧电梯的一端,每一个电梯都设有一个第二识别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容纳箱设置在轿厢内的靠近门口的一侧,为能够折叠的结构;使用时机器人容纳箱展开,能容纳服务机器人进入;机器人容纳箱在展开过程时,具有“警示音”,保证安全展开;在需要时展开,不必要在电梯开启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服务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服务机器人进入电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通信模块、梯内视觉识别模块、机器人容纳箱、控制中心和无线收发模块,电梯口设置有第一识别线和第二识别线,服务机器人首先经过第一识别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创造性地引入了拥挤度判断方法,解决了电梯内乘客站位可能比较散,影响机器人的判断,并利用拥挤度判断来开启电梯内独立区域时机,保证了容纳机器人顺利进入电梯;设置容纳机器人的容纳箱,机器人容纳箱设置成折叠结构,节省空间,不影响乘客;第一识别线与第二识别线进行机器人的定位,由于机器人本身的坐标不够精准,识别线恰恰给定了标准坐标。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宁;刘江涛;齐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市海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