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抗压型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5470发布日期:2020-12-15 08:2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抗压型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抗压型纸箱。



背景技术:

纸箱是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承担着保护商品、便于仓储、运输、美化商品、宣传商品的作用。纸箱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逐渐取代了木箱等运输包装容器,成为运输包装的主力军。同时纸箱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它利于环保,且成本也较为低廉,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的纸箱抗压能力较弱,使用过程中受到压力后,极易发生变形,造成纸箱损坏,从而容易影响到纸箱内部存放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抗压型纸箱,其优点是:可提高纸箱的抗压性能,减小纸箱受压而变形损坏的可能,保护了纸箱内部的物品免遭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强抗压型纸箱,包括纸箱本体和设置在纸箱本体开口边缘处的四块纸板,四块所述纸板同时盖向纸箱本体可将纸箱本体开口封闭住,所述纸箱本体外侧直角边上设置有外护角,所述纸箱本体内侧直角边上设置有与外护角相对应的内护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外护角和内护角的设置加强了纸箱本体四周框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纸箱本体的抗压能力,从而减小纸箱本体受到压力后而变形损坏的可能,进而保护了纸箱本体内部存放的物品免遭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角上间隔开设有若干贯通的固定孔,所述内护角朝向外护角的一侧间隔开设有若干与固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贯穿纸箱本体并旋紧在螺纹孔内的螺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外护角和内护角时,将外护角包覆在纸箱本体外侧直角边上,将内护角嵌设在纸箱本体内侧直角边上,并使得外护角上的固定孔对应于内护角上的螺纹孔,然后向固定孔内插入螺丝,使得螺丝贯穿纸箱本体并旋紧在螺纹孔内,从而可将外护角和内护角固定住,反之可将外护角和内护角从纸箱本体上拆卸下来,以便再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角的外壁上沿固定孔周缘开设有供螺丝头部沉入的沉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沉槽用于使得螺丝的头部沉入,从而减小了纸箱本体占用的空间,避免了螺丝头部凸出于外护角,而影响相邻两个纸箱本体之间的存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角的外壁上位于沉槽的一侧开设有与沉槽相连通的注胶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旋紧螺丝后,操作者向注胶槽内注入胶水,胶水流入沉槽和固定孔内,待凝固后,可对螺丝与外护角进行粘接固定,从而限制了螺丝反转,减小螺丝松动的可能,进而提高对外护角和内护角的固定稳定性;当拆卸外护角和内护角时,操作者只需要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胶水融化,便可松动螺丝,将外护角和内护角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四块所述纸板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板套,且相对的两块所述纸板上的板套均相互连通,在相互连通的两个所述板套内插设有抗压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块纸板盖向纸箱本体后,在相互连通的两个板套内插入一根抗压条,通过抗压条将相对的两块纸板支撑住,以减小纸板上部受压后向下凹陷而变形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箱本体的四周内侧壁上部均设置有支撑肋,四块所述纸板的内壁分别与对应的支撑肋抵触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块纸板盖向纸箱本体后,支撑肋可对四块纸板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四块纸板的抗压性能,进一步减小纸板上部受压后向下凹陷而变形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箱本体包括外层板和内层板,所述外层板与内层板之间填充有蜂窝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蜂窝纸填充在外层板和内层板之间,可加强纸箱本体自身的结构强度,提高抗压性能,使得纸箱本体不易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纸箱本体的外侧壁和外底壁上均设置有防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水层对纸箱本体和水进行隔绝,阻挡水浸湿纸箱本体,从而能够防潮,避免纸箱本体遇水软化而烂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外护角和内护角加强了纸箱本体四周框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纸箱本体的抗压能力,从而减小纸箱本体受到压力后而变形损坏的可能,进而保护了纸箱本体内部存放的物品免遭损坏;

2、通过抗压条将相对的两块纸板支撑住,以提高纸板的抗压性能,减小纸板上部受压后向下凹陷而变形损坏的可能;

3、蜂窝纸填充在外层板和内层板之间,可加强纸箱本体自身的结构强度,提高抗压性能,使得纸箱本体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纸箱本体的层结构示意。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外护角和内护角的结构示意。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板套和抗压条的结构示意。

附图标记:11、纸箱本体;111、外层板;112、内层板;113、蜂窝纸;12、纸板;13、外护角;131、固定孔;14、内护角;141、螺纹孔;15、螺丝;16、沉槽;17、注胶槽;18、板套;19、抗压条;20、支撑肋;21、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强抗压型纸箱,如图1,包括纸箱本体11和设置在纸箱本体11开口四周边缘处的四块纸板12,纸板12与纸箱本体11一体成型,四块纸板12同时盖向纸箱本体11,可将纸箱本体11开口封闭住。

