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7572发布日期:2020-11-25 14:2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胶条包装设备,具体是一种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



背景技术:

导电胶条俗称为斑马胶条,由导电硅胶和绝缘硅胶交替分层叠加后硫化成型。

导电胶条的电极间距可以做的很小,所以适合驱动路数多的产品,价钱便宜;柔软及富弹性、对位方便容易,主要用于lcd与pcb板之间信号连接,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导电胶条在生产时,要经过切条环节,经过刀具切割成细条状,最后经质量检测后,导电胶条为杂乱无章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不利于产品的自动化封装。目前,导电胶条生产厂家在包装过程中,仍采用人工包装。通常人工先将导电胶条码整齐,再按每捆500或1000个捆定,每捆的数量采用称重量的方式来确定。采用人工包装导电胶条,工作量大,效率低,同时不能对产品质量和装袋数量进行精确管控,也不能满足客户的包装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采用人工包装导电胶条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的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该包装机可提高包装效率,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减少人工成本,满足客户成排包装和成排使用的要求。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包括从上到下呈梯度设置的支架,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还包括从上到下呈梯度设置在支架上的打散组件、拨动组件、梳理组件和包装执行组件,以及连接各组件的传送组件,传送组件与支架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从上到下呈梯度设置、且依次连接的第一传送带、第一滑板、第二滑板、第三滑板、第四滑板、第五滑板、第六滑板和第二传送带;

所述的第一滑板、第六滑板水平设置,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滑板分别倾斜设置,其中第二、第五滑板分别与水平面呈10°,第三、第四滑板分别与水平面呈20°,第四、第五、第六滑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分隔槽;

所述第三滑板上方设有摄像头,第四滑板的底部设有振动电机;

所述滑板都设有气孔配装有气腔,通过气孔和气腔的配合实现气浮功能;高压气体从气管接口进入气腔,再从各个气孔吹出,使导电胶条底面与滑板轻微分离的现象即为气浮;

振动电机对第四滑板作高频振动,滑板上的导电胶条在高频振动和气浮的作用下,减少导电胶条与滑板的摩擦力,实现导电胶条快速地滑动。

所述打散组件用于将待包装散乱的导电胶条进行初步姿态调整和分流,使杂乱无章的导电胶条变为分散状;

打散组件包括振动斗、与振动斗连接并控制振动斗振动的摇杆机构,以及挡板、连杆、纵向设置的带气缸的第一直线导轨、第一滑块;

所述振动斗设在支架的中间层,第一传送带设在振动斗的前部下方,第一传送带与水平放置的第一滑板连接,用于承接导电胶条;

摇杆机构包括连轴、轴承、摇杆;连轴穿出振动斗的两侧面,连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之相适配的轴承,在轴承的轴心上设有在轴承中转动的摇杆,在摇杆的另一端设有与之固定的挂钩,挂钩与包装机支架固定;

摇杆机构有二组,分别设在振动斗的前部和后部;

振动斗的前端,导电胶条出料口设有挡板,挡板的底部设有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钉,调节振动斗出口的大小;

所述第一直线导轨安装在支架上,导轨上配装第一滑块,导轨气缸与第一滑块连接,通过plc控制系统对导轨气缸进行控制,实现气缸缸杆的往复伸缩运动;

振动斗的底面设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一滑块在气缸的推动下在第一直线导轨上来回运动,带动连杆摆动,连杆又带动振动斗前后摆动,将导电胶条打散。

所述拨动组件设在第二滑板上方,用于将分散的导电胶条划拨均匀,有利于后面每个滑板槽中都有胶条进入;

拨动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第一双杆气缸、第二滑块,以及刷子、刷子连接杆,以及传送组件的带气孔的第三滑板;

所述第一双杆气缸、第二直线导轨和第二滑板都横向设在支架上;第三滑板与支架通过连接件连接;

第一双杆气缸的缸杆通过连接板与第二滑块配装,第二滑块与连接板,刷子与刷子连接杆,刷子连接杆与第二滑块,分别通过螺钉连接;

刷子设在第三滑板上方,且与第三滑板相对设置,刷子与第二滑块一起移动;

拨动组件在正常状态下是不动的,即第一双杆气缸停在初始位置;

当设置在第三滑板上的摄像头检测到导电胶条只沿着第三滑板左边或者右边滑动,另一边出现空白时,拨动组件开始工作;

