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123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注塑机的注射机构。
背景技术
注射机主要由机台、注射机构和液压锁模开模动作机构组成,现有注塑机注射机构的送料、贮料、射料是一体结构,即送料、贮料、射料均在同一管腔内完成,射管前端设有射咀,管内设有送料螺杆,送料管外包覆有电热元件,送料螺杆与液压马达传动连接,其工作过程是送料螺杆转动,将料送到前部的射咀部位,同时包覆在送料管外的电热元件对料加热,然后由液压射料装置带动螺杆向前推进,将管腔内的胶状料从射咀射出。现有这类注射机构的不足之处是贮料量有限,要提高一次性注射量,就要相应提高注塑机的吨位,例如要达到一次5000克至10000克的射胶量,就需要1000吨至1500吨的注塑机,而且由于其推料速度慢,所以不能加工塑料发泡成型产品。例如现在有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塑料砖,其主要原料是塑料加发泡剂(亦可在以上基础上加入木粉或纤维),需要经电热熔化后高速注入模腔,在模腔内发泡,冷却成型,这样加工出的塑料砖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强度高的优点,可用以替代传统的泥砖、煤渣砖、水泥混凝土砖等,但现有注塑机注射机构的注射速度和每次的注射量却不能满足其加工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增加一次性贮料量和注射量,并能提高注射速度的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设有包覆有电热元件的送料管(3),送料管组合内设有与液压马达(1)传动连接的送料螺杆(5),送料管后部与料斗(2)连通,其特征在于设有射料管(15),射料管内腔设有滑动配合的逆止环(12),逆止环前部的贮料腔(11)与送料管前部连通,射料管前端设有射咀(8),逆止环后端通过推杆(18)与射料油缸(17)传动连接,射料油缸的液压驱动回路里并联有气体贮能器(A)。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料斗里的料落入送料管内后,被旋转的送料螺杆(5)推向前进,同时被加热成胶状体,送入射料管(15)内的贮料腔(11)内,射料油缸(17)启动时,即通过推杆(18)将逆止环(12)向前推进,挤压贮料腔内的胶料,使其从射咀射出,射料油缸与油路接通工作的同时,启动油路并联支路里的贮能器瞬间释放能量,通过增压提高油路的油速,从而驱动逆止环将射料管里的胶料从射咀高速射出。
本实用新型除设有常规的送料管外,又增设了带贮料腔的射料管,二者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并联通在一起使用,从而增加了该机的一次性贮料量和注射量,同时由于在射料油缸的油路里并联有气体贮能器,故可通过其瞬间释放出大量带有压力的液压油来驱动推杆和逆止环将贮料腔内的胶料从射咀高速射入模腔内,喷射速度的提高可激发胶料在模腔内全面均匀地发泡。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加工塑料发泡成型产品,降低塑料产品的重量,提高塑料产品的强度,例如前述的发泡塑料砖,以及其它每次需要较大注射量的发泡塑料产品。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注塑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压回路图(图中双点划线内所示部分)图4、图2所示落料开关阀6的B向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图2所示射咀8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图5的C-C向结构示意图图7、图2所示射咀开关油缸16放大结构示意图I-注射机构 II-机台 III-液压锁模开模动作机构 A-气体贮能器1-液压马达 2-料斗 3-送料管 5-螺杆 6-落料开关阀 7-连接法兰管8-射咀 9-射咀开关阀针 10-曲柄 11-贮料腔 12-逆止环 13-连杆 14-进油口15-射料管 16-射咀开关油缸 17-射料油缸 18-推杆 19-射料连接管具体实施方案本例在送料管3里设有送料螺杆5,螺杆与设在送料螺杆后部的液压马达1传动连接,送料管后部与料斗2连通,送料管前部与射料管15前部的贮料腔11连通,在靠近送料管3与射料管贮料腔11连通部位的料流通道上,设有落料开关阀6,其具体结构为送料管3前部通过连接法兰管7向下拐,再通过水平向的射料连接管19与射料管15前部的贮料腔11连通,所述的落料开关阀6设置在射料连接管19靠近与射料管贮料腔连通的部位上。落料开关阀6的结构为(参见图4)在射料连接管19一侧设有与其呈垂直方向的落料油缸6a,由落料油缸活塞杆带动的开关阀芯6b滑动配合地穿过射料连接管管壁,并滑动配合地插入设置在射料连接管对侧的导向密封套6c内,从而起到开闭射料连接管通道的作用。
射料管内设有逆止环12,逆止环装在推杆18上,推杆与射料油缸17传动连接。逆止环前部为贮料腔11。