如图2,纸箱本体11包括外层板111、内层板112和填充在外层板111与内层板112之间的蜂窝纸113,外层板111、内层板112和蜂窝纸113通过胶粘固定为一体,从而可有效加强纸箱本体11自身的结构强度,提高纸箱本体11的抗压性能,使得纸箱本体11不易受压变形,进而延长了纸箱本体11的使用寿命。

如图3和图4,纸箱本体11(如图1)的外侧直角边上设置有外护角13,纸箱本体11的内侧直角边上设置有内护角14,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形状相同,均为两侧边等宽的l形直角板,且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材料为pvc板,pvc板具有较好的抗弯强度,不易变形。将外护角13包覆在纸箱本体11外侧的直角边上,并使得外护角13的两侧面与纸箱本体11直角边两侧外壁贴合,将内护角14嵌设在纸箱本体11内侧的直角边上,并使得内护角14的两侧面与纸箱本体11直角边两侧内壁贴合,从而从内外将纸箱本体11直角边夹持住。

如图3和图4,外护角13的两侧边上均间隔开设有若干贯通的固定孔131,且在内护角14的两侧边上朝向外护角13的一侧间隔开设有若干与固定孔131相对应的螺纹孔141,螺纹孔141不贯通内护角14,固定孔131内穿设有贯穿纸箱本体11(如图1)并与螺纹孔141螺纹配合的十字沉头螺丝15,操作者将螺丝15旋紧在螺纹孔141内,可对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进行固定,通过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对纸箱本体11的直角边进行支撑加强,可提高纸箱本体11的抗压能力,减小纸箱本体11受到压力后而变形损坏的可能,进而保护了纸箱本体11内部存放的物品免遭损坏。此外,操作者还可松动螺丝15,将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从现使用的纸箱本体11上拆卸下来,以便后续多次使用。

如图3和图4,外护角13的外壁上沿固定孔131周缘开设有与固定孔131相连通的沉槽16,以供旋紧后的螺丝15的头部沉入,从而可减小纸箱本体11(如图1)占用的空间,避免了螺丝15头部凸出于外护角13,而影响相邻两个纸箱本体11之间的存放。另外,在外护角13的外壁上位于沉槽16的一侧开设有注胶槽17,注胶槽17与沉槽16连通,从而当旋紧螺丝15后,操作者可向注胶槽17内注入胶水,胶水流通至沉槽16和固定孔131内,待胶水凝固后,可将螺丝15与外护角13粘接固定在一起,从而限制了螺丝15反转,减小了螺丝15松动的可能,进而提高对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的固定稳定性。另外,当需要将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拆下时,操作者只需要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得胶水融化,便可轻易地松动螺丝15,从而将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拆卸下来。

如图5,在四块纸板12的外表面中部均设置有板套18,板套18为匚形结构的pvc板,且板套18开口朝向纸板12、并通过胶水与纸板12粘接固定,板套18与纸板12之间具有间隙,相对的两块纸板12上的板套18均相互连通,当相对的两块纸板12盖向纸箱本体11(如图1)后,操作者向相互连通的两个板套18内插设有一根抗压条19,抗压条19也为pvc材质,通过抗压条19可将相对的两块纸板12支撑住,以提高纸板12的抗压性能,从而减小纸板12上部受压后向下凹陷而变形损坏的可能。

如图1,同时在纸箱本体11的四周内壁上部的位置设置有三角形支撑肋20,支撑肋20也为pvc材质,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纸箱本体11的内壁上,当四块纸板12盖向纸箱本体11后,四块纸板12的下表面内边缘搭设在四周的支撑肋20上,从而支撑住四块纸板12,提高四块纸板12的抗压性能,进一步减小纸板12上部受压后向下凹陷而变形损坏的可能。

如图1,在纸箱本体11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均设置有一层防水层21,防水层21使用的是防水膜,将防水膜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在纸箱本体11的外侧面和外底面上,可使得纸箱本体11与水隔绝,阻挡水浸湿纸箱本体11,从而使得纸箱本体11能够防潮,避免纸箱本体11遇水软化而烂掉。

操作过程:将外护角13包覆在纸箱本体11外侧的直角边上,并使得外护角13的两侧面与纸箱本体11直角边两侧外壁贴合,将内护角14嵌设在纸箱本体11内侧的直角边上,并使得内护角14的两侧面与纸箱本体11直角边两侧内壁贴合,然后操作者向固定孔131内插入螺丝15,使得螺丝15贯通纸箱本体11,并旋紧在螺纹孔141内,从而可将外护角13和内护角14固定住,实现对纸箱本体11直角边的加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