拨动组件工作时,第一双杆气缸对连接板来回往复推拉,带动第二滑块、与第二滑块连动的刷子,均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滑移运动,从而对传送组件传送到第三滑板上的导电胶条进行均匀拨动。

所述梳理组件设在第三滑板和第四滑板连接部的上方,用于将拨动组件送入的导电胶条,梳理后排列整齐;

梳理组件包括梳理条、梳理转轴、转轴支承块、转轴套、转轴带轮、伺服电机、电机带轮、皮带、电机固定座、支承板和底板,以及传送组件的带气孔和分隔槽的第四滑板;

所述转轴支承块有两块,分别固定在左、右两边的支架上,为左转轴支承块和右转轴支承块;

梳理条安装在转轴套上,转轴套与梳理转轴配装,同时梳理转轴的一端与右转轴支承块连接,另一端穿过左转轴支承块与转轴带轮连接;

第四滑板的下部配装有气腔,第四滑板设在转轴套下方,且与左、右转轴支承块固定连接;

伺服电机安装在电机固定座上,电机固定座与支承板连接,支承板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左、右两边的支架固定连接;

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机带轮,电机带轮与转轴带轮之间通过同步皮带连接,皮带带动转轴带轮运动,从而带动梳理转轴转动,梳理转轴再带动梳理条转动,梳理条对导电胶片进行梳理,经梳理排列整齐的导电胶片再由第四滑板滑入包装执行组件。

所述转轴套呈圆筒形,其上沿圆周等间距安装有梳理条;梳理条与第四滑板的分隔槽相对应安装;每个槽的宽度只允许导电胶条以其自身纵向为运动方向的姿态通过,以其它方向为运动方向的导电胶条则被梳理条拨回后方,或者拨成顺着自身纵向的状态通过,从而进入第四滑板中沿自身纵向依次向前滑动;

经过梳理条与第四滑板的分隔槽的导入,导电胶条从无序的状态变成分隔有序的状态,继续被传送至下一部件;

梳理组件对导电胶条梳理后,导电胶条被依次传送经过倾斜放置的第五滑板和水平放置的第六滑板,第六滑板的末端靠接着导电胶条包装执行组件。

所述包装执行组件用于将梳理组件排列整齐的胶条,自动成排包装;

包装执行组件包括隔条、挡板、插板、包装盘、包装盘支承板、第二双杆气缸和第二双杆气缸支承座,光电检测开关;

所述隔条,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方,挡板设在隔条上方,挡板与隔条固定连接;

包装盘与隔条末端对接,设置在包装盘支承板之上隔条之下;

第二双杆气缸纵向设置,并与其支承座连接;

插板呈l型,其纵向块与第二双杆气缸的缸杆活动连接,其横向块可插入地设在挡板之下、包装盘与隔条之间;

隔条、包装盘支承板、第二双杆气缸支承座的左、右端分别与支架固定连接;

挡板的高度大于隔条的高度,用于阻挡导电胶条;

光电检测开关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并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在隔条底部的左、右侧边,用于检测导电胶条;

导电胶条从水平放置的第六滑板被第二传送带传送到隔条上,使导电胶条能够保持整齐的状态通过;

插板处于初始位置,导电胶条被送到隔条末端,前进方向被挡板挡住,插板由与其连接的第二双杆气缸提供动力抽出,导电胶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包装盘中,当光电检测开关检测到包装盘的槽位中均已有导电胶条落位,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停止运动,包装盘移出;

紧接着插板回到初始位置,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启动,同时包装盘回位,以空盘状态等待下一次导电胶条的落入,如此往复循环;

装有导电胶条的包装盘随后进入封膜机对其进行封膜处理,完成对导电胶条的自动化成排包装。

所述包装盘的槽位为10-50个,根据成排包装的具体要求而设置。

本实用新型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采用plc控制系统精确控制纵、横向驱动气缸的运动,采用由型材连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做支撑,保证其上安装的各组件位置的精度。采用现有的直线导轨模组,模组中滑块和导轨配合,保证了组件在纵、横方向运动更加平稳和精确。

采用本实用新型包装机对导电胶条进行包装,包括打散、拨动、梳理和包装,以及传送工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通过人工将一定数量的杂乱的导电胶条倒入打散组件的振动斗中,经过振动和抛洒,实现打散功能;

(2)接着分散的导电胶条落入振动斗下方的第一传送带上,此时导电胶条由成堆杂乱状态变成分散状态,经第一传送带传送,送到水平放置的第一滑板上,经过气浮作用,导电胶条被传送到倾斜放置第二滑板上;

