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件脱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08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件脱模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件脱模装置,包括气缸本体和顶杆,所述气缸本体上端四角分别设有四个圆形开槽,所述圆形开槽的圆形点为圆心再设置通孔,所述气缸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镶进安装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连接着气体输入接头。所述的塑件脱模装置采用气动推出机构,解决了开模时前模型腔和制品间形成真空从而导致的脱模困难问题,保证了塑件的顺利脱模,因此顶出可靠,复位准确,运动灵活,制造方便,更换容易,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专利说明】
一种塑件脱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件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注塑行业中,有很多脱模困难的现象,为了让产品更简单的脱模并且不影响产品的外观,成为了困扰许多厂家的一个难题。目前生产此类产品的厂家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普遍采用如下方法:(I)液压推出机构,一般是指在注射机或模具上设有专用液压装置,将塑件通过模具上的推出机构推出模外;(2)手动推出机构,指当模具分开后,用人工操纵脱模机构使塑件脱出,它可分为模内手工推出和模外手工推出两种;
(3)修改模具,增加易脱模筋位。
[0003]以上方式,虽然对于塑件脱模有所改善,但对于某些结构特殊的制品,仍不能彻底解决“脱模困难”这一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的是塑件顺利脱模又不影响外观是注塑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0004]CN204382603U公开了一种延时脱模模具,包括上模,下模组件,所述上模内设置有型腔,下模组件上设置有型芯:所述的下模组件包括下模,脱模板;脱模板位于下模与上模之间,固定在下模上的型芯穿过脱模板上的通孔与型腔配合;设置在下模上的导柱穿过脱模板上的通孔,与上模上对应的孔滑动配合;所述的下模与脱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使下模可以相对脱模板滑动;所述的脱模板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机构,该滑动机构使脱模板可以相对上模滑动。
[0005]CN202656429U公开了一种注塑模中带螺纹塑件的自动脱模装置,包括气缸、传动部件和螺纹成型部件,安装于模具侧面的气缸通过传动部件带动螺纹成型部件自转;所述传动部件由齿条、小传动齿轮、大传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齿条与气缸伸缩活动件固接,小传动齿轮与齿条相互嗤合,大传动齿轮与小传动齿轮同轴转动,从动齿轮与大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从动齿轮带动螺纹成型部件自转;所述螺纹成型部件顶部为螺纹成型区域,底部设有外螺纹;螺纹成型部件的底部与模具上安装的转动座通过螺纹副连接。
[0006]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件脱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件脱模装置,以解决塑件脱模过程困难以及脱模过程中塑件外观损坏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件脱模装置,包括气缸本体和顶杆,所述气缸本体上端四角分别设有四个圆形开槽,所述圆形开槽的圆形点为圆心再设置通孔,所述气缸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镶进安装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连接着气体输入接头,所述气体输入接头连接着充气管,所述充气管安装在所述顶杆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通孔穿透所述气缸本体,所述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圆形开槽尺寸,所述通孔中设有四个螺杆。
[0010]优选的,所述的充气管与所述顶杆的上端部密封配合。
[0011]优选的,所述气缸本体内置有腔体并所述腔体中安装处理器、电磁阀、电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着所述吹气装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塑件脱模装置采用气动推出机构,解决了开模时前模型腔和制品间形成真空从而导致的脱模困难问题,在模具上设有气缸顶出装置,将塑件通过模具上的推出机构推出模外,保证了塑件的顺利脱模。因此,塑件脱模装置具有顶出可靠,复位准确,运动灵活,制造方便,更换容易,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一种塑件脱模装置的制造方法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件脱模装置得主视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件脱模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中:I气缸本体、2开槽、3通孔、4吹气装置、5气体输入接头、6充气管、7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附图1-2所述的一种塑件脱模装置,包括气缸本体I和顶杆7,所述气缸本体I上端四角分别设有四个圆形开槽2,所述圆形开槽2的圆形点为圆心再设置通孔3,所述气缸本体I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镶进安装吹气装置4,所述吹气装置4连接着气体输入接头5,所述气体输入接头5连接着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安装在所述顶杆7的内部。
[0018]所述通孔3穿透所述气缸本体I,所述通孔3的尺寸小于所述圆形开槽2尺寸,所述通孔3中设有四个螺杆,所述的充气管6与所述顶杆7的上端部密封配合,所述气缸本体I内置有腔体并所述腔体中安装处理器、电磁阀、电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着所述吹气装置4。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件脱模装置工作原理如下:合模进行注塑,开模后顶杆顶出,同时气缸推动顶杆顶出产品,使其附着在型芯上,使产品顺利脱模。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件脱模装置在不延长注塑成型周期的前提下,塑件变形问题得到根治,产品整体质量的合格率由原来的15%上升为现在的95%。
[002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塑件脱模装置,包括气缸本体(I)和顶杆(7),其特征于:所述气缸本体(I)上端四角分别设有四个圆形开槽(2),所述圆形开槽(2)的圆形点为圆心再设置通孔(3),所述气缸本体(I)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镶进安装吹气装置(4),所述吹气装置(4)连接着气体输入接头(5),所述气体输入接头(5)连接着充气管(6),所述充气管(6)安装在所述顶杆(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穿透所述气缸本体(I),所述通孔(3)的尺寸小于所述圆形开槽(2)尺寸,所述通孔(3)中设有四个螺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管(6)与所述顶杆(7)的上端部密封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件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本体(I)内置有腔体,所述腔体中安装处理器、电磁阀、电源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着所述吹气装置⑷。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5705133SQ201620398564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9日
【发明人】霍世成, 赵峰
【申请人】武汉力标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