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667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表面装饰的要求也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于是就有了以IMD(“IMD”是In-MoldDecoration的缩写,即“模内装饰”)技术发展的当前最新的表面装饰工艺技术。IMD就是将已印刷成型好的装饰片材放入注塑模内,然后将树脂注射在成型片材的背面,使树脂与片材结合成一体固化成型的技术,对立体状的成形品整体可进行加饰印刷,使产品达到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身的效果。IMD工艺是目前家用电器、手机、汽车等产品的控制面板、按键、外壳、视窗镜片、仪表盘、铭牌等制作的首选工艺,正在取代传统的PVC帖膜工艺,其主要特点是表面耐腐蚀、耐磨、耐化学试剂和清洗剂,不起皮、不脱落,表面装饰效果极佳。
IMD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薄膜印刷—薄膜成型—薄膜切割—成品注塑。其中薄膜成型过程是将印刷塑料薄膜通过成型机进行三维立体成型。现有的热压成型机主要是由工作台发热器将成型模先进行预热,然后高压合模,在合模后再对成型模进行加热,热量通过成型模传递给薄膜,使薄膜高压热成型,这种成型工艺在合模前薄膜没有软化到塑料的热变形温度HDT值,其软化过程是在合模后进行的,这种薄膜成型工艺易使成型的薄膜起皱褶。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486829,
公开日是2004年4月7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模内镶件注塑(IMD)面膜成型机”公开了一种这样的薄膜高压热成型机,该成型机主要包括机体、预热板、加热板、成型模、控制器、油压机、空压机、送料机和滑动轨道,其不足之处是对拉伸性不好的薄膜片材如PET进行成型容易出现皱褶;采用高压空气成型,需要另外配置高压空压机,生产成本较高;采用油压合模,其合模行程在15cm时需要3秒钟时间,合模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成型快速的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所述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对拉伸性不好的薄膜片材进行成型不易出现皱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模架、加热装置、成型模、电控装置,所述模架、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成型模设置在所述模架上,它还包括气液增压缸,所述气液增压缸设置在所述模架上方,所述模架和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机体底板上相邻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气缸、加热板导槽、加热板、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加热板箱,所述加热板气缸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上,所述加热板导槽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内,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加热板导槽相滑动连接,所述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加热板箱相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下方。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型模相应位置。
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气液增压缸,通过加热装置对薄膜片材加热使其达到塑料的热变形温度HDT值,然后通过所述气液增压缸进行合模动作并成型,不用高压空气成型,因此不需要另外配置高压空压机,故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较低;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气液增压缸进行合模动作并成型,气液增压缸在快进行程由压缩空气驱动成型模快速小力接近工件,其行程在15cm时仅需要1秒钟时间,比采用高压空气成型在相同行程所需的时间3秒钟减少很多时间,效率提高,故本实用新型成型快速;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合模前通过加热装置对薄膜片材加热使其达到塑料的热变形温度HDT值,其软化过程是在合模前进行的,成型过程中不是硬性拉伸,故本实用新型对拉伸性不好的薄膜片材进行成型不易出现皱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1、模架2、加热装置、气液增压缸8、成型模9、电控装置、辅助加热装置,所述模架2、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所述成型模9设置在所述模架2上,所述气液增压缸8设置在所述模架2上方,所述模架2和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机体1底板上相邻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气缸3、加热板导槽4、加热板5、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6、加热板箱7,所述加热板气缸3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7上,所述加热板导槽4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7内,所述加热板5与所述加热板导槽4相滑动连接,所述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6与所述加热板箱7相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7下方,所述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6采用手轮结合传动部件组成并可以通过所述电控装置进行控制,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PLC),通过PLC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压缩空气、油压机等,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型模9下模的下方,以便对所述成型模9下模进行加热,使其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所述成型模9的热量损失,所述辅助加热装置也可以同时设置在所述成型模9上模的相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气液增压缸8进行合模动作包括以下步骤快进行程,压缩空气驱动成型模9上模快速小力接近工件,无冲击、无噪声,提高了成型加工质量及模具寿命,改善了成型加工环境;力行程,成型模9上、下模接触后,即自动转为气液增压的力行程;返回行程,完成成型过程后,气液增压缸8带动成型模9上模返回初始状态。采用气液增压缸8所需的压缩空气压力不需要高压成型所需的6~10MPa,仅需要采用最高压力1.2MPa甚至更小规格的普通空压机,因此减少了空压机的购买及运行费用,其所需的油压机规格在0.5~50吨范围,也较小了油压机的规格,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对印刷塑料薄膜进行成型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印刷塑料薄膜放置在成型模9的下模上定位;调整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6,使加热板5高度比成型模9的下模略高,以便对塑料薄膜进行加热;加热板气缸3前进动作,带动加热板5沿加热板导槽4滑动向成型模9的方向靠近直到加热板5位于成型模9的下模上方;加热板5发热,对塑料薄膜进行红外辐射快速加热,使塑料薄膜温度达到热变形温度HDT值;加热板气缸3后退动作,带动加热板5沿加热板导槽4滑动返回加热板箱7内;气液增压缸8快进行程,压缩空气驱动成型模9上模快速小力接近工件;当成型模9上、下模接触后,气液增压缸8自动开始气液增压的力行程,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塑料薄膜成型;完成成型过程后,气液增压缸8带动成型模9上模返回初始状态;取出成型的塑料薄膜。所述电控装置通过PLC设置有急停、安全保护、手动及自动转换功能,满足了生产的实际需要。所述辅助加热装置在成型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所述成型模9进行加热以使其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成型的顺利实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气液合模,热压成型”的方式进行成型,比传统的“液压合模,高压空气成型”的方式成型快速、质量好、薄膜不易出现皱褶,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模内装饰成型领域。
权利要求1.一种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包括机体(1)、模架(2)、加热装置、成型模(9)、电控装置,所述模架(2)、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所述成型模(9)设置在所述模架(2)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气液增压缸(8),所述气液增压缸(8)设置在所述模架(2)上方,所述模架(2)和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机体(1)底板上相邻设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气缸(3)、加热板导槽(4)、加热板(5)、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6)、加热板箱(7),所述加热板气缸(3)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7)上,所述加热板导槽(4)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7)内,所述加热板(5)与所述加热板导槽(4)相滑动连接,所述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6)与所述加热板箱(7)相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箱(7)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辅助加热装置,所述辅助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成型模(9)相应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包括可编程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旨在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成型快速的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所述模内装饰热压成型机对拉伸性不好的薄膜片材进行成型不易出现皱褶。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1)、模架(2)、加热装置、成型模(9)、电控装置、气液增压缸(8)、辅助加热装置,所述气液增压缸(8)设置在所述模架(2)上方,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板气缸(3)、加热板导槽(4)、加热板(5)、加热板高度调节机构(6)、加热板箱(7)。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模内装饰成型领域。
文档编号B29C45/76GK2787413SQ20052005755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9日
发明者李富祥 申请人:李富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