(3)第二滑板的上方设有拨动组件,用于将传送来的导电胶条划拨均匀,使导电胶条能较为均匀地进入梳理组件的滑板的分隔槽中;

(4)紧接着导电胶条被传送到倾斜放置的第三滑板上,第三滑板上方的梳理组件的梳理转轴旋转,带动转轴套及其梳理条拨动导电胶条,使导电胶条不出现重叠,实现了导电胶条的梳理功能;

(5)导电胶条在振动、气浮、及重力的作用下滑入倾斜放置的第四滑板上,之后再依次滑入到倾斜放置的第五滑板、水平放置的第六滑板、第二传送带;经第二传送带传送到包装执行组件;

(6)包装执行组件对传送过来导电胶条进行包装,导电胶条进入包装盘中,随后对包装盘进行封口处理,完成整个包装过程。

本实用新型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可以取代人工劳动,提高导电胶条的包装效率,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包装精度,使之更符合现代化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总装配图(无支架);

图3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总装配侧视概略图;

图4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滑板的气孔与气腔配合侧视剖面图;

图5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打散组件的轴测图;

图6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打散组件的侧视图;

图7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拨动组件的轴测图;

图8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梳理组件的轴测图;

图9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梳理组件的主视图;

图10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包装执行组件的轴测图;

图11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包装执行组件的侧视图;

图12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包装执行组件部分零件配装图;

图13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包装执行组件部分零件俯视图;

图14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包装执行组件部分零件配合侧视图(插板初始位置);

图15为实施例导电胶条包装机中包装执行组件部分零件俯视图(插板拉出极限位置)。

图中,打散组件1,挂钩1-1,摇杆机构1-2,连轴1-2-1、轴承1-2-2、摇杆1-2-3,

第一气缸1-3,振动斗1-4,第一滑块1-5,第一直线导轨1-6,调节螺钉1-7,挡板1-8,连杆1-9;

拨动组件2,第一双杆气缸2-1,连接板2-2,第二直线导轨2-3,第二滑块2-4,刷子连接杆2-5,刷子2-6;

梳理组件3,转轴带轮3-1,皮带3-2,电机带轮3-3,伺服电机3-4,电机固定座3-5,支承板3-6,梳理转轴3-7,转轴支承块3-8,左转轴支承块3-8-1,右转轴支承块3-8-2,转轴套3-9,底板3-10,梳理条3-11;

包装执行组件4,隔条4-1,挡板4-2,插板4-3,包装盘支承板4-4,第二双杆气缸4-5,第二双杆气缸支承座4-6,包装盘4-7,光电检测开关4-8,发射器4-8-1,接收器4-8-2;

传送组件5,第一传送带5-1,第一滑板5-2,第二滑板5-3,第三滑板5-4,第四滑板5-5,第五滑板5-6,第六滑板5-7,第二传送带5-8,气孔5-9,气腔5-10,气管接口5-11,分隔槽5-12;

支架6,摄像头7,振动电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包括从上到下呈梯度设置的支架6,以及从上到下呈梯度设置在支架6上的打散组件1、拨动组件2、梳理组件3和包装执行组件4,以及连接各组件的传送组件5,传送组件5与支架6通过连接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电胶条的尺寸为:长30mm,宽5mm,厚度为2mm。

参照图2-3,传送组件5包括从上到下呈梯度设置、且依次连接的第一传送带5-1、第一滑板5-2、第二滑板5-3、第三滑板5-4、第四滑板5-5、第五滑板5-6、第六滑板5-7和第二传送带5-8;

第一滑板5-2、第六滑板5-7水平设置,第二滑板5-3、第三滑板5-4、第四滑板5-5、第五滑板5-6分别倾斜设置,其中第二滑板5-3和第五滑板5-6分别与水平面呈10°,第三滑板5-4和第四滑板5-5分别与水平面呈20°,第四滑板5-5、第五滑板5-6、第六滑板5-7的上表面均设有分隔槽5-12;

第三滑板5-4上方设有摄像头7,第四滑板5-5的底部设有振动电机9;

参照图4,滑板都设有气孔5-9配装有气腔5-10,通过气孔5-9和气腔5-10的配合实现气浮功能;

高压气体从气管接口5-11进入气腔5-10,再从各个气孔5-9吹出,使导电胶条底面与滑板轻微分离的现象即为气浮,导电胶条在滑板上,依靠自身重力和气浮的双重作用,逐步导入到分隔槽5-12中;

