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4068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乘客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包括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的乘客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乘客输送装置具有跨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之间配置的框架,和在该框架内环状连结并循环移动的多个梯级。该框架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具有以能够相对于建筑物侧支承梁移动的方式载置的非固定侧支承梁。
[0003]在这样的非固定侧,例如在发生地震时或强风等时,存在设置乘客输送装置的建筑物摇晃,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之间的距离变大,非固定侧支承梁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可能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有在建筑物侧设置专利文献I所示的由转动单元和用于缓和冲击的弹性部件构成的防止下落装置来应对的例子。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07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所示的结构中,虽然能够在非固定侧支承梁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情况下防止乘客输送装置下落,但是存在地震等平息后不能自动复原的问题。
[0009]此外,也能够考虑为了使非固定侧支承梁不会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而使重叠余量(overlap allowance)较大的方法,但也存在因建筑物侧的限制等而不能确保较大的重叠余量的情况。
[0010]于是,本申请人在日本特愿2014-37693号中说明了以下技术:在框架的设置非固定侧支承梁的一侧的水平部,在框架的下方,具有以与框架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的方式设置的附加建筑梁,该附加建筑梁在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之间的距离变大、非固定侧支承梁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情况下支承框架,并且,上述规定的间隙是当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之间的距离复原时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非固定侧支承梁能够重新回到建筑物侧支承梁之上的大小。
[0011]但是,采用该发明的结构的情况下,存在框架底部部件(例如集油器或支承集油器的加固部件等)与附加建筑梁接触、框架底部部件破损的可能性。
[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装置,其在非固定侧支承梁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乘客输送装置下落,并且能够使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非固定侧支承梁再次自动回到建筑物侧支承梁之上,还能够防止框架底部部件破损。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4]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例如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装置,其具有:以跨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之间的方式配置的框架;和在上述框架内连结成环状并循环移动的多个梯级,该乘客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框架在至少一部分具有水平部,并且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具有以能够相对于上述建筑物侧支承梁移动的方式载置的非固定侧支承梁,在上述框架的设置有上述非固定侧支承梁的一侧的水平部具有:设置在上述框架的底部的框架底部部件;比上述框架底部部件更向下方突出的滑动底座;和在上述框架的下方,以在与上述滑动底座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的方式设置的附加建筑梁,上述附加建筑梁形成为,在上述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之间的距离变大、上述非固定侧支承梁从上述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情况下,上述滑动底座与上述附加建筑梁抵接而支承上述框架,并且,上述规定的间隙是当上述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之间的距离复原时从上述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所述非固定侧支承梁能够再次回到上述建筑物侧支承梁上的大小。
[0015]发明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在非固定侧支承梁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乘客输送装置下落,并且能够使从建筑物侧支承梁脱离的非固定侧支承梁重新自动回到建筑物侧支承梁之上,还能够防止框架底部部件破损。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说明乘客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图。
[0018]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3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的变形例。
[0020]图4是从图1的B方向观察到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I 乘客输送装置
[0023]2 下层建筑物
[0024]2a 建筑物侧支承梁
[0025]3 上层建筑物
[0026]3a 建筑物侧支承梁
[0027]4 框架
[0028]5 附加建筑梁
[0029]6 导向件
[0030]7 非固定侧支承梁
[0031]8 附加建筑梁的宽度尺寸
[0032]9 固定侧支承梁
[0033]10 高度调整部件
[0034]11 滑动底座
[0035]12 低摩擦部件
[0036]13 集油器
[0037]14 加固部件
[0038]g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0040]图1是说明乘客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图。图1中所示的乘客输送装置I跨下层建筑物2与上层建筑物3之间而设置。并且,乘客输送装置I具有跨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2a、3a之间而配置的框架4,和在该框架4内环状地连结并循环移动的未图示的多个梯级。框架4在至少一部分具有水平部。该框架4的水平部,在自动扶梯或倾斜型的自动人行道中,是上部水平部和下部水平部。在框架4的上部水平部与下部水平部之间设置有倾斜部。此外,此处虽然未图示,但在为水平型的自动人行道的情况下,框架4的整体是水平部。并且,该框架4在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具有以能够相对于建筑物侧支承梁3a移动的方式载置的非固定侧支承梁7。此外,框架4在长度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具有以不能相对于建筑物侧支承梁2a移动的方式固定的固定侧支承梁9。
[0041]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在框架4的底部,作为框架底部部件,设置有承接润滑油的集油器13和支承集油器13的加固部件14。该集油器13和加固部件14设置在框架4的水平部和倾斜部。此外,如图1、图2所示,在框架4的设置非固定侧支承梁7的一侧的水平部,在框架4的底部,具有比框架底部部件(集油器13和加固部件14)更向下方突出的滑动底座11。此外,也存在不设置加固部件14的情况,该情况下,滑动底座11比集油器13更向下方突出即可。并且,在框架4的下方(滑动底座11的下方),具有以与滑动底座11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g的方式设置的附加建筑梁5。
[0042]利用该附加建筑梁5,例如在因地震等而导致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2a、3a之间的距离变大、非固定侧支承梁7从建筑物侧支承梁3a脱离的情况下,间隙g消失,滑动底座11与附加建筑梁5抵接,能够支承框架4,因此能够防止乘客输送装置I下落。
[0043]此外,此时,滑动底座11比框架底部部件(例如集油器13和加固部件14)更向下方突出,因此框架底部部件不会与附加建筑梁5接触,因此也能够防止框架底部部件破损。此外,也可以使框架底部部件为集油器13,比集油器13向下方突出的加固部件14兼用作滑动底座11。该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框架底部部件(集油器13)破损。
[0044]进而,间隙g被设定为例如当地震等平息、2个建筑物侧支承梁2a、3a之间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