射咀8内设有射咀开关阀针9,射咀开关阀针通过曲柄10和连杆13与射咀开关油缸16传动连接。具体结构见图5、图6,射咀8设置在射料管前端的射料座8a前端,射咀内设有射咀开关阀针9,射咀通过数条斜向的射料通道8b与后部射料管贮料腔11连通,该数条射料通道呈锥形汇聚于前端的射咀,射咀开关阀针9前端正对射咀8,后端滑动配合地穿过射料座8a,伸到开口于射料座侧壁的空腔8c内,与滑动配合嵌在该空腔内的阀针座9a连接,阀针座与曲柄10铰链连接,参见图2、图7,曲柄10通过连杆13与射咀开关油缸16传动连接,射咀开关油缸16后端与机架铰接。
在射咀开关油缸16作用下,连杆13向前运动时,即可带动阀针9向前运动关闭射咀,向后运动时,阀针打开射咀,射咀开关油缸16设有压力保护装置,其结构见图3在射咀开关油缸16的油路里,接有由减压阀RV7组成的低压保护装置,以防止因油压过高造成射咀开关油缸16损坏射咀及开关部件。
参见图3油路图,落料开关油缸6a、射咀开关油缸16、射料油缸17分别通过换向阀SV5、SV6、SV3与由油泵EM2、冷却泵EM1和调压阀SV4组成的油路连通,为进一步提高射料速度,本例设有两个气体贮能器A,并接在射料油缸17驱动油路的旁路里,贮能器采用浙江奉化奥莱尔液压有限公司生产的氮气贮能器,其结构是在带进油口和出油口的贮能腔内设有氮气气囊,关闭出油口,通过单向逆止阀向贮能腔内注入压力油,将氮气气囊压缩,需要释放能量时,打开出油口,氮气气囊突然膨胀,将贮能腔内的油高速挤出,与油路里的标准压力油一起从进油口14进入射料油缸17,通过推杆18高速推进逆止环12将射料管内的胶料射出。
本例的整个工作过程是打开落料开关阀6,关闭射咀开关阀针9,送料螺杆5将电加热的胶料推到射料管的贮料腔内,不断增加的胶料使逆止环12和推杆18缓缓后退,直至达到设定的贮量为止;射料时,关闭落料开关阀6,打开射咀开关阀针9,射料管内的逆止环12向前挤压贮料腔内的胶料,使其从射咀8射出,射料过程中启动射料油缸回路里的贮能器A,提高油速,使胶料能够高速射出。完成此次射料后,再度打开落料开关阀6,关闭射咀开关阀针9,送料螺杆5将胶料再次推到射料管的贮料腔内,为下次射料作好准备。
本例每次贮料最大量可达6500克,射料速度达3000克/秒,与射咀连通的锥形射料通道可减少射料的阻力。本例落料开关阀6设置在射料连接管靠近贮料腔和射咀的部位上,故可减少每次注射完毕腔体内胶料的残留量,降低残留料对下次注射造成的产品发泡质量的不良影响。
权利要求1.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设有包覆有电热元件的送料管(3),送料管内设有与液压马达(1)传动连接的送料螺杆(5),送料管后部与料斗(2)连通,其特征在于设有射料管(15),射料管内腔设有滑动配合的逆止环(12),逆止环前部的贮料腔(11)与送料管前部连通,射料管前端设有射咀(8),逆止环后端通过推杆(18)与射料油缸(17)传动连接,射料油缸的液压驱动回路里并联有气体贮能器(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靠近送料管(3)与射料管(15)连通部位的料流通道上,设有落料开关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射咀(8)内设有射咀开关阀针(9),射咀开关阀针通过曲柄(10)和连杆(13)与射咀开关油缸(16)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咀(8)设置在射料管前端的射料座(8a)前端,射咀通过数条斜向的射料通道(8b)与后部射料管贮料腔(11)连通,该数条射料通道呈锥形汇聚于前端的射咀,射咀开关阀针(9)前端正对射咀(8),后端滑动配合地穿过射料座(8a),伸到开口于射料座侧壁的空腔(8c)内,与滑动配合嵌在该空腔内的阀针座(9a)连接,阀针座与曲柄(10)铰链连接,曲柄(10)通过连杆(13)与射咀开关油缸(16)传动连接,射咀开关油缸(16)后端与机架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射咀开关油缸(16)的油路里,接有由减压阀(RV7)组成的低压保护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射咀开关油缸(16)的油路里,接有由减压阀(RV7)组成的低压保护装置。
专利摘要注射塑料发泡成型机的注射机构,设有包覆有电热元件的送料管(3),送料管内设有与液压马达(1)传动连接的送料螺杆(5),送料管后部与料斗(2)连通,其特征在于设有射料管(15),射料管内腔设有滑动配合的逆止环(12),逆止环前部的贮料腔(11)与送料管前部连通,射料管前端设有射嘴(8),逆止环后端通过推杆(18)与射料油缸(17)传动连接,射料油缸的液压驱动回路里并联有气体贮能器(A)。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注塑机的一次性贮料量和注射量,并提高了注射速度,可用于加工塑料发泡成型产品,还可用于加工需要较大注射量的发泡塑料产品。
文档编号B29C45/02GK2668374SQ20032011911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郑玉明 申请人:南海市佳明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