振动电机9对第四滑板5-5作高频振动,滑板上的导电胶条在高频振动和气浮的作用下,减少导电胶条与滑板的摩擦力,实现导电胶条快速地滑动。

参照图5-6,打散组件1包括振动斗1-4、与振动斗1-4连接并控制其振动的摇杆机构1-2,以及挡板1-8、连杆1-9、纵向设置的带气缸的第一直线导轨1-6、第一滑块1-5;

振动斗1-4设在支架1的中间层,第一传送带5-1设在振动斗1-4的前部下方,第一传送带5-1与水平放置的第一滑板5-2连接,用于承接导电胶条;

摇杆机构1-2包括连轴1-2-1、轴承1-2-2、摇杆1-2-3;连轴1-2-1穿出振动斗1-4的两侧面,连轴1-2-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之相适配的轴承1-2-2,在轴承1-2-2的轴心上设有在轴承1-2-2中转动的摇杆1-2-3,在摇杆1-2-3的另一端设有与之固定的挂钩1-1,挂钩1-1与包装机支架1固定;

摇杆机构1-2有二组,分别设在振动斗1-4的前部和后部;

振动斗1-4的前端,导电胶条出料口设有挡板1-8,挡板1-8的底部设有调节螺钉1-7,通过调节螺钉1-7,调节振动斗1-4出口的大小;

第一直线导轨1-6安装在支架1上,导轨上配装第一滑块1-5,第一气缸1-3与第一滑块1-5连接;

振动斗1-4的底面设有连杆1-9,连杆1-9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1-5连接;第一滑块1-5在气缸的推动下在第一直线导轨1-6上来回运动,带动连杆1-9摆动,连杆1-9又带动振动斗1-4前后摆动,将导电胶条打散。

采用plc控制系统对第一气缸1-3进行控制,实现第一气缸1-3缸杆的往复伸缩运动。当第一气缸1-3缸杆伸出,带动滑块1-5及其连接件沿第一直线导轨1-6向前滑动,带动连杆1-9摆动,连杆1-9带动振动斗1-4向前、向上摆动;当第一气缸1-3缸杆往后缩,带动滑块1-5和连杆1-9及其连接件向后摆动,从而使振动斗1-4向后摆动。第一气缸1-3每做一个来回的伸缩不等速运动,在振动斗1-4内的导电胶条就会从胶条出口挡板1-8控制的出口被振动抛落,出口的大小通过调节螺钉1-7调节;通过控制第一气缸1-3缸杆的伸缩量和伸缩速度,实现对振动斗1-4摆动的频率的控制。导电胶条以成堆杂乱的状态从振动斗1-4的上方进入,以分散的状态从出口抛出,即完成对导电胶条的打散。

参照图7,拨动组件2设在第二滑板5-3上方,用于将分散的导电胶条划拨均匀,有利于后面每个滑板槽中都有胶条进入;

拨动组件2包括横向设置的第二直线导轨2-3、第一双杆气缸2-1、第二滑块2-4,以及刷子2-6、刷子连接杆2-5,以及传送组件5的带气孔的第三滑板5-4;

第一双杆气缸2-1、第二直线导轨2-3和第二滑板2-4都横向设在支架6上;第三滑板5-4与支架6通过连接件连接;

第一双杆气缸2-1的缸杆通过连接板2-2与第二滑块2-4配装,第二滑块2-4与连接板2-2,刷子2-6与刷子连接杆2-5,刷子连接杆2-5与第二滑块2-4,分别通过螺钉连接;

刷子2-6设在第三滑板5-4上方,且与第三滑板5-4相对设置,刷子2-6与第二滑块2-4一起移动;

拨动组件2在正常状态下是不动的,即第一双杆气缸2-1停在初始位置;

当设置在第三滑板5-4上的摄像头7检测到导电胶条只沿着第三滑板5-4左边或者右边滑动,另一边出现空白时,拨动组件1开始工作;

拨动组件1工作时,第一双杆气缸2-1对连接板2-2来回往复推拉,带动第二滑2-4、与第二滑2-4块连动的刷子2-6,均进行水平方向的往复滑移运动,从而对传送组件传送到第三滑板5-4上的导电胶条进行均匀拨动;

当第三滑板5-4上,只有左边有导电胶条时,拨动部件2将导电胶条从左往右拨动;当第三滑板5-4上,只有右侧有导电胶条时,拨动组件2将导电胶条从右往左拨动;拨匀后的导电胶条再由第三滑板5-4滑入到梳理组件。

参照图8-9,梳理组件3设在第三滑板5-4和第四滑板5-5连接部的上方,用于将拨动组件2送入的导电胶条,梳理后排列整齐;

梳理组件3包括梳理条3-11、梳理转轴3-7、转轴支承块3-8、转轴套3-9、转轴带轮3-1、伺服电机3-4、电机带轮3-3、皮带3-2、电机固定座3-5、支承板3-6和底板3-10,以及传送组件5的带气孔和分隔槽5-12的第四滑板5-5;

转轴支承块3-8有两块,分别固定在左、右两边的支架上,为左转轴支承块3-8-1和右转轴支承块3-8-2;

梳理条3-11安装在转轴套3-9上,转轴套3-9与梳理转轴3-7配装,同时梳理转轴3-7的一端与右转轴支承块3-8-2连接,另一端穿过左转轴支承块3-8-1与转轴带轮3-1连接;

第四滑板5-5的下部配装有气腔,第四滑板5-5设在转轴套3-9下方,且与转轴支承块3-8-1和右转轴支承块3-8-2固定连接;

伺服电机3-4安装在电机固定座3-5上,电机固定座3-5与支承板3-6连接,支承板3-6固定在底板3-10上,底板3-10与左、右两边的支架固定连接;

伺服电机3-4的输出轴连接电机带轮3-3,电机带轮3-3与转轴带轮3-1之间通过同步皮带3-2连接,皮带3-2带动转轴带轮3-1运动,从而带动梳理转轴3-7转动,梳理转轴3-7再带动梳理条3-11转动,梳理条3-11对导电胶片进行梳理,经梳理排列整齐的导电胶片再由第四滑板5-5滑入包装执行组件。

转轴套3-9呈圆筒形,其上沿圆周等间距安装有梳理条3-11;梳理条3-11与第四滑板5-5的分隔槽5-12相对应安装;

伺服电机3-4速度可调;

梳理组件3对导电胶条梳理后,导电胶条被依次传送经过倾斜放置的第四滑板5-5、第五滑板5-6和水平放置的第六滑板5-7,第六滑板5-7的末端靠接着导电胶条包装执行组件4。

参照图10-15,包装执行组件4用于将梳理组件3排列整齐的胶条,自动成排包装;

包装执行组件4包括隔条4-1、挡板4-2、插板4-3、包装盘4-7、包装盘支承板4-4、第二双杆气缸4-5和第二双杆气缸支承座4-6,光电检测开关4-8;

隔条4-1,设置在第二传送带5-8上方,挡板4-2与隔条4-1固定连接;

包装盘4-7与隔条4-1末端对接,设置在包装盘支承板4-4之上隔条4-1之下,本实施例包装盘4-7设有20个槽位;

第二双杆气缸4-5纵向设置,并与其支承座4-6连接;

插板4-3呈l型,其纵向块与第二双杆气缸4-5的缸杆活动连接,其横向块可插入地设在挡板4-2之下、包装盘4-7与隔条4-1之间;

隔条4-1、包装盘支承板4-4、第二双杆气缸支承座4-6的左、右端分别与支架6固定连接;

挡板4-2的高度大于隔条4-1的高度,用于阻挡导电胶条;

光电检测开关4-8由发射器4-8-1和接收器4-8-2组成,并通过螺栓对称固定在隔条4-1底部的左、右侧边,用于检测导电胶条;

导电胶条从水平放置的第六滑板5-7被第二传送带5-8传送到隔条4-1上,使导电胶条能够保持整齐的状态通过;

插板4-3处于初始位置,导电胶条被送到隔条4-1末端,前进方向被挡板4-3挡住,插板4-3由与其连接的第二双杆气缸4-5提供动力抽出,导电胶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包装盘4-7中,当光电检测开关4-8检测到包装盘20个槽位中均已有导电胶条落位,第一传送带5-1、第二传送带5-8停止运动,包装盘4-7移出;

紧接着插板4-3回到初始位置,第一传送带5-1、第二传送带5-8启动,同时包装盘4-7回位,以空盘状态等待下一次导电胶条的落入,如此往复循环;

装有导电胶条的包装盘4-7随后进入封膜机对其进行封膜处理,完成对导电胶条的自动化成排包装。

本实施例导电胶条自动成排包装机中,各组件安装架和支架的结构可以根据生产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局限于说明书中公开的结构或形状。本申请的创新在于打散组件、拨动组件、梳理组件和包装执行组件的组合